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奇将军脸色不由变了变:“那将军的意思是……”
  “还要继续往后撤!”奥钦莱克将军回答:“放弃马特鲁!”
  “可是将军!”里奇少将急道:“马特鲁及附近有大片的绿洲,如果把它留给德国人……”
  里奇少将这话虽然没说完,但奥钦莱克将军已经明白里奇为什么要以马特鲁为防线了。
  里奇少将说的没错,马特鲁有两千多处泉眼,有大量的淡水资源,再加上当地居民还种植了小麦、豆类、橄榄树、海枣树等,使它成为沙漠里一块难得的宝地。
  如果把它留给德国人,几乎也就意味着德军可以不用运输淡水和食物了,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德军后勤补给的压力。
  想到这里奥钦莱克将军只能叹了一口气,点头说道:“就在马特鲁构筑防线吧,命令第13军抓紧时间整顿,至于反攻……我认为还是忘了它吧!”
  显然,奥钦莱克将军在一连串的失败后已经对英第八集 团军的战斗力失去信心了。 
  “是!”里奇少将应了声,就把命令传达下去。
  在这一点上奥钦莱克将军是受到误导了,他原先的想法是正确的,三天的时间完全不够英军构筑工事同时也不足以整顿。
  这主要是英第13军装备的坦克大多是“玛蒂尔达”和“瓦伦丁”,它们的速度太慢了,在奥钦莱克将军下达命令时许多部队甚至还在赶往马特鲁的路上。
  另一方面,则是非洲军团的前进速度要比奥钦莱克将军想像的要快得多……两百多公里的路程,按照正常行军速度的确需要三天,但隆美尔却命令部队每天强行军一百多公里,两天就赶到了马特鲁城下。
  于是英军在马特鲁的准备时间其实只有一天。
  更糟糕的还是,奥钦莱克将军下达的命令是让他们三天人构筑好工事做好战斗准备,于是所有人都以为有三天的时间……结果德军突然就出现在他们面前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里奇少将提出的两个方案都有不足,但如果把两个方案综合一下……也就是用“斯图亚特”坦克组建一支快速机动部队骚扰阻滞德军装甲部队,使英第13军在马特鲁有时间组建一道防线,那么守住马特鲁并非不可能的事……马特鲁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这同样也可以减轻英军的补给压力。
  然而,就像之前所说的,奥钦莱克将军已经被德军装甲师打得有心理阴影了,所以根本就不敢再派出“斯图亚特”坦克去做些什么,他想当然的以为那就是去送死。
  当然,这对德军来说是好事。
  德第15装甲师在第二天晚上赶到马特鲁,然后马不停蹄的就发起了进攻。
  没想到德军会这么快赶到的英第13军毫无防备,被打得一路溃退,所幸第13军里有一支类似澳大利亚第6步兵师的部队,那就是新西兰第2师。
  新西兰第2师同样也是一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部队,与澳大利亚相似,新西兰对英国的认同度也很高……新西兰人只有少数原住民毛利人,其它的大多是欧洲的移民,尤其是英国人。
  这支部队利用工事挡住了德军第十五装甲师的攻势,使英第13军的部队得以整顿又重新组织起了一道防线。
  奥钦莱克将军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松了一口气,暗道英军总算有点军人的样子了,否则无论什么仗不管占据多少优势都是输……奥钦莱克将军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指挥这样一支军队作战。
  然而,奥钦莱克将军不知道的是,第21装甲师已经离开了西迪欧马,并用最快的速度直插马特鲁后方……


第一百四十六章 模型
  马达轰鸣,尘土飞扬。
  秦川与士兵们坐在飞驰的汽车里闭着眼睛休息,但虽说是休息却没人能睡得着,不是因为对即将到来的战事的紧张……仗打到现在,秦川已基本适应并能坦然面对这世界残酷的一切了。
  甚至有时秦川还会想,世界原本就应该是这样打打杀杀的……原始社会还没有人类文明时,所有的一切还不都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战争其实也是一种优胜劣汰,只不过这种优胜劣汰用的不是的锋利的牙齿和爪子,而是飞机、坦克和大炮。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没想开时就会觉得很难面对,想开了就觉得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车厢里的高温……此时是在白天行军,烈日在头顶上像一团火球似的照射着车顶的帆布,温度透过帆布传导进车厢使温度至少比外面高上几度,再加上车厢里又密密麻麻的坐着三十几个人,于是就闷热得就像个蒸笼一样。
  天空隐隐传来一阵飞机的轰鸣声,坐在车尾的库恩站起身来探出车厢外,一只手握着栏杆另一只手举起望远镜朝天空中望了望,然后就坐回位置上说道:“别担心,我们的飞机!”
  “我们的飞机总算是有点样子了!”面包师一边用毛巾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抱怨道:“从开战到现在,见到它们的次数只怕用十个手指就能数得出来!”
  “那是因为他们在轰炸马耳他岛!”库恩解释道:“那是我们的补给线,如果没有他们在马耳他岛上空作战,我们只怕很难得到新型坦克以及补给!”
  说着库恩就朝跟在汽车后的一辆“三号”坦克扬了扬头:“它们是我们取胜的关键,不是吗?”
  “或许是吧!”面包师回答:“但是我们的飞机都去哪了?我们有成千上万架飞机在轰炸英国,为什么这里就不能多几架飞机在轰炸马耳他岛的同时配合我们进攻?”
  库恩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只能耸耸肩。
  秦川知道原因,德国的确还有飞机,只不过被希特勒放在东线……德军对苏联发起进攻时首批就投入了三百多万军队三千辆坦克以及两千架飞机。
  要在苏联方向集中如此多的兵力和装备,当然就要减少其它地方的兵力及装备的投入,这其中也包括北非。
  这应该可以说是希特勒众多失误中的一个,因为他只需要在北非多投入一点,哪怕只是一个空降师或是步兵师,那么北非就基本就胜券在握了,但希特勒或者也可以说是隆美尔的自负却让结果走向了反面。
  “防空隐蔽!”随着一声大喊,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
  秦川等人麻利的跳出了车厢然后用帆布将自己盖上,司机及坦克兵们也在第一时间为汽车等做好伪装,唯一无法掩盖的就是汽车、坦克一路行驶来时掀起的尘土。
  但等了十几分钟,却不见空中有飞机出现,不一会儿就见通讯兵挥着旗语,然后库恩就松了一口气说道:“隐蔽撤销!”
  没有人抱怨,因为他们已经习惯这些了,或者也可以说是士兵们的素质使然。
  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德军有了侦察机的协同,侦察机在很远的地方发现英军飞机,估计其路线会经过第21装甲师所在的区域就发出警告,结果敌机可能只是转了个弯就调头走了或是飞往另一个方向……于是就出现刚才的情况。
  这对部队来说是好事,因为多几次防空掩蔽没有什么损失,被敌人空中力量发现位置那就不一样了。
  车队继续往前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听到了枪炮声以及飞机的呼啸声,士兵们情不自禁的握紧了手中的枪,新兵则更是开始检查起自己的装备甚至都要上膛……
  “还远呢!”雅科普皱眉训着那些新兵:“至少还有半小时,轻松点!”
  “是,长官!”新兵有些尴尬。
  事实证明雅科普的判断是正确的,车队一路往前走,枪炮声也跟着越来越明显,这其中也有几辆英军战机飞到车队上空似乎是想俯冲扫射,但很快就被赶来的几架德军战机赶走了……德军飞行员大多都是久经训练并且在战场上一路打过来的,这其中甚至还有许多飞行员轰炸过英国并与英国本土的飞行员交过手,战斗经验十分丰富。
  反之,英军驻北非的飞行员却没有多少空战经验,有些甚至还是法国流亡政府的飞行员……法国投降后,有些飞行员不甘做德国的傀儡辗转逃至英国加入英军。
  所以德军战机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它们出现的地方往往能取得局部空中优势。
  这是秦川头一回享受到占据空中优势的好处,坦克和汽车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沙漠里行驶,不需要担心头顶上是不是会突然出现一大堆足以致命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狂轰滥炸,有时甚至还可以得到来自空中的火力援助。
  而英军方面显然就没有这么愉快了。
  因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