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声点儿,让人听了去。”
听三丫一回来就耍起了小脾气。
柳氏眉头皱了皱,没有开口教训三丫说话,反倒是看了窗外一眼,说道。
“听了去就听了去,他们都敢说了,咋还不让人说了?”
说来,苏锦夏就越来越气。
大房说的话,她当着庞氏的面不好反驳。
一反驳,肯定庞氏心里会多想。
现在还不是分家的好时机,总不能现在就把庞氏给得罪了。
“好了,你也别气了,这鱼是你做的,你奶心里头有数着呢。”
其实张氏说的话,柳氏听了心里也不舒坦。
但她又不能表现出来。
ps:除夕节,厚颜求个打赏!
正文 第八十一章 去找徐氏
三丫是个火爆脾气,要是她不劝着点三丫,估计三丫真能把这件事给闹大。
“我奶当然是个心里有数的。”
庞氏自然心里有数,想要家里挣钱就得护着他们二房。
要不是这样做,只怕他们二房把这事传到村子里。
到时候,有人在背后戳她的脊梁骨。
庞氏这个人这辈子最怕的可不就是这个吗。
名声,或许比他们二房更重要。
“你知道就好,你奶还是很公正的。”
柳氏很显然没有听懂苏锦夏话里的意思,只觉得三丫是把她的话给听进去了。
轻叹一声,拍了拍三丫的头。
听完柳氏的话,苏锦夏没有理会她。
在屋里待了一会儿就领着六丫出了门。
反正庞氏发话了,除了做鱼,家里的活计,她不用做。
“三姐,咱俩上哪儿去啊?”
被苏锦夏突然拉出来,又见她一声不吭的往前走着。
苏锦笑挠了挠头,犹豫了几番,才开口问道。
“去杨小秀才家,咱们去看看徐婶子是怎么磨豆腐的。”
早前苏锦夏见了杨小秀才送来的豆腐。
说实在的豆腐做的技术实在太差,里面竟还有很多的杂质。
口感比起前世来也差上很多。
苏锦夏不知道徐氏磨豆腐时是哪一步出错了。
不过,尝过她做的豆腐,苏锦夏敢肯定,徐氏有某个步骤做的不好。
所以就想去看看。
他们家早晚都会从老苏家分出来,出来之后,家里根本没啥分给他们家的。
或许跟徐氏合伙做豆腐也不错。
其实说来说去,苏锦夏已经打算开始为他们家铺后路了。
听三姐要领着她去徐婶子家,苏锦笑心中不解。
但又不知道该问什么,遂就不再开口,迈着小步,任由苏锦夏拉着她。
杨小秀才家住在村子东头,在村子边上,独门独院。
院子很大,至少小半亩。
偌大的院子里坐落着三间坐东朝西的土坯正房,北侧是一间厨房和一间作坊。
大院墙也是用土坯围起来的。
不过只有一米多高。
苏锦夏踮起脚就能看清楚院里的情况。
院里隆着一片菜地,地里冒出星星点点的绿意。
整个院子收拾的特别干净,一看徐氏就是个勤快人。
“三姐,咱们赶紧进去吧。”
看着她家三姐垫着脚一直往院里看,苏锦笑蹦着高也没有看清里面一眼。
一时间,苏锦笑对苏锦夏这样的做法,颇为不满。
嘟囔了一句,有些嫌弃道。
“急什么急,小丫头片子。”
苏锦夏往里面看了半天没瞅着有人在,正犹豫着是不是开口喊上一声。
就被六丫嫌弃了。
瞪了六丫一眼,伸出手指又在她虎头虎脑的大脑袋上点了一下。
接着收回脚,往门口走去。
“徐婶子,徐婶子在家吗?”
一走到门口,苏锦夏见篱笆门反锁着,就伸着脖子朝着里面吼了一声。
刚吼完,很快就见作坊门嘎吱一声打开了。
徐婶子就走了出来,等看到叫她的人是苏锦夏,倒是把她好愣了一下。
“三丫头,六丫头,快进来。”
ps:厚颜求打赏,么么~~
正文 第八十二章 扫了一眼
徐氏虽然是万万没有想到老苏家的三丫头和六丫头会到她家来,但见人来了,却是满脸欣喜的走了过来。
利落的把门给打开,伸手引着让她们俩走进来。
“小夏和笑笑咋这会儿跑到徐婶家了?”把人给迎进了院子里,徐氏边走边问道。
不过也就是那么一问,接着又道:“快进屋里坐,婶子去给你们拿点好吃的。”
“徐婶子,不用忙了,我和六妹出来就是瞎转转,正好走到这里,就顺便来徐婶子家看看婶子是咋磨豆腐的。”
一进到院子里,就见徐婶子忙活着。
进了屋里给她们倒了水,还要去给他们拿吃的。
苏锦夏见此,倒有些不好意思,赶紧开口拦到。
“先坐一会儿歇歇,待会儿婶子再领着你们去作坊看看,坐,赶紧先坐下。”
听苏锦夏这么说,徐氏却没把她的话听进去。
摆摆手,让她和苏锦笑坐下,接着转身就去了里间。
不一会儿,就端了一个盘子大小的竹筐走了进来。
“吃点干果,子航他舅过年送过来的,一直就那么放着,也没人吃。”
徐氏边走边说,话音落了,伸手已经把小竹筐放在了苏锦夏和苏锦笑的跟前。
“谢谢徐婶子。”
见徐氏这么热情,苏锦夏更是不好意思了。
笑着谢道。
却没有伸手去抓框里的山核桃和瓜子。
“跟婶子客气啥?”
见苏锦夏这么懂事有礼,徐氏对苏锦夏更是喜欢上了几分。
笑了笑,也跟着坐在了一边。
苏锦夏没有再回徐氏的话,反而稍稍打量一下这间堂屋。
堂屋很简单,不过一张桌子,四把椅子。
墙上还有几个大字,大约应该是杨小秀才写的。
最东北角上摆着一个供桌,桌子上有个牌位,上书杨功山。
看着上面的日期,不难猜出那人就是徐氏的丈夫,杨小秀才的爹。
屋里就这么东西,每一样的东西都有些老旧。
不过,每一件东西都被擦得干干净净。
看着很让人舒心。
“哦,对了,徐婶子,杨小秀才呢,我咋没看着他啊?”
在别人家里,苏锦夏不好四处打量。
也不过稍稍扫了一眼,接着就转头去。
突然想起她许久未见的杨小秀才便开口问道。
“子航他县里读书,每个月只休三日常假。平日里是不在家的。”
听苏锦夏突然提及到杨子航。
徐氏笑的更加欣慰,回道。
言语间满是对杨子航的想念和提及她时的自豪。
“哦,这样啊。”
苏锦夏平时不关心这些,所以还不知道杨子航原来是在县里读书。
徐氏这么一说,她才算是了然。
点了点头,遂开始转移话题。
她还没忘今天她专门来是干什么的?
“徐婶子,我和六丫现在能不能去你家的作坊看一看啊?”
虽是刚才和徐氏说了,但这会儿,苏锦夏却又有些不好意思了。
说完话后,脸上显得颇为不自在。
“好啊,走吧,婶子这就领着你们去看看。”
苏锦夏有些不好意思。
徐氏却没看出来,也没有去深一层的想为啥苏锦夏想去看看。
只觉得小孩子对磨豆腐感到好奇而已。
正文 第八十三章 拿出方子
所以听苏锦夏这么说,就站起身,说着就要往外走。
苏锦夏见此,跟坐在一旁小心翼翼嗑瓜子的苏锦笑使了个眼神儿。
赶紧跟了上去。
磨豆腐的作坊很大,差不多有两间堂屋那么大。
屋里竖着看竟比并排的厨房长出来好几米。
往屋子后面走,厨房后面空出来的那一片面积,一头大黑驴正被拴在那里。
栓大黑驴正对着的空地是一座石磨。
石磨有些陈旧,一看就是使了好多年头,不过石磨上却打扫的干干净净。
靠着外面的一片空地,放置的就是生产豆腐的工具了。
其中还有两个高台上,放置了两口大黑陶盆。
盆里正浸泡着黄豆。
看样子是打算明天一早要磨豆腐用的。
“徐婶子,这驴看起来咋不是太精神啊?”
扫了屋里一眼,苏锦夏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