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血刃-第10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别低,权力就小。
  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外行领导内行。
  陈应非常清楚,一个国家对于交通部门的重要性。
  李建成摇摇头道:“朕明白你的意思,只是将六部改为十部,岂不是要增设四个尚书,八个左右侍郎,三十二名郎中,六十四名员外郎……”
  其实李建成都是往少了数了,在房玄龄与魏征精简官吏时,大唐官员,只剩下不足一千人名中央官员,虽然官员减少,相对应的减少了国家财政支出,不过,那个时候,大唐还没有蒸汽机,还没有进入工业时代。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唐全国进入工业时代,只是迟早的问题。
  陈应道:“时代在进步,当年周天子设以三公六卿五官管理天下,以诸侯代天子牧民。可是到秦汉时期,就把三公六卿改为九卿,现在设为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官职多了不止十倍。”
  李建成望着他,无声地叹息了一声道:“此事朕再考虑考虑!”
  听到李建成的话,陈应还是忍不住有些失望。
  李建成太过保守了。事实胜于雄辩,他决定让李建成与大唐的文武百官们见识见识什么是科技的力量。
  李建成最关键的问道还是州胡岛,他问道:“州胡岛那边,你是怎么安排的?”
  陈应道:“陛下请放心,高句丽一年之内,再无寇边之能!”
  高句丽虽然在军事上并不算弱,毕竟东北亚小强,可不是吹出来的。
  在历史上,高句丽连续怼了杨坚、杨广、李渊、李世民、直到李唐第三任皇帝李治才算彻底认输。
  这都是实打实的战绩。
  要说李建成不担忧,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面对突厥,李唐的优势非常明显,完全可以依靠经济封锁先把东突厥玩得欲仙欲死。
  可是,高句丽并不一样,他们并非是游牧民族为主的国家,而是像中原一样的农耕民族。而且与中原一样,也是多民族国家。
  《资治通鉴》卷196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当时唐朝官员陈大德出使高句丽,他“无所不至,往往见中国人,自云“家在某郡,隋末从军,没于高丽,高丽妻以游女,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
  注意是“无所不至,往往见中国人”,而且人数是“殆将半矣”,所以才说是高句丽国中汉人比例接近其人口一半。
  其实高句丽与唐朝之间的经济实力虽然相差悬殊,科技水平,却比突厥高了无数个等级。至少在兵刃、甲胄以及战马方面,高句丽并不弱多少。
  高句丽与大唐只是量差,并非代差。
  陈应这么说,其实是基于对李世绩的信任。
  这个以隋唐之际,瓦岗寨牛鼻子老道徐茂公为原型的人物,论指挥水平,可以排在大唐前三,仅次李靖。
  高句丽要对付州胡岛上的唐军,要对付李元吉麾下的头号大将谢叔方,这个可不是一个庸才。
  在历史上,谢叔方率长林军府兵与冯立合军,拒战于北阙下,杀敬君弘、吕世衡。李世民兵威不振,尉迟敬德传李元吉首以示之,叔方下马号哭而遁。
  敬君弘在历史上可是云藦将军,按照等级,他是左卫大将军刘弘基麾下从三品大将军。麾下兵马是谢步方这个长林军统军的六倍。
  以弱胜强,以无备战有心的情况下,谢叔方能杀掉敬君弘与吕世衡,足可见他的真实能力,在受李世民招安后,任胡、广二州都督。他手下率领五万隋军残部,高句丽必须以多胜少,才能攻克州胡岛。
  要拿下州胡岛,在陈应的推演下,高句丽至少要出兵十万以上,但是十万人马,绝对会引起安东大将军李世绩的注意。
  如果在高句丽抽调辽东军队的情况下,李世绩坐视高句丽攻灭州胡岛,消灭谢叔方所部,陈应绝对会建议李建成,把李世绩这个安东大将军换掉。
  当明白陈应的意思后,李建成反而眉头皱的更紧了。
  “边患乃是朝廷头等大事,没个知兵的人在山东,是要出大事的!”
  李建成虽然没有明说,担忧李世民从山东入侵的用意非常明显。
  陈应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建成淡淡道:“君不密,则失其臣,臣不密,则失其身。”
  陈应点了点头道:“理会得。”
  李建成道:“事成之前,一旦走漏了消息,怕是要再生波澜,朝中盯着你的人多,仔细些!”
  陈应虚心地道:“总是臣行事不谨,让陛下忧心了。”
  李建成道:“此次援救州胡岛,你可以便宜行事,最好是出点意外,然后,朕会任命苏定方为山东道经略按抚大使……而暗中主事的人,就是你!”
  陈应明白了,李建成这是准备拿他当对付李世民的胜负手。
  在李建成的规划中,这个山东道,并非后世的山东省,而是辖怀、魏、博、相、卫、贝、邢、洺、恒、冀、深、赵、沧、德、定、易、幽、瀛、莫、平、妫、檀、蓟、营、扬、楚、滁、和、濠、庐、寿、光、蕲、申、黄、安、舒、沔,润、常、苏、湖、杭、睦、歙、婺、越、台、括、建、福、宣、饶、抚、虔、洪、吉、袁、郴、江、鄂、岳、潭、衡、永、道、邵、朗、澧、辰、巫、施、思、南、黔、费、夷、溱、播、珍共计八十一州。
  虽然只有八十一州,可以说整个太行山以东,北平以南,至福建以北,所有东部沿海地区,都成了陈应的辖区。
  陈应摇摇头道:“陛下,这是不是太过了!”
  大唐三分之一的版图,扔给陈应一个人,朝廷上会炸了。
  哪怕把苏定方摆在前面,可是苏定方也会成为一个靶子,肯定会有无数只眼睛盯着他,一着不慎,就能将苏定方弹劾之筛子。
  李建成郑重的道:“你应该明白二郎的为人,一旦他赢了,我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或者胜利,或者死亡。
  李世民一旦卷土回来,就像不死不休之战。
  陈应自信的笑道:“陛下可以赢他一次,自然可以赢他一百次,若是陛下有意如此备战,那么就必须成立铁道部、交通部、装备部、武装部。”


第一六二章 英雄所见略同
  “陛下!”陈应望着李建成的眼睛,迟疑了一下问道:“臣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解惑!”
  李建成道:“但说无妨!”
  “陛下钦命微臣经略山东道八十一州,臣亦难保八十一州万无一失!”陈应开诚布公的道:“陛下也是知军之主,想必非常清楚,指挥一万人与指挥十万人有天壤之别,指挥十万军与百万人,难度无疑登天!”
  陈应自然没有信口雌黄。
  他说的都是事实,他历次战争中,从来不会直接指挥超过三万人马,因为他知道,人数越多,反而越困难。
  没有电话,没有无线电,更没有光纤通信,说要统一指挥,其实根本就不可能做到。无论统叶护、或者颉利可汗,他们败就败在他们统领的军队实在太多了。
  而陈应当时则不同,他只需要管理好麾下四名大将,每名将领率领三五个或七八个折冲府既可,虽然依旧无法做到如臂指使,至少可以在同时一时间内,各部相互协调配合。
  李建成点点头道:“朕也深知八十一州绵延数千里防线,要想做到万无一失,无疑是痴人说梦,不过,朕只求尽人事,听天命!”
  现在李建成也感觉无奈,如果不把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统一指挥,反而更容易被李世民各个击破。
  如果没有临战统一指挥,所有战事全部依靠将领本身指挥,防御薄弱环节,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被李世民抓住。大唐不满李建成的人太多了,特别是世族门阀。
  无论什么时候,可以给李建成添堵,他们绝对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陈应有些郁闷的道:“陛下,我们为什么要一定被动防御,为什么不能主动进攻?”
  陈应其实并不喜欢被动防御,特别讨厌的战略就是坚壁清野。
  虽然这样以来,可以以领土换取更大的胜利机会,可是这种战争打下来,其实并非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恰恰相反,执行这种战略,基本上是完败,既使可以打退敌人进攻,关键是战火烧在自己的领地上,损失都是自己的。
  毁掉的基础设施,全部都是钱,而且还是天数字。这种对于国家层间与民间层面的创伤,会久年不息,甚至十数年、数十年难以恢复。
  就以后世天朝的国土战略而言,原本执行的就是本土就沿海防御与近海防御战略,在这种战略执行的原因是计不如人。无奈的被动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