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永年,你不知道,造船业不能使用铁器钉子,钉子虽方便,也省力省工却不能用。船只下大海后,会长期浸泡在海水里,海水里的腐蚀性极大,钉子时间一长就会腐蚀生锈,船只就会出现松动。使用楠木、铁木之类的硬质木材镶进入去后,一入水就会澎涨,不仅密封性好,关键是不会受到腐蚀。”
陆洋一解释姜松就明白了,海水里含大量的盐,对铁器具有非常大的腐蚀作用。姜松边走边看,见一些工具真的很差,觉得应该让欧阳大叔帮助生产一部分专门工具到造船厂,那样还能让造船厂提高效率。
“陆老板,随后我让家里派出一些工匠到这里,帮你修建一些设备,特别是滑轮吊之类的东西,你这里的太简单,等我家里的工匠来后,让他们帮你好好的弄,那样造船厂在组装时会省很多的力,更能提高效率。其他一些小的专门工具,到时候你们具体商量。”
陆洋家里本来也有很多优秀的工匠,不仅仅有优秀的木匠,还有些打铁方面的大匠师,这一点妻松知道,不过比起欧阳大叔他们来,陆洋家里的铁匠就差多了。
陆洋心里清楚,自从在宝岛新造船厂后,姜松家里派来的铁匠所弄出来的东西,真的让陆洋非常的敬佩,也很感慨万端。只听说姜松重用工匠,喜欢工匠,却都是传闻。真正到了姜松家里来的工匠到达后才知道,姜松不是一般的重视工匠,是非常的重视,不论在薪水、地位等方面都是最高的。
“谢谢!”
“陆老板,别客气,咱们是一家人。不过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铁甲船只的事我已经安排人手负责研究驱动方面的事,如果顺利的话,在三、五年内应该能研究出供船只使用的驱动机器。有了驱动力后,咱们就能真的生产铁甲船只了。”
“真的!”
“陆老板,当然是真的。咱们新建的造船厂,工匠从什么地方找呢?”
“造船工匠一方面从江南造船厂里抽调部分过来,其余的就是从江南一带招聘,前段时间我去了一趟岭南,从番禺一带招聘了大量的造船工匠,岭南一带有很多的造船厂,是传统造船业的地方,那里有非常优秀的工匠,这次仅仅是从番禺、泉州一带过来的造船工匠就有三千多名,等咱们这里四个船坞都弄好的话,需要上万名工匠及大量的民工。”
这时代的造船业就是手工活,造船工匠的水平决定了生产出船只的质量。岭南一带不仅造船工匠多,水手、船员之类的人也同样多。罗士信一能只从水师招聘士兵,还必须考虑从岭南一带招聘大量的士兵。从岭南一带招聘的士兵,在随后向南、向西征伐时不会因为气候的原因而受影响,更不会出现刘芳将军那样的事发生。【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
第375章 有钱大家赚
姜松和陆洋谈了好长时间,二人把造船的发展目标、方向以及技术上的事都研究了一翻,姜松把脑海中知道的信息都全部向陆洋灌输,把陆洋听得一愣一愣的,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到姜松的简单解释后,陆洋都会露了兴奋的神色。
姜松一行在造船厂吃过饭后就告辞了,姜松要急着见房玄龄等人,有好多的事需要和房玄龄、虞世南等人研究。
“姜松,你会再来看我吗?”
呵呵!
“王小姐,我有时间的话,一定会来的,你如果有时间也可以来找我的。”
“姜松,是你说的,别到时候不见人家,我和菲菲过几天来找你,你得陪我们好好玩玩。”
汗颜!
此时宝岛能玩什么?到处都在施工,根本没有什么娱乐场所,到岛上来的人,都在忙忙碌碌的做事,谁也没有时间闲下来休息。
姜松和罗士信、雄阔海、程咬金、王珪等人回到房玄龄的临时居住的地方,见房玄龄、虞世南坐在酒桌旁边,看样子没有吃饭,象是在等什么人似的。从二人的脸色上看,尽显疲惫之态,人也瘦了一圈,看来到了宝岛后,二人的事务太多,是劳累过度引起的。
“姐夫、大书法家,你们辛苦了!”
房玄龄呵呵一笑道:“白天就听说你到了岛上,就是不见人影,我派人去中部把大书法家给接了回来,一直在等你。”
“姐夫、大书法家,不好意思,我随便走走转转,这一下子就忘记了时间,让你们久等了。”
还没有等姜松介绍,虞世南首先见到王珪也跟在一起,很是惊讶的道:“叔玠,你怎么会到岛上来?”
虞世南和王珪算是真正的同朝为官,二人都在秘书省做校书郎,做同样的工作,都是校对图书。姜松不知道的是房玄龄同样和王珪很熟悉,房玄龄在朝中也呆过一段时间,认识的文人也不少。
王珪摇头苦笑道:“玄龄、茂世,一言难尽啊!”
王珪把自己受到叔叔造反的牵累,只好逃出洛阳城,在途中被土匪劫持到太行山当了师爷,后来被姜松路过时解救出来,没有地方去只好跟随姜松身边。
“姐夫、大书法家,叔玠目前的情况不妙,朝廷正在四处张榜追捕,不宜呆在中原,只能让他到宝岛上来帮你们处理具体的事务。”
房玄龄道:“这再好不过了,岛上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象叔玠这样的大才到岛上,一定有发挥的地方。”
虞世南呵呵一笑道:“叔玠,真是想不到咱们又成同事了!”
“今后还要请玄龄、茂世二位仁兄多指点。”
“好了!不酸了,咱们继续喝酒聊天。”
房玄龄、虞世南跟姜松时间长了,早清楚性格脾气,对于姜松这种不讲礼仪之胡言乱语已是司空见惯。王珪则不一样,有点不习惯,不过看到房玄龄、虞世南二人都没有任何反应,王珪也不便啃声。
几杯酒下肚后,罗士信见谈的都是岛上的具体事务,马上站起来道:“松哥、玄龄兄、大书法家,你们慢慢的谈,小弟带老海、老黑他们到外面活动一下身体。”
姜松点点头,知道罗士信这小子听到雄阔海是高手后就一直憋着,早就想亲自切磋一下技艺,只是没有时间,现在见谈的是政务,罗士信根本就没有啥兴趣,想尽快和雄阔海大战一翻。
房玄龄道:“老弟,宝岛真的是个好地方,为兄走马观花似的实地察看了一下,北部和中部的平原小一点,南部平原面积较大,岛上的土地很肥沃,安置数十万百姓都不会有任何问题。目前迁移到岛上来的百姓有十三万多人,大大出乎意料,我们在北部这里安置五万人左右,中部也是五万人左右,其余的安置到南部一带。”
说实话,姜松上次路过宝岛,仅仅是为了船只的补给,具体宝岛上的情况却啥都不清楚。只知道宝岛是个好地方,具体好在那里姜松也不明白。
“姐夫,迁移到岛上来的百姓安置得怎样?”
呵呵!
“老弟,北部、中部的百姓田地已经分配完了,村一级组织也基本建立,南部正在进行,百姓的住房正在修建,需要一些时间。目前百姓在修建住房的时候,还要尽快把农作物种植下去。”
姜松听后非常的惊叹!不仅仅赞叹房玄龄、虞世南等人的能力,更赞叹百姓的自觉性和奋斗精神。古代的百姓真的很朴实、很勤奋,到了岛上后不叫苦,不怨天怨地,努力用自己的双手新建自己的家园,这就是中原民族的精神。
虞世南补充道:“老大,我们目前只能把村一级的组织建立起来,乡、县二级组织暂时无法开展。一方面是人手严重缺乏,没有那么多的官员,还有就是这二级组织的长官同样需要选举产生,这需要让百姓对相关人员有个了解的过程。只有百姓充分了解被选人员后,百姓才能选举出自己喜欢的长官。”
姜松听后点点头,这事确实不能急,毕竟是新鲜事物。得让官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百姓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政实施。
王珪迷惑不解的道:“官员不是朝廷委认吗?怎么需要百姓选举呢?”
房玄龄、虞世南二人分别把宝岛上要实施的新政对王珪做了一番讲解。告诉王珪宝岛上的所有主要官员全都要百姓选举产生,不是靠朝廷委任。再说了,朝廷也不管岛上的官员任命。
“这行吗?”
听后讲解后的王珪无法想象,一下子无法适应这样的新政。村长由百姓选举产生能理解,也是常用的手段。县令需要百姓选举产生,这是亘古未有的事,而且不是终身制,还有任期。这样的政策把王珪彻底震撼,完全打破了心中所知和所学。
姜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