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神断-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十六又打听了祥瑞斋的一些情况,欢欢喜喜回到石竹镇。
  有了陈十六带回的线索,当晚就开始布局。
  *
  “哐、哐、哐!”
  一大清早,石竹镇大锣敲响,并非是开戏的锣声,这个节奏镇民们很熟悉,一般是有大事宣布的时候才会敲响。不少准备出摊、开铺子的都停了下来,望着锣声传来的方向,很快就见一人在大街上边跑边敲。
  “二顺,出什么事了?”
  “有死人!”二顺一脸惊魂未定:“是死人骨头,好些呢。保长让我通知大家,看好各家孩子,不要往南边去。我还要找大根他们去,保长已经让人去县衙报官了,南边要看守起来。”
  一番话说的没头没尾,但“死人、骨头”等字眼,挑动了镇民们的神经。才出了杀人的凶案,莫不是又死人了?
  一时间众人大为恐惧,竟不敢往南边去看热闹。
  太阳越升越高,阳光驱散了阴霾,人们好奇的天性又冒出来,纷纷涌向南边。
  南边曾家老屋的地方围了不少人,都知道如意戏班住在这儿,人们以为是戏班子出了事。等到了地方一看,原来不是戏班子出事,甚至不是死了人,或者说,人不是才死的。
  “死人骨头!我亲眼看见的,就在竹林边儿上,塌出了一个大土坑,露出白森森的骨头。戏班子里有个胆大的,还动手扒拉,哎哟,没想到啊,不止一具白骨呢。保长脸色都变了,赶紧让人去报官去了。”
  “这坑是怎么出现的?我记得以前这儿也塌过吧?曾家还来填过呢。”
  “瞧见那院墙没有,塌了!”
  的确,曾家老屋挨着竹林的这侧院墙,也不知是什么缘故,整个倒塌了。这一倒,不仅是院墙外出现个大土坑,院子内也有一大片土坑,但众人看的明白,院子内的土坑应该是地窖,地窖口还留着呢。
  “据说是吃早饭的时候,戏班子的人突然听见轰隆闷响,跑来一看,院墙倒了,然后才发现坑里的死人。”
  保长组织了人将土坑围住,一脸沉重的站在那里。
  如意戏班的李班主同样神色凝重,眉头紧锁。
  在人群之外,穆清彦和闻寂雪姗姗来迟。
  “穆兄,你看!”陈十六早跑了过来,翘着嘴角,掩饰不住的得意。
  杨如柏在其身边,他不知内情,但看到那些尸骨,神色很不好看。
  这一出戏是穆清彦设计的,为的就是引官府介入,正面接触曾家。
  土坑是趁着夜色提前挖好的,做了伪装,掩饰了挖掘的痕迹。那道院墙的坍塌是高天踹的,就踹了一脚,力道十分的大,也并不担心被人发现院墙倒塌的真实原因,因为看到那些尸骨后,人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根本不会为院墙去费心。毕竟曾家老屋闲置多年,基本都不维护修缮,倒了一面墙也没什么稀奇的。
  院内那部分地窖被显露出来,是个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地窖年代久远,土层有些薄了,当初就是因此陶鹏和刘云芝才掉下土坑。
  闹出动静,令戏班众人发现。戏班是外来人,未免沾干系,自然不敢妄动现场,尽快通知了保长等人。
  李班主本来是要去通知曾家,但被叶落秋几句话打消了念头。
  死人不是小事,常年戏班也借住在曾家老屋,万一曾家甩手不管或诬赖在他们身上……别说曾家老爷和善什么的,出了大事,人都是自私的。
  李班主的确不敢赌,尤其是知道曾家一点儿隐秘,于是默认了去通知保长。
  因着石竹镇才出过大案,这次报官又是发现了尸骨,县衙来的很快。
  清理土层,挖掘尸骨,仵作一一勘验。
  众人看到尸骨,不由自主后退两步,惊奇又恐惧。
  一共三具尸骨,其中两个女子身上有首饰。
  首饰便是陈十六从当铺里赎回的那些,又重新埋了回去。
  仵作初步验查:“两名女子,一名男子,死亡时间大致一样。男子大致三十到四十岁,颅骨有钝器击打的痕迹。戴金饰的女主人有过生产迹象,戴银镯子的女子身上看不出什么伤痕,两人具体死因还要再勘察。”
  姜捕头儿问:“死了多长时间?”
  “时间肯定很长了,初步判断在三五年,具体的还要仔细验查。”仵作们验尸各有手段,再者,他们很大程度上可以借鉴经验,因此仵作看过尸骨情况,就会跟以往接触到的类似尸骨做对比。
  “抓紧点儿,县令大人很震怒,要我限期破案。”姜捕头儿脸色十分难看。
  姜捕头儿算是子承父业,颇有几分才干,也破过不少案件。然而最近几天石竹镇接连出事,闹得他心神不宁,身为捕快的阅历,令他隐隐觉得这些案子彼此可能有所关联。
  尸骨上的各样首饰取了下来,放置在白布上。
  姜捕头儿经验老道,很快发现了金饰上的标记。


第89章 等待
  有了官府的介入,查找金饰的出处来源就不用穆清彦等人费心,只需要借助杨家的关系跟衙门打听。这是个耗时费力的活儿,姜捕头儿自然不可能亲自去查,他吩咐其他捕快按照吩咐去找县城里的祥瑞斋。
  祥瑞斋是家祖辈相传的金银首饰铺,尽管各县城都有分店,但只在弋阳府内。
  有极大的几率,金饰的主人就是弋阳府某个下辖县城的人。
  能做得起金饰,姓莫,祥瑞斋往来的客人会留底档,若是时间不是太久远,应该能查找到。麻烦的是,如果不是在本县内,到其他县城去调查,来回所耗费的时间太漫长。
  因此,姜捕头儿只将此当做佐证,没指望靠这条线索继续侦破。
  他在等仵作更详细的验尸报告,他需要确切的死亡时间。
  通过死亡时间,他可以在镇子上排查那段时间的外来人员,尤其是跟曾家有所交集的外来人。
  尸骨出现的地点太巧妙,何况曾家老屋坍塌的地窖有条朝外延伸的通道,正好通到埋尸之地。姜捕头儿从业多年,很清楚这种巧合的概率有多低,他不得不怀疑曾家牵涉其中的可能性。
  这时候也顾不上曾家在镇子的声望了。
  姜捕头儿当即去登门拜访曾老爷。
  曾贺没摆什么架子,如同外边传言般的和善。他穿着一身圆领丝袍,留有两寸来长的胡须,面色白净,跟寻常的富家翁不同,身上带着儒雅书卷气,手中一柄纸质折扇,言语和煦。
  这样的一位富家老爷,总能令人印象颇佳。
  “姜捕头儿可是贵客,难不成又是为陶家的案子来的?”曾贺命人奉茶。
  “实不相瞒,今早曾家老屋那边发现了三具掩埋的尸骨,镇上的保长报官,我是为这件事来的。曾老爷没听说这件事吗?”姜捕头儿肯定不信对方不知晓,但若故意佯装,也犯不上,一时倒令他疑惑。
  曾贺目露惊疑,看向管家:“有此事?”
  管家肩背一弯,自责道:“老爷见谅,我也是刚听得下人禀报,之前外头敲锣便是因着这件事。我见老爷为太太的病情忧心,打算晚些时候再说的。”
  曾贺点点头,并未责怪他,对姜捕头儿歉意解释:“内子的病近来越发严重,昨夜里又发作了一回,今早忙着请大夫,外头的事也顾不上。”
  曾太太病了好些年,这事儿姜捕头儿知道。
  姜捕头儿将话题转回去:“曾老爷见谅,因着尸骨出现的位置就在曾家老屋院墙外,另外,曾家地窖有条人为挖出的地道,正好通向埋尸土坑,所以我有理由怀疑凶犯跟曾家有关。”
  曾贺面色端正:“虽然我不相信家中会有人做出此等恶事,但是,姜捕头儿不必顾虑我,若有所需,我无不配合。”
  姜捕头儿无法在曾贺脸上观察出什么,当下也不着急,只问些老屋的情况。
  曾贺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我是个读书人,以往不信这些,但内子的病……我着实忧心。大夫们治不好,实在没办法,只能试试其他偏门的法子。有个法师说老屋旁边是竹林,又是坟地,阴气重,对久病之人不利,建议将内子挪到别处养病。
  内子当年不嫌弃我穷困,嫁进来生儿育女,辛勤劳苦的操持家中上下,我对她唯有敬重,此生绝不能负她的。若她一人去别处养病,如何使得?我也不放心。当时本有修缮屋子的打算,毕竟老屋久经风霜,破败之处颇多,有些屋子都不适宜住人,又见内子的这般情况,干脆就另择他地,新建宅子。
  虽然新旧宅子一南一北,总归镇子不大,想要查看什么,抬脚多走几步就过去了。老屋也就存放着用不上的杂物,亦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