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青燕也不奢望立刻把价钱全部统一下来,她也不确定后面是大赚头还是小赠送,现在定死价钱于她也不见得有利。
“那行,因事而论也好,我得了方子好开作坊,也更好做买卖,路途远也能省些成本。”胖老板想了一下,便答应下来,不过也是要写欠款凭据,但答应今年的年关前还。
这样是两个手艺方子,一共两千五百两银子,交方子可收一千两,今年底收一千两,明年底收五百两。
季青燕答应下来,生意暂时谈成。
季青燕本想再问问卤肉干的生意,要确定有行情做得开才有盼头,不然白费力气。但想想今天已经谈得太多,还是先消化一下吧。
当然绿豆皮的方子,还要等云林和季老爷子回来商量才最后决定。胖老板将茶碗里的茶水喝完,便起身去外面。
外面收货早已热火朝天,村里人看见胖老板竟然从季家出来,顿时傻眼。生意人不是很讲究、忌讳吗?
胖老板走出院子和王村长他们打了声招呼,告诉他们三十又三的事情,王村长他们心里暗松一口气,脸笑容掩饰不住。
季青燕出来却把王村长叫到院子里小声说了谈成生意的事,王村长刚才已经知道了,自然又把季青燕夸了一顿,说她很能干,为村里造福。
季青燕既不居功也不想在客气话浪费时间,而是提起另外一件事情。
王村长听了点点头,立刻走出去大声道:“卖了货的别在这里堵着,赶紧回家看看黄豆够不够,派个会做事的去我家等着。”
村里人先是听得茫然,后来反应过来,这是生意谈成了啊,本来还在这里看热闹想等结果出来的人立刻一捅而散。
剩下的人生怕跑得慢了,恨不有把货扔在这里。
“大家不着急,分批去我家找平安媳妇,咱们先学一个做起来。干鱼没了,三十的赚头顶。”王村长此话一出,大家都激动了。
如果之前是担心跑慢了失去学手艺的机会,现在便是为这三十的赚头激动了。不过激动之余,很多人还是识趣,纷纷过来向季青燕道谢。
手艺是季青燕做出来的,生意是季青燕谈成的,他们只是跟着做,也有这么多赚头,可不是沾大光了嘛。
季青燕见很多人都过来道谢也很感动,不说别的,你的付出别人看到了、也心领了,你的付出有了意义。
一翻客气,大家散去,虽然也有不少人好那一车大瓦坛子,但心里更惦记接下来的赚头,反而好心被冲淡了。
云林他们回来的时候门前已没那么热闹,季青燕立刻把他和爷爷都喊到小弟的屋子里。
☆、第216章 障眼法(25…16)
第216章 障眼法(25…16)
第216章 障眼法(25…16)
季青燕把情况直接一说,季老爷子张大了眼瞪着她,嘴也张着,是发不出声音。
云林却是呆了一下继而哈哈一笑,说道:“你拿主意,觉得可行卖了。”
一旁季老爷子连连点头,好半天才找回声音:“好多钱呐,爷爷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那我等下找机会跟大叔说了,后天把方子交去,云林哥你给我写出来。”季青燕自然知道他们肯定不会反对,但还是要经过他们同意才行。
有他们知情,后继处理事情也方便得多,出问题还有他们撑着呢。
季青燕又把她和王村长说过的话也说了一遍,大家商量了一下,很快出了屋子。
季老爷子又换了一担空筐山去,云林则去帮忙看秤,季青燕去村口买肉,准备利用豆渣做两样吃食出来给胖老板尝尝。
他们都不急着去库房搬干货。
如今他们重点在桃肉果脯,其它干货不多了,现在村里人还有不少在这里,搬出来太早不是招他们疑惑吗。
季青燕买肉回来的时候,门口聚着的人已经不多了,正在称隔壁王家的货。
王村长正要离开,看见她买肉回来便说他去安排学做豆笋和腐皮的事,如果有人直接来找她学,不用理会。
之前王村长把人都吆喝走,也是给季青燕留下空间,不要让人都围在这边瞎打听。当初他说桃肉干还给她做,不会给她招麻烦。
这事他和耆老们事后也商量了很久,确实不好弄。
虽然也知道季青燕喊了亲近之人参与了,这种方式确实是最好的,但也是亲近之人她才肯这么吃亏,她没有义务带着一村人却让自己不赚啊。
因此最后他们的决定是,今年的算了,明年再看情况吧。有了这个决定,也没有问季青燕桃肉果脯价钱谈下来没有。
但看这一车大瓦坛子也知道,肯定是谈成了。他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季青燕谢了村长好意,便回厨房用面粉、豆渣、肉沫、黄瓜沫、鸡蛋、葱花一起做了豆渣饼出来。
偷偷给早等得不耐烦的小白送了几个,又留了一些在厨房,剩下的装了一大海碗送到外面,筷子刚递给胖老板,他立刻迫不及待夹了一个吃起来。
其他人早被那香吸引得没心思干活了,纷纷过来用手抓了一个走到一边吃起来。季青燕打定主意要把豆渣推广出去,也不避讳别人,把做法说了一遍。
大家听得半天没有吭声,只是吃起来变得小口多了。胖老板连吃了两个才放下筷子说道:“叫豆渣饼真是委屈豆渣了。”
“噗。”季青燕嘴角一抽笑出来,无奈道,“豆渣口感粗糙,若不是穷得没饭吃,谁愿意吃难以下咽的豆渣?”
“但我刚才这做法,虽然和入的东西不少,但豆渣还有难以下咽的感觉吗?加入的东西当然是为了调和、冲淡、遮掩豆渣的不足,将它的长处亮出来。”
“是不是第一次觉得,豆渣其实很香呢?”季青燕努力为豆渣正名。
大家听了她一翻解释觉得在理,再细细回味一下,不约而同点了点头。
“你的意思我是明白了,是不要只炒豆渣,口感重吞不下,掺了这些东西会变得很美味了,当然也可以再加入其它东西,也可以少加一点,看下厨之人自己的手艺了。”
胖老板举一反三地说了起来,说得季青燕连连点头、微笑。
“我这是和入了面粉里做成了饼,我们做干货时它本来会做成饼,但也可以切成豆干那样的小薄块,或者在做菜时再切薄一些。”
“之后豆渣做汤,用薄片微煮,让汤汁浸软它,带了汤汁的豆渣同样很香。像做豆腐汤那样,也是看下厨之人心思的。”
“厨房做菜不外乎那些意思,变成什么样,看下厨之人的手艺了。”季青燕说完还作了个总结,表示她也只是擅长下厨做吃的,并不是什么大本事。
她的一翻话说得附近没有离开的几个妇人和还没过秤守着箩筐的那几个妇人一阵汗颜。看看季青燕,再看看她们自己,再想想自家闺女……
人要有对,才能知长短的。
而季青燕还提议大家今天回家可以按她刚才的意思,试试豆渣的吃法,说得大家心里一阵活跃。
这豆渣饼做出来可以当零嘴了啊,不做多了,一家人吃吃新也好。于是过完秤拿了钱的人立刻回家去了。
虽然家里都不打豆腐,但整夜便宜,如胖老板之前说的,一钱都能收十斤,去豆腐作坊多的是。
因此农家人其实没少吃这个。如季青燕刚才说的,若不是穷得没饭吃,谁愿意吃这种难以下咽的东西?
可是当难以下咽之物突然变成档次的美味吃食,它的价值超过它的意义了。
终于轮到季家了,马车只剩下最后一辆还停在这里,其它的都走了,云林把干货拿出来,却只有少少的几箩筐,过秤时换了胖老板的箩筐装车。
最后一辆马车本是装了一车大瓦坛子的那辆,只是几个伙计逮空儿把坛子卸到了篱笆院内,空出来的马车带着那一点点干货走了。
有那留了心眼一直在远处盯着的妇人,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一大车瓦坛子到底是干啥用的?季家每天那么忙,怎么货这么少?
其实季青燕和云林用的障眼法,在胖老板和伙计们的掩护下,一边忙着称货,一边卸坛子时,云林把库房里的坛子搬出来了,过了数量装到前面的马车拖走了。
大家忙着探讨豆渣饼价值的时候,二十三坛桃肉果脯分了几车陆续神不知、鬼不觉地送走了。
十一两五钱银子,再加次的一坛,十二两银子,胖老板离开之前说是要再讨碗茶喝,进了季家院子单独付给了季青燕,一张十两银票,两个小银锞子。
之前季青燕和胖老板沟通这个办法时,让他惊讶了一下,可想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