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原生种-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如果封林晩写一本小说,编撰修炼境界由低到高分别是元婴、结丹、筑基、练气,那么就一定会被很多人喷的狗血淋头。
  守成者们大多不会去在意可能性,他们只想维护既有的东西。
  因为那是形成他们基础世界观的基石,不允许受到破坏,这是一种自我的本能保护。
  “罢了!我这一关,且算你勉强过了吧!”钟离权笑着说道,他似乎有很多反驳封林晩的理由,但是最终全都没有说出口。
  假如有一天,封林晩可以与他坐而论道,那么自然有大把的时间,讨论谁是谁非。
  假如没有那一天,那么今天在这里与封林晩辩驳争执,毫无价值。
  历来只有出头的人才有话语权,站在下面的人,即便是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带到坟墓里去。
  封林晩听钟离权这话,猛然间却又反应过来,乘着钟离权还未离开,急忙问道:“可是还有考验?不会是八仙挨个轮流来一遍吧!”
  钟离权倒是好说话,似乎也没觉得有什么泄密的,直接回答道:“你既然是李师兄的弟子,那么自然已经通过了他的考验。如今你又通过了贫道考验,八仙之中已去其二。如今入得此间众人,你当排第三,且速速追赶吧!”
  说罢之后,袖袍一挥,人已经消散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周围的一切,在一瞬间也鲜活起来。
  封林晩这才后知后觉,那一刹那……或许时间是凝固的。
  对话只发生在他与钟离权之间,外人根本无法得见、得闻。
  “依照钟离权的意思,接下来的还有六位,也会各自用手段来考验我。而且……我通过了两个人的考验,却只排列第三。那就是说排在我前面的两个人,不仅找到了道路,并且已经至少都通过了八仙之三的考验。”想到这里,封林晩稍稍感觉到了一点点压力。
  “如果依照八仙的成道时间排列秩序来算,接下来考验我的,应该是八仙中的张果老。不过……也并不确定,这只能作为参考,不必太过为之在意。”封林晩心又想。
  通过了钟离权的考验,并没有给封林晩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
  他依旧是依照原本的计划,不急不缓的前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辽争端已然暂缓,谢蕴道虽然才华不浅,却终归没有击败辽国。
  现在的辽人兵强马壮,而大宋由于老赵家的一再削弱武将势力,导致武力渐弱,能与辽人战个平手,最终签订停战协议,已经是谢蕴道本事不凡了。
  消息传回汴京时,在民间谢蕴道的声望反而更高。
  反倒是朝堂之上的风气很不对。
  一些御史发了疯似的找谢蕴道的毛病,甚至编织罪状,诸多文臣也都明里暗里针对谢蕴道,势要将这大宋新起的将星钉死。
  文武之争,一早而定。
  此消彼长是一种轮回。
  事关权利,没有人会心慈手软。
  即便是那些名传后世的所谓能臣,此时也大多扮演了一些不太光彩的角色。
  于是在这种氛围中,天子一封令下,原本该进京受赏的谢蕴道,被改为了押解回京,自辩其罪。


第294章 起义爆发
  一道诏书下,谢蕴道受缚回京。
  入城的街道上,许多早已被小八等人暗中鼓动的百姓,纷纷夹道欢迎谢蕴道。
  哪怕此时的谢蕴道已经落魄,被困于囚车之中。
  而得见谢蕴道有如此声望,朝中文臣杀谢蕴道的心思更重。
  封林晩知道,谢蕴道表演的高……潮就要到了。
  无论是关羽还是岳飞,都是生前传奇,死后封神。
  谢蕴道早就知道,作为一个毫无根基的新起武将,必然受到朝中文官的敌视和抵制。
  并且他曾经也一再有意,加深某种矛盾。
  如今世人皆以为他受了冤屈,有莫大的屈辱。
  却只有寥寥数人知道,此事正合他意。
  朝堂争斗,帝王审思,百姓议论……整个汴京城,就像是被一把火点燃了似的。
  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谢蕴道在旋转。
  这是谢蕴道所求的道,也是他的机缘。
  只要他被推倒午门之外,当着百姓的面被一刀削首。
  那么他的道……可算是成了。
  接下来只需要隐于暗处,继续推波助澜,塑造传奇,最终成功让百姓自发为他立下庙宇,称其忠勇。
  按道理来说,谢蕴道是封林晩的竞争对手,他的道快成了,他应该出面阻止才对。
  但是从钟离权那里,封林晩知晓,在他之前,至少还有两人,进度是超过他的。
  哪怕其中一人便是谢蕴道,那至少还有另一人,与谢蕴道有着更直接的竞争关系。
  所以封林晩想要看看,那人究竟是谁,又会做些什么。
  果不其然,就在谢蕴道即将被以“贸然行军”“不尊王命”“擅入敌后”等一共十七条罪名处斩之时,蜀地爆发王小波和李顺发动的农民起义的消息,适当的传到了汴京城。
  消息传到汴京城时,起义军已经出现了整整三月。
  至此,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当然……作为能征善战的好手,谢蕴道被重新压回了刑部大牢,留待再审。
  “王小波和李顺的起义,比原定历史上晚了足足两年。而且根据传来的情报,他们席卷蜀地的速度更快,几乎不到三个月,便已经占据了整片巴蜀之地。这背后……一定是有高人指导,而不再只是一群泥腿子,活不下去后的拼命爆发。”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很多,但是真正成气候的很少。
  究其原因,就是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最开始都只是源于活不下去了,为了一口吃的拼命。
  核心思想大抵只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缺乏更加核心的中心思想和凝聚理论。
  再通过一系列的打砸抢,基本上解决了口粮问题后,这些农民起义军,就会缺乏更进一步的积极性,以及吸引更多人加入他们,有秩序、有纪律、有章法的造反。
  所以,大多数的农民起义,来的快,消亡的更快。
  通常能够坐大,多源于……天高皇帝远,消息通讯不发达。
  地方官员察觉到有暴民作乱,害怕被问责,往往选择隐瞒,然后不自量力的自行处理。
  如此一层一层,多似添油战术,反而促进了起义军的壮大。
  这方面来讲,和网文套路中,大BOSS总是喂小怪给主角升级练功的流程,似乎有某种变相的一致。可见这种套路,也并不是网文作者乱盖,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等到朝堂终于发现了起义军的存在,大军出动,攻城拔寨,歼灭的也比较轻松。
  当然了,这里说的只是单纯的起义军。
  类似于方腊起义这种,有宗教信仰在其中引导,虽然核心概念还是一团浆糊,多少也算是有了指导思想,军队的凝聚力也就不是一般泥腿子可比,对正统朝堂的威胁力和杀伤力,也就强了很多。
  “三个月!时间掐算的恰到好处。不仅坏了谢蕴道的事,而且将他拘束于两难的境地,如此也就能放开手脚,肆意而行。好精准的计算能力。”封林晩冷眼旁观,见微知著。
  计策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或者深觉震撼的计策。
  但是这种精准如手术刀般的控制力和执行力,反而更令人生寒。
  要知道,脑洞再大,没有执行能力,也是白搭。
  很多人误以为才华就是满脑子的胡思乱想。光靠想的,就应该有大把的钞票。之所以不能发财,全因为小人作怪,怀才不遇。
  只有真正有见识的人才懂得,才华是行知合一的执行能力。而且执行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所谓的灵感、脑洞。
  “或许我该去刑部大牢,见一见谢蕴道。”封林晩念头一起,真身化作藤逊道人,龟仙分身反过来变成了不懂和尚,继续在汴京城中行善事,好像这天下的风波,根本无法影响到他分毫,颇有大隐于市的气概。
  刑部大牢中,谢蕴道单独一人关押在阴暗的牢房中。
  他的身上夹着厚厚的铁板,大半个身体被铁链死死的缠绕着。
  一共十七根钢钉,扎入他的要穴之中,似乎限制着他的真元流通。
  看起来他是被压制的很彻底了。
  别说是逃走,若是时间一到,被直接开刀问斩,也只能认命。
  但是封林晩很清楚,这些手段,还是困不住谢蕴道。
  封林晩没见过谢蕴道出手。
  但是很肯定,正面交手,他不是谢蕴道的对手。
  这是一种莫名的直觉。
  封林晩却相信这种直觉。
  既然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