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小地主-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让宇文节满脸通红,皇帝这话,真是最苛刻的指责了。可他却无力反驳,宰相秉国政,这财计确实是他们的职责。
  “宇文相公,这些钱财是李逍弄来的。他在登州赤山搞个了贸易港开发计划,筹集了十几万贯钱,这些钱算是正当来路,李逍确实很有本事,这方面老夫等也是自愧不如啊。真是江山辈有新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啊,我等老了。”
  李绩这个时候站出来为宇文节铺了个台阶下,几句自嘲式的解释,既替在座的诸位说明了这钱的来路,同时也缓解下皇帝那话带来的尴尬。
  “原来是李逍啊。”
  听到这个名字,诸位宰相似乎都觉得这事就说的通,甚至很正常了。毕竟李逍是个公认的妖孽啊,别人做不到,但他确实可以做的到的。
  李绩又道,“李县子确实能干,此番更是又立新功。老臣以为,如此能吏,当调入朝中。臣请求陛下降旨,召李逍回朝任用要职。”
  宇文节也道,“臣以为可以调李逍回朝,授户部侍郎或太府寺少卿之职。”
  大家都清楚李逍去百济可不是升官进阶,而是暂时贬出京。现在皇帝的态度,让大家都明白皇帝对李逍很满意,既然如此,干脆顺水推舟,把李逍调回来好了。
  更有李义府干脆说要让李逍回来负责督造大明宫,有能力者居之嘛。


第372章 摔杯为号
  “李逍这还刚到百济去上任,现在又把他召回来,这不太好吧。”皇帝沉吟着道,表面上好像很为难的样子,其实他现在巴不得马上下诏书让李逍回来呢。
  这大明宫把府库都修空了,又动用了那么多的灾民,可到现在都还没完工,这事都让他有些不耐烦了。
  若是李逍回来,让他来主持,肯定会顺利的多。过年前,肯定能搬进大明宫去。
  “李逍有功且有大才,让他去安东做个刺史,太过大才小用了。”李义府最会察颜观色,见皇帝的样子就知道皇帝的心思了,连忙接话。
  李治嗯了一声。
  “李逍确实很有经济本事,不过让他回朝做户部侍郎或太府寺少卿,是否会升迁过快?”
  户部侍郎和太府寺少卿虽然品级上来说,不算很高,侍郎有两员,且只为正四品下,可一个户部侍郎的职权极重。刺史虽也是四品,可却不能同日而语的。
  “李县子此前也出任过秘书少监的,如今又外放过刺史,现在回来做侍郎,资历上倒也是符合的。”许敬宗也道。
  正常来说,李逍的资历肯定不能做侍郎的,如此年轻,又没有什么真正的履历,可谁让人家是皇帝的宠臣呢。现在皇帝一心要重用他,大家又岂能拦着。最重要的是,人家李逍很会来事啊,修大明宫,大家都没办法了,可李逍却转眼就弄来十万贯钱,这是本事啊。
  要是让李逍到朝廷来,以他这搂钱的本事,大家以后也会轻松些啊。
  而且宰相中威望较高的李绩和李道宗他们又都比较看重李逍,他们不反对且支持,那其它人自然也没理由非要拦着,反正李逍也没什么根基,就算回朝,起码十年内总不可能会威胁到他们这些宰相的。
  “那先让李逍回来做太府寺少卿如何?”李治想了想道,还是觉得直接用李逍为侍郎有些太快了。
  太府寺是九寺之一,负责的是国家金帛谷物的保管出纳机构。这个衙门管的是财赋廪藏和贸易,和户部是相关的。
  说白了就是管国库钱粮的,相当于大唐的保管出纳,而户部相当于大唐的会计账房。
  这样的位置还是很重要的,而李逍比较会搂钱,让他来做这个职位也算是量才而用,因为李逍毕竟年轻,于是先让他做少卿。
  在隋唐以前,太府这个官衙其实主要负责的是皇室的供应支给。自隋起,才改成了掌管金帛谷物和贸易。比如说长安城东西两市的市署就归他们管,左藏右藏两个国库也归他们管,常平仓等几大粮仓同样归他们管。
  唐制以户部司财务政令,而太府掌管仓储出纳。
  太府寺的出纳,是要根据户部所行的文书执行的,户部又凭太府寺的申报审核其开支实数,以互相制约。
  为了怕别有弊端,又加防范措施,一是派御史监临出纳,二是特派大臣行使出纳权称为太府出纳使,并委判官担任事务性工作,造成结果是以前太府寺虽然有很重要的权柄,但往往担任太府寺卿的人多没什么实权,重要权责反而要另委派重臣,甚至是宰相兼任太府出纳使。
  而现在皇帝的意思,让李逍去做少卿,很明显是要让李逍去真正管太府寺事务的。
  本来李治还更想让李逍来管皇家的钱袋子,管他皇帝内库,可想想太大才小用了。若是李逍能替他管好太府寺,以后钱袋子满了,也是很好的。
  “晋李逍正四品上正议大夫,升太府寺少卿。”李治满意的下旨。
  李绩等宰相称奉旨。
  散阶连升三级,也算是罕见了。
  诸位宰相离去后,李治还是在内库里只了许久,看着那些钱财他兴奋不已。
  ·······
  安东,武珍州。
  今天的刺史府很热闹,张灯结彩,大摆宴席。
  武珍州城里但凡有点头面的人物都接到了刺史的请柬,甚至就是城外各县乡的那些地主豪强也都接到了请柬。
  杀猪宰羊,一片热闹。
  刺史府门前站岗的卫队都装扮一新,甲衣擦的锃亮,刀枪整齐。
  只是李逍这个刺史自上任以来,根本没有发过威,因此这些唐兵再严整,那些前来赴宴的人也没怎么放在眼里。
  老虎不发威,那么就没人会在意他那锋利的爪牙。
  刺史府衙后院。
  赵持满向李逍禀报道,“来的都差不多了,登记簿都快满了,收到请柬的都差不多到了,只有少数外县较远的还在路上。”
  李逍坐在那里,正在擦拭自己的宝剑。
  一把锋利的横刀,看着很朴实,没有镶金钳玉,但这把剑却是皇帝亲赐,由手艺高超的御匠打造,能够一刀砍断九张牛皮,一刀刺穿三层厚甲,哪怕是大唐的明光甲,都能一刀刺穿,堪称神兵。
  刀越擦越亮。
  如一汪秋水。
  李逍佩带此剑,却从不轻易拔剑。
  对他来说,这是天子剑,剑出必见血。
  “都来了,那就是好戏要开场了。等最后几个人也入城后,就关闭城门,无本人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城,闯者立斩不赦。”
  “没问题。”赵持满以前是个大将,对付区区一群百济土著,那真是杀鸡用牛刀。“我已经在各城门处都安排了一队佣兵,谁也别想闯门。”
  “衙门呢,这里安排妥当没?”
  “一样妥当了,所有人的护卫都被安排到了东院,那里早布下了天罗地网,过去的护卫会被要求暂时上交武器,等时机一到,埋伏在四周的府兵佣兵们就会把他们包围控制起来。”
  没有这些护卫,那么那些土著百济虽然人多,又有何用。
  “到时三郎摔杯为号,刀斧手就会冲进来拿下那些家伙,敢有不服者,直接砍杀。”
  “摔杯为号,这个我喜欢,那就这么说定了。”
  说完,李逍收起宝刀,还刀入鞘,挂在自己的腰上。
  “走吧,别让我们的客人等的着急了,一出好戏就要开始了!”
  赵持满笑着点头,也手按着横刀跟在后面往外走。


第373章 借你项上人头一用
  前衙大厅。
  亲卫队正张葱高声喊道,“安东道经略使、安抚使,持节刺史武珍州事蓝田县子到!”
  客厅稍静。
  正在相互聊天的那些武珍州权贵豪强们纷纷转过头来。
  大家的注视下,李逍一袭正式的官袍出现,深绯色的圆领袍衫,腰围玉带,上面系着一个装着银鱼符的银鱼袋。
  头顶乌纱帽,脚蹬乌皮靴。
  穿着这身很正式,也很精神,那些百济人都不由的为李逍的帅气而惊讶。不过众人的目光扫过李逍腰间的那把唐刀之时,又觉得有几分心惊。
  这把刀太不搭了,今天这样的宴会场合,这李逍怎么却非要佩把刀在身呢?
  “诸位好。”
  李逍面带着微笑一边走一边跟他们打招呼。
  他这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又马上让那些刚为那把唐刀而心惊的百济人又松驰下来,对啊,这位李刺史出了名的软弱啊,根本不敢拿他们怎么样的。
  他来这里做刺史,还不是得依仗他们这些地头蛇,否则他那刺史也是有名无实。
  一群人便也面带微笑着向李逍打招呼,心里却对李逍更添几分鄙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