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国如何防秦?”
赵奢所说的大河东弯,弯内就是准格尔旗,弯外就是呼和浩特以及包头。
这个位置在李牧时代,赵国建造了九原城。
在赵武灵王鼎盛时期,赵国往北扩地千里,攻打楼烦,外林胡,将大同等地收入疆域。
“先生讲的有道理,回去之后我便和王兄讲。”
公子胜认可赵奢的话,若是秦国在赵国北边有要塞,那么秦国就等于有了两处可以攻打赵国的路线。
除非赵可以强于秦,否则赵国很危险。
公子胜与赵奢到咸阳城门的时候,白晖就在城外三里迎接,虽然迎接的不仅仅是他们,但这样的厚待还是让人感动了。
公子胜问赵奢:“先生,依秦国的律法,白晖是否应该进爵?”
“封君,但秦国封赏了伊阙之战、攻齐的许多秦将之后,却对白起、白晖两兄弟未加封。那么只能是在筹备封君,有可能就在借白起大婚之日。”
赵奢依常理,这样的分析完全没错。
但他算不到白晖这个不在常理之中的人。
公子胜又问:“这白起、白晖不知道封地会在何处?”
赵奢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并非赵奢猜不到,而是赵奢不敢往下猜了。自周武王以为,有一个从来没有人被封过的封号。
以武,安邦定国者。
(注:依本书设计,苏秦因为白晖攻齐比历史上提前了十年,所以他还没有得到武安君的封号。而后,李牧是因为赵王说,李牧就是赵国的白起,所以封武安。项燕是击败李信后受封。)
赵奢心说:白起、白晖两兄弟,言能抚军、战必克、得百姓安集……
会不会是这个从来没有人得到过的封号呢?
赵奢正想着,马车已经停下,公子胜先一步下了马车,白晖也迎了上来:“这才数月未见,公子之风采……丰标不凡。”
公子胜一拱手:“这里先预祝少良造,想必秦王会给少良造封君吧。”
白晖收起笑容,向着咸阳宫的方向一拱手:“雷霆雨露俱君恩,我白晖只是作了一点身为秦将本应作的事情,既然是本份自然不敢贪图什么,至于说是封君,与我无关。身为秦将本当恪守本份,作好身为秦将之职,才是我白晖最应该作的。”
白晖几句话把公子胜说的完全惊呆了。
难道是……秦王不给白起、白晖封君?
好机会……
公子胜立即说道:“我赵国……”
这时,赵奢上前插嘴说道:“我赵国百官应该向少良造多多学习,少良造之高义,必会传天下。”
“请!”赵奢一抱拳,带着公子胜入城。
过了城门,公子胜问赵奢:“先生提醒的对,这里是咸阳城,或想请白起、白晖兄弟来我赵国为将,有的是机会。”
公子胜这话也不算是胡说,想秦将魏章就是魏国公族。
赵奢没接话,他不怀疑白晖刚才的那番话,只是感觉有什么不太对,依常理,就算秦王是一个昏君,此时也要考虑给白起、白晖两兄弟封君。那怕是千邑君。
在战国这个时代,君、侯也是有级别的。
万户食邑就属于超级大封君,基本上可以比得上侯了,千邑君就是小封君,比如有些当今秦王的某个弟弟,才五百户食邑,却有君名。
栎阳君,也不到两千户食邑,蜀侯虽然是侯爵,可才整一千户食邑。
第一九三章 封号,封号!
白晖在城门外所说的话很快就传开了。
五国前来的贵客之中,各种颂扬之声连绵不绝。
当秦王听到这番话,内心也是有些小感动,当傍晚白晖回到咸阳城,入咸阳宫汇报之时,秦王正准备称赞白晖几句,却见白晖小跑几步来到秦王面前:“王兄,我能封君了?”
秦王愕然。
看秦王发愣,白晖急急的追问:“封君,封君,王兄有想过什么封号没,给一个威武雄壮,气势不凡的。”
“你混帐!”秦王抬脚就去踢。
论身手,白晖想让秦王踢上与踢不上难度是一样的,就看白晖怎么想了。
所以,秦王这一踢,白晖只让秦王的脚擦到了自己一点衣角。
没踢上,秦王转身就去剑架上抽出剑来。
白晖一转身就跑:“王兄,臣弟还有些公务要处理,臣弟先告退。”
依礼,告退要先施礼,在秦王允许之后再退后三步转身。而白晖告退两字出口的时候,人已经消失在转角处了。
“滚,滚的越远越好。”秦王将剑用力的砸了过去。
后宫,宣太后正躺在地榻上,由宫女帮她擦头发。听到脚步声,宣太后说道:“王上,你可以试一试白晖拿来的皂角,此物煮水洗发确实不俗。”
“这白晖!”秦王笑了,坐在宣太后旁边说道:“母亲估计还没听说,白晖在城门外讲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转身回咸阳就找我要封君。这个混帐东西。”
“封君。”宣太后重复了这两个字之后,挥手示意宫女们退离。
在宣太后准备坐起来的时候,秦王拿起布巾:“我来擦,母亲还是躺着好,这头发湿着天凉容易生病。”
宣太后躺着没动,听到门从外面关上后对秦王说道:“王上以为,城外的白晖,宫里的白晖,那个是真的?”
这个问题把秦王问住了。
思考了好久,秦王才说道:“感觉都不假。”
“对,都不假,都是真的。赵胜他是外人,他有何资格来我秦国指指点点,封、赏之事是我秦国的内务,白晖的话就是告诉他,少管。同时也是告诉列国,我秦军将领为秦杀敌报国,并非只为封赏,还有老秦人的血脉在流。”
“是这话。”秦王点点头,他认可宣太后这个分析。
宣太后继续说道:“再说他找你,你不是他王兄嘛,他不找你找谁,他可有去和其他人说过此类的话。”
“没有。”
“所以,他就是图个乐子。现在能封吗?”
秦王摇了摇头:“不能,大战在既,封君大礼根本就没时间举行。依白晖的计划,从打义渠开始,再到攻打林胡,等仗全部打完,估计都到明年了。”
“就是这话。白晖很聪明,他怕赵胜的话引起你的误会,所以赶紧入宫来找你解释。”
秦王这不明白了,问道:“他解释就解释,偏偏这样。”
宣太后反问:“不好吗?若没猜错,当时你和他身旁没有闲杂之人,只你们两人。”
“是。”
“那就对了,这事也不可能传出去,王上也不可能对外人讲。这事也就过去了,倒是真的封君,封什么好呢?”宣太后确实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秦王没接话,因为他也没想好。
而且封君这种事情,也是需要朝堂之上商议,以正式的封地为封号。
宣太后突然说道:“武安君。”
“母亲,有武安这个地方吗?”
“你说呢?”宣太后一句反问后,秦王回过神来,当下回答:“武王说过,以武安邦定国,难道是这个武安,可从来没有人受过此封号。”
“从来没有,不代表我大秦没有。白起可以当起封号,只是这白晖……”宣太后停下了,关于白晖的封号她还没想好。
秦王却急急的接口说道:“封他一个屯仓君。”
“屯仓君?”宣太后笑的差了气:“你呀,身为王上,不可出此戏言。”
“这不是没外人嘛。”秦王也笑了。
秦王正笑着,却听到有拍门声,宣太后吩咐一声:“进来。”
一宫女入内,伏在地上急急的说道:“少良造在外宫,说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求见太后与王上。”
“请他进来。”
说完后,宣太后示意秦王扶自己起来,很随意的扎了头发后坐在上座。
白晖是小跑着进来的,一进来就挥手让宫女们赶紧离开,宫女也很识趣,都是跑着出去。
“太后,王上。我的部下听到一些话,请太后帮着参详一二。”
“什么话。”
“在咱们新城工地那里,隐藏在工匠之中的人听到赵国公子胜与赵奢的对话,这是记录。”白晖立即将一份竹简送到了宣太后面前。
宣太后打开一看:“这赵奢倒是人才,可惜他们晚了好几步。”
这份竹简记录的正是赵奢给公子胜建议,赵国攻打林胡的那段对话。
一副巨大的地图铺在地上,宣太后、秦王、白晖都跪坐在地上。
“这里,大河东弯、西弯。若让赵国占了去……”宣太后说到这里紧紧一握拳头,这不是一件好事。
秦王也说道:“这等于让赵国悬了一把剑在秦国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