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后冈吉正纵然是杂贺党的大头目,位置也很难坐得平稳了。
  另一方面,土桥氏一门既然已经死绝,总是没法复生的。对余者的宽仁处理多少让真言宗、一向宗他们感到安慰。
  谁都没注意到一个问题是——杂贺党所占有的领土,并不在今年原定的检地计划当中。不知道各家各氏具体的田产数目,如何能够执行“没收三分之一”和“削去一成”的操作呢?
  ……
  散场之后,冈吉正终于找到了忙得脚不沾地的中村一氏,得到了一个私底下的答复。
  “木下秀长……此人以前与我并无什么冤仇,大概是最近勾结了本多正信吧?本多正信跟一向宗关系密切,而且素来与我不睦,作为佑笔和书佐和笔头他也有足够的能力做手脚,让我临时困于庶务……这件事情看起来很像是本多正信的风格,多半是他指示的吧!说起来,山内殿成了备大将,河田殿又被派到四国,现在我还真没什么熟人在中枢说得上话了……”
  中村一氏内心确实是不太喜欢本多正信,与木下秀长也丝毫没有交情,担心“没什么熟人在中枢说得上话”的情绪亦是真的,所以这番话并非全然是作伪,至少有一半是实心实意。
  况且这个计划确实是本多正信策动的。
  虽然是事先取得了平手汎秀的认可,并且预先通知了中村一氏,但依旧很让人不满意。
  而冈吉正已经信了九成,因为这个解释完全符合他的人生经验。
  “唉……怪不了中村殿,都是我自己准备不足。”冈吉正懊悔地摇了摇头,“将来杂贺的局势,究竟会怎么样呢?”
  “其实我试探过主公的意思……”中村一氏搂过对方的肩膀,附耳道:“日后坐镇纪伊的,便是我,还有木下秀长,以及季胤殿(平手季胤)三人。木下秀长这厮便不消说了,日后我们的关键,就是在于拉拢季胤殿这个一门众。”
  “那……可有什么能做的呢?”冈吉正语气之中,对中村一氏犹然有些保留,不过整体还是倾向相信。
  “季胤殿的本职工作,就是帮助主公,管理平手家的直辖田产。您也知道,本来今年检地是没有把杂贺党划到范围内的,但却出了土桥守重帮人出头抵抗检地这种事……现在季胤殿对你们杂贺众多半是没什么好感的……”
  “那我……干脆主动邀请季胤殿进入杂贺检地如何?其实到了这个份上,大家也都知道,纳入检地范围是迟早的事情,只要到时候能‘如实’记录各家田产,不出现有意增加摊派的事情就好。”
  冈吉正的重音,落在“如实”这个词上面。
  中村一氏心领神会,立即点了点头:“此事大可交给我!不管怎么说,将来就算是三人联合治理,那也是以我为首。您不用有丝毫的担心!究竟是哪些豪族隐瞒土地逃避军役,可得好好查清楚,不能任由别人胡编乱造……”


第一百零三章 入不敷出也要扩军
  成功讨伐了“叛贼”土桥守重之后,平手汎秀的检地计划自然是没人再敢阻拦了。甚至不少土豪地侍一反常态主动邀请检地。
  元龟四年(1571年)六月,平手季胤提交了一份相对比较详细的预计账目。根据估算,本年度检地范围的土地共计是二十五万二千石,其中五万四千石是寺社安堵,九万七千石属于本地国人众,余十万一千石收归平手家直辖。
  收获比平手汎秀预想中的七万石要多出来不少。
  尚未列入的,主要是真言宗根来寺的核心田产,另外还包括了一向宗、天台宗、熊野三山的一些地盘,总量大约是接近二十万石。
  这就只能徐徐图之了。
  平手汎秀大军将土桥守重的一大三小四个砦子拆毁,然后在附近寻了一处北临纪之川,南坐虎伏山,西据海岸线二十町(约2。2公里)的风水宝地,吩咐奉行拨款五千贯,在此处筑造一座城池,作为治理纪伊的核心。
  既然建立在虎伏山上,于是便直截了当地取名叫做“虎伏城”。
  同时,有八十余人奉命移居此地,为首的是中村一氏、平手季胤、木下秀长、一柳直末,接下来还有番头级武士二十名,组头级武士六十名。
  这些人里面,地位最高的是知行二千石的中村一氏,他作为笔头大将,总览全局,监督各项军政要务的实施,名义上管理其他同僚。
  其次是知行八百石的平手季胤,他兼具了中枢奉行与地方官员双重身份,专门看守直辖领地的农商产业。
  再次是知行五百石的木下秀长,名义上是中村的辅佐,实际职责是接待诉讼,审理案件,协调国人众之间的矛盾冲突。
  另有因伤退役的一柳直末,领三百四十石,由庆次的陪臣转为担任警视厅分部的本部长,负责巡捕欺负底层百姓的小蟊贼。
  下面的“番头级”是指一百石到三百石之间的下级干部,而“组头级”则是三十石到一百石的之间的基层事务人员。这是平手家内部的习惯性非正式分类方法。
  从虎伏山筑城开始,中村一氏、平手季胤、木下秀长、一柳直末有了“虎伏四人众”的称号。
  然后,针对于淡路、和泉“新参众”抱怨纪伊人得到优待的事情,平手汎秀制定了一项新政策,宣布说,所有自愿转封到纪伊的人都能享受同样的政策,还额外给一笔资金当作是搬家费。
  很明显,并没有几个人会为了一些优惠待遇与微薄的搬家费就背井离乡去外地奋斗的,这项新政只是为了堵住人的嘴而已。
  倘若当真有些人迁移过去,那当然更好。就算是没有也不要紧。
  到此为止差不多是平手汎秀接任纪伊守护整整一年,经过十二个月的努力,现在算是掌握住了领内过半的实权。
  苦心孤诣,机关算尽,终于有些回报。
  安排好了留守人选之后,平手汎秀便离开了纪伊,启程来到岸和田城,作势要前往京都。因为没有了“镇压叛乱”的借口,必须象征性关心一下畿内事务。
  就在这时候,各地局势发生了许多值得担忧的变化。
  竹中半兵卫施展出令人震惊的才华,仅仅花了几日功夫就平定了南近江变乱。
  柴田胜家、泷川一益在其劝说下放低姿态承认错信老友,坂井政尚、中川嘉俊接受和睦表示姑且暂时不计前嫌,身为导火索的佐久间信盛则是在察觉到情况不妙后带着数百名亲卫潜逃了。
  民间传闻说,当时竹中重治已经成功调略了佐久间军的大批中层军官,就差最后一步瓮中捉鳖了,只能说“退之佐久间”不愧为保命达人,警惕度着实够高。
  也有人说,原本佐久间信盛是跑不了的,乃是柴田胜家这个义气深重的老大哥动了恻隐之心,用自己的地位换取老友的性命——尽管事情的原委可能是被这个老友欺骗引起的。
  流言纷纷,莫衷一是。
  总而言之冲突各方终究是偃旗息鼓重归和平了。
  中川嘉俊继承亡兄遗留的家业,坂井政尚得到部分柴田所领土地做补偿,除此之外柴田胜家还要前往京都曹洞宗的兴圣寺修身养性蛰居三月,作为反省,而泷川一益返回安浓津城闭门一个月。
  然后竹中重治作为足利义昭与织田信忠都认可的代理人,今后有资格参与南近江与北伊势的政务,以确保柴田与泷川下次不再犯糊涂。
  这个结果实在是很耐人寻味。
  世间的沉浮变化,实在是全无预兆。
  在信长受刺之后的十几个月时间里面,本来只是乡野隐士的竹中重治一举成为西美浓、南近江、北伊势都有话语权的人,隐约已经有了日后大佬的潜质。
  这三块地域称得上是丰饶肥沃,加起来有七八十万石之多,又相互连接在一起,足以成为霸业的资本根基。
  接下来,若是三地的现任统治者有所闪失,那么列国之间说不定就要多出一个叫做“竹中家”的豪强势力了。
  这么一想,织田信忠年齿尚幼威望太过缺乏,柴田胜家、泷川一益两人的政治能力未必能经受住考验,出现闪失的可能性确实不小。
  真是细思恐极了。
  竹中重治之所以能得到大好机会,也有外部客观因素。
  他在畿内大显神通的同时,武田已经派出偏师攻入了美浓东部和三河北部,吸引住了织田与德川的目光;浅井长政败于浦上家后,担心对方乘胜追击,不敢轻易离开播磨;足利义昭则好像遇上与越前朝仓家有关的不明麻烦。
  平手家的情报机构规模有限,无法获知详实的细节情报,只能知道各势力的大致动向了。其实本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