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有的事,而且不是终身制,还有任期。这样的政策把王珪彻底震撼,完全打破了心中所知和所学。
姜松微笑道:“叔玠,这不是正在试验吗?到底是否可行等在宝岛上实施后,运转几年就清楚了。你这段时间要多跟玄龄、茂世二人勾通,把宝岛上要实施的相关政策弄明白。”
王珪心中有太多的疑没有完全弄清楚,不过还是严肃认真答应道:“老大,放心!我会尽快熟悉岛上的相关政策法规,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过来。”
姜松点点头,有这个态度就好,说明不是迂腐之酸儒。姜松最怕的就是这些熟读四书五经的儒生们迂腐,不会变通,一味的照本宣科、引经据典,那样的人就麻烦了,不容易改变。
“姐夫、大书法家,宝岛上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虞世南呵呵一笑道:“老大,困难海多了,各方面都有困难,不过我们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手不够,严重缺乏人。”
“大书法家,人手我暂时无法帮你们解决,你们也知道没有几个读书人愿意到岛上来,他们都觉得这地方是边远贫困地区。朝中的官员连江南都不愿意前往,更别说到咱们岛上来任职了。”
房玄龄道:“永年,大书法家的意思不只是说官员缺乏,是岛上真的缺乏人。岛上虽然迁移过来十三万多人,只是百姓都在忙着兴建自己的新家,还要开荒种地,这一切都在忙忙碌碌中,没有多余的人手来开展其他事业。”
姜松听后有点蒙,百姓的问题解决了不就差不多了,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呢?商业、工业这些事不用具体管,由商家自己按市场操作,只管收税就成。
见姜松有点迷惑不解的神态,虞世南道:“老大,咱们岛上城镇的修建是需要大量民工的,不仅仅是有工匠就行。还有岛上已经初步勘探出煤矿、铁矿、铜矿、金矿、硝矿等好多种矿产,这类矿产同意需要大量的民工来开采。特别是铁矿、煤矿这二项,关系到岛上百姓的生产生活,总不能让百姓常年烧柴,那样这个岛上的树木不用几年就全砍光了。岛上百姓所需要的农具也缺乏,没有铁怎么办,光有打铁作坊是不行的。”
姜松微微一愣!虞世南说的对,这些事都需要大量的民工才能兴建。只是在听到发现金矿、铜矿还是出乎意料。姜松确实不知道宝岛上盛产黄金。在姜松的印象中,宝岛应该是个资源贫乏的地方才对。
房玄龄道:“老弟,城镇修建可以稍缓,等百姓忙完自己家的事后,利用家闲的时候咱们能招集到一些民工前来搞建设。矿产方面就不能等了,咱们研究了一下,矿产方面准备全由我们政府出面自己开采,然后再卖给商家,这样岛上的收入会多一些。”
姜松听后摇摇头道:“姐夫、大书法家,金矿、银矿、铜矿的开采肯定是要捏在咱们手中,不能让私人沾手。至于其他矿产还是采取招标的形式,把开采权拍卖出去,咱们可以考虑对矿产的开采年限进行打拍卖。这样咱们只需要根据商家的开采量收税就成,具省下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能吸引大量的商家到岛上的发展。到岛上来的有钱人越多,咱们的税收就越多,经济就越能发展,这是一个循环经济,不必什么事都由咱们自己出面搞,那样具搞不好,还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老弟,就算按你说的办,只是煤矿、铁矿的开采已经非常紧急,岛上不能没有煤和农具。如果再搞什么拍卖的话,会耽误很多的时间。为兄已经让你家族的欧阳柱子在铁矿山旁边兴建了一个冶炼厂,把铁矿的开采也交给了柱子他们负责,至于煤矿吗?交给了你的岳父家族的人承头,联合一些商家负责开采煤矿,尽快把煤弄出来,这是百姓急需的生活物资。”
姜松听后苦笑道:“那这铁矿、煤矿暂时这样,不过你们的家族还是要参加的。不要怕人说闲话,这地方本来就是兄弟的封地,占点便宜也是情有可原。”【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
第376章 从头做起真不易
房玄龄、虞世南二人心里明白,姜松这是拉他们一起赚钱。他们明白中原的姜松家里的产业,煤矿是和其他商家合作,每年都有大把的回报,铁制品更是姜松家族产业的重点,回报非常的好。对于姜松的这种行为,二人早已经习惯,姜松历来奉行有钱大家赚的原则,从来不吃独食。
虞世南苦笑道:“老大,你这不是明摆着让我们从你口袋里分钱吗?”
“大书法家,说什么?咱们能走到一起就是缘分,还分什么彼此。咱们跑到这边远的岛上来受苦受累为了什么?不就是实现心中的理想,想亲手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美好社会和生活;同时也是为了家族的长久延续而努力。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家族怎么延续、传承,都别酸了。”
虞世南哈哈一笑道:“老大,既然你这样大方,咱们就受领了。”
“姐夫、大书法家,民工的事你们也不用着急,这二天让士信到水师去先挑选出五千士兵,然后让士信带兵马向东边的岛屿去掠夺,到时候会有大量的俘虏送到岛上来,到那时,想要多少民工都有。”
“老弟,如果你能让士信搞到大量人手的话,咱们就着手修建几个城镇。只要人手充足,在年底前一定把北部、中部、南部三座城镇修建好。”
“姐夫,士信逮来的俘虏不仅仅是修建城镇用,还要让那些俘虏到矿山开挖矿产品,同时也可认把俘虏出售给商家,商家人手也不充足。只是那些俘虏要区别对待,要制定一套管理俘虏的办法,既让俘虏安心干活,也要让俘虏看到希望。”
“老弟,这事我们会认真研究的。”
“老大,还有个事需要你出面解决,就是岛上的食盐,咱们没有进货的渠道,目前岛上的盐都是走私贩偷运到岛上的,价格太贵,百姓怎么承受得了。你回到洛阳后,要和朝廷协商一下,看能否供应岛上一点食盐。”
白天姜松就知道这个情况,也想好的解决的办法,不过不是向朝廷张口和伸手,而要在岛上兴建食厂,这才是解决之道。
“大书法家,这事不用向朝廷张口要,咱们岛上有大量的食盐资源,何别向朝廷求援。这几天我会和一些商有勾通,让商家出面在岛上生产食盐。不用多长时间,咱们岛上生产的食盐还能返销到中原呢?”
房玄龄、虞世南二人都愣住了,他们对宝岛上的情况不敢说了如指掌,却也走马观花似的察看了一遍,根据工匠们勘探的结果,岛上并未发现有盐矿。
“老大,你不会开玩笑吧!岛上有盐矿吗?”
呵呵!
“大书法家、姐夫,岛上拥有丰富的海盐,难道大海不是天然的盐矿吗?”
“啊!”
“啊!”
“老弟,你不会是想煮盐吧?”
古代沿海一带的百姓,很多自家用的食盐都是用小锅煮出来的,只是那样的效率实在太低,根本无法形成规模经营。再说了,煮盐的成本挺高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柴火,关键是无法上量。
“姐夫,不是煮盐,是晒盐!这几天我察看一下地理位置,选择好的地方筹建盐厂,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大规模的生产。”
晒盐?
房玄龄、虞世南听发有点蒙,就算是盐矿生产同样是需要煮的,只是盐矿打出来的卤水浓度高,煮时不是很费力,不象煮海水那么费事。这晒盐是第一次听说,不清楚姜松是用什么办法。
看到房玄龄、虞世南疑惑不解的眼神,姜松微笑道:“姐夫、大书法家,你们不必惊讶,确实是晒盐,就是用太阳晒盐。等弄好后你们去看一下,生产成本低、产量高,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咱们岛上一年生产出数百万斤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姜松也不是很懂,这类的信息在网上到处都有,虽没有见过,不过原理却是清楚的,从海水中取盐,不外乎就是选择合适的海边,修建大量的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利用太阳把海水中的水分挥发掉,剩下的就是食盐,这肯定不会错。
回过神来的虞世南摇头道:“老大,那盐的事你负责搞定,这是件大事,关系到岛上百姓的生产生活。”
“大书法家,放心吧!”
“老弟,还有件事要征求你意见?”
“姐夫,什么事?”
“老弟,岛上有一些原著民族,目前对咱们到没有什么敌意,却也不和咱们来往,这事不知道要怎样处置?”
“姐夫,岛上的原著民族咱们暂时不用管,如果他们想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