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刺了过来,姜维在慌乱中闪身用胳膊夹住了邓将军的来枪,一使劲把枪给夺了过来,邓将军失去枪后赶紧往回跑,姜维反身去追,正追之间,忽然对面又有一位魏军大将拦住去路,大声喝道:“姜维,认识邓艾吗?刚才那位是我的儿子邓忠。”
姜维这才认识了邓艾父子,本欲再战,又恐马乏,于是就虚指邓艾道:“好,我今天认识你们了,我们来日再战。”邓艾说:“可以,乘人之危,不是君子所为,你且回去休息,我们来日再战。”于是双方各自退兵。
邓艾见蜀军军容强大,于是率兵进城与司马望一起守城,他对司马望说:“蜀军势大,不宜急战,不如跟他们耗着,他们原道而来,粮草必定不足,粮草一尽,必会退兵”。一面派人去向司马昭请求援军。
姜维连日派兵欲与邓艾决战,邓艾左推右推,就是不战,姜维攻城,邓艾就坚守,双方就耗上了,毕竟蜀军远道而来,军粮不济,不能长时间与魏军僵持。不多日,探马来报,说司马昭的援军即将到来,姜维大惊,叹了口气说:“只怕这次我的计划又要失败了,不如退兵。”
于是姜维就安排蜀军撤退,想当年诸葛亮在时,最为擅长的就是撤退,每次撤退都安排得妥妥帖帖,谁若敢追,必然上当,他的这一绝招,全部传授给了姜维,所以姜维安排撤退大有诸葛亮之风。邓艾在城上看见后,命令魏军不可去追击,一旦去追,必然中了蜀军的圈套。一直等到蜀军全部撤退完毕,人都走光了,魏军才前去查看蜀军的退路,果然发现沿路狭窄处布置了大量火攻的阵势,一旦魏军去追,进入山道必然被大火烧死。大家都称赞邓艾真神算也,捷报报给了司马昭,司马昭大喜,立即封赏了邓艾。
66 东吴的权臣也暴虐——皇权旁落是通病东吴大将军孙綝,听知全端、唐咨等人投降了魏国,一怒之下,就把他们的家属全都抓来杀头,灭了三族,可见古时候高官的家属们也不是好当的,动不动就丢了性命。吴主孙亮其实是一个聪明的皇帝,在处理内政外交等方面都很有主见,不容易被旁人糊弄,但毕竟大权掌握在孙綝手中,朝廷上下全都是孙綝的亲信,孙亮再能干也没有办法左右局势,孙綝的部下牢牢控制了东吴各个重要的权力位置。
一天,吴主孙亮把国舅全纪召到身边,悄悄地对全纪说:“孙綝最近越来越嚣张跋扈了,一点都没把我放在眼里,我想找个机会把他除掉,你一定要帮我。”全纪立即说:“只要陛下有令,我一定万死不辞。”一个皇帝遇到权臣,最好的办法是忍耐,如果实在忍耐不住,一定要爆发的,那么切记不要轻易泄密,不要告诉太多的人,否则必定失败。
但是以前的几个梦想推翻权臣的皇帝,一个个都是没政治水平的人,包括这次的孙亮,事情还没做呢,就告诉了身边的人,而身边的人也都不是什么能人,全纪赞同孙亮杀死孙綝的密谋,回家后他告诉了他的父亲全尚,全尚又去告诉了自己的妻子,但全尚的妻子是孙綝的亲戚,也算是孙家人,于是就把此事告诉了孙綝。孙綝听后大怒,立即率兵抓捕了所有参与预谋刺杀他的人,然后闯入宫去质问吴主孙亮,孙亮无言以答,于是孙綝召开朝会,罢免孙亮的帝位,将他贬为会稽王,然后另选其他人取代他。
经大家商议后,决定改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是孙权的第六子,孙綝派孙楷与董朝去虎林迎接孙休回都即帝位。孙休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成了东吴的皇帝,文官武将朝贺已毕,大赦天下,改元永安,封孙綝为丞相、荆州牧,所有官吏各有封赏,又封兄之子孙皓为乌程侯。
有一次,孙綝喝酒喝醉了,对他的手下说,上次废除孙亮时,很多人都劝我继任皇帝位,我因为对东吴忠心,所以才选了孙休来继位,但现在看来这个孙休也不怎么听话,我后悔让他当了皇帝。此话传到了孙休的耳朵里,孙休有点害怕,怕又一次被废,于是就密切关注孙綝的一举一动。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孙綝在频繁调动军队,孙休感觉孙綝好像是有取代自己帝位的打算了。
孙休急忙召他的亲信张布来商量,张布说东吴的老将军丁奉一向忠义过人,如果丁奉肯帮忙,就可以对付孙綝。于是孙休找来了丁奉,丁奉说:“对付孙綝并不难,只要陛下假意召集群臣聚会,然后特邀孙綝进殿议事,老臣就能除掉孙綝。”孙休听后大喜,就按照丁奉所言去办。
孙休召集群臣聚会,特邀孙綝商议国事,丁奉去安排一切禁卫布置。任何人总难免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孙綝也不例外,这次孙綝的确是大意了,他认为朝廷上下全都是自己的人马,去哪里都不用害怕,于是就大大咧咧地参加了朝廷的聚会,同时进入皇宫与孙休共商国家大事,正商量到一半呢,忽然有人汇报说宫外火起,孙綝让身边的卫士们去看一看是怎么回事,这时只见张布率领三十几个武士上殿,大呼奉旨抓捕反贼孙綝,孙綝正要反抗,被武士们拿下,这时孙綝慌了手脚,恳求孙休饶他一命,他愿意交出所有权力,但孙休不肯,命令武士将孙綝就地砍杀。
然后丁奉拿着皇帝的圣旨抓捕所有与孙綝有关的掌权人物,圣旨上说得清楚,除了领头的几个人,其余跟随者一概不予追究,大家放心,全体免罪。有了这一条,就立即无人去帮助孙綝余党反抗了,大家立即都明哲保身,丁奉很快就肃清了孙綝的党羽。孙休还不解恨,命令把孙綝的哥哥,已经死去多年的孙峻也挖出坟墓来鞭尸,把孙峻与孙綝从孙家族谱中除名,灭三族。
67 政坛炼金术——司马昭也在进步中
自从掌握曹魏的最高权力之后,司马昭的从政手腕也从青涩逐步发展到老辣,他牢记父兄的教导,对大权一点也不敢放松,一直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此时一只栩栩如生的蛙形青瓷水盂在红泥小炉上被蓝蓝的焰苗烧得“嗞嗞”作响,白汽从盂口处袅袅而升,绕空而起。垂帘之外,竹林间和檐角上传来了淅淅沥沥的雨声,清清脆脆,仿佛就在耳畔一下下滴响。
司马昭平时非常注重笼络身边人,他相信只有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铁杆队伍,取代魏国的大业才能完成,他端起了一盏古色古香的紫陶高杯,慢慢往杯顶上吹了一口长气,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随即飘溢而散,顿时弥漫了整个精舍。然后,他将这紫陶茶杯平平端向前去,递给了在自己对面坐着的后将军牛雄:“来吧!尝一尝本座为你煮的‘七香回味茶’。”
牛雄的父亲牛金一直是司马懿身边的老臣,所以牛雄从小就与司马昭熟悉,也是跟着司马昭从小玩大的铁哥们。“主公如此盛意,牛某只得恭敬不如从命了。”牛雄急忙直起身又恭肃地弯下了腰,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了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深深叹道,“真香!主公的茶艺当真越来越高妙了。”
司马昭与牛雄在一起,心情总是非常轻松愉快,大家说话没什么顾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牛雄,你也是我司马家的旧臣了,何必去学那些外人一般有意奉承于我?”司马昭微微地笑了,“这是本座到这关中以来第一次煮茶取乐,在连年征战的日子里,哪有闲情逸致来做这些风雅之事?”牛雄嘻嘻一笑,只顾埋下头去细细品着那茶,也不答话。
今晚司马昭就是想与牛雄聊聊天叙叙旧,两个人一起回忆一下以前的旧事,这样才能加强牛雄的心理归属感,他的目光凝注在那只蛙形青瓷水盂之上,悠悠而道:“这只水盂你还记得吧?它还是老太傅当年持节坐镇荆州之时,江东那个‘上大将军’陆逊派人渡江赠送过来的……”
牛雄当然也知道这个往事,当年老太傅司马懿在时,牛雄与他父亲牛金一直陪伴在司马懿周围。他“噗哧”一笑,险些喷出了茶水来:“主公还有心记得这些?陆逊当时为什么赠送这样一只鸣蛙形状的青瓷水盂来?他是想故意激怒老太傅‘口大气壮而浮夸无能’啊!这个寓意,牛某那时就懂得了。亏您还把它一直留到现在,依牛某说,您不如找个时间把它砸了解气!”
作为作战时期敌方的一个谋略,司马懿与司马昭从来都是不放在心上的,打仗嘛,只要能最终胜利,过程怎样不重要。“他就是想用这只蛙形水盂来激怒老太傅贸然出战嘛!”司马昭呵呵笑道,“老太傅若真是那么容易动气,岂不是早就中了他的圈套?本座当然要把这水盂好好留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