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大嫂,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是在赌,兄弟在运作此事时是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后才开展的。在草原上我曾经三招击败过启民可汗手下的第一勇士乌哈达,有了那一次战绩,让信心暴涨。再加上和一些高手切磋过技艺,其实在未比时心里就感觉有六成以上的胜算。后来太子定下三场决赛,那射箭虽然比不上顶级高手,要达到我那种水平的也不多,这胜算又增了几分。”
李靖是亲眼目睹了姜松和屈突通的比试,对于姜松箭法之高深为叹服。那种三箭齐射,且射得那样准的高手非常的少,这样的人绝对是高手中的顶级高手。再说姜松的枪法更是独具一格,那出枪的速度快得眼睛都跟不上。
红拂女道:“兄弟,你真的在草原上呆过几个月?那些传说都是真的?”
姜松知道,这些事红拂女不可能听外人说过,最有可能的是李靖回家说起过。姜松的这些事,此时知道的人不太多,应该还未全部传播开。但也快了,不用多长时间估计就会天下皆知。
“大哥、大嫂,到北方大草原上去猎杀突厥人,不是兄弟在朝会上说的那样。其实是为了提高家中护卫的能力而进行的实战训练,目的就是让护卫们到战场上见见血,体验一下战场上的生死,让灵魂受到血与火的洗礼。只有经过生死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勇士,而作为保护我家人的护卫,当然要强悍无比,可是关系到家人的安全。”
李靖苦笑着摇摇头道:“老弟,你这代价也太高了。不是说去了近百名好汉,只回来十多人吗?还有几人重伤,很难恢复。”
哈哈哈!
“大哥、大嫂,小弟那敢在朝会上和皇帝、众臣说真话。其实去了103人,回来99人,只挂掉5人。如果让皇帝老儿知道的话,那批回来的护卫还能留在自己家中吗?如果朝廷知道真实情况,又会怎样想呢?这事兄弟不得不防,关系到家人的安危。”
李靖心里当然清楚,护卫拥有如此强悍的实力,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允许。都会想办法弄到手中掌握或直接消灭,把隐患彻底消除。如果群臣知道事情的真实,也肯定会凑请皇帝处置。
“老弟,你的处置是对的。这事千万别让其他人知道,这事太大了。作为皇帝是非常忌讳这样的事,是绝对不会允许民间有强悍的武力存在。”停顿一下后,李靖继续道:“老弟,你家中的护卫训练了多长时间?怎么会有如此强悍的实力,听起来比军中最精锐的士兵都强大。”
“大哥,那批护卫是小弟亲自训练出来的,总共进行了三个月的魔鬼式强化训练,后来就是到北方草原上猎杀了三个月。从护卫招到家中,最后达到要求一共花了近九个月左右的时间。”
第129章 混个官当
隋朝的新兵训练差不多要六个月,经过六个月训练的新兵,其实没有什么战斗力,仅比普通的百姓强不了多少,最多就是在行动上有纪律性。要成军,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如果要成为真天的精锐之师,都必须是上过战场活下来的老兵,听姜松之言,其手下的护卫的战力强悍无比,不是隋朝中的精锐之师所能比拟的。
“老弟,有时间为兄真想去看一下你训练出来的护卫,其实力到底有多强?”
李靖是牛人,是军神、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这样的牛人在训练士兵方面也绝对是强者。凡是能带兵作战的人,其在训练士兵方面都不会弱,也都是高手。这一点姜松相信,也知道李靖在训练士兵方面有自己独到之处。
“好啊!过几天等所有手续齐全的话,咱们一起到大兴城一趟,让大哥帮我指点一下手下的护卫。”看了一眼红拂女,姜松接着道:“到时候大嫂没有事的话,也一同前往,去看一下你的弟妹弄的那些衣服、唇膏之类的东西。”
李靖过半年就得跟姜松一起远航,到时候红拂女可没人管。李靖的家人是肯定巴望不上,只能是让红拂女先认识一下姜松的老婆袁莹,让她们交流、接触一下,不行就安排点事给红拂女做,那样她在李靖走后不会感到寂寞、孤单。
李靖点点头道:“这也好,让初尘去认识一下弟妹,今后让她也个去处。自从跟了我之后,初尘什么地方都到过,为兄也是觉得对不起她。”
“李靖,你胡说八道什么?奴家愿意,你管得着吗?”
姜松一看,时间很晚了,加上李靖二口子在打情骂俏,不适合继续呆下去,否则影响人家夫妻间的那些事,立刻起身告辞。
次日一大早,姜松锻炼身体后刚吃完早餐。黄舍人跑来了,小太监跑到酒店里来送皇帝给姜松的任命文书及相关的印鉴。
姜松拿在手中看了看,他妹的,这就是古代皇帝的委任状啊!和电影电视里弄的那些也差不多,不就是一张纸,外加一颗印鉴。姜松哭笑不得的是,官职真是叫做上书房行走,给了个正五品。
“黄公公,皇帝还有什么交待吗?”
黄舍人听到又从袖子里掏出几张纸出来,递到姜松的手中,这才微笑道:“姜大人,这三份是你向皇帝所要的人的官衔凭证征招令。皇帝说了,让你好好办事,如果人手不够的话,你自己可以适当的再招几人,至于一般的具体办事人员你看着办理就成了,不必向皇帝报告。”
姜松从话中听出来,皇帝老儿允许姜松再招几名有官衔的主管人才,这些人必须报皇帝老儿同意后备案,至于一般的人可自己考虑,按实际需要而定,这类人姜松有自主权。这样挺不错的,姜松也没有想到皇帝老儿这样大方。
“黄公公,替皇帝办事是臣之本分,也是皇帝看得起臣,臣也绝对不会辜负皇帝的厚爱,一定会帮皇帝赚回大把的金币回来,这一点请皇帝放心。只是光这些文书是不成的,臣需要的三条五牙战船和二条大型补给船、货船到什么地方去取?什么时候把战船交给为臣?还有随行的水兵的挑选又要找谁去处理?购买丝绸、陶瓷、茶叶等产品的钱找谁去划拨?到各地去办事时怎样和地方官员衔接?这些事都要有个明确的文书,不会是靠咱们的二张嘴皮去忽悠人吧!那不成骗子了。”
姜松嘴上是这样说,其实心里也不担忧,毕竟有黄舍人跟在身边,这可是最好的金字招牌。有了黄舍人,协调朝中各部门、地方官员就容易很多。反正姜松准备把这些地具体的事交给黄舍人去干,估计这小太监也挺喜欢呢?最多就是等返回后多塞点银子给黄舍人,彻底把黄舍人变成宫中的内奸。那样也算是在宫中有条眼线,这事值得干。
“姜大人,这些事你不用担心,皇帝也清楚,说是过几天在朝会上,皇帝会亲自下旨说明,到时候你说的这些问题会全部解决。皇帝只是让你自己尽快找个处理事务的地方,不要搞半天连个处所都没有。”
汗!看来皇帝的意思是要把远洋贸易这一块独立出来,不想让朝中的大臣沾手,不过想想也是,一旦朝中大臣沾手的话,那些赚回来的金币天知道最后会剩下多少?能回到皇帝手中的金币还剩下多少?再说了,搞不好皇帝想把这笔额外的收入进皇宫内库,不想进国库呢?
“黄公公,那你以后就专门负责协调朝中各部门、地方各官员及军方的相关事务。这些事由你出面更好协调,另外需要些什么官凭文书之类的东西,也都由你自己搞定。等到时候咱们挑选到水兵后,为臣会给你配备几名士兵专门保护你的安全。至于钱吗?你放心!咱们从西洋返回来后,会让你腰包里鼓鼓的,绝对不会亏待你。”
世上都是利益二字,对于皇宫中的小太监更是贪财,这一点姜松相信。后世电影电视里不都这样,太监只要塞银子什么事都好办。没有银子的话,什么都不好使。现在姜松把话挑明,就是要获得黄舍人的信任,让黄舍人好好听话,别搞阴谋诡计,更别使坏。
黄舍人听说返回后有大把的银子,眼睛里立刻泛精光,连忙回声道:“姜大人,皇帝说了,你是主管,一切事都以你为主,其他任何人不得干涉。你安排给奴才的事,会认真办理,你不会担心。”
“黄公公,你以后叫臣的名字好了,不要叫什么大人大人的,那样显得咱俩太生疏,再说我也不习惯,还是随意点好。”
“你如果不介意的话,以后奴才叫你声姜老弟或永年老弟吧!”
“很好!这样最好,这样咱俩关系不是就亲密许多了。对了,黄公公,你既然要长期和我一起共事,皇宫外你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