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风云[全八册]-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到雍正哭诉,康熙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让人查出来后,痛骂了雍正一顿。
  为了避免李氏亵渎了宫殿,康熙指定她到一个马厩里临盆,李氏就在这里生下了乾隆。乾隆登基之后,念念不忘出生时母亲的凄凉光景,每年都要拨款修这个草房,所以这个小小的草房两百多年来一直保存完好。据说,乾隆南巡的时候几次带着皇太后,见过太后容貌的人都说太后奇丑无比。
  周黎庵的观点是创建在冒鹤亭说法的基础上,而冒鹤亭是一个有来头的人,他曾经担任过热河都统的幕僚,这个说法他也是从热河行宫的宫监口中得知。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看到乾隆的生母经过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从满族贫女到汉族傻大姐,再到汉族丑女——整个过程中,清朝国力在不断下降,乾隆生母的身价也在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故事虽然越来越具有戏剧性,也显得越来越完整,更加能够自圆其说。
  台湾地区学者庄练和历史学家高阳都赞同这个说法,并为此进行了论证。庄练经过大量考证后,认为正史中关于乾隆的身世记录是捏造的,乾隆应该出生于热河行宫,母亲是李氏。
  庄练提出三条证据证明乾隆的生母是李氏。
  一、根据《清圣祖实录》的记载,康熙五十年七月,皇子雍正曾专程到热河向康熙请安,这个时间恰好是乾隆生母临盆的时候,康熙召雍正到热河,就是为了向他询问这件事。
  二、管世铭曾经再三提到乾隆诞生在狮子园。
  三、官方史书《热河志》专门将这间简陋的草房写进史书中,并和其他典雅的楼阁一起写入狮子园的住屋中,这足以证明草房非同小可。
  这三条证据足够证明乾隆的生母是李氏吗?说实话,不能够,证据不足或者说没有直接证据。雍正确实在康熙五十年去热河请安,但是史书没有记载康熙是让雍正和李氏对质,而是让他过去度假休闲。针对第二条证据,就算乾隆出生在狮子园,也不能证明他就是李氏生的。那个引起争议的草屋虽然疑点重重,但也不能据此猜测乾隆的母亲是李氏,她就是在这里生下乾隆。
  有“历史刑警”之称的高阳也认为乾隆的母亲是李氏,他也有自己的证据:一、根据《清会典》的规定,亲王可以封侧福晋四人,但雍正当皇子时只有两个侧福晋,分别是年氏和李氏,钮祜禄氏是满洲八大族之一,父亲是四品内大臣,如果她真的生下乾隆的话,理应享有侧福晋的名号,但是在雍正继位之前,她一直是格格,地位很低。
  二、高阳的第二个证据是乾隆在给钮祜禄氏上尊号的时候,从来没有用“诞育”二字。高阳说,在清朝,凡是因为生子而被尊为太后者都会在尊号前加上“诞育”二字,但是乾隆在给钮祜禄氏上尊号的时候,只用了“鞠育”这样的字,高阳认为这是抚养而不是生养的意思。
  高阳的第一个证据多少还有一些道理,第二个证据出现了漏洞,在古汉语里,鞠育既有抚养的意思,也有生养的意思,最早见于《诗经》:“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父母生我养我的意思,“鞠育”的正确解释是“生养”。
  综合来看,认为乾隆的母亲是丑女也不是完全凭空捏造,但是缺乏强有力的证据。这个观点要想让人完全信服,必须挖掘出更多的证据。
  四、正史中的版本——钮祜禄氏
  正史中的白纸黑字写着乾隆的母亲是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满族的一个豪族,出了不少大人物。不过,乾隆生母的这支钮祜禄氏则显得相对寒碜,没出现什么大人物,是大族中比较寒微的一支。钮祜禄氏的父亲只是个四品官,祖父没有一官半职。
  根据正史记载,钮祜禄氏也是在十三岁的时候被选上秀女,进入雍王府伺候雍正。她的姿色和才貌都不是特别出色,身份一直是格格,相当于小妾。钮祜禄氏比雍正小十四岁,虽然年轻,可惜雍正对她没多少怜惜之情。雍正当上亲王后,钮祜禄氏的地位没有任何改善。
  进入雍王府七年后,她生下了唯一的孩子乾隆。但是,她却没有因此而富贵,一直当着格格,直到雍正登基,她才被封为妃子,当时乾隆的地位已经很高了,在康熙生前,非常喜欢这个孙子,甚至有传言说康熙就是为了将来让这孙子当上皇帝才传位给雍正的。基于这一层原因,雍正登基后,钮祜禄氏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先是被封为熹妃,后来又晋升为熹贵妃。
  乾隆登基后,钮祜禄氏被尊为皇太后,作为一个女人,她登上了至尊的地位,但是依然不改淳朴的本色。以前,在雍王府的时候,她的身份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女仆,干很多粗活。当上太后,她并没有养尊处优,仍然保持着平常人的那种朴实。钮祜禄氏没多少文化,作为一个太后,她从不干涉朝政,而且生活节俭,是一个慈祥善良的老妇人。
  这个钮祜禄氏的身体也非常健康,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晚年时她仍然显得健朗,经常跟着乾隆出巡,游山玩水,爬山的时候健步如飞。这个老妇人活了八十五岁,乾隆的高寿显然是继承了她的基因。
  钮祜禄氏是一个慈母,乾隆是一个孝子,母子的关系非常融洽。乾隆知道母亲早年受了不少苦,所以想极尽孝道,让母亲晚年享尽福气。乾隆经常去母亲那里请安,亲自伺候母亲吃饭,还常把母亲接到自己居住的圆明园里面来。每逢给母亲祝寿,乾隆都是极尽奢华,一定要把太后的寿诞做得比自己的生日更加隆重。乾隆的孝心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他居然让人把母亲掉的头发收集起来,然后存放在一个金塔里面,称为金发塔。
  在乾隆的诗作里面,有大量歌颂母亲的诗歌,如果说乾隆的孝道完全是作秀的话,那一个人还不得累死,所以这里面肯定是有真情实感的。母亲病逝后,乾隆悲痛欲绝,穿孝服,跪在母亲灵前不起,昼夜不进食。此后近一年的时间,这个诗情满腹的皇帝居然没写什么诗。
  母子之情如果可以作假的话,那我们只能感叹乾隆作秀的功夫太强了。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正史中记载的钮祜禄氏就是乾隆的生母。
  那么,这是不是证明乾隆就是出生在雍和宫呢?不一定,一个折中的理解是乾隆出生在狮子园,生母就是身份相对低微的钮祜禄氏。乾隆之所以一再强调自己出生在雍和宫,就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和流言,这些流言不仅会玷污自己,也会玷污母亲,为此,他不惜编造一个善意的谎言。
  陈阁老的儿子
  关于乾隆身世最离谱的传说莫过于流传在浙江一带的偷龙换凤的传说。这种说法在清末开始流传,之前的传说都还肯定乾隆的父亲是雍正,只是母亲不明不白而已,这个传说干脆说乾隆的生父不是雍正,乾隆是浙江海宁陈阁老夫妇的儿子。
  传说中,乾隆的生父是陈世倌,是杭州海宁的一个盐商,俗称陈阁老。这人在康熙年间入朝为官,与雍正的关系非常好,往来比较密切。某年某月某日,雍亲王的一个妃子和陈阁老的妇人在同一天都产下了孩子,雍亲王那边生的是女儿,陈阁老这边生的是儿子。听说两家同日生产,雍亲王非常好奇,让陈阁老把孩子抱到王府上来看看。
  雍亲王夫妇看到这个孩子后,特别喜欢,竟然产生了调包的想法。
  良久,雍亲王把孩子抱了出来,送还给陈阁老,然后就送他出府。陈阁老回家后,打开襁褓,发现之前的大胖小子变成了丫头。陈阁老大惊,但他很清楚这件事情关系重大,一旦漏了风声,可能会搭上全家性命。所以,他让家人不要声张。
  没过多久,陈阁老就辞职回乡,精心抚养女儿。这个被换走的儿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这个传说一出炉,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一些“证据”印证着这个传说。有人说,乾隆六下江南,四次住在陈阁老的家里,其实就是为了探望亲生父母。还有人说乾隆在海宁屡次召见陈家子弟,对他们勉励有加,如果不是关系特别,有必要这么好吗?更有人绘声绘色地说,乾隆为陈阁老亲自书写了两块匾额,一个叫“爱日堂”,一个叫“春晖堂”,我们还记得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春晖是用来歌颂父母之爱的。乾隆题的两块匾分明就是在暗示陈阁老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嘛!因为这层关系,陈家在雍正和乾隆时代飞黄腾达,得到了很多特殊照顾。
  这个传说听起来非常动人,有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