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此生共我饮长风-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是随性的一起一动,由这个干瘦苍劲的老人做来,竟显得分外萧疏轩举,丰姿隽爽。
  “陛下对寻所寄予的厚望,寻一刻也不曾忘怀,一直以来,寻克己复礼,但求不负陛下所托,能以明镜之姿陪在大殿身侧。”年轻的政客同样起身,前跨两步,他看着长者的背影,敛去了面上无关神色,眉眼郑重,出口的话语亦掷地有声,“至于赌约,寻更是不曾或忘。”
  启帝望着外边绿漪浮动的竹林,良久,他移开目光,转身看向姚凌云,问道:“那这么多年来,辰儿可有行差踏错?”
  “不曾。”迎着启帝的目光,姚凌云凝神正色,肯定道,“大殿下的一言一行皆恪守法度,所下的每一道政令,无一不是于国有利于民有益,这些事情,微臣相信陛下亦一清二楚。”
  启帝盯着他,步步紧逼:“所以你认为朕该做选择了。”
  很少有人能面对这样的启帝而不落下风,便是聪慧如姚寻也不例外。
  四目相对,姚凌云慢慢地收回视线,沉默了几息,半晌过后,他微牵了牵嘴角,说道:“这是寻的考量,但陛下要如何决断,寻,无权置喙。”
  启帝看着他,没有说话,良久,他转回身,重新看向窗外的蓝天白云。
  天无声,云无语。
  秋日的阳光,淡淡地洒在湖面上,落下起伏的倒影,启帝看着眼前景象,眼中流露出深思的表情。
  气氛陡然变得压抑起来。
  “咿呀。”
  一声婴儿的轻喃声响起,是本在一旁沉睡的幼童无意识发出的。
  二人闻之一怔,相继寻声望去。
  启帝来回看看,笑言道:“老二的骨血,最后却被他的生母托付给你与老大照料,凌云啊凌云,你倒是越来越会算计了,看看,就连这睡着的小家伙都忍不住要出声反驳你了。”
  启帝一笑,空气中的威压顿时消弭无踪。
  姚凌云故做无奈一声叹。
  “寻是大殿一派,自然要为大殿下多牟福利。”姚凌云扬着眉峰,说着,“这毕竟是皇家骨血,总是要知会陛下一声的。”
  启帝理解,而后重新回位落座,他侧目看着熟睡的婴孩,心下感慨再度涌起,自己果然是老了啊。
  “此事朕有考量,这孩子,他的母亲既然将他托付给你,那你就养着吧。”
  姚凌云点了点头:“姚寻明白。”
  秋日晚阳,淡淡地洒进室内,打在姚凌云的脸上,启帝抬目看着他,姚凌云生的眉目温润,身上带着那股不骄不躁的沉玉气质,一向甚得启帝欣赏。
  这是自己认可的下一代,思及此点,启帝思付一瞬,说道:“辰儿确实出色,心性笃实,他将来会是个完美的守成之王,几个月前,他是朕心中不二的太子人选,但如今不同了,九弟与姚卿双双去世,西域诸国蠢蠢欲动,另有南方不稳,若辰儿一如既往,不提出决断手腕,那日后他登上大宝,我大襄终有芒刺在背。”
  话说间,启帝摆了摆手示意姚凌云坐下。
  姚凌云一礼,顺势坐回,并抬手提壶为启帝倒上一杯温水,推至他面前。
  听着启帝之言,良久,姚凌云再次起身,俯身作揖,道:“臣有一言。”
  启帝:“讲。”
  “常人总有力尽时,陛下所担心的是尚未发生的事情,这些变动甚至不知将来是否真会发生。”姚凌看着启帝,一字一字,道出心中所想,“将不可预料的未来变数,强加于人,这不仅仅只是强求,更是没必要的顾虑,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才需要好的辅佐,以求避免不必要的虚耗,事半功倍。”
  姚凌云站姿如松,眼神笃定,微顿了顿后,他再开口道:“即便殿下真如陛下所愿,允文允武,无所不能,可若没了文武百官的跟随,那纵有蓝图在胸,也难提笔勾勒,边关之事亦同,王驭将,将驭兵,兵杀敌,边关安宁与否,从来都不只是系于一人之身。”
  启帝依旧看着他,半晌,再次指了指对面位置。
  “尝尝朕煮的茶吧。”启帝提壶倒茶,透明的茶水注入杯中,再往前一推,示意对方一试。
  茶?
  姚凌云落座,垂目看着面前清水,有一瞬诧异,半晌,他笑了起来,举杯轻嗅,细品。
  启帝问:“如何?”
  姚凌云答:“不想这简单的茶,经文火蒸腾后,竟会有如此变化。”姚凌云放下手中杯子,继续说道,“茶道繁复,陛下却能在轻描淡写间,让茶水由涩转甘,寻受教了。”
  对方果然聪慧,启帝心下的欣赏之意,由里及表现于面,道:“既然受教,那你应该明白朕的打算。”
  姚寻所指,在于好茶不仅需要好水亦须好的茶叶相辅相成。
  启帝所示,意在突出好水的重要,摒去茶染,唯水亦甘。
  姚凌云略一沉吟,摇了摇头:“生铁经由百炼终成钢,可陛下,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不仅是对他人的枷锁,更是对自己的惩罚。”
  斜阳一点点下沉,余光毫不吝惜地泼洒在端坐案边的老者身上,姚凌云注视着他,这个一手创下大襄基业的帝王,内心一时感慨万千。
  “寻敢断言,这世间如陛下这般,以一人之风采,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之人,百年之内再无来者。”
  “以前我总和你的父亲说,姚卿你看看凌云,识大体会做人,懂得退而求其次,跟你这疾恶如仇的个性完全不一样,你该像你儿子好好学学。”轻叹一声,启帝再道,“如今看来,你和他倒也并无不同,你说了一大圈,为的就是要对朕说这一番理论吧。”
  姚凌云闻言,也不否认,再一笑,说:“父亲的风骨,寻远不能及。”
  “世人都道是朕力挽狂澜,平定中原乱世,创立大襄王朝,但若没有九弟和孟轩,又岂会有朕一统天下的一日,五十多年前,我兄弟二人与孟轩在汉阳河畔初相见,相谈甚欢,结伴游湖,而后数十年,风风雨雨,国土兴旺,我们三人荣辱与共,一直在同一条船上。”提及往事,燕湛不觉柔了眉眼的棱角,亦淡了周身的风霜,“五十年前,多美好的时光啊,而今山河依旧,故旧凋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我熟悉的人和事,都已经不存了。”
  英雄最是惧怕寂寞。
  寂寞是会死人的,孤独杀人尤胜刀剑。
  姚凌云的心渐渐下沉,过了很久,他道:“陛下,还请节哀。”
  启帝摇头一叹:“这句话该是我对你说的,节哀。”
  姚凌云:“父亲求仁得仁,寻为他庆幸。”
  启帝点头。
  正如姚凌云之前对彦清所讲的,燕骁和姚孟轩的决定,启帝最是明白,亦不会干涉。
  “你的意见朕会考虑,此事容朕思量。”
  他是大襄王朝不可取代的支柱,即便如今,他退居幕后,可他的威严仍在,有他在,番邦四海才不敢妄动。
  然终有一日,他会死。
  如果那些承载他福泽的子嗣,没有体会过他的艰难,那当他不在支撑这个国家时,后继者又怎么会知晓如何负重。他们也许会因此而丧失了前进的方向,所以他必须慎重,慢慢卸下重担,教会他的继承人如何承担。
  话已说尽,姚凌云也无他法,只得点头。
  日头西沉,打在人身上的日光渐渐下移,落在了地面上,尘埃浮浮沉沉,将室内的气氛烘托的静谧而又安详。
  启帝已许久不曾与人这般闲谈,他现在有点放松,语调也不自觉地舒缓了下来。
  “听傅安说这次西域诸国进京拜谒,乌孙王也会来。”
  姚凌云颔首:“是的。”
  “当年那件惨案,便是乌孙给西南王提供的帮助,才让西南王的计谋有机会得逞。”回想曾经,启帝神色微漾,却也还算正常,叫人查不出端倪,“那役过后,燕式一脉,子嗣凋零,那一夜辰儿亲生经历。”
  但姚凌云是谁,天下第一才子最是擅长察言观色,他通过启帝的表情,联想到启帝话中的深意,斟酌道:“若这是陛下给大殿的考验,我相信他能处理好。”
  与聪明人说话,最是省力。
  燕湛:“哦?寻卿何来自信?”
  姚凌云笃定道:“因为他是燕辰,寻还是那句话,有他在,大襄山河可定。”
  启帝笑道:“那朕,就拭目以待。”
  简单的对答过后,是沉默,天色渐晚,姚凌云该离开。
  “姚卿。”
  启帝突然转变语气,郑而重之道。
  姚凌云站了起来,肃容正冠襟,恭恭敬敬地朝启帝跪下,一拜。
  “这话是当年你父亲赠与朕的,现在朕将他转赠予你。”顿了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