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金钱帝国-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现在我们没什么钱。”程琳小声道。
  张伟伸手一掰算:“昨天卖了一千斤米赚了150块,打折后,今天上午卖了七百斤赚了大概85块,合起来就是235块,如果到晚上估计还能卖出去七百斤,两天就赚310块,一辆三轮车两百多,足够了!”
  他知道母亲心疼钱,这抠门的性格从记忆开始就一直存在了,只不过说到这份上,母亲应该不会拒绝了吧?
  程琳咬了下嘴唇,点头道:“要是下午能卖七百斤,收摊就去买三轮车。”
  张伟看见一旁的父亲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不由道:“绝对可以的!”
  结果下午的情况还是超出了张伟的想象,这年头的人淳朴的可怕,当然,市侩是人的天性,当看见竖在一旁的买三十斤每斤便宜三分,五十斤每斤便宜五分后,张伟家的米摊生意出奇的好。
  顾客A:“你们这米是新米吗?”
  “放心,绝对的,您回去要是发现不是可以来找我。”
  顾客A:“我买三十斤。”
  顾客B:“还能再便宜点吗?”
  “已经够便宜了,再便宜就亏本了。”
  顾客B:“好吧,来个五十斤。”
  顾客C:“你们家这样搞的话不怕亏本吗?还是在秤米的时候会动手脚缺斤少两?”
  张伟一听就不乐意了,缺斤少两这是行规,现在这年头又不像后世全部是电子秤,一个杆秤想动手脚办法多的是,只是他们家初来乍到还真没有在秤上动过手脚,而且一般不会宰陌生客,要缺斤少两也是缺老顾客的,因为他们不会回家称分量。
  再换句话说,张伟也没准备让父母缺斤少两,这是选择性问题,诚信做生意才能留住客人。
  “阿姨,放心吧,我们家绝对不会缺斤少两的,厂家直销的大米,亏不了本!”张伟又开始满嘴胡话了,这种话后世满大街都听得到,可是谁信呢?
  顾客C听后有些惊讶:“你们居然厂家直销呀?怪不得敢这样打折,那给我送个三十斤盐市米吧。”她还信以为真了。
  “好咧,二十七块六,你给二十七块五就成。”张爱国笑着道,收完钱他就去送米了。
  张伟只看见父亲在送米,在这个比较冷的天里,父亲居然热的满头大汗,是该给添加个运输工具。
  快收摊的时候,张伟仔细一算,有些欣喜,下午居然卖出去了八百来斤的米,一天下来差不多就是一千五百多斤,这生意当真火爆啊,只不过他的野心更足,这些只是开胃菜而已,以后只会赚钱越来越多。
  凭着前世的经验和学习到的,家里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今天赚了一百八,昨天一百五,两天时间都赚了三百三了!
  还有件事,张伟笑着道:“妈,这下可以买三轮车了吧?”
  “可以可以!”程琳笑的灿烂不已。
  ……
  收摊后,车行。
  张伟跟着父母在附近找了个卖三轮车的车行,尽管六点多,这家车行依旧灯火辉煌,丝毫没有歇业的打算。
  “要什么样的车?”老板问道。
  永久牌人力三轮车?张伟思考了一会,不过一想到自己家现在好歹也赚钱了,买个两百四块的三轮车好像有点太寒酸了啊,以后停在米摊前多丢脸啊,赚钱了就该舍得花嘛,得展现出自家雄浑的经济实力和用车的高端形象。
  于是乎,张伟小手一挥:“爸妈,买凤凰牌三轮车!”
  ——嗯,这车二百五。


第13章 谢胖子
  清晨六点,摆摊的时间到了。
  张伟坐在父亲新买的凤凰三轮车上面,母亲骑着先前那辆28寸永久自行车。
  路径日光城小区门口,修鞋匠老杨和修电器的小王正在摆摊,只是好两天不见了女裁缝,估计换地方摆摊去了。
  看见张伟一家,小王脸色有些不自然。
  一旁的老杨目光不自觉地在小王和张伟家来回游荡。
  生意起步后的张伟心情格外舒畅,像没事一样和两人打招呼:“杨爷爷,早,小王叔叔,早。”好像前两天没和小王发生过冲突似得。
  张爱国和程琳暗暗偷笑,心想自己儿子果然够坏的,这时候还不忘刺激下小王。
  其实张伟压根没这意思,胜利者总是宽容的嘛!
  老杨笑容满面的回了一声。
  小王拉着脸没有理会张伟,心中愤愤不平地想:小兔崽子你别太得意了,别以为换了地方生意好了两天就一直能持续下去,靠菜市场那么近?这就是自寻死路,估计前两天人们只是图新鲜感,等这股新鲜感过去了生意肯定会回落的!还敢买三轮车?等着吧,用不了两天就会后悔没藏住回家路费的!
  小王在期待张伟家生意回落。
  张伟也在期待,只不过他期待的是自家生意越来越好,这两天生意是不错,只是摆摊不像有店面那样稳定,特别是刮风下雨或者城管冲摊的时候,这种日子生意总会特别的低落,但不管怎样生意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做下去的。等到张伟家来到河对面摆下摊,小王又死死的盯着老张家,想看看今天的生意怎么样。经历了女裁缝事件后,小王的生意非常的惨淡,现在他唯一指望的就是张伟家生意也好不了。
  一旁老杨说道:“小王啊,不要总盯着人家看了,先把自己生意做做好,他们家现在站稳脚跟了,你还是想想怎么挽回声誉。”
  小王瞪着眼道:“要你管?我爱看是我的事,关你屁事!”
  老杨不说话了,随后小王又盯着看了两个多小时,实在尿急的他才忍不住去上了个厕所,十几分钟后回来一看,他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怎么回事?
  只见张爱国卖力的蹬着三轮车,三轮车上堆了好几包大米,在车身的两旁分别坐着张伟和一个脑袋大脖子粗的胖子。
  小王吃惊的对着老杨道:“我没有看错吧?他们家一下子给人送这么多米?”
  老杨没有理他,对着骑车的张爱国打招呼道:“小张,送米呢?”
  坐在车后座的张伟抢先开口道:“是啊,送个五百斤。”
  小王闻言很忧伤,他还惦记着张伟家生意差下去,可偏偏似乎又攀上了大客户!他还分明记得张伟家刚来这的时候,生意差的一塌糊涂,那时候他生意还不错,怎么短短几天剧情就发生了反转?反而他自己的生意这么差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这么大吗?
  ……
  河对岸,张伟家米摊。
  不止小王没有想到张伟家攀上大客户,就是张伟自己也颇为意外生意来的如此之快。
  摆好摊后,生意陆续上门,张伟仔细的统计着今天清晨的生意,发现比昨天要稍微差点,但这是无法避免的,不可能要求天天生意那么火爆。
  “要是来个大生意就好了。”张爱国开玩笑道。
  程琳手一指,道:“别做梦了,三十斤送日光城去。”
  张伟也在一旁偷好笑,父亲这奢望也并不是不可能,只不过大客户一般都是需要自己主动运作的,并不是指望人家找上门来。
  可这一次张伟想错了,还真有大客户自己找上门来了。
  张爱国前脚刚去送米,后脚就一个带着浓重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响起:“前段时间没见过你们啊,刚过来的?”
  张伟放眼望去,眼前说话的是个脑袋大脖子粗的胖子,用赵忽悠的话来说,脑袋大脖子粗,不是老板就是厨子!
  嘿,还别说,张伟还真从这胖子身上闻到了一股油烟味,真有可能是厨子。
  “我们之前在河对岸摆摊。”程琳笑着道。
  胖子点头道:“怪不得没见过你们,那里我从来我不去,你们家的米还能再便宜点吗?”
  这句话张伟已经听见过好几次,看来这次改换摆摊地点是个明智的选择。
  “我们米很便宜了,你看,都是新米。”程琳道。
  胖子皱着眉头犹豫了一会,叹了口气就要转身走。
  张伟灵机一动:“您觉得多少钱一斤合适?”
  那胖子一只脚都转过去了,硬生生的止住了,他有些好奇的看着眼前说话的小娃娃。
  丈夫送米去了不在,程琳本来觉得这生意不成就算了,可是看到儿子打眼色,立刻笑着说道:“您说说,合适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胖子沉吟了一下说道:“七毛五一斤成不成?不成我就找别人了。”
  眼看母亲程不能接受了开口想拒绝的样子,张伟急忙道:“行,不过你可不能和别人说。”他心中也是在搏一把,搏这个胖子会买的多点,如果买的不多也无所谓,七块五好歹也能赚五分钱一斤,利润少点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