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南明-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皇明来说,精锐军队是最珍贵的资源,绝不能轻易的损耗。
  所以若真要出兵,时机就非常重要,必须卡在李闯和东虏大战焦灼的那一刻。
  ……
  ……


第七十六章 乾纲独断
  与文安之促膝长谈了一个时辰,朱慈烺觉得受益匪浅。
  虽说文安之的见识不可能比得过来自后世的朱慈烺,但对问题的剖析很有深度,可谓一针见血。
  朱慈烺虽然前世也是做学术研究的,但跟文安之比起来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他的优势更多来自于信息的爆炸式输入,以及对故有历史走向的了解。
  虽然朱慈烺很想继续和文安之聊下去,但考虑到文安之已经六十二岁高龄了,不宜太过劳累,便先叫文安之出宫歇息。
  反正文安之已经起复任职礼部左侍郎,以后有的是机会向他问策。
  文安之退下后朱慈烺立刻吩咐内侍准备肩舆,摆驾工部。
  上一次他将棱堡的结构简图画出,交给了吏部尚书高弘图。如今已经过去了几日,朱慈烺很想看看进展如何。
  天子出行绝不是一件小事,光是仪仗、护卫的准备就要用去不少时间。
  饶是朱慈烺强调一切从简,等他到达工部衙门时也已经过去小半个时辰了。
  圣天子驾临,一应工部官员纷纷跪倒行礼。朱慈烺抬了抬手示意他们都起来照旧处理公务,独叫高弘图伴驾。
  君臣二人一前一后来到内署,朱慈烺刚刚坐定便开门见山的问道:“朕那日交办的事情大司空办的怎么样了?棱堡可能大规模修筑?”
  高弘图冲朱慈烺深施一礼,恭敬道:“回禀陛下,老臣调来了南都手艺最精湛的泥瓦匠、石匠,他们看了陛下绘制的图稿后纷纷表示这棱堡比普通的堡塞难建造的多。”
  朱慈烺听的直皱眉,方才与文安之指点江山的好心情一扫而空。
  事情比他想象的要困难,若是连南京的工匠都觉得棱堡修筑困难,那要在整个山东北部修筑棱堡群恐怕会耗时甚长。
  其实,这就是一个习惯的问题。
  大明的匠人已经习惯修筑四四方方的城池,突然让他们修筑棱堡肯定会觉得不适应。这不是朱慈烺抛出一张棱堡结构图就能做到的。燧发枪也是这个道理,虽然看上去这种枪支的结构也不甚复杂,但匠人们就是捅不破那层窗户纸。
  对此,朱慈烺虽然很失望,但也不能太过怪罪于高弘图,好言安慰道:“大司空不必抱愧,朕也只是提一个思路。不过朕还是觉得棱堡的优势很明显,即便修筑困难,也一定要在德州外围修筑十几座,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封建王朝集权统治的好处在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君主可以调集手头一切能够调用的资源,集中起来办他认为最重要的事。
  工匠们不是觉得修筑棱堡困难吗?那好,修建的数量可以减少一些,由原计划的几十座减少为十几座。
  什么?十几座还嫌多?不好意思,这是圣旨。
  当然,朱慈烺也会把最优秀的泥瓦匠、石匠全部派到德州前线。既然在修筑棱堡一事上这些人都是新手,业务能力有限,那就堆人数好了。
  不管东虏会不会调整战略,将兵力向东线倾斜,朱慈烺都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若是孔有德等汉军真的用数门红衣大炮轮番猛攻德州,朱慈烺还真是心里有些没底。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棱堡来阻挡、延缓清军攻势。
  把棱堡修筑在清军前往德州的必经之路上,其要想攻打德州就必须拔除这些钉子。
  而清军想把这些棱堡拔除,没有个一年半载是不可能的。
  “老臣遵旨。”
  高弘图自然不敢再多说什么。
  虽然天子没有明着责斥他,但言语中已经隐隐表露出一丝不满。
  便是修筑棱堡再困难,高弘图此刻也必须咬牙把任务接下来。
  “陛下,火器司新制出的一批鸟铳、鲁密铳经过试射,极少出现炸膛,是不是可以列装神策军了?”
  高弘图有心挽回在朱慈烺心目中的形象,便话锋一转说到了火器司新造制的一批火铳上。
  在他看来,这件差事自己办的十分漂亮。
  自万历末年以来,工部造制的火铳质量便无法保证。因为用材偷工减料以及打制的铳管内壁薄厚不均经常出现炸膛的情况。
  士兵们往往一开铳便把自己炸得半残,故而畏铳如虎。
  对此,工部的官员们也都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朝廷拨给工部的银子有限,要求打造的火铳数量又是定死的。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在材料上偷工减料,造出了一批批粗制滥造的火铳。
  这种火铳用来作烧火棍还差不多,但想要杀敌于百步之外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不过如今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当今天子不但成立了火器司,还从内帑中拨出大笔银钱用来打造优质火铳,如此造出的火铳质量自然很高。
  朱慈烺却是摇了摇头:“仅仅不炸膛可不行,火铳的威力如何不仅取决于火铳本身,还取决于火药。”
  既然眼下一时无法造出燧发枪,朱慈烺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火绳枪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大明后期的火绳枪除了炸膛以外还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杀伤力有限。
  三眼铳在三十步外就难打死着棉甲的士兵,鸟铳对甲兵的有效杀伤射程也在五十步内。
  而戚家军中所配备的火器,三眼铳的有效射程可以在五十步以上,鸟铳的有效射程更是高达一百五十步。
  简直是天壤之别!
  既然戚家军的火铳能够达到一百五十步的射程,为何过了仅仅几十年退化的这么厉害?
  除了一部分火铳本身的问题外,最重要的便是明末时朝廷对于火药的配置、保存不再重视。
  此时的火药不是后世的化学火药,而是黑火药。
  朱慈烺前世虽然不是学的工科,却也知道黑火药一定要干燥保存,切忌使其受潮。
  而此时的火药一般是粉末状,极易受潮。最要命的是,朝廷经常会将受潮的火药晾干继续使用。这时候火药一般会凝结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疙瘩,威力大打折扣。
  要想发挥出黑火药的最大威力,便需要使火药做到颗粒化。
  “从即日起,朕要大司空保证,每一桶火药随便舀出一勺都必须是颗粒状的。只有做到了这点,火器司新造制的火铳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
  ……
  ……


第七十七章 颗粒化火药
  其实《武备志》中有对颗粒化火药制作方法的记载:
  制火药,每料用硝五斤,黄一斤,茄杆灰一斤。以上硝、黄、灰共七斤,分作三槽,定碾五千五百遭,出槽。每药三斤,用好烧酒一斤,成泥,仍下槽内,再碾百遭,出槽。拌成粒,如黄米大,或绿豆大,须入人手心然之不觉热,方可。
  可惜历史上这种颗粒化火药并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官方造制的黑火药还是粉末状的。
  朱慈烺当然要改变这一现状。
  他把颗粒化火药的制作方法写了下来,交给高弘图道:“大司空让底下的人按照这个法子制作火药,便能达到朕的要求。”
  高弘图双手颤抖的接过颗粒化火药配方,心道皇帝陛下怎么会知晓这种东西?
  大明出了一个木匠皇帝,莫不是还要出一个药子皇帝?
  不不不,这个想法太可怕了。
  高弘图连着摇了摇头。
  一定是上天赐下的法子。陛下是天子,得老天爷亲口相传也在理啊。
  “老臣谨遵陛下之命。”
  朱慈烺对于高弘图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此人虽然能力差了一些,但十分踏实肯干。所谓勤能补拙,只要他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把火器司办好了便不枉朱慈烺对其信任放权。
  “还有一点大司空需要注意。这个制作颗粒化火药的法子一定不能外泄出去,若是让朕知道有谁泄露配方,国法森严绝不宽恕!”
  颗粒化火药的用处很广,不仅可以配合火器使用,还能制作炸药包。虽然黑火药爆炸性能不如化学火药,但只要使用得当还是能够发挥出不俗的威力的。
  不管是李自成,张献忠还是满清都不曾掌握颗粒化火药的制备方法,这是大明的一大优势。朱慈烺当然不希望这种优势因为人为原因丧失。
  故而他直接跟高弘图把话说明白,让他负责防间事宜。
  交代了这么一番,朱慈烺便离开工部,移驾皇明军校。
  一方面他想看看军校的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二来他要单独见一见郑成功。
  前不久郑芝龙回信,表示坚决支持天子皇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