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午后)-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一一指导。甚至时常骑马下去看,走乡串户,也不摆架子,与百姓交谈,问题疾苦。

而且他跑的面积很广大,不仅是太原,也去其他各州察看,一度让太原附近各州军官员压力山大。

比如太谷县这个武知县,听着宋九将眼前这个水堰缺点一一指出来,额头上不停地涔出汗水。

但相反的,有一些有能力的官员春天也就到来了。

就在百姓好奇的围观中,郭大送来潘怜儿的信。

宋九打开一看,微微一笑。

让赵匡义向萧燕燕低头请和,是那个风计划中的一部分。

但用韩德威交换玉苹,宋九没有说,这么多年下来,许多辽国百姓掳到宋朝,许多宋朝百姓掳到辽国。相互俘虏的士兵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不乏有将领以及官吏,宋九无法说出口。

不过宋九隐晦地说了一句,楚国伍子胥到了吴国,楚国悲催了,但伯嚭到了吴国。那就是吴国悲催了。象这种无能的辽国重臣,与辽国交易,再释放回去,未必他能成为辽国的伯嚭,但最少让辽国名臣韩德让难堪。

其他的没有再说,后面就看赵匡义如何想。

实际宋九料到赵匡义会这么做。但事情未决定下来,宋九也就没有向潘怜儿透露。

然而接到潘怜儿的信后,宋九忽然想到一件事,提笔在太谷县衙书写了一道奏折,让郭大递向京城。

这时候京城同样开了锅。

倒不是为换玉苹吵的,实际以前赵匡义就打算有这个想法。准备用蒲奴宁的儿子交换玉苹,然而宋九看到萧燕燕性格“嚣张”,怕萧燕燕不同意,反而将玉苹加害,此事作罢。

用一个辽国西南招讨使换一个小妾,有点儿不大适合,但宋九这个小妾不是一般人家的小妾。再说宋九立下这么大功劳,未进入东府做首相,相反的下去了,这可能是朝廷一个补偿吧。

吵得是另一件事。

赵匡义忽然改变主意,主动请和,这不应当啊,非是在岐沟关兵败时,宋朝连番三次大捷,要请和的不是宋朝,而是辽国。

有的主和派默认了。但多数大臣认为皇上这样做,是一件奇耻大辱,失了国体。

大嘴巴们如田锡王禹偁之流差一点要骑在龙椅上向赵匡义抗议了、。

无数宋朝大臣认为很委屈,可辽国那边反应更让他们愤怒。

王化基风尘朴朴去了辽国,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也斩也扣押,但那是赤裸裸的藐视,它万万不会发生在萧燕燕身上。

于是在幽州接见了王化基。

听王化基禀报后,萧燕燕与一干辽国大臣同样傻眼了,这不合理啊!

当时没有给回复,让王化基下去休息。

萧燕燕留群臣商议,宋朝为什么突然提出请和?

这是一场狮虎斗,可能宋九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然而无萧燕燕打下的江山,那可能来的未来辽圣宗,圣个怪啊!

赵匡义也不简单,尽管他上位上得来历不正,但不可否认他的拓取精神,只是赵匡义有些悲催,遇到最强盛的辽国君臣,还有最狡猾的党项人李继迁崛起。若是几十年后澶渊城下故事提前上演,放在赵匡义手中,很可能就让萧燕燕母子休想回去。萧燕燕是一头凶悍的猛狮,赵匡义同样也能算是一只恶虎。

所以这次请和太不合理了。

大家都在猜测,猜了半天,竟然推断出来一个惊人的“真相”,宋朝出大问题了,会出什么大问题呢,不是灾害,前些年那么大的灾害,宋朝也安然渡过去,况且根本就没有听到宋朝有什么重大灾害,况且能逼得赵匡义请和的灾害。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赵匡义快不行了,这才将宋九调出京城,不然那个宋九影响力太大,会危害他儿子的顺利权利交接。所以才与辽国议和,给宋朝一个平稳的权利过渡时光。

猜出这个“真相”后,萧燕燕将王化基喊来,对于第二条私人请求,萧燕燕也明白这是宋朝皇帝对劳苦功高的宋九补偿,但她也无法拒绝,毕竟韩德威是韩德让的亲弟弟,再加上几十名西南招讨使将领与官吏,这笔交易远超过了玉苹价值。

这笔交易萧燕燕认可。

但真正的请和,萧燕燕却提出了自己的条件,那就是宋朝将关南十县交出来,石敬塘将这些地方割让给我们辽国,俺辽国也不贪婪,只要将这些地盘一起还给我们辽国,余下的宋朝土地送给我们辽国也不要,答应就两国和好如初,不答应,继续开打。

所谓关南十县,就是瀛州与拒马河南三关之地,一旦交给辽国,辽国兵马直接就快布到黄河边了。

王化基摇头,无奈回去。

前面人刚到大名府,后面赵匡义得到他的快奏,又给了他一份诏书,只好重新骑马返回幽州。

赵匡义又加码了。

为了表示诚意,宋朝将这些年来所掳获的辽国将士全部集合起来,与辽国交换战俘。一比一交换。

这个人数比较多。然而许多战俘在矿下面干活,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多被折磨而死,因此宋朝现在只有一万四千多名俘虏。掳到辽国那边的宋朝士兵更多,特别是高梁河与岐沟关两役。然而辽国所剩下的也不多,一部分有本领的官吏将领萧燕燕听从韩德让建议,先后拉拢所用,若不听,便杀害了。余下的普通兵士大多数赏赐给各部做了奴隶。

也不要指望他们能过上好日子,不亚于宋朝的矿奴。

现在辽国一难以收回。二有许多人也被各部首领贵族活活折磨而死。

但想收回一万来名俘虏还是可以的。

这笔交易似乎对辽国依然有利,因为辽国多是骑兵,他们价值比胜过了宋朝士兵。辽国人口基数少,掳来的百姓未必放心,这些原汁原味的兵士才是辽国忠诚的士兵。

不过宋朝重内治,能换回来一万多名战俘。意味着最少有一万来户人家得以团圆。其中得失就看大家站在那个角度来分析。

总之,宋朝和意十足,诚意十足。

然而萧燕燕还是那句话,交易战俘可以,想和,还我们辽国关南十县。

王化基叹口气说道:“太后,两国亿兆百姓是否能安居乐业。全在太后一念之间,臣听闻太后信仰佛释,佛祖慈悲为怀,难道太后不知吗?”

“既知慈悲为怀,为何占我关南十县。”

这个理儿就没法说清楚了。

王化基只好沮丧地与萧燕燕拾成交换战俘事宜,匆匆回国。

它是大事儿,想瞒也瞒不住。

宋九在徐河大捷后,大肆宣传,举国上下许多人成了宋愤,特别是李继隆一句主辱臣当死。广为流传。

王化基刚到京城,就迎来遭到许多大臣的唾骂。

你好歹是堂堂的言臣之首,然而提出这种丧权辱国的请求,居然还没有搭成和议,遭到羞侮而回。当辞职以谢君王。以谢天下宋朝百姓。

前线将士更是踊跃上书,请求朝廷再度北伐,以报这次的羞侮。

书上,全部不报。

并且赵匡义就当没有这回事发生一样,而是将战俘集中起来,押到易水河畔,于易水桥交换。

……

“玉苹,你终于能回去啦。”一个穿着黄袍的青年黯然说道。

“陛下,哪里才是臣妾的家。”

“这就走了,朕有点舍不得。”

最少耶律隆绪所有算术全部是玉苹与大小苏教的,若没有辽国这个小皇帝保护,玉苹三人早就被萧燕燕大卸八块了。

“陛下,你是一个好皇帝。”

“朕是好皇帝吗……不知道你们宋朝那个皇帝想请和是真是假。”

玉苹同样纳闷。

当然,能回去是喜事,她父亲在因为在战场上打来杀去受伤,不久前去世,那个后母不提也罢,还有几个弟妹,虽然同父异母兄妹,但父亲一死,在那个势利后母教育下,几个弟妹同样变得势利,甚至她的那个二弟一度贪恋大小苏的美色,借看望自己,想动手动脚,被辽国这个小皇帝发现,狠杖五十下抬回去。

这也让玉苹伤透了心,于是对北方这个家,几乎没有任何留恋了。

“玉苹,你若回去,对你那个相公官人说一句,至少朕也不想打,两国征战多年,百姓太苦了。若是他有意,只要制止辽东不再反叛,就以拒马河为界,朕会说服母后,同意两国议和。”

事实辽国想占有关南十县那是不可能的,除非让宋朝灭亡吧,不然将关南十县交给辽国,不如让辽国派十万精骑驻扎在东水门外河洲上呢。

但宋朝想占有燕云所有十六州,那同样不可能。没有了燕云,辽国与以前那些游牧民族有何区别?纵然强盛一时,不久就会衰弱,如匈奴突厥等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陛下,你做不了主的。”

若是宋九听到耶律隆绪与玉苹这段对话,肯定会惊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