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有特么能找谁?许杰?
人家好歹是打了胜仗的将军,而且跟洪门毫无关系,那帮洪门的人也不是他招去的,朝廷也得讲点良心不是,再说人家打了胜仗要是再落个处分,寒不寒天下武将的心?
这次本来就是以江南府兵做主力的,江南人和关中人向来又都是存在着地域歧视的,这要是一个处理不好,江南那边哗变了都不新鲜。
可是赏?李世民能咽下这口气,对这样恶劣的事情无动于衷?一时间,连写出帝范的李二,和千古良相的房玄龄也懵了,怎么特么的还会有这样的事呢,完全听都没听说过啊。
对此,可能只有秦浩父子俩能看得明白了,其实很简单,大唐的资本主义,就快要觉醒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政治套路深
秦浩一直就觉得,如果说中华大地,哪个朝代最容易觉醒资本主义势力,那绝不是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或是商人最豪的宋,而是大唐。
宋以后,科举制度的完善已经使天下才俊尽归于朝,而天下寒门如雨后春笋一般,民间的商人再怎么有钱,也休想积攒下半分的势力,这也是为何自宋之后,纯商人的地位越发低下的原因,大多在赚了几个钱之后,都会散财置地,铸佛积德,努力往寒门上靠。
更关键的是,刀把子握在朝廷手里,再有钱的老板对朝廷来说都跟一只大肥猪没什么区别,天下首富沈万三,还不是说砍就砍了。
说白了,天下间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了中央朝廷的手里,那还谈个屁的资本觉醒啊。
唐则不同,一来科举虽然已经有了,但至少在初唐时还只是吏部选官的一个补充,不算主流,各地刺史更是有着极大的自主权,关中处处军阀,江南处处世家,河北之地处处豪强,这权利起码相对分散一些。
而刀把子,更是握在全天下人的手里的,府兵的本质其实就是武装农民而已,战时能为朝廷所用,平时自然人家也是要跟着资本走的。
南诏之战,想来必然是要写入青史的,资本主义亮剑的第一战!
不过秦浩现在关心的却不是什么资本主义的事,这玩意从觉醒到可用,少说也得几十年的世界酝酿,那应该是秦小昊关心的,他现在更关心的,是许杰的处置。
这毕竟是真的哥们,一块共患难,从灾民里爬出来的,这辈子不管谁都不能不管他,偏偏他碰上的这事,咋说都没毛病,砍了他不奇怪,升官发财也算正常,他这时候不帮着运作那还叫个屁的兄弟了。
于是这两天,就在许杰快马回京的路上,秦浩是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准备了几十车的‘小礼物’送人,同时更是天天在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面前晃悠。
没办法,秦浩和许杰的关系天下人谁不知晓,他直接去求李世民难免有点包庇之嫌,虽然实际上确实也是这么回事,但避嫌么,这点规矩他还是有的。
而李世民拿不定主意,必然是要问询自己的两位肱骨的,可难道这种事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就能拿得定主意了么?这时候,秦浩的游说就举足轻重了。
最后,还得是自己的老师,魏徵力排众议,斩钉截铁地谏言道:“将军者,奉君命行事,既然功成,自然有功无过,何须这般为难?”
李世民不悦道:“这么说,那许杰无过有功,那这南诏之事闹成这个样子,难道不需要有人担责么?”
“自然有,臣请问,是何人以巨利诱百姓,又是何人,以财货动人心,又是何人,无端挑起此次大战,此人不责,反倒是责怪前线打仗的将军?何来的这般道理!”
李世民愣了,满朝文武也都愣了,好半天,李世民才不确定地探寻道:“玄成的意思,此事之功,全在那许杰,而此事之祸,全在贞恒?”
“正是,劣徒无故兴兵,非君子之道,诱民以利,更是本末倒置,臣请圣上,重罚!”
众文武面面相觑,一时间谁也不知道是附议好,还是反对的好,以至于大殿之上居然还挺安静。
当秦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感叹,真特么是我好师傅啊。
秦小昊不爽道:“这魏徵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合着爹你帮大唐开疆扩土,抑制奴隶贸易,增加经济收入,反倒成了罪过了?就算他不出手庇护,起码也别来这大义灭亲之举啊!”
还没等秦小昊吐槽完,秦浩反手就是一巴掌抽了过去,“这么点道理都想不明白,还想当司马昭?师父这是在助我,滚回房自己想去。”
秦小昊一脸懵逼,不过倒也听话的回房琢磨去了,他上辈子毕竟是理工狗,虽然因为来自后世的关系,在见识思想上远远超过旁人,但要说玩政治,琢磨人心,就差秦浩远了。
而秦浩,则赶紧提上礼物,去魏徵家里谢过恩师去了。
又过了几日许杰回京,一听说为救自己把秦浩给搭进去了,一时间大为羞愧,来到秦浩家里痛哭流涕地道歉,骂自己太没用云云,秦浩则只是好言宽慰于他,并没跟他解释其中门道,让他安心在京里待着,莫要多想之类的。
又过几日,此事终于有了了断了,秦浩爵位不变,官职却一撸到底,辽东的差事暂时由裴行俭权判,而许杰,则因杀敌有功,终于从中郎将升了个大将军衔,还封了侯,又跟他老哥们苏定方同级了。
也就是在这一天晚上,吃完饭,秦小昊主动的找上门来,给他施了一礼。
“懂了?”
“明白了,师祖确实是在助您,朝廷赏罚如此痛快,想来也是因为想通了其中关节,而我平日里自命不凡,却在此时见了结果才懂,确是小觑了这天下英雄。”
“那你给我说说,这其中原委。”
“父亲如今身为国公,又是封疆大吏,天下人都知道,您的下一步必然是一方宰执,然而当朝老相不去,三省之中哪有您的位子?便是六部尚书现如今都已经挤得满满的了。”
“您若是不出这事,想等宰相出缺,很难说您还得在辽东苦寒之地蹉跎多少年,咱们俩知道王珪快挂了,其他人可不知道,反而您留爵去职,便可以客卿的身份帮唐联储做事,要说天下人对金融的理解,谁能跟您相比,如此,虽淡出朝堂,却又形影不离,未必就比在苦寒之地当个封疆大吏差了。”
“而今日之事,其实多多少少都脱不开干系,师祖也不算是无的放矢,现在借此革您的官,总比他日您位极人臣之时,有人用此事伐您来得好些,如今天下人皆知您的冤枉,一旦宰相出缺,朝廷要用您,也不会招惹任何人的不满。”
秦浩笑着听完,笑问道:“还有么?”
“有。爹爹您作为青帮创始,本就是天下商人领袖,那洪门虽然处处与青帮作对,但想来对您也是极度推崇的,此事说到底,是爹你代人受过,从此您在其中安插自己的势力便会更加容易,而许杰和江南府兵将士们,也会念您一份情谊,至于辽东那边,如果您真的下来,论资历论威望,怎么也轮不着他裴行俭权判,这是朝廷对您的安抚,有此一事,您本身其实并没受什么损失,许杰和裴行俭两个咱家的铁杆却都有升迁,看似您被师祖给锤了,其实您赚得大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 李靖吵架
南诏的事,随着秦浩的革职,终于算是告了一段落,当然了,伴着南诏的搞定,自然紧跟着还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最直接的连锁反应当然就是吐蕃,从泰山回来的路上,秦浩针对魔教和吐蕃的杀招就已经打出去了,安西都护府自不用说,如今,骚扰吐蕃已经成为安西都护府的日常训练项目了。
而投桃报李的,南诏对吐蕃的用兵也挺实诚的,这帮人平日里地处云贵高原,上了吐蕃之后高原反应起码比寻常中原人要小得多,虽然他们战斗力相对较弱,单兵作战没有吐蕃人勇猛,结阵迎敌也没有吐蕃人善战,但人家也有人家的地利。
吐蕃的大部队一来,人家就回南诏往深山老林里一钻,论林中作战这帮南诏人一个能打吐蕃仨,关键这帮人你还没法躲,因为他们不杀人,专门烧青稞,这就十分恶心了。
西域人也不是白给的,吐蕃毕竟不是个统一政权,各部头人各有各的算盘,秦浩用钱收青稞的这一招实在是太损太损了,西域的铁勒人和突厥人本来就跟许多的吐蕃部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半买半抢的,
等武士彟回到西宁的时候,整个西南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了。
除了这些硬打击,软刀子方面秦浩也没停下来,长孙冲作为风言衙门的郎中,又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