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撑到最后。”
吴启考虑到朱先武近日已快攻到咸阳,便想等朱先武打到咸阳后再发起进攻。
两日后,朱先武果然攻到了咸阳,咸阳的守卫如土崩瓦解,齐王张昭很快向陈军投降。
吴启接到消息,喜出望外,马上令士兵集结在一处朝着褚贤驻军的方向大吼,以乱他军心。
接下来,吴启又命冷越带五千人马,立即轻装出发,袭击齐军粮道。
此时天色刚黑,冷越整军待发,四周被火把映得通红一片,赵蛮手提长刀,一派勇武。
冷越向吴启告别后,又来到吴笳跟前。吴笳的脸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极为坚毅,冷越看向他的眼睛,感觉到自己的喘息变得格外费力。
突然间,冷越才知道他好想还能再看到这个人,他心里从来都没有过如此不舍的感觉,像是小时候掉水里濒死时对活着的那种不舍,不止发自内心,还来自整个身躯。
冷越也从吴笳眼里看出,他此刻和自己是一样的心情。
“出发!”冷越大吼一声,吴笳的脸在他眼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映红天际的火光,和浩浩汤汤的战队。
冷越带领的骑兵火速冲破齐军的防守,直达粮道的入口,给了陈合一个措手不及。
瞬时,火光照亮了河面,水上水下一片通红,喊声震天,木桥上的火焰此起彼伏。
赵蛮的长刀时不时地在空中明晃晃的闪着,鲜血从刀上撒下,连成一线。
战到半夜,尸体在桥上满满地铺了一层,有的又被推下河去,被染红的河水卷着尸体哗哗流向下游。
冷越带领的将士已筋疲力竭,而敌军是来了一拨,又换一拨。
正当冷越的军队殊死抵挡时,吴笳和吴启带领盟军从北面攻向襄城,围住齐军主力。
襄城城外的这场大战火速爆发,盟军士气高昂,愈战愈勇,而齐军将士虽训练有素,装备有强弓强弩,但盟军的勇猛进攻下节节败退。
马上的吴笳挥舞着长/枪,如同一头发怒的凶兽,让敌军难以近身,他脸上的灰尘遮住了鼻子和嘴,只留如炬的目光始终透着杀意。
战场上的烟尘渐渐平息,铺满尸体的平地一眼望不到边际。
齐军垮了,剩下的人马退到了襄城以西。
齐军的粮道口上,冷越所带的将士已死伤过半,他根本来不及悲戚,他心中所想,就是他自己允诺的,要在这里死缠到底。
当过来替换的齐军越来越少了时,冷越猜到,他们要赢了,只要他们把眼前的敌军解决了,很快就能够突出去。
战到最后,有的将士虽知道已打胜了,但已经累到连欢呼的力气都没了。
冷越让赵蛮先带人回去,自己和一部分人留下来救治伤残的将士。
冷越和一干人运送伤残将士回营的一路,走得十分艰辛,大家走在一起能闻到彼此身上的臭味,那种臭混杂着不知道是自己的血还是别人的血的腥臭和汗臭。
天阴沉沉的,空中像是还散布中战场上飘过来的黄沙,草地上时不时出现几个沾了血的脚印。
冷越抬头看时,发现吴笳在一坡上正朝他这边看着。他高高地立于马上,既不喊冷越,也不招手。
那坡上有一堆乱石,乱石后面长了一丛矮树,吴笳没法驾马直接过来。
“你们先回去,不用等我。”冷越向身后两名将士说道,向吴笳走去。
此时的吴笳和冷越一样,都已面目无法分辨。冷越朝吴笳一笑,布满烟尘血渍的脸上露出两排白净的牙齿,他一张脸也就这两排牙齿和两颗眼珠子是干净的。
“你果然没死!像我手下的兵,我过来就是想看你小子死了没。”吴笳从马背上跃下,言语中难掩喜悦。
当吴笳往冷越面前一站时,冷越再也按捺不住心里的冲动,抬起胳膊勾住吴笳的脖子,摁着他的后脑勺,朝他嘴上吻去。
这一刻,他心里才彻底放松下来,战场上的累、饿、濒死的恐惧,这所有的感受他全想表达出来。
他只想感受他的存在,用力地抱紧他,让自己知道他还在这里,两个人没有分开,还能够这么近距离的属于彼此。
当冷越感觉吴笳也在狠狠地回应他,能听到他粗重的喘息和有力的吞咽声时,他心里满足得想哭。
他使劲闻着吴笳身上的血腥味,他想把他的味道、声音,手指摸在他身上的感觉全都记住,想让两具血肉之躯彼此镶嵌。
两个人放开对方时,吴笳擦了擦嘴,对冷越嫌弃地一笑:“呸,咬老子一嘴灰!”
冷越呆呆地看着吴笳,发现吴笳的脸被烟尘遮盖之下,只剩两只眼睛能看清,这目光让他想到了十四岁时遇到的吴笳,人的脸容易变,但眼神却能保留从前的样子。
吴笳上马后,得意地朝冷越伸出手道:“来吧,坐我怀里。”
冷越想起,从喻可儿家回来的时候,吴笳身上有伤,上马的时候冷越让他坐后面,他起初不干,后来问他一句:“那你坐前面,坐我怀里?”他才勉强答应坐后面。
“其实你也不是记性差嘛,还记得这句话。”冷越坐在吴笳前面偏过头去问他。
“那要看对什么事。”
“前几天不舒服的感觉还记不记得?”冷越脱口而出,语气暧昧。
“滚……要不是你身上有伤,你今天死定了。”吴笳在冷越耳朵上咬了一咬,用力一拉缰绳,一阵颠簸之下两人又靠得近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追读!
第34章 俘虏
吴启为了保存实力,在襄城一战后不愿再向齐军开战,而是等待褚贤主动投降。
齐国朝廷已向朱先武投降,褚贤的军队无心再战,作为将领的褚贤虽心有不甘,但形势所迫,他也只能向吴启投降,他投降的条件便是希望盟军不要杀害齐军俘虏。
吴家军向来以仁义之师自居,吴启在接受褚贤的投降时当即承诺绝不杀俘虏。
可是,很快麻烦事来了。
齐军投向襄城战场的士兵有三十万之多,阵亡加上逃逸和遣散的也才十多万,最后剩下的俘虏还有接近十五万。吴启的盟军本来就面临着粮草不足的困境,如今再加上这十五万人,所有将士马上就要吃不上饭了。
原本属于陈军的那三万人很多都是出身盗寇流民,从前受足了饿肚子的苦,一听说这十五万人要过来抢他们饭吃,纷纷闹着说要将这些俘虏全杀了。
虽然之前吴启已经将这三万人分作几股,但现在一闹事,这些人又自动集结到一起了,而且还有几个领头的闹得特别凶。
这些人一闹,齐军俘虏也开始人人自危,生怕吴启等领头的会偏向盟军,让他们活活挨饿。
齐军俘虏成群结伙地集成一团,商量着大家一起抢了粮食逃跑,□□发生了,局势越来越乱。
诸侯军及义军的将领集合在吴启军帐中,表面看去一片寂静,其实大家各怀心思,只是等着一个人率先把话说开。
陈军的几个将领是最沉不住气的,即使话还没说出来,但脸上明显写着不满。
吴启面色凝重,对此事也很是为难,叹道:“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看法,可十几万俘虏啊,全将他们杀了,咱们这会造多深的罪孽?”
站在赵蛮身边的一中年将领立马接过吴启的话:“不杀?那些人比我们还狠,抢粮食,杀人,弟兄们已有好些死在他们手上了。”
诸侯军队将领的态度稍微要温和些,但有几人还是说这样下去会要出大事,如果实在没其他办法了,也只能将那十几万人给杀了。
吴启当场很难做决断,他知道如果他下令杀俘虏,世人只会将罪名扣在他的头上,他吴家军的声名从此便毁了。
但是如果他坚持不下令杀俘虏,两边互相残杀,局面也会闹到他无法控制。
众人都将目光齐齐投向吴启,吴启急得额头上不停地渗出汗珠来。
吴启抬头看看吴笳,想听听他怎么看。
吴笳皱着眉,手指紧紧地掐在膝盖上,摇了摇头,坚定地道:“不能杀,不管怎样,这杀不得。”
这时,帐外传来越来越清晰地吼声:“杀光齐兵!杀光齐兵!”
外面一群人的喊声带着怨气和杀气,像是要将这军帐给抬起来了。
吴启、吴蔷和几位谋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