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猫疲)-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一摊忍依职衔列席于侧,仓曹尉尚均常报“现我部尚余粮豆麦稻菽各色约二千三百六十七石,活牛三十七口,羊百六头。。。肉脯一百五十七斤。。。。干菜果蔬二百七坛”。。。。。兵曹尉陆少裔报“新甄选入籍男丁精壮共计三千四百三十一员,其中配甲二千二百人,余另派执役一千二百三十一员,其中选干连者委御前执事一百七十五人。。。。。。”胄曹尉卢延凯“修补革、铁、叶、锁、环、鳞、诸类兵甲二千副,刀牌戟槊余各色兵器一千九百二十三件,步弩五百具,长短弓二百三十件,收检长短各色箭矢九千余只。。。”法曹言勋报“三起殴斗,各杖二十,交所部长官发落。。。前日侵扰百姓十七人,为首者已杖毙示众,其余犯军四人发配劳役九人各杖十交所部长官管教,所属队正御下不严降级待任。校尉罚俸三月,以滋苦主用度。”(因为部队成分复杂,扰民事件时有发生唯重典以儆效尤),。。。。功曹刘瑭报“昨日接战,计杀敌千余,斩得首级六百三十一具,俘虏二百,甲械兵器千具,牛马四百,另可堪食用伤马二百已交中垒军伙营处置。。。后军营以下阵亡一百二十三人,我部共计轻重伤四百余阵亡七百,有队正宋皓以下十七人忠勇果敢,依次补校尉以下衔,(历次战斗下来,都是原羽林军的人伤亡最多,)我注意到列队中又多了几个新面孔。我又打了个哈欠,

    队列中最多的年轻面孔都是因为战场表现出色,经过了激烈的战斗又侥幸没被干掉,被我坐火箭突击提拔起来替我冲锋陷阵兼做肉盾的新进军官,不知我本来底细和内情的他们对我很是敬畏加崇拜,第二类就是一路上收拢归队的散兵中的军官,不过,潼关二十万大军,能象解思一样从叛军的围追堵截中冲出来不多,没死也不愿投降,多少也有些真才实干的本事,而且不论年龄还是资历多在我之上,(高级军官丢掉部队只身逃跑本来多少要议罪,我是带了部队回来才被嘉奖提拔)被我征调降级使用,因为我先入为主的职衔比他们高,最初只是出于军人的本分才服从我,后来看我的确有些非常本事,逐渐认可了我,特别对我敢为元帅哥舒翰请命的精神颇是敬佩,现在对我已很是听命。见了他们才知道我假报身份被揭穿担心是多余的,潼关守军足有二十万,直属哥舒勤王军本部只有五万,其他都是临时调防的府兵戊军之流,面生的部下多的是,恐怕连他自己也第三类就是宇文进、裴述、张敬素之流的前北军将官,对我这个半路窜起来的爆发户很不以为然,(这也难怪,他们又是龙标尉,又是羽林郎的,比我那里冒出来的折冲下府都尉只大不小,转眼间都变成我的部下,心里当然有所不甘)但大敌当前,倒也暂时相安无事。(毕竟生死存亡关头也不敢闹什么花样)。占大部的其他还是听我的,

    天色渐沉入夜,帐中值哨的虞侯送进火盆,照的帐内通亮通亮的,我偶尔发出的决定由录事参军不断将我的决定变成军令逐一分派出去,司薄和记室一个负责将在坐发言记录成案,另一个替我眷写呈报皇帝的例行公文,我再次打了个哈欠。

    “什么,再给我闹腾,就饿他两天,看他还有力气搞事”。。“又打架了吗,嫌精力太旺盛了,太闲了就让他们到中垒营砍砍树,挖挖沟锻炼锻炼”。。“什敢嫌七嫌八,告诉那个老家伙,现在兵荒马乱的,每天都有人失踪,失踪人口也不在乎多他一个”听着帐内诸位苦笑也只有这位总制大人敢这么支使甚至威胁那些养尊处优的朝廷大老,还拉来公主做表率,美名其曰身体力行民情教育(我是反正将来要走人也不怕多得罪几个,雷厉风行解决了许多麻烦)。曾经有刁头的借口要死要活的集体抗议闹事,结果就被他一句“什么走不动要死了,要死就去死吧,还节约我的粮食,随便找两个人往山沟里一扔就好了,还省了挖坑”给顶了回去,且不论皇上是怎么想的,此言一传出,许多人都坐不住了,还有其他诸如此类的虽然没敢原话传达出去,又例如:为了保持速度下令象赶羊一样的恐吓驱使那些臣公们,他自己也没有少身先士卒揣过一些散漫皇族子弟的屁股。

    不过真的是很有效,起码那些喜欢气贯指使的家伙,一听见大人的名字,就哼叽叽马上要咯屁的样子。不然就是象踩了尾巴的猫一般,跑之不及。苦笑归苦笑,他还是忠于职守的把一条看似荒唐的决定,加以润色变成比较好理解的正式军令不折不扣实行下去

    这位大人到底是不知死活,胆大妄为,还是胆识过人,雷厉风行,这个疑惑盘绕在许多人的心头,但起码经历了他那些不合常例的做法,背后告状的人也相信不少了,皇上那里却一直没有表态。大家还是更相信后者

    而另一些人例如新进的军官则有其他想法,别看这位大人平日一副散漫无聊的发霉的不理事的态度,随口说的都是关键(其实都是副将事先替我准备好的),而且还真有好些非常的办法(我是被逼出来的)

    听着听着再想想这些天变着法子折腾那些世家子弟舒服出身的家伙叫苦连天,在我手下吃尽了苦头,被我打发去割草放马挖野菜砍树的什么杂事都做了,心中有几分得意。

    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这段时间全靠我那个副将韦韬操持起大部分军中事务,连排兵布阵、行军打战也是我说出意向,交付部下讨论补充再施行,因为我一肚子都是看书玩《三国》《帝国》玩出来纸上谈兵的东西,而现实的战场和意料中总会有差别,于是那些经验丰富的部下的存在多少弥补了这个缺陷,倒成了我实习的机会。

    韦韬他年岁并不比我长多少,出身世家子弟却显示出难得的干练,为什么肯替我分担主将的军务做白工,直到我后来通过逐渐接触才知道,他身为赫的文官家族次子,就是什么都不干坐着也会被安排一个不错的前程,但他却和许多梦想从军开疆建功立业的年轻人一样,仰慕先辈的光荣事迹选择了仕武一途。但因为门第的缘故,一直在父辈的阴影下,空有抱负却一直未能到战场上一展手脚,连原来在南衙左勋卫参军事的军职也都是承袭了父亲的余荫,根本也没有上战场的机会。当初到断后的后军来也是他自己背着父亲而要求的。粮草兵备营防结阵这些东西早就接触过,和我一样所欠缺的只是真正战场的历练,所以搭上我这个半桶水又不爱管事主将,倒也相得益漳。

正文 第十六章 旅途四

    军议的结尾无非就是说一些,“望诸位戳力效命,共赴国难”之类没有营养的官样话,大家各自领命去了。

    营火星星点点,掩映着赫色的营帐间交错巡哨的身形,夜风中我揉了揉有几分麻木的头部,领了卫士,巡起营来,沿途士卒不管认识不认识,无不颔首示意,眼见他们慌忙纷纷肃然致礼,还有几分兴奋和感动,我读过的名将传中据说象岳飞之流的名将都会有亲身巡查营防、关怀士卒情况的习惯,象这种细节还有很多,是治军的手段之一,虽然麻烦了一点,但对一般士兵来说挺有用的。我看了那么多人物传记,依葫芦画瓢还是会。

    其实我一边心不在焉的巡视,一边却正在消化这几天偷师来的知识。

    现在我军用的的结阵,正是唐军最常见六花阵,源自开国名将卫国公李靖的发明,据说取八图阵为原形,在对抗突厥铁骑的作战中发展出来兼备攻守的阵营。名为六花,实置七个军阵,以中军为圆,外结六军方阵,每阵内结一个小六花阵,以大阵包小阵,大营藏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声息项通,一旦任何一阵受到攻击至少可以得到三阵的支援。任何一阵失陷,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最大程度遏止骑兵马揣联营的突击效果。其他还有什么五行阵、四象阵、七星连锁阵,八门阵等其他形形色色的阵势。光阵势的变化就足以让我头晕目眩,

    而当时战时的骑兵队列叫跳荡,列相间三十步(根据所执兵器长短变化,胡骑间二十五步),骑兵进攻每波冲锋间距为三十至五十步。。。。步军防守队列叫的驻队。进攻队列的站队,各间十步,。。。。。进攻前五个十步以后的队列笼枪跪坐,以节省体力,待吹角起身准备,以十息为一个战斗波次,听鼓声三呼三击。。。”

    我再次搓了搓头,把眼光放到重重栏珊外一堆堆围火坐着的流民大军中去,风中隐约传来小孩啼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