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
  “为,为、为一字并肩王。”话音未落,燕朝使臣就开始咚咚磕头。
  一字并肩王,顾烈的祖父顾麟笙,被夷九族之前,可不正是一字并肩王。
  “大胆!”“荒谬!”
  楚军众将皆是怒不可遏,陆翼抽刀欲砍他,被姜扬抓住衣袖拽了回来。
  “请主公出兵伐燕!”
  “对!请主公出兵伐燕!”
  纷乱骂声渐渐合而为一,众将陆续跪地,请顾烈出兵。
  顾烈点道:“姜扬。”
  姜扬唱喏,顾烈往侧台一指,姜扬会意,走到侧台边,执笔沾墨,手腕悬停在早已铺开的白纸上。
  顾烈对着那份来旨,不假思索,平静地说出回复。
  “韦丞相谬矣。”
  “顾某,楚王遗孤,暴燕于我,灭族之仇也。暴燕以何颜面认顾麟笙为燕臣?此其一。”
  “若单以先民血统论之,楚为南夷,燕亦为北蛮。而我楚人乃黄帝之后,自与诸国会盟,祭祀礼仪皆随周制,以文明论之,华夏正统也。暴燕以何立场蔑我大楚为蛮夷?此其二。”
  “自楚王蒙冤、楚顾灭族之日,我楚人与暴燕誓不两立,绝无握手言和之机。他日我大楚立国祭天之高台,必以暴燕杨氏之血浇之!”
  顾烈之言掷地有声,姜扬笔走龙蛇,一蹴而就,写完盖印,以火漆封之,扔在燕朝使臣面前。
  姜扬厌恶地赶人:“滚!”
  “慢着。”
  那燕朝使臣原本连滚带爬要出去,听见楚王留人,又连滚带爬地跪了下来。
  “你从我大楚回翼州,需几日?”
  燕朝使臣不知楚王此问是何用意,老实回答:“快马加鞭,十余日。”
  顾烈闻言,微一点头,又看向众将,笑道:“来而不往,非礼也?”
  众将精神一震,目光如炬地看向主公。
  燕朝使臣手脚冰凉,心道不妙。
  “陆翼,”顾烈绕过目光炯炯的狄其野,点了陆翼,“为你补足粮草,后顾无忧,带着你的兵马去打中州,可有把握?”
  陆翼朗声一笑,出列跪地:“主公!不出三月,末将定将中州奉上!”
  “好!”
  顾烈沉吟片刻,才看向狄其野,问:“狄其野,你初来乍到,兵马未熟,你敢不敢为本王去打青州?”
  狄其野同样出列走到殿中,不着痕迹地瞪了一眼顾烈,才单膝跪地,懒散道:“主公,打青州,末将只需三战。三战后,青州必归大楚!”
  此人张狂至此,满殿皆惊。
  姜扬正要开口,顾烈却大笑一声,道:“好!狄其野,本王就静待捷报,等你三战定青州!”
  *
  “主公……”
  顾烈把朱批的条子扔回给姜扬,截了话头:“不必说了,他狄其野大话说出口,自然由他自己负责,他又不是你儿子,你管那么多做什么。”
  姜扬操碎了心,惆怅道:“此子天纵英才,为何个性如此桀骜不驯。”
  说到这里,还有些埋怨顾烈:“主公,您也不该纵着他。”
  顾烈觉得好笑。
  前世狄其野战功赫赫,顾烈对他封赏不断,后来流言蜚语说狄其野生了反心,姜扬不信,还曾小小抱怨过是顾烈过于纵容狄其野才滋生了流言。
  现在他还没怎么纵容狄其野,结果还是被埋怨上了。
  “我哪里纵着他了?”顾烈对着姜扬圈出的粮草账目纲要,漫不经心地回。
  正说着,狄其野溜达进了议事厅,他身后跟着的杂兵,是顾烈特地从自己近卫里挑的。
  “主公,姜将军,”狄其野匆匆行礼,对顾烈好奇道,“那套铁甲是什么时候打的?”
  “武库赶制的,合身么?”
  “我穿着正好。”
  “你不去练兵跑来干什么?”
  “无双不大高兴。”
  “……”
  “你有空去看看它?我给他换了饲料,也遛过了,它还是不高兴。还咬别的马。”
  “……”
  “它可能是想你了。”
  “……狄其野,你猜本王现在高不高兴?”
  “末将这就去练兵。”
  姜扬对厅侧的堪舆台翻了个白眼。
  回过头发觉主公正挑眉看着自己。
  姜扬咳嗽一声,正经道:“您为何派祝北河给狄其野做副?我本想毛遂自荐。”
  直到把姜扬盯得发毛,顾烈才放过他,不怎么认真地答:“祝北河闷头做事,不论狄其野怎么作,祝北河都不会生气撂挑子。”
  听主公把欺负老实人说得冠冕堂皇,姜扬哭笑不得:“那您怎么给狄其野选了那么几个刺头都督。”
  顾烈挑眉:“人以类聚。你放心,狄其野收的下来。”
  “您倒是信他。”姜扬半感叹半试探道。
  顾烈的目光落到厅侧,那里有两块新制的堪舆图,一为青州,一为中州。
  “得狄其野,吾之幸也。”


第13章 一战袭溪瓦
  荆州边境。
  楚军急行匆匆而过,带起连绵不绝的沙尘,楚地以民风慓悍著称,但面对刀利兵强的楚顾大军,他们既尊且畏,马蹄军号又使百姓们好奇,远远站在道旁,目送楚顾军旗。
  这一支楚军浩浩荡荡,打前哨的是顾烈给狄其野配的五万精兵,跟后的是祝北河率领的王师第三军,押着辎重粮草。
  待得军旗远去,百姓才说笑起来,大娘大嫂们说起方才骑着大黑马的铁甲将军,长得真一表人才,不知婚配了不曾。
  百姓们操心狄其野的终身大事,狄其野帐下的左右都督、虎豹狼骑校督也在琢磨他们这个“神兵天降”的狄将军。
  楚军编制统一,每位大将军自领的精兵,不论兵力总数多少,都分为两部分:主力军与冲锋军。
  主力军,由左都督和右都督管辖;冲锋军,分为长枪、豹骑和狼骑,各有一名校督管辖。
  这五位,就是狄其野的直隶部下。
  顾烈给狄其野挑的这五位直隶部下,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也都是心高气傲的刺头。而且各个都有来历。
  左都督是姜家后辈,姜扬的堂弟;右都督是信州降将,和敖戈沾着远亲;虎豹狼骑三位校督都是楚王家臣之后,是下一辈中的佼佼者。
  发兵那日,楚军众将私底下开玩笑,都说主公给狄小哥造了支少爷军。
  自古以来,最难管的兵,不是流民盲暴,而是少爷兵,何况是这在乱世中足以媲美羽林太子军的五个大少爷。
  这五位大少来头不小是其次,最关键的是,他们各个都是一步步稳扎稳打,跟着顾烈打了五年争霸生死战挣出的军功。
  有身份,还有能力,难免心怀自持,眼高于顶。
  狄其野这个空降将军,要他们立刻心服口服,谈何容易。
  狄其野对待他们,若是厉声厉色,难免显得色厉内荏,不能让他们服气;若是和颜悦色,又容易像是心存讨好,让他们瞧不起。
  所以说,硬的不行,软的也不行,少爷兵的难带之处,就在这里。
  狄其野就干脆来了个冷处理,带着楚军闷头急行军,整整三日,除了必要命令,一句多余话都没说,一副高深莫测、运筹帷幄的模样。
  而且传令时,狄其野对他们皆以职位相称,“右都督”“狼骑校督”诸如此类,让他们怀疑狄其野是不是压根不记名字。
  不管是论资排辈,还是掂量出身关系,按照常理,不说讨好,只说寻常将帅往来,也应该是狄其野主动与他们交好才是。
  五位大少被他这么一冷,心底不是没有想法。
  然而狄其野没有动作,一心赶路,他们也不能轻举妄动。
  小动作没有,小心思还是有的。
  尤其是在莫名受了冷遇的情况下,他们可都等着看狄其野的笑话。
  狄其野在主公面前吹下“三战定青州”的牛皮,现在怕不是没本事露了怯,心里发虚,所以除了慌忙赶路,什么都不会做了吧?
  到第四日,快入青州境内,将近未时,狄其野命令精兵原地休整。
  若说这三日看出狄其野有什么优点,那就是与众将士同吃同住,一点都不矜贵矫情。
  他吃什么都不抱怨,夜里扎营,也和老兵一样连发髻都不拆,早起带上头盔简单洗漱就翻身上马,利索得很。
  普通兵卒不清楚,五位大少可清楚得很,狄其野的杂兵是主公从近卫军里给他挑的,保持了楚王近卫十项全能的优秀水准,但凡狄其野挑剔一些,想吃个什么用个什么,杂兵都可以轻松满足他的要求,但狄其野并没有给自己不同兵卒的特殊待遇。
  优点看在眼里,缺点嘛就更明显。
  狄其野正靠着那匹神骏得叫人眼馋的大黑马,就着水囊吃干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