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这样最好,这样咱俩关系不是就亲密许多了。对了,黄公公,你既然要长期和我一起共事,皇宫外你还有住所吗?”
    “姜老弟,你不用操心,奴才在城里还有一小所院子。”
    靠!太监就是大贪污犯。居然有钱在外面购买房子。
    姜松还是取出一万银子送给黄舍人,让他在外面住时不缺钱用。虽然姜松明知黄舍人不缺钱,更不会缺钱花,姜松知道,这是必须的。要想让黄舍人真心跟随自己,还要帮自己好好办事,这点钱是必须要花的。
    黄舍人见姜松一出手就上万两银子,心里乐翻天。也清楚只要好好帮姜解决一些事务,大把的银子以后有的是。这次真是老天开远,跟着了姜松这名会办事且大方的主。
    黄舍人笑容满面的向姜松致谢,随后姜松让人帮黄合人把一万两银子运走。姜松也要好好的思考一下往后的工作安排,毕竟这几天一直都是忙忙碌碌,也没有时间思考问题。现在皇帝下了决心,也把相关的官凭文书送来,就必须认真详细的策划一下工作日程。
    黄舍人刚刚离开,岳父大人和卡巴奇二人来了,让姜松摇头苦笑,看来以后别想再有空闲的时间,每天会有若干的事情处理。
    姜松亲自给岳父大人、卡巴奇二人倒上茶叶,这才问道:“老卡,这二天还习惯吗?”
    “姜先生,我挺好的,听说你这次赢了不少钱,先恭喜你!”
    “老卡,谢谢!”
    “永年,咱们在弘农已经谈好一间陶瓷作坊,连工匠及作坊内所有的产品一共花了五万两银子。另外,这几天老卡也把西洋那里的人喜欢的图案画了出来,随后陶瓷作坊出产的产品均重新设计图案,那样利于在西洋销售。”
    五万两白银,这可是一大笔数额。一间陶瓷作坊需要那么多的钱吗?当然,姜松绝对不会怀疑自己的岳父大人搞鬼,这一点不用质疑。
    “岳父大人,那间收购下来的作坊规模很大吗?”
    袁枚哈哈一笑道:“早就猜测到你会有此问,你想的不错,一般的陶瓷作坊花不了那么多的钱,这间作坊不同,不仅仅是规模大的问题,关键是作坊里有很多的优秀工匠,还有些工匠原来都是在官窑里干的,有十多名大工匠都是顶级水平。作坊的产量、规模算上隋朝中最大的,现在作坊内的成品库存大约价值一万贯左右。”
    听岳父大人的口气貌似有这么一间陶瓷作坊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多收购一家。这样到是方便,也利于管理。只是在姜松的脑海中,陶瓷最好的是景德镇出产的,其规模也是最大的,为什么没有听说呢?
    “岳父大人,你知道景德镇那地方吗?听说景德镇的陶瓷非常的好,难道是误传?”
    姜松也不敢肯定此时的景德镇出产的陶瓷是否是天下最好的,对于这个时代的东西真不了解。不过貌似在景德镇出名之前,关中一带的陶瓷也是很有名的。
    “永年,你说的景德镇是有陶瓷厂,具说那里的原料非常的优秀,只是景德镇的工匠水平不怎么好,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上没法保障,其成品率太低。”
    “岳父大人,景德镇既然有上好的原料,如果仅仅是工匠的水平问题,那咱们现在手中不是有好的工匠吗?咱们收购后,从这里派出一些水平高的工匠去负责指导生产,那成品率会提高吗?”
    

第130章 重大消息
    后世的景德镇陶瓷名气之大,算是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产品远销海内外,在国外的知名度更高。如果此时提前抢滩登陆景德镇,把原料基地掌控在手中,那以后在陶瓷生产这一块就有了保障。貌似关中、中原、北方一带在后世没有再听说有陶瓷产品生产,说不定是原料问题。
    “永年,咱家现在这一间陶瓷作坊够大的了,没有必要再多弄一间,而且二地相离较远,不利于管理。”
    姜松不是为现在考虑,考虑的是长远规划。陶瓷这类产品的生产,说白了原料是关键因素,一旦原料没了,有再好的工匠也弄不出好的陶瓷产品出来。
    “岳父大人,小婿的意思你没有明白,既然景德镇的原料很好,且贮藏量巨大,咱们是否应该考虑把原料这一块先搞到手。陶瓷产品的关键在原料上,一旦原料出问题就什么都没了。现在这里还有原料可开采,要是再过几十年或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呢?这里还会有原料供咱们开采吗?此时景德镇是冷门,无人关注,正是掌控原料的最好时机。”
    袁枚听后点点头,心中对姜松是更加的喜欢,这女婿考虑问题就是不一样,人们都只关注眼前利益,姜松则开始就考虑长远的持续发展问题,这叫做战略眼光。
    “永年,你说的有道理,看来我们都没有把原料当成一个问题来考虑,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隐患。那随后我派人去景德镇考察一下,行的话就收购一家陶瓷作坊,重点是购买大量的原料基地。”
    “岳父大人,这件事不用急,可以慢慢来。派出的人手也要对景德镇进行全面的考察,特别是原料更是重中之重,能购买多少原料基地就购买多少,反正是越多越好。这东西就象是铜、铁矿山一样,掌控在手中就是钱。”
    “永年,你放心好了!我会安排信得过的人去办此事。”
    姜松把皇帝给自己的官衔文书等资料递给袁枚后道:“这是皇帝派人刚送来的,远洋贸易的事可以展开了。这次在赌局中赚了些钱,也够操作远洋贸易所需要的资金,另外小婿准备收购一家造船厂,这方面你帮我考虑一下,特别是造船方面的大工匠要想办法高薪多搞些来,随后准备大量生产最新的船只。随着远洋贸易的展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造船业会有巨大的发展,小婿准备进入这个行业。”
    袁枚自认识姜松以来,赚钱的速度实在太快,每天数钱都数得手抽筋,这是真实的事,姜松每次所说的项目,只要严格按其交待的操作,基本都是暴利,还没有一个项目失败过。袁枚连睡觉都是笑,庆幸认识了姜松,现在又成了一家人,袁氏振兴大有希望。
    其实,袁枚也是古老的家族,是三国时期袁术的后人。这袁氏家族在汉朝时期那可是正是豪门大族,是天下最强大的家族,后来由于袁绍、袁术在诸侯争战中失败,从而袁氏家族也受到灭顶之灾,家族这才衰落下来。
    “永年,既然你看好,那我也入一份股在里面,反正现在手中现金闲着也是闲着,跟随你一起投资好了。”
    汗!老狐狸真奸诈,不就是想分点好处吗?
    “岳父大人,有你的家族参与进来,那更好了,小婿手下严重缺乏管理人才,特别是经商方面人才特别紧缺,等小婿书院出人才的时候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不过造船工匠的事您老得多费点心,这是造船厂重要的一环。只有手中拥有更多优秀的造船工匠,那造出来的船性能上才会优越,只要所生产出来的船好,就不愁销售不出去。”
    “永年,这事已经着手在寻找了,为此还专门派了人到蜀,那里曾经是生产五牙战船的地方,应该会有大量的工匠,另外在江南一带也派人去了,现就是只有岭南一带没人去,岭南也是造船业发达的地方。”
    袁枚的话让姜松疑惑不解,蜀中一带能生产五牙战船,真是大大的出乎意料。在姜松的脑海中,造船业应该就是江南、岭南一带发达,这些地方毕竟面临大海,发展造船业是肯定的,也有条件。蜀中可没有海洋,只有一条长江,五牙战船是隋朝时期最牛的战船,其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巅峰,这样牛叉的战船居然是在蜀地生产出来,真是意想不到。
    “岳父大人,等朝廷的相关旨意下来后,小婿就要到山东、江南、岭南一带走一趟。至于咱们二家运作远洋贸易所需要的丝绸、茶叶、陶瓷之类的产品就要劳您老费心。到时候咱们二家先购买一条货船,专门从事远洋贸易。等条件成熟时,组建一个远洋贸易船队,到那时就是咱们说了算,想咋玩都成。”
    “永年放心,这事你几天前交待后就安排好几路人马到江南一带去了,主要就是收购丝绸。只是茶叶目前有点困难,毕竟是朝廷专控产品,要大量收购不大可能。”
    姜松此时才反应过来,古代的茶叶都是专控产品,是不能随意收购买卖的。看来只能运作陶瓷和丝绸,不过既然这样的话,这事还得皇帝点头才行。茶叶也是西洋诸国最爱之物,必须大量把茶叶销售到西洋诸国去。
    在姜松的印象中,好象英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