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陪同的宰相见皇帝如此急迫,都不由的皱眉。
大明宫可不只是一座宫殿,这是一个宫殿群,甚至不比整个太极宫要小。
这样大的一个宫殿群,数十宫殿,几千间房间,可不容易的。
“陛下,眼看秋意渐凉,寒冬将至,应当让各地灾民陆续返乡了。否则,如此多的灾民聚集在京畿,冬天会很麻烦的。”
“是啊,如今天气凉快还好,灾民们随便哪搭个窝棚都能暂住,可一待天冷,那时无屋居住的灾民,一场大雪就能冻死无数。更何况,现在回去,也能把家里的地收一收,不管多少也能收一点,还得准备耕种,不能再耽误明年的春播。”
另一位宰相则说府库里钱快用光了。
“陛下,大明宫主体已经修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可以稍放缓下进度也没关系的。”
可宰相们越这样说,李治越听不进去。
“再加把劲,一口气修完岂不更好?”
“陛下,府库无钱呀。”
“钱呢?”
“东征、救灾、修大明宫,处处皆要钱啊。”
李治很不喜欢听这种话,朕富有天下,怎么就没钱花了?
可大臣们不管你高不高兴,要想再修宫殿,那就得有钱,可现在钱快用光了。
气的李治甩袖而去。
回到太极宫里,李治还是气呼呼的。
他想不明白,他怎么就没钱了。
武氏临盆在即,肚子越来越鼓,看皇帝不高兴,便在旁边劝说。
“缓一缓也没关系的,今年修不好,明年总能修好的,也不急于这一时。”
“朕就是不想再住在这里了,这宫里不太干净。”李治说道,‘你即将生产,朕想让你也早点移居新宫,让我们的孩子在新宫里降生。’
“可恨的是那些相公们,再有十万贯钱就能修好新宫,可却偏偏不肯掏这十万,还非跟朕说府库空虚,朕就不相信,难道朕的国库里,就连十万贯也没有了?”
武氏提醒皇帝。
“府库可是朝廷的,那里肯定还有不少钱,但用钱的地方也还多。而陛下能用的是你的内府库,而内府库里现在确实拿不出十万贯了。”
李治不说话了。
虽然他确实是皇帝,可大唐的皇帝其实也不是那么随心所欲的,哪怕他把元老们都赶走了,可宰相们依然还是拥有很大的权力。这大唐的天下,是宰相与皇帝共治天下,并不是他一人说了算。
就好比国库,国库里的钱就不是他说了算,而是朝廷管着,是那些相公们说了算的。
他真的能用的随心所欲的,是自己的小金库,可小金库里现在十万贯都掏不出来了。
“陛下,登州那边有快奏到。”
“登州?什么快奏?”
“百骑司关于蓝田县子的奏报。”
李治一听蓝田县子四个字,皱眉,还以为李逍又惹什么事情了。
“是好消息。”
那位内侍小心的打量着皇帝的脸色,见皇帝不高兴的样子,忙补充了一句。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奏报送上。
李治迅速扫过,他脸上的神情从不满逐渐转为高兴,最后甚至变成了惊喜。
“哈哈哈哈哈哈!”
“陛下何事如此高兴?”
“爱妃你自己看,那些相公们不肯给朕钱,但自有人给朕送钱来。”
宸妃武氏接过,扫了一扫,也不由的惊容。
“李逍在赤山港赚了十几万贯,如今派人押送十二万贯来京?十万贯进献陛下,两万贯给臣妾?”
“对啊,朕刚刚还苦恼十万贯都没有,气朝堂宰相们连十万贯都不肯给朕,现在李逍就送十万贯来京,真是正瞌睡就来了枕头,太及时了。”皇帝一脸欣喜,“这个瑞卿,还真是总有惊喜给朕啊!”
第371章 请李逍回来吧
激动的李治兴奋的跟个孩子一样。
他立即召来了百骑司统领张大师,让他详细的跟自己说说这十万贯到底怎么回事。张大师早就已经先查清楚了,面对皇帝的询问对答如流。
“这个瑞卿,还真是朕的一员福将,谁能想到他能一下子弄来十多万贯钱呢。还是用这样的方法,没贪剥百姓一文钱,却为朕弄来了十万贯。”
李治没把另外两万贯算进去,既然李逍说是献给宸妃娘娘的,他自然不会去抢宠妇的钱。
十万贯就够了,足够他把大明宫修好了。
张大师早就知道皇帝对李逍不是一般的喜欢,于是便也趁机锦上添花了几句。
“县子确实有非常之能,原本一座偏僻荒凉的海浦,却能让他点石成金卖出十几万贯,而且有了这规划之后,各家进入,不出三年,赤山浦真有可能成为北方大港,到时税收也能增加许多呢。”
“嗯,瑞卿总是如此,常常让朕惊喜啊。要是我大唐的官员都如瑞卿,朕还有何愁啊?要是政事堂里的宰相们,都如瑞卿这般能干,朕更是能高枕无忧了。”
张大师心想,皇上你也太抬举李逍了,他就算能弄点钱来,也不能就跟中书门下诸位相公比吧,这话若传出去,李逍还不得被诸位相公们妒恨死,搞不好以后别想再回长安城了。
“张卿,这十万贯什么时候能到长安?”
“已经到长安了。”
“什么?”李治又惊了,“怎么可能这么快?”
张大师不得不跟皇帝解释,“李县子的这笔钱用的是飞钱,不需要车马,不用押运,几骑快马沿驿站赶路,十分快捷,一天能跑几百里。”
“飞钱?”
“对,就是武珍州长安进奏院名下钱庄里的一样新事物。”
听完详细解释,李治叹道,“果然是飞钱啊,不用押运这么麻烦,那些长安的商人把钱存入长安的钱庄,开出银票,然后带着银票到赤山交易。李逍拿到的十几万贯钱,就是这些薄薄的银票,然后他现在让几个人轻松带着这银票到长安来,凭票兑换钱帛,省去了运输之累,还真是不错。”
李治觉得这飞钱的银票倒跟之前朝廷发行的债券有些类似了,但明显比债券更加方便,更利于流通了。
“既然飞钱到了长安,那可以马上兑换吗?”
“可以的,钱庄已经接到了李县子的亲笔信,钱庄随时可以兑换那些飞钱。”
“有那么多钱可兑?”
“陛下,钱庄开出的银票,本就是按商家存入的钱帛数量开出的,银票本身来说,其实也不过是个存钱凭据而已,因此不愁兑付问题。只不过,这飞钱便捷,但要付些手续花费而已。”
“花费点正常,不算什么。赶紧让人去兑换,把钱都兑换出来,朕有急用。”
当天,十二万贯飞钱,武珍州进奏院钱庄就给兑现了,兑现手续费是百之一,扣余了一千二百贯。
一箱箱的铜钱,一捆捆的绢帛,还有大锭的银铤和一根根的金条。
钱很快一车车运进了皇帝的内库。
李治亲自赶过去查看,一箱箱的打开来看,看的欣喜连连。
看完之后,他立即就召中书门下诸位宰相前来。
宰相们对于皇帝召他们去内库相见还是有些奇怪的,当然也有消息灵通者如李绩,已经提前知道了皇帝为何让他们去内库相见了。
李逍刚给皇帝和宸妃送来了十二万贯钱,好大的手笔。
而这笔钱,全是李逍短短时间里弄来的,不是抢劫也不是加税,而是把赤山浦开发了。嗯,开发这个词也是李逍说的。
真是个了不得的年轻人啊。
李绩和诸位宰相来到内库,一进来,就看到笑的合不拢嘴露出满口大白牙的皇帝,还有那一箱箱金灿灿银晃晃的金银铜钱,还有那堆积如山的绢帛。
“诸位相公不是说修大明宫还要十万贯钱吗,这里就是十万贯,拿去,朕再给你们两个月时间,把大明宫修好,然后让那些做工的灾民和工匠们返乡。”
还没得知消息的宇文节、李义府等人都有些懵。
这满满一库的钱帛啊。
十万贯,还真不会差。
可是,之前他们还很清楚的记得,皇帝的内库已经空了,差不多都能跑马了,怎么现在却又堆满了?
难道皇帝派人抢了朝廷的国库?
“陛下,恕臣斗胆,请问陛下这些钱帛从哪来的?”
李治不满的瞪了眼发问的宇文节,“卿身为宰相,却还来问朕这个问题?难道不觉得不应当吗?朕将国事尽交付于卿等,可卿身为宰相却不能为君分忧,实是让朕失望啊。现在朕有了钱,你们却连钱哪来的都不知道?”
一句话让宇文节满脸通红,皇帝这话,真是最苛刻的指责了。可他却无力反驳,宰相秉国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