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绛想到了当年皇帝的警告:有些事该说要说,但不要上纲上线让朕下不来台。
  然而韩绛仍旧回应道:“陛下容禀,朝廷之讨论气氛早已不对,早已偏离,这样的思维蔓延下去要不得。臣不认为文彦博是无心之失,因为类似言论他不止有过一次,不止臣一人听到。几次三番,反反复复,这足以说明他不是言语过失而是本心如此,臣敢肯定,他没把社稷和民众当做一回事。”
  说到这里,韩绛比包拯还固执的样子,取下了官帽抱在怀里道:“臣认为这样的本性或许不罪,但绝不应该于国家中枢行走执政。否则就是臣的失职,臣负责且认真的不改初衷,正式以御史台、在京纠察刑狱司公事之身份,弹劾参知政事文彦博:不适合在朝执政。”
  我@#¥
  赵祯顿时就醉了,他韩绛还相反取下官帽威胁了?
  于是赵祯猛的站起身来,铁青着脸。可惜呢大宋的老夫子们就这德行,不会妥协。
  无奈下,赵祯看向了王安石。可惜老王也拗,没心没肺的不回应,表示我支持韩同学。
  到此一来赵祯嘴巴气歪了。无奈的在于王安石是枢密院秘书长和畜牧局局长,不是相关口,所以之前王安石当然可以说,那只算意见不是弹劾。但就此引出了相关口韩绛的火力,程序就真的启动了。
  “小臣不服。”大雱忽然开口了,穿着尴尬的绿袍,尤其显眼的走至了大殿中央。
  赵祯叹息了一声,看着王雱微微摇头。意思是:你贴心,你的好意朕领了,但这种程序不是你一个孩子芝麻官能抗住的,别生事。
  汗,大雱根本就没能力生事,也没打算生事,现在出列表示不服只是站队,表示少爷我和皇帝大叔乃是一伙的,其他都特么是异端。
  效果达到了就行,皇帝领了心意就行,于是,王雱又乖乖的回去末尾站在打瞌睡了。做到这一步,我大雱此番的大朝见就及格了,至于他们是韩绛咬文彦博,还是文彦博咬韩绛,大雱关心个蛋啊。


第217章 提点情报公事
  果然在大雱表忠心之后,赵祯的心情明显就略好了些,于是慢慢的坐下来,当然不能去威胁韩绛了,否则更要炸锅。
  赵祯捻着胡须道:“文彦博你可有辩驳?朕等着听。”
  没曾想到文彦博还是有点骨气也很固执的,取下官帽放下的时候摇头道:“谢陛下关心,臣没有抗辩。这些年东奔西走,观潮起潮落,也实感心累了,空在中书行走,空有参知政事身份,却什么事也管不了,什么事都无法介入。就连说话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臣对这一切很陌生,想歇歇了,回家教书养性为好。据此,臣对陛下请辞。”
  “你……”赵祯眉头大皱。
  “臣坚持请辞。”文彦博这么回应。
  赵祯便又不高兴了。文彦博的说辞之中透着对朝局的不满,也就是对皇帝的不满。
  因为现在现有的制度下,中书已经被阉割不是满血的情况下,皇帝启用了陈执中这个太极高手上台,什么事都不管,也什么事都不争,那么作为副手的参知政事当然就更是摆设了。而真正在执掌权柄的,变为了一些二线冷门人物,譬如王安石基本主持了军事工作,韩绛这个喷子基本主持了台谏和司法工作。
  张方平基本主持了经济工作,而传统的中流砥柱老一辈们,不是在外做丘八,就是闲居吃粮,要不就是想老包一样的降职上黑名单。
  这些都是明摆着的,而文彦博现在的回应就等于说:这些都是皇帝造成的。抗议。
  文彦博的抗议就是坚决辞职,共计在大朝见当众说了三次。
  第三次的时候赵祯也是有脾气的,起身一摆手袖道:“既是相公去意已决朕不勉强,接受你的辞呈,特赐官衔开府仪同三司,留京闲居。”
  文彦博放下官帽,离开了朝堂。
  王雱看的泪流满面,厚道人啊,老赵是个厚道人。要是换哥来处理的话,一脚踢飞,官衔降职三级还要吩咐地方领导给他小鞋穿呢?结果老赵倒是慷慨,居然一次性给了大宋的最高官衔开府仪同三司?
  是的这个官衔就到顶了,再也无法升了。会伴随文彦博一生,因为大宋的规矩是不能降职。
  大雱不禁很恶意的寻思,将来哥也这样顶皇帝一次,或许还真是升迁的手段呢?当然作为一个圣斗士,王雱很清楚这个方式可以在关键时候用一次,但是绝不能有第二次。因为这是政治上的天魔解体。
  这种歪门邪道用一次叫出奇兵,用两次效率大幅降低还叫厚脸皮,用三次的相反副作用然后叫傻瓜。
  原本是个充斥喜报的大朝见,却出了这样的事,让赵祯的心情很糟糕,一副不容质疑的恼怒模样环视了一圈后道:“朕另有皇城司的人事安排决定,本着庆历八年诸位朝臣的改革皇城司建议,为国谋事,朕打算此番更彻底一些,于皇城司旗下置‘勾当皇城司情报公事’,点王雱为‘提点皇城司情报公事’,为皇城司建制,但性质独立,便宜行事。”
  这让诸位老夫子不禁听得大跌眼镜。
  现在的形势下,王安石和富弼在渲染西夏一品堂威胁论,倒也确有必要组建相应部门应对日趋负责的形势,可这么一个职位却让个九品芝麻官的小屁孩主持,是不是太儿戏了?
  好在,皇帝还没有奔放到让小孩直接“提举皇城司”。而且这是皇家的职位,在皇帝戾气相当重,才批准了文彦博辞职的情况下,真没人出来反对了。加之,启用读书人进皇城司,也真比启用武臣和太监要稳妥些。
  于是欧阳修首先表示支持。
  这事不需要宰相签字认可,但是陈执中也表示了支持。
  大老王表示不服,出列抱拳道:“臣请陛下慎重,王雱毕竟只有十二岁,虽然有立功和忠勇表现,但不宜现在以过低职位出任提点,至少应该在任命一个能力出众者主事,王雱为副职,暂时辅助处理,积累经验乃是稳妥的‘栽培’之策。”
  张方平倒也觉得大老王说的较为中肯。
  然而气头上的皇帝说道:“嫌弃他官职过低于体制不付是吧,那朕就加封他为……”
  “陛下!陛下!陛下!”
  一堆老夫子出列道,“我等认为是可以的,王安石乃是在矫情,不存在官职过低不符合建制的行为,皇城司原本就不在朝廷建制,乃是皇帝的家事。无需为了匹配刻意再封王雱。王雱的确是神童,确系大宋人才,可是年纪太小,成功得来太容易也是不好,那叫其余十年寒窗之人如何平衡。还请陛下念及政治稳定,到此为止。”
  他们说的赵祯当然懂,只是吓唬他们一下而已,这下得逞了,赵祯又得意了些,便温和的点头道:“诸位言之有理。不过知子莫若父,王安石专门谏言应该是有道理的,那阵就该而任命一起在淮西立下战功的穆桂英提点皇城司情报公事,王雱为观察监理。”
  我@#¥
  这样一来老夫子们更加郁闷。这代表也把穆桂英安排进入了要害部门,与此同时并不影响王雱说了算的事实。
  因为这等于把“情报公事”算做了一只特种部队,而王雱以读书人身份出任监军了。
  早前王雱提点那只是常规部署。而军事主将挂帅,文臣监军观察的时候,依照大宋规矩就是战时部署,可以做的事、容错率方面只会更高而不会更低。
  大雱嘴巴都笑歪了,原本还要谋划着给穆大娘弄个差钱,又可以合理合法的跟随我大雱护卫呢,这下好了,我大雱成为龙组政委了,并且是有最终有决定权的政委,穆大娘不但有差遣,还合理合法的必须要和王雱在一起了。
  厉害了。
  不等再有人说什么,赵祯没了兴致,起身离开的时候一摆手道:“诸位散了吧。”
  皇帝一走,留下其他相公们在相互扯犊子,王雱直接转身就离开了。
  直接拿了文书,领着穆桂英将军,在皇城之内开始横着走了。
  到达皇城司治所的时候,三十六个皇城使,七十二个皇城副使,全部候列着,这些大内高手们,都在等着和新领导攀一下亲戚。
  大阴人老陈却不在,兴许是尴尬吧。因为他是皇城司总管,理论上王雱是他的下属,但是尴尬的在于皇帝说独立便宜形势,王雱又是文臣,所以老陈也指挥不了王雱,且因为是“战时部署’,那么但凡王雱的事,还必须给予倾斜了。
  这就是两个领导间的尴尬,所以可以预见的在于,将来老陈会尽量避免在公署和王雱见面。
  “卑职等等候观察大人的训导,以及穆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