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元符录(无极)-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霄玄气击打到玉石上面。
    玉石受到紫霄气点化,放射九色华光,一道道裂缝从玉石上浮现,昊天上帝的元灵跟风烨重新点化的灵识在鸿钧老祖的插手下再度合二为一。
    玉石炸裂,一位道人头戴羽冠,身穿玄清道袍,手捧一颗玉皇印从玉石中走了出来。
    果然!风烨心中冷笑:闹了半天果然是这位道祖想要点化他的童子。
    “这无数年来,贫道因沉迷权利,对诸位过分之处还望勿怪。”玉皇道人对元始天尊行了一礼,赔礼道歉。
    元始天尊仔细打量这位玉皇道人,点化启示哪里有这般神效?这位玉皇道人虽有昊天上帝的记忆,但是其根本应该是一个全新的人格才对,不然这变化也太大了。那昊天的记忆应该也是如走马观花一般被他看了一遍,并没有对如今的人格产生影响。
    “前尘已逝,日后你好生努力就是。”元始天尊随后勉励一句,又看向一旁的准提圣人,心中有些幸灾乐祸:怎么样?老师一出手,你们的计划立马被打断了吧?
    看到准提圣人,玉皇道人同样也是一稽首:“虽然贫道身处玄门,但昊天上帝跟西方的因果贫道依旧继承下来,日后贫道对佛门自然也会将因果了尽。”
    最后玉皇道人来到风烨身边,不等玉皇道人说话,风烨突然问道:“敢问道人修行多久了?”
    玉皇道人先是一愣,随即一笑:“贫道一直在玉京山潜修,那昊天之事恍若前尘一般。”
    风烨闻言恍然大悟:想必是鸿钧老祖用生命重塑之法,将万年之前尚未出道的玉皇道人生命印记重新塑造,然后这些年昊天上帝的记忆于他不过就是一场大梦罢了。反而可以让玉皇道人看破名利,日后不会贪恋天帝之位。鸿钧老祖果然好算计!
    鸿钧老祖是真正的明白人,神玄之争,仙佛之争那都是浮云,只要玄门之中诞生出几位混元圣人,那么一切敌对势力都是纸老虎。
    随后玉皇道人对后土娘娘道:“贫道得鸿钧道祖指点,恍若新生,日后不当用昊天上帝的名讳。而是于人间转劫一遭经历红尘磨砺,从头再来才能再度入驻天庭,轮回之中便要有劳皇姐了。”
    皇姐?太有礼貌了!后土看到这个彬彬有礼的玉皇,心中一阵别扭。
    “轮回之时,也要请元始师兄和玄极道君回护了。”
    “这是自然。”风烨跟元始对视一眼,便只好应承道。(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文明演化
    九州上空,诸子堂。
    “这次多谢了。”李耳突然对对面的烨龙道谢。
    “如果让佛门分裂天庭,贫道日后也不好对神族诸位交代。”烨龙氏回了一句以后继续教化己方人族。
    ……
    当初李耳和烨龙的辩论越渐升级,就在两位准备述诸武力的时候一位女性姗姗而来,这位女性一来场上突然一静。
    李耳看着女娲娘娘直直坐在自己和风烨身边,不由道:“娘娘这些年临凡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了。”这次人教之争,女娲娘娘来这里除了帮助风烨撑腰还能是什么。
    “如果人间没什么操心事,本宫何必三番两次跑到人间?高坐神宫逍遥自在不是更好?”女娲挥动香扇,遮掩朱唇道:“既然两位争论不出究竟,那么就实际试验一下吧!”女娲拿香扇一指,三人面前的桌案盛开五彩莲花,莲心有一个世界在演化。
    “这莲花世界中本宫演化一批人族,两位施展教化手段,各自教化一部分人族,让吾等一看究竟吧。”女娲扫视百家诸子:“你等可有意见?”
    诸子一阵摇头,这位圣母娘娘都出来了,只要是尊崇孝道的流派没人敢反驳女娲娘娘的意见。而且女娲娘娘从极大程度上也能代表伏羲陛下的意思,诸多教派都是从火云洞流传而出,自然也不会反对女娲娘娘。
    于是李耳跟烨龙二人也把自己的神念投入这个世界中,用自己的人道之法教化这个世界的人族。
    “听訞。你觉得他们谁能更胜一筹?”女娲问向下面坐在右手靠前的听訞。
    “定然是师尊胜出了!”听訞不假思索道:“道家圣人的教化之道固然是好,不过经历过上古之时的吾等自然也明白他的方法并不能适应完全适应人族的取用。”
    “是吗?”女娲的目光又看向下面的孔子:“你老师也曾跟本宫多多提及你的儒家思想,以仁为本的理念和风烨最是相合,你觉得如何?”
    孔子出列行了一礼:“启禀圣母,老师有言,人者,仁也。唯有以仁为本,知孝悌,明忠义,讲诚信。并宽恕。懂礼仪,才是吾等人族应当追求的品质。”
    女娲的目光又看向墨子,墨子出言:“人族之祸,在乎于争。**、战争是人族最大的祸根。故而吾墨家讲求‘兼爱非攻’。道家圣人的无为之道。在乎于无欲,正和吾墨家思想。”很含蓄,但也是支持李耳的喽?
    女娲左右很闲。那两位教化人族定然不是这一时半刻便可以分出胜负,于是女娲一个个问了下去,百家诸子倾向那一边的都有。
    女娲询问一遍之后,意味深长的看着风烨:道友啊,虽然支持你的人数不少,但是李耳那边也有几家人认同,如果你不能在此胜他一筹,本宫也不好帮你说话啊。
    风烨毕竟曾经有过经验,所以他教化人族倒也是比较轻松,至于李耳虽然不能真正干过实事,但是没杀过猪还没有看过猪跑吗?三皇五帝到如今,那些教化人族的事迹老子也不是不清楚。
    只是老子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把无为之道给传播出去。废话,人族吃都吃不饱,你好意思宣扬什么清净无为之道?在这个追求温饱的时代,没有一位强力的首领凝聚部落的向心力那个部落就是找死了。没有拼搏奋进的精神,根本就不能让族人生存。在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求生欲,怎么可能追求什么无为自化,这时候需要的就是团结一心。
    但是风烨不同,在一开始他就把仁道在人族中传播起来。不过道随世而移,这个时候的仁德跟后来的仁德也有诸多不同。比如尊老爱幼等部分仁道可以传播,但是还有一些并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倒是可以暂时摒弃。就是类似食人,在这个时代是为了生存被人族接受,但是在另一个时代可就是悖德的行为了。
    “所以还是仁德之道比较合适人族吗?”子路看着这般情况和对面道家诸位挑衅道。
    庄子作为道家仅此李耳的人物直接回应:“李耳老师的无为之道虽然没有真正传播,不过那人族之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也是无为自化的境界吗?积极胡为,反而不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只顾自己的职责来得好。”
    “可是只顾自身的职责,也很容易出现缺漏,假若这个人出了事情,那么因为其他人不能及时补救反而容易祸及所有人。”孟子插言道:“相反,在烨龙先师的仁德文明中,由于尊老爱幼部落一片和谐,在某个人出事的情况下立刻就会有其他人设法补救。人之道,本就是七情六欲,以天道妄言人道到底有些过了。”
    李耳和烨龙可是不管他们如何辩论,随着两人不断演化两个人族部落,天帝突然陨落了。 两位本尊也将注意力转移过去,这边两个化身的力量同时被削弱下来,演化人族也缓慢下来。直到最终尘埃落定,玉皇道人跟着后土娘娘去轮回转世,风烨的神念回归本体,而老子也将自己的灵宝收走,这里的两人才继续教化人族,就是这时李耳抽空给烨龙道了一声谢。
    之后,又经过数个月的时间,二人终于将人族勉强发展到当初轩辕时代的程度,也就是不愁温饱的年代。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可以借助自己的理念真正大展拳脚来教化人族。
    这时,两人的差距显现出来了。
    李耳奉行无为之道,不争而自争,宽刑简政,君主无为而万民自治。换句话说也就是管的很松,给大家一个发展的平台,利用大家的天性来进行自治。但这样一来也就需要大家自发自觉管理。而且需要各司其职不能干涉他人也不能怠慢自己的工作。但正由于孟子所言,因为管理很松也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办起事情来也就少了几分效率。
    而且因为人族奉行清净无为之道,内心满足对于**的要求也就很小,所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就平缓下来。只是平缓不代表守旧,这个文明还是在慢慢前进中。
    而风烨的仁德之道,讲求对等仁爱,君王以仁待众生,子民亦会以忠义回报,在风烨的调控下以仁治国。虽有严谨的法度但是以仁为本。亦不会引起反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