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宋-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琰如今天天研究药理,给人开方子是不成的,不过在食疗方面倒是有不错的进展,她娘的体虚症都被她调理得很不错。
  相较之下,王雱最近的生活就比较乏善可陈了,每天都在学习学习学习!
  两个人嘀嘀咕咕地聊到饭点,张氏寻出来时就看到两人撇在小妹坐在荷池边对着枯荷说话。
  见王雱的手还搭在自家女儿手腕上,张氏不由轻咳一声提了个醒,才招呼道:“都成两邻居了,往后有的是时间可以聊,先吃个饭吧。阿雱,你和小妹也在这儿吃啊,我已经叫人去你们家里说了。”
  王雱正一本正经地哄司马琰教他把脉,手还搭在司马琰手腕上摸来摸去耍流氓——啊不,学把脉。张氏咳那么一声,王雱立刻咻地把手收了回去,有点小心虚地跑到张氏身边装乖卖好。
  司马琰就是真的很正经了,毕竟学医并不是容易的事,新手入行摸来摸去摸不准脉很正常。她根本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等看到王雱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才发现王雱说要学把脉很有可能是借口,这家伙纯粹是想摸个小手!
  司马琰:“……”
  司马琰的耳朵后知后觉地微微发烫。
  前世他们一直醉心专业,心无旁骛,都不在意情爱之事,无知无觉地度过了青春萌动的年龄。等专业与事业都进入平稳期,他们竟都到了许多人严重的“大龄未婚”年龄,但凡有个走得近些的异性父母都恨不得立刻将他们凑一对。
  那个时候,她对父母的相亲安排都是非常抗拒的,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答应与王雱相亲,也是因为好奇王雱是怎么克服生理上与心理上的痛苦、年纪轻轻就取得旁人艳羡不已的成就,而不是觉得自己和王雱可以凑成一对。
  现在不一样。
  现在他们都还小,父母都不会逼迫他们随便将余生交付给另一个人,甚至还煞费苦心地提防他们早恋——偏偏父母越是提防,他们悄悄用暗号对话、悄悄互赠礼物时感觉就越觉得惊险刺激、快乐无比。
  人大概都是这样的,越是逼迫越不想做,越是禁止越是想偷偷试试。
  饭桌上,王雱目不斜视,忍住没有偷瞧司马琰,积极给司马光布菜,口里说什么学生伺候老师是应该的。
  被司马光瞪回原位,王雱又和张氏说起王安石提的“榜下捉婿”,感慨道:“我爹就是舍不得我成亲,怕我有了小家眼里就没爹娘了,我是这样的人吗?而且考不考得上还不知道了,他这就担心起来了,古人说的‘杞人忧天’大概就是指爹这样的吧!”
  接着他又把给王安石讲的那套“我还没有到婚配年龄”的说法给司马光他们讲了一遍。
  吃过饭后歇了一会,王雱提议两家人一起去澡堂搓个澡庆祝一下久别重逢。
  结果到澡堂子之后,司马光就把王雱在饭桌上的杞人忧天高论给王安石说了。
  王雱觉得自己看错了人!
  好歹也是个君子端方的五品大官啊,居然还学舌!
  王安石正礼尚往来地帮儿子搓背呢,听司马光那么一说顿时下了狠手,搓得趴在那儿的王雱疼得嗷呜啊呜疼疼疼地乱叫,眼睛里头泪汪汪的。
  委屈啊!
  司马光见王雱遭了罪,心里就舒坦多了。谁知道这小子安的是什么心,居然在饭桌上提什么榜下捉婿!这话让张氏听了去,还不得担心她相中的未来女婿给人捉了去?
  别看这小子年纪小,心思多得很!
  两家洗完澡回了家,王安石拎着王雱回家继续教育,司马光则去书房忙到夜深才回房。
  张氏还就着灯光做针线活,见司马光回房了,果真和司马光说起那榜下捉婿之事。
  司马光道:“你也听那小子说了,他还没到婚配年龄,怕什么榜下捉婿?”
  张氏道:“话不是这么说,从小订娃娃亲的都有,更何况阿雱明年十四了,再一年不就十五了?”
  他就知道会这样!每回到他们家里,那小子哄得最多的就是张氏,早让张氏把他当亲儿子看了!司马光冷哼道:“那就让他娶去,那又不是你儿子,他要成亲你还能怎么着。”
  张氏见司马光绷着一张脸,知晓司马光有天底下所有未来老丈人的臭毛病:怎么看都觉得要拐走自己女儿的人不顺眼得很!
  若是真不同意两个小儿女的事,他脸色就不会这么臭了。
  张氏笑了笑,没再多提这话题,起身替司马光脱了外袍上炕睡觉。
  另一边,吴氏也正替王安石宽衣,同样提了这话题。她和王安石说起张氏给她讲的榜下捉婿之风,问王安石:“你是怎么打算的?”
  王安石这会儿也明白了,他儿子哪方面都鬼精鬼精的,对他说什么“我还没到婚配年龄”,一转头又暗搓搓拿这事儿去试探他阿琰妹妹家的态度!
  王安石哼了一声:“我能有什么打算,你自去问你儿子去。”
  王安石这么一说,吴氏就放心了。
  既然两个小的有意,两家又亲如一家,这事哪有不成的道理?


第九十八章
  第二日王雱就被赶回国子监读书。王安石和司马光也各自忙活起来; 到休沐日才有空寻亲访友。曾巩和曾布兄弟俩也在明年开春应考,目前已到京城,暂住大相国寺准备春闱。
  听闻王安石回京了,曾巩便携三个弟弟、两个妹夫过来拜访。曾巩妹妹早些年嫁予了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 两家有姻亲关系在,往来起来没那么多礼节。
  饭后曾巩独自留了下来; 与王安石坐在炕上聊起应试之事:“没想到我竟同元泽一起春闱。”
  王安石道:“你是被孝期耽搁了; 今年不就一考就中吗?”
  王安石非常佩服曾巩的为人和才识; 曾巩父母先后去世; 长兄又体弱多病; 前些年也去了,他一力抚养、教导四个弟弟和九个妹妹长大成人; 父亲病故后在家奉养继母,还一力教导四个弟弟成才; 操办弟弟妹妹的婚事。
  今科秋闱; 曾巩兄弟四人皆榜上有名,两个妹夫也没落下!
  曾巩叹了口气; 没有王安石那么乐观:“哪有那么容易。”他已经三十六岁; 眼瞅着都要到不惑之年; 说不着急那肯定是假的。自古以来都说“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可自己想卖给帝王家; 人家不买你这样的怎么办?
  王安石道:“这两年来; 欧阳公一直在御前、在《国风》上提出‘复古’; 摒弃骈文、怪文,追求冲淡中正,提倡文以载道,想来今年春闱会有大变化。”
  欧阳修还亲自编著了《韩愈文集》,联合梅尧臣编著的《柳宗元文集》在国子监印书所印刷、由各大书坊上架售卖,大力推广韩柳二人的诗文。有欧阳修开路,有《国风》为导向,近来京城士子的文风瞧着都焕然一新,处处透着清新怡人!
  曾巩听了,心里紧绷的弦稍稍松了下来。欧阳修曾经保荐他入太学,对他照料有加,若欧阳修真能影响到这一年的科举,那他就不必为春闱忧心了。
  另一边,王雱还在国子监读书。
  傍晚用过饭洗过澡回到六人间宿舍里,陈世儒正在看今天梅尧臣发下的讲义,感觉看着脉络分明,顺着讲义把自己学过的东西梳理一遍,对经义的理解顿时变得深刻又清晰。
  听到王雱回来了,陈世儒合起讲义,对最近每天看着都美滋滋的王雱说:“听梅直讲说,这讲义是你给帮忙整理的?”
  这讲义国子监中人手一份,王雱手上也有,听陈世儒这么一问倒没隐瞒,点头说:“是我整理的没错。”
  王雱前世能解决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工程,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深入浅出,把疑难问题分解成简单的一个个模块。别人需要十个八个高端人才去执行的部分,经了他的手只需要一些资质平平的人去处理就好。
  很多人非常擅长解开困难的难题,只是他们想出的解决方法要让旁人理解非常难,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而王雱擅长的是把困难的内容变简单。
  这《九经》课本就那么一套,王雱把知识框架给他们架起来,再给他们科普点记忆方法、理解方法,配合对应的变式训练,有基础的人对着过一遍基本就能融会贯通,再也不怕什么经义题了!
  反正这大半年来他爹不坑他写稿了,梅尧臣他们也不折腾他了,王雱闲着也是闲着,索性边复习边整理,赶在过年前把这套自己的复习心得给弄出来。
  他把原稿交给梅尧臣让他审核审核,没问题就印出来给同窗们用。
  梅尧臣效率很高,连夜看完了,当场就拍板让人下印,没几天国子监里就人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