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国公府里做团宠-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中静得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岑瑜坐在案前,一一过目。
  里头有一折有关他的恩师,也就是前太傅的密信,是昨日送来的。
  前太傅投靠了寿王和陈贵妃,现已在大理寺病亡。
  岑瑜面无波澜,提笔在上头写了好些字,然后顺手放在左侧。
  屋中燃着苍炱,焚香的烟细细一缕,带着沉静的苦味。
  岑瑜揉了揉额角,抬起头。
  他直直看过去,能见那半开的窗扉,外头杏树上的积雪被风吹着,打着圈落在地上。
  杏花如雪,雪如杏花。岑瑜看着雪,便想起花盛开时的模样。
  他年少时的模样。
  那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事了,或许是十年,或许是十二年。一年年过去,他也不再勉强自己记住。
  那年母后带他去清远观拜见观主,回来时便在此落脚。春日里杏花开得极好,他站在花树下,看见书房里有个蓝衣的太监在与母后禀报,声音透过这扇窗,传到他的耳朵里。
  “娘娘。”那太监艰难道,“陈贵妃……诞下了龙子。”
  她的母后静默片刻,只留下一句淡淡的话:
  “好,本宫知晓了。”
  从那时起,他就注意到母后总是害病。
  也或许是他从前未放在心上过,还以为每逢冬天,周遭的人都会害一场风寒。
  父皇看见那孩子,龙颜大悦,即刻便赐名岑璟,封了寿王。
  寿王岑璟打小就生得好看,岑瑜虽然不喜欢陈贵妃,却很喜欢这个长得跟妹妹似的弟弟。
  而岑璟,一度也很喜欢跟在岑瑜后面叫皇兄。
  只可惜,岑璟长大了一点,变成寿王殿下,就明白叫皇兄是不够的,应该成为皇兄那样的人。
  岑瑜第一次指点小寿王读书,一句“之乎者也”都没说完,外头进来那个眼熟的蓝衣太监。扑通跪地,带来另一个消息。
  “皇后薨了。”
  后来岑瑜才明白,那些总是会害病的,除了渐渐长大的孩子,还有渐渐消逝的人。
  父皇第一次落泪,然后饮了许多酒,当晚宿在了御书房,还拉着一个宫女。
  朝臣们有时会上奏提议继后的事,父皇却力排众议,昭告天下。
  只要他还在坐在龙椅上一日,大梁朝就只能有一位皇后,一位太子。
  当年一同打天下的老臣们激动得泪流满面,尤其是岑瑜的恩师,赵太傅。
  太傅拍着他的肩,语中皆是劝慰与鼓励。还许诺他,要带他去一直想念的邯郸学宫的遗址见识一番。
  然而,他没能见识到学宫遗址,他见识到东宫的一场大火。
  火势汹涌。
  仓皇欲逃出宫殿时,他看见了太傅的背影。
  浓烟滚滚中他大声呼救,太傅的脚步停顿一瞬,然后匆忙走开。太傅身边一名禁宫侍卫上前,抽出了腰间的长刀。
  火光灼灼,刀光森森。
  那个蓝衣太监舍身救了他。
  东宫里的奇门宫道是唯一没有被火舌吞没的地方,少年的岑瑜在露重风寒的角落里躲了一夜。
  初春的夜里总是很冷,比冬天还冷。
  那个春天的岑瑜从宫中出来,来到别院里,将母亲传给他的遗言兑现。
  别院的书房,正对着窗外杏花树的柜子上,第三个抽屉后边的暗格里,有个银牌。此后有一个难以度过的生死大劫,拿着银牌上岐山,去寻叫岐伯的隐士,他是母后的……人。
  岑瑜静静看着窗外那株杏树,苦笑一声。他明白,太迟了。岐伯已仙逝,映枝不通卜筮之术,他也不会让她……
  突然,那杏树后的墙头上冒出一个脑袋。
  映枝的小脑袋左转转,右转转。
  乍然四目相接。
  岑瑜:……
  映枝:!!!
  映枝左手捂住嘴,眉眼弯得如月牙。右手撑在墙头上,一跃而入。
  门口的寇真听见声响,拔刀怒喝:“什么人?”
  就算是早知道有人守在门口,映枝也措不及防被吓一跳。
  岑瑜立刻出声阻止了寇真。
  映枝站在青石板路上,掸了掸衣摆上的灰渍。她的玉钗上仿佛卡了根断枝,越想取就越缠在头发上,使劲一拉,发髻就歪了。
  映枝沮丧地扬起脑袋。
  岑瑜的眼中好似有波光流动,或者是星星掉进了夜空里。他的眉尖微微皱起,却依旧放轻声,叹道:“郡君快进来,外头冷。”
  映枝捂住自己的发髻,脸色微红,抬腿就要往边上走,绕去屋门。
  她已经翻墙了,就在行止有度的子瑕面前,给自己可怜的礼仪留点面子吧。
  走正门,不跳窗,她还是一名恪守礼节的贵女。
  “郡君。”岑瑜冷不丁出声,声音低沉,在这静寂的庭院中格外明显。
  映枝蓦地被叫住,回头问:“子瑕什么事?”
  岑瑜恢复了那张面无表情的脸,打开两扇窗页,伸手道:“郡君这边走。”
  等等,子瑕说哪边?
  映枝怔愣。
  别院的窗开得很大,若是夏夜,便是赏星的好地方。那些当年建屋设梁的工匠们怕是没有想到,他们精心安排的窗户,居然还能有这等用途。
  “这边。”岑瑜似是读懂了映枝眼中的惊愕,却依然重复道,“郡君,外头冷,绕到屋门口怕是还要走很多路。”
  他的手臂伸出窗外,金丝织锦的袖角静垂。那手指修长有力,骨节分明,隔着好几步的距离依稀可见腕间淡淡的青筋起伏。
  映枝瞄了一眼庭前,深吸一口气,折回头一步步走近。
  “屋脚那里有个凸起的地方,可以借力。”岑瑜轻声道,“以郡君的身手,翻过来不是难事。”
  若是让那些朝堂上的老臣们知道,温文尔雅的太子殿下,居然一本正经地引诱岐阳郡君翻窗,怕是下巴都要摔碎。
  可偏偏他脸上风轻云淡,仿佛只是在伸手接一道奏章,而非在示意“拉着我的手,翻过来”。
  映枝找到那个凸起,脚尖站上去。
  “子瑕是怎么注意到这么细致的位置?”映枝瞄了一眼脚下,就算是仔细瞧了,她也不会发现这块同色的小砖。
  “我自然知道。”岑瑜心平气和,随即握住映枝的四指,“郡君,右手。”
  “哦哦。”映枝放开捂脑袋的右手,也搭了上去。
  子瑕的手比她的要大很多,掌心的热度从冰冷的指尖传来,一直蹿到耳尖上。
  映枝双手握住岑瑜的右手,仿佛攀在悬崖的峭壁上。
  “郡君可以上来了。”岑瑜道。
  映枝抿住双唇,仰头道:“那我跳了哦,子瑕你站远点,小心我上来就撞到你。”
  岑瑜淡笑:“不会。”
  映枝双膝微弯,看着那阳台的高度,纵身一跳。
  想象中的高度却没有如她意,一阵力道从手上传来。就好似飞燕振翅时,有顺风助它扶摇直上般。
  岑瑜拉着映枝的手用力一提,恰到好处地往后退两步。
  窗外透着温润的天光,少女的身姿如飞燕栖巢,轻风带起她的发梢与蕙带,腰间的环佩泠泠作响,
  眨眼之间映枝就踩在了屋中的地面。
  而且并没有撞到子瑕。
  但是离他有点过近了。
  映枝不动声色地往身侧挪两步,就连她自己也说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岑瑜微不可查地挑起眉,而后却像并不在意一般,径直转过身从案边拾起一个小熏炉,又抽了条狐皮手垫包着。
  “郡君将就一下。”岑瑜垂眸递过去,“子瑕这里没有汤婆子。”
  映枝抱着暖暖的熏炉,呆呆地点头。
  “子瑕你生气啦?”
  岑瑜没有回答映枝这个问题,反倒是平心定气道:“郡君过来坐,有根断枝缠在你发间了。”
  映枝轻轻咬着嘴唇,抱着熏炉坐了下来:“子瑕……我下次再也不翻墙了。”
  岑瑜又岔开了话题,道:“郡君先别动,我把断枝取出来。”
  就是不接她的话。
  映枝隐隐感到不对,可太子殿下的心思千万别猜,猜不中的。
  头皮上有细微的拉扯感,映枝坐在椅子上不敢轻举妄动。
  织锦的袖摆在她耳边拂过,带起淡淡的松香,是子瑕常用的熏香。后颈有若隐若现的温度,她能感受到手指在发间的轻微动作,解开缠绕的温柔。
  忽然头皮一阵轻,映枝问:“树枝取下来了么?”
  “取下来了。”
  一只手从她身侧伸来,手心上是根生着倒刺的小枝丫。
  岑瑜温声道:“郡君今后可不能再做这种翻墙头的事了。”
  “哦?”映枝拿起小树枝,背对着岑瑜,挑眉道:“那我今后可还再做那翻窗的事?”
  身后之人沉默了片刻,又补充道:“若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