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一盘蚕豆,一碟拌猪耳丝,再来一壶老酒。
简单,却也吃的挺香。
“三郎这日子确实过的舒畅,难怪连军中七品的参军都不愿意做,我若不是生在将门之家,我也宁愿过这种舒心的小日子。”刘俊笑着说道,一边说一边夹着凉拌野菜大口的吃着。
“可不是,谁能想到,这山野之中,还有这等惬意的日子呢。”柳温也道。
程伯献倒有点替李逍惋惜。
“三郎啊,你这生活虽然惬意,可也太过舒适,消磨志气啊。男子汉大丈夫,怎可整日里就这儿女情长,家长里短呢?你又非无才,可是胸有大才啊。连平辽之策都出自你胸腹,不知令我父兄等多么赞叹。你何不与我等一同参与东征,到时博个功名富贵,也不会到了晚年之时,叹惜空度了大好年华啊!”
薛楚玉也觉得李逍浪费才华,不说七品的参军多难得,就是这次东征也是极难得的机会。想当年他父亲年轻时家道中落,父亲也是靠投身征辽军才有机会崭露头角,做到如今的地位。
“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光想着舒适,无论如何也得挣一个封妻萌子啊。你得为自己的家族,为自己的儿孙们着想啊。”
李逍摇头,“儿孙自有儿孙福,若有本事,自然也能出头。若无本事,就算替他们挣个国公又如何,一样是守不住的。”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三郎,你说我们这活一世又为是的什么呢?”刘俊问。
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人考虑的人生价值观吧。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对于刘俊他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人活着,也许就是为了血脉延续,子孙繁衍,为的是功名利禄,说到底就是名利,为自己得名,也为家族和名,为自己挣利,也为家族挣利。
相对来说,李逍这个后世人的价值观,或许更自私一些,自己活好了就没白活。
所以他想的更多的是活的舒适潇洒,却不会想到太多太远去。
程伯献他们无法理解李逍的这种舒适,李逍也一样难以理解程伯献这些将门子弟为何对功名如此的执着。
他们身为将门子弟,可谓含着金钥匙出身,一出世就有父荫,小小年纪就能得官获勋,哪怕这辈子不努力,躺着也能享受一世。
可他们这些子弟,却绝大多数非常努力,他们比常人更渴望功名,甚至愿意为此赴汤蹈火,上阵厮杀。
相比起唐以后的宋明清等朝代的勋戚子弟,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勋戚子弟,算是真正的雏鹰,不像那些明清的草鸡们。
草鸡喊的凶,却胆子小。
李逍自认不是雏鹰,但也认为是草鸡。
他不会如草鸡一样喊的响却胆子小,他是真的不愿意去拼,他觉得完全没必要,人并不是只有一种活法,现在这种活法也不错。
任几人如何劝,李逍就是不愿意去辽东。
去辽东打仗,那是会死人的。哪怕是呆在帅账里当参谋,也绝不会很轻松,千里迢迢,那般苦寒,何必去受那罪呢。
“几位兄长,小弟我近日又研发出一种不错的好东西。以花露、香精加上烧酒,配制出一种香水。根本不同的花型,以及香精种类,可以配制出不同的香型,男女老少都有适用者,只需一滴,就能让人芬香环绕。”
有了白酒蒸馏技术,自然就能弄出更多的好东西来,香水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李逍不愿意当官,不愿意去打仗,但却愿意挣钱。
钱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用的工具,有了足够的钱,可以买田买地,甚至买来人脉关系,甚至是官职爵位。
现在药酒很挣钱,李逍打算再弄点香水挣挣。
相比药酒算是中高端市场,香水他直接定位高端人群市场,算是奢侈品吧。不过背靠着长安城,尤其长安还是一座国际贸易都市,相信香水会非常有市场的。
不过和药酒一样,做这种赚钱生意,一定得有点背景靠山,所以李逍早想好主意,就拉着这长安四公子一起做。
有钱大家一起赚,李逍出技术,他们出人脉。
“听起来不错的样子,既然是三郎想出来的点子,我相信肯定是不错的,怎么做,三郎你开个口就行,我们听你的。”柳温道,上次药酒生意可是做的很成功。
程伯献在一边道,“三郎做事我们放心,不过这香水生意,我有一个小要求,我希望三郎能够拉王员外一起来做。”
“拉他干嘛?有我们足够了。”李逍对那王员外可是一向不怎么感冒的。
程伯献呵呵两声,“其实王员外还未必能够看的上这买卖,不过我觉得我们最好能够拉上他,若他真愿意一起,那就好了。若他不愿意,我觉得我们也可以拉上王爷外的夫人家一起合伙。”
“有必要吗?”李逍问。这香水生意可是必赚的买卖,跟人合作,那就是白给人分钱。
“非常有必要。”长安四公子一起点头。
“既然这么说,那你们去问问看吧。”既然这四公子都说有必要,李逍觉得那王员外可能来头真的比自己想象的还大些,如此,他也就不如过于拂了他们的面子了。
第131章 包租公
永徽五年正月。
合浦公主上奏皇帝,请求出家。
天子未允。
未几,公主再上奏,依然请允许熏戒出家为女冠。
大唐此时,三教之中最受尊崇的就是道教。当年唐高祖李渊曾经称自己是太上老君李聃的后代,是神仙之苗裔。虽然老子不是道教的创始人,但却被尊为代表人物,于是在唐朝,道教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李唐王朝信奉的第一教。
玉濑公主要出家,自然首选道教。
皇帝李治几番不同意妹妹出家,但公主数次上奏,言辞坚决,最后李治只得下旨同意玉濑熏戒。
没有什么隆重的仪式,玉濑在蓝溪自己的山庄熏戒出家,道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皇帝特派太史令李淳风代表出席,主持仪式。
为了弥补这位皇妹,皇帝还特别下旨,虽然公主出家,仍封号公主,改封号蓝田长公主,并将原本收回的食邑,仍交给公主,并加封三百户合前封共八百户。
皇帝还特别将公主所居住附近的王顺山一片山区划给公主,还派人为公主营造道观,并特赐名灵都观,做为公主出家修行之所。
虽然公主马上又上奏,称自己已经出家,便不应当再保留公主封号,和食邑财产,但皇帝不许。
······
蓝溪,李家庄后山。
李逍陪玉濑一起散步。
“这么说,以后这片山都算是公主灵都观的地盘了?”
“以后叫我真人,我已经脱离俗世了。”
李逍打量玉濑,隔了一段时间,玉濑销瘦了许多。少了几许飞扬,多了几分哀愁。
“公主说笑了,生在这俗世之中,谁又能真正跳出凡尘俗世呢,我们都不过是凡夫俗子罢了。就算公主如今想逃避,也是不可能的。不过这里山清水秀,建个道观,在这里静心修行也好,修心养性,免受凡俗打扰。”
玉濑出了家,但公主的封号没变,食邑还增加了,皇帝不但把蓝溪后的王顺山一大片都划给了公主做灵都观的修行之地,甚至还特意把公主的食邑封地换到了蓝溪来。
八百户食邑封户,就包括了李逍家。
虽然说李逍也是个正经的地主,但如今也算成了公主的封户。
好在大唐的食邑制度与前几朝大有不同,虽说封侯贵族们有封地食邑,但其实已经不算是真正的封地了。
公主封地蓝溪,但并不能管理这片封地。封地上的八百户划归公主,也就仅仅是每年应当交给朝廷的租税,转交给公主而已。
甚至每年的租税,也不过是公主府派员到蓝田来,随县衙派出的官吏共同到下面征收租税,而且征收到的租税,还得将三分之一上次给朝廷。
并且所征收的租税,其实是完全按照朝廷的制度规矩,不得更改的。
因此说起来,玉濑现在不过是蓝溪最大的一个地主,名下有八百户人口做为他的租户。但除了收租,并没有其它什么特权了。
这或许就是唐王朝对食邑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他让那些封侯们,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封地的直接所有权和管理权,所谓封地食邑,不过是得到一点实际的钱财收益而已。
甚至许多贵族们的封号,跟他们的封地都没有了半点关系,封号蓝田,可能食邑却在江南,甚至所谓食邑多少户,不过是被直接简化为了一户折多少钱而已。
如汉魏之时,封侯们直接有封地,有封户,封地如同国中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