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小地主-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耐旱的谷子,也不可能一点水不需要。
  空间里已经选育了一批粟谷种子,但现在水都没有,播下去也不会有收获。
  “再不下雨,就要错过季节了。”
  错过了播种,那么一季就都不会有收成。
  李逍这些天也天天的往田里跑,但都于事无补。
  大彪从街上回来,告诉李逍一个坏消息。
  “蓝溪街上粮铺里的粮食已经开始涨价了,而且涨了不少,看样子还会一直涨。”
  大彪管的饭馆每日都要买菜买粮,对于粮食价格十分关注。
  “嗯,粮食涨价这是必然的。我昨日从长安回来,听说长安粮食也涨价了,而且不仅是我们蓝田大旱,整个关陇甚至是陇右也都大旱,而且连山南也大旱。”
  关陇、山南都有旱情,这可就占了大唐三分之一的地方。
  这确实是一场大旱。
  “店里现在还有点钱,要不都拿来买粮囤积起来?”大彪问。
  大彪可是吃过饥荒的苦的,之前江南大灾,大彪家乡就被灾民们吃光了所有粮食,然后饥民们开始成为流民,继而成为强盗乱匪,走到哪抢到哪。
  本来家里还有点余财的大彪,也不得不被裹挟着成了乱民,最后还加入了陈硕真的义军,其实哪里是真正的造反,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能不被活活饿死而已。
  没饭吃的灾区是最可怕的,什么礼义廉耻都不会存在,易子而食,真正的人吃人。
  李逍点了点头。
  “把店里的钱都拿出来买粮,能买多少就买多少。还有,记住不要只买细粮,多买点粟米高粱大豆这些,灾荒之时,能吃的就能救命。”
  “知道,我会悄悄的买,然后把粮食藏好,不泄露出去。”
  灾荒之时,手里有粮有时并不一定全是好事。若是被其它灾民知道,那反而可能是个祸害,到时会有无数的饥民涌来,那些饿疯了的饥民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这个夏天大概会死不少人,哪怕是京畿之地,天子脚下,可大旱之时,依然会死人。
  别说是蓝田的百姓,就算是长安城里的百姓,在大灾之时,也只能跟着皇帝的车驾一路从关中前往洛阳就食。
  皇帝和大臣权贵们到了河南会有粮食供应,但跟着一起去河南的百姓,就只能就食河南了。
  所谓就食河南,不过是个好听的说法,更直白的说法,就是朝廷允许百姓离开家乡,然后到河南去要饭。
  至于能不能要到饭,就看个人本事,要不到,那就饿死,就是这么残酷。
  “要不提前去江南避避?听说今年江南到还好。”大彪提出一个想法。关陇、山南大旱,但江南还没听说旱情,江南虽说不如关内好,但毕竟是个水乡泽国,只要不是碰巧过去后遇到大水灾,总比关内到时饥荒强。
  而且他们毕竟也是江南人,当初背井离乡的逃进关中,虽说现在安定下来,可也还是想着家乡的,哪怕家里没有了亲人,但也总还有祖坟在。
  一走了之?
  李逍没有想过。
  虽然他本身也不是真正的关内人,可毕竟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对这里的一切也有了感情。
  另一方面来说,现在也不确定今年就一定会发生饥荒。再说了,江南之地,他们人生地不熟的,去了找谁呢?
  这年头的长途旅行,可不是什么舒适的事情。
  李家在这里也是有产有业的,就这么抛的下吗?
  日子一天天过去,灾情丝毫没有缓解的样子。
  真如许多人预料的一样,大家为了能够保住点收成,能够播下种子,蓝溪各段的村民开始组织人手,把本就不多的溪流水修坝拦截起来。
  拦起来的溪水,妇人孩子一起手提肩挑的运往地里,洒进那干裂的土地之中。虽然一洒下去,就被吸引干净,但起码能给大家一点心理安慰,希望地里的种子能够熬到老天下雨。
  “这样下去不行的,不能走过去的老路。”
  李逍摇头。
  天不下雨,就那点溪水,迟早也是要干涸的,靠着人力挑水浇地,又能浇的了多少。
  而为了争水斗殴,丢了性命更不值得。
  已经是天灾了,就不要再雪上加霜了。
  “没有办法的,谁能阻止的了。”
  “总得试试。”李逍说道。“这样,明天派人以合作社的名义下个通知,让各家各户来李家庄开个会。这个事情,得商讨一下,就算用水,也得合理安排。不能打架斗殴,更不得伤及人命。”
  “大家未必会听。”
  “我刚借了牛给他们,相信现在还有会有几分面子的。只要大家肯来就好,到时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
  回到家以后,李逍去看望了一下妻子,附在妻子越来越隆起的肚皮上听了听胎儿的动静,便又回到书房开始写写划划。
  他写的是一些关于利用合作社的名义,来组织乡民们抗灾救旱的一些想法条款。
  其实现在水还是有一些的,怕就怕大家恐慌一起,都想要抢那点水,都要拦坝修堰,而下游的则争着砸坝抢水,到时混乱一起,就难以控制。
  要是能够控制这股恐慌之心,合理的分配下水源,那么再加上打井和加水车等,则将春播完成是有机会的。
  安下了种子,都能浇上一遍水,就能多撑一些天。
  除非上天实在不给饭吃,一直不下雨,否则大家都还有些机会。
  写写画画,直忙到半夜时分,妻子婉娘几次来叫他歇息后都有点发火了,他才终于收起了纸笔,跟着回房睡觉去了。


第150章 威望
  早上天不亮,李逍便已经醒来。
  曾经每天半夜睡不着,天亮睡不醒的他,也已经慢慢的适应了这个时代的作息方式,大家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李家庄的人也是天微微亮就已经基本上起来了,不会有睡懒觉的人。这年头,不管是地主还是员外,不管家里多有钱,在家睡懒觉都是会被人一致鄙视的。
  起来跑一圈步,李逍路过书院,便也进去转一圈。
  书院的学生最近一边学习外,也一边在忙着抗旱。书院后的那片荒地,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平整的很有型。高低不平的地方已经推平,杂草灌木也都除去,连石子都给捡去。
  本来今年这里会是一块不错的粮田,特别是有书院里厕所挑来的粪肥,能大大改善这块荒地的肥力。
  去年打下的水井,还有坡下挖的几个水塘也能提供所需之水。
  可是今年太旱了,几个水塘已经快见底,田间打的几口井,也都已经深及见底,打上一桶水十分费力。
  水井太深,杨夫子正跟几个匠人在商量,准备打制几架井车。井车是专门用于在水井里取水,比起手摇的轱辘更要有效力一些。
  “现在天太旱,井水太深,架井车得极深,一架井车得费很多材料、时间。”一位老匠人说道。
  一般这种情况下,井车是很划不来的。
  “每口水井都打上一架井车,尽快打好,钱不是问题。”李逍替杨老夫子做主。
  书院这片荒地,也就几十亩,基本上都是以学生们劳动耕作为主,如果靠学生们跑到很远的蓝溪河里去挑水,那也太为难学生们了,都是才七八岁的孩子,就算再早当家,也不能这样劳累的。
  老夫子说起眼下的旱情,也是忧心忡忡。
  “都有好些孩子提出想请假回家帮忙抗旱了。”
  书院里大多是乡里农夫子弟,家里这时都全力在抗旱,他们自然也是知道的。
  “他们小小年纪,回家也帮不到多少忙,还是让他们安心留在书院里读书吧。还有书院的这块荒地,平时一些细活小活,可以让他们来锻炼一下,但是如到河里去挑水这样的事情,还是算了吧。都这么小,别把他们给累垮了。”
  “今年这个旱情很严重啊。”老夫子叹气,“本来一切都挺顺的,谁能想到这天有不测风云呢。”
  “人管不了天,只能管好自己。今年旱情严重,不少地方搞祈雨拜神的活动,我是不指望这些的,与其弄这些,倒不如踏实的组织大家合理分配下水源,共同努力把春耕完成,保种保水。”
  百姓都是纯朴的,虽然也有狭隘和小气的一面,但那也是被逼迫之下无奈的选择。
  朝廷官府是管不到太乡下地方的,这些地方只能靠着如李逍这样有能力有威望,或者是那些大宗族的族长来主持。
  在如今这种时局下,李逍觉得自己有责任站出来。
  另一面,这也是与他自己利益迫切相关的,若是控制不住局势,那么水源分配不均,到时他自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