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6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啥机会呢?驻在大宋国都的使节秘密派人送回来两具钢板弩。如果只是两具那也没啥,再厉害的武器数量太少也是枉然。但真不是两具,而是上百具。
  这件事儿立刻就引起了西夏枢密使陵结讹遇的关注,他先是用重金把这些钢板弩买了下来,然后又找了一个回鹘族人冒充回鹘商人去开封和这位神秘商人接触,假称因为商队有需求,也要求购钢板弩。
  等这一批钢板弩到手之后,回鹘商人也和神秘商人混熟了,大概明白他是什么来路,背后很可能是某位大宋高官。这些钢板弩本来是给禁军的军备,但被人克扣了下来转而出手赚钱。
  听闻是这种情况,小梁太后依旧不太放心,生怕是宋人在试探西夏的态度,干脆还是打着回鹘商人的名义与神秘商人交往,看看能不能得到更多利益。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五名来自大宋的工匠被秘密送到了边境,又被西夏军队带回兴庆府。
  这五个人来自大名府工坊,他们不是自愿去西夏的,而是被监使以给边军修理弩具骗到边境的。等他们明白过来时已经成了西夏军队的俘虏,不想就范也得就范。
  工匠的到来彻底解决了炼钢和制造钢板弩的技术问题,可依旧无法炼出弹簧钢。不过和钢板弩的成品相比,通过走私渠道用高价购买一些原料要比直接购买钢板弩容易多了。
  而且五名工匠还带来了另外几种让西夏人喜出望外的武器制造技术,攻城弩、火箭、霹雳弹、投石机。
  有了这几种武器,小梁太后就不再揪头发了,只要养精蓄锐个三五年,大批量制造这些武器,加紧训练西夏军队熟悉使用。有朝一日大军南下时,就再也不用担心那个阴魂不散的凉王了。


第765章 小梁太后(二)
  俗话讲,计划赶不上变化,小梁太后计划的挺好,可真要工业化生产这些武器,她很快就发现难度不是一般高。
  从炼焦到炼铁再到炼钢,全都要从头起步,如果光是原材料什么的还好解决,最麻烦的就是没人啊。没有合适的工匠,光靠这五个人累死也没用。
  不过当皇帝的要想做什么事儿真比洪涛便利多了,只要敢倾尽全国之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西夏这几年就啥也没干,光穷兵黩武了。
  这么做的效果就是让七八万主力换装完毕,可强行上马的副作用也不小,国库早就空了,贵族们也扛不住了,再没有收益的话,等不到大军南下国内就得先打起来。
  无奈之下,小梁太后不得不提前发动了战争。要不说这个女人是条汉子呢,不动则已一动惊人,倾尽所有召集了二十五万大军,连同十万阻卜骑兵,把身家性命连同西夏的国运都赌上了。
  其实刚开始小梁太后还是有点犹豫,没敢全军南下,只派了一万西夏骑兵和二万阻卜骑兵小规模侵入秦凤路先行试探。
  假如宋朝禁军战斗力不强有机可乘再大军南下,假如对方依旧很强打不动,宋朝怪罪下来也好把责任推到阻卜人身上,还有退路。
  没想到老天爷眷顾西夏人,这一试愣是试出个天大的机会。宋朝禁军战斗力大不如前不说,还排了个怪阵,光顶出来一位齐王和不到八万军队,东面姚古的援军迟迟不见救援的迹象。
  到这时小梁太后依旧没敢全军压上,生怕中了宋朝的计谋。但随后从开封传回来的消息把她的顾虑完全打消了,不是计谋而是内斗,宋朝皇帝有意利用这个机会把未来的太子齐王干掉。
  这则消息到底靠谱不靠谱呢,小梁太后觉得很可能。宋人就是爱内斗,尤其牵扯到皇位,别说一城一地,把全国打烂都很可能。而且她此时也没了退路,只能赌一把,这才令旗一挥带着主力滚滚向南。
  这一路上基本没遇到像样的抵抗,很顺利的在卓啰城依靠兵力优势打垮了齐王的主力。只可惜这位齐王别看年纪不大,也没有统兵作战的功绩,生性却狡猾的很。
  眼见势头不对立刻把主力舍了,带着剩余的二万多人星夜后撤,抢在包抄的阻卜骑兵之前缩进了兰州城。然后一点都没慌乱,更没有弃城逃跑,而是坚守在城内准备硬抗。
  这时小梁太后突然发现兰州已经不是原来的兰州了,城墙高大厚实还特别硬,城内粮草充足,不善于野战的禁军一到了城墙上战斗力马上翻倍。
  双方的武器也没太大差别,真比较起来,兰州城内的投石机、火箭还比西夏军队强上不少。攻打了好几天,连霹雳弹都用上了,也只把城墙炸开了一个小洞,愣是没倒也没塌。
  打不下来兰州,西夏大军就不敢全力南下。小梁太后一边命令加紧攻城,一边让大将嵬名保役带领十万兵马西进,打算先把凉州拿下再南下湟州,打通第二条南侵的线路。
  就算最终不能攻陷兰州,那也要把失去的国土夺了回来,再绕上西北最富饶的凉州和湟州,好像也不亏本。
  这时开封城又传回了消息,两条,有好有坏。坏消息小梁太后一直有心理准备,果不其然,凉王正带着新军北上。好消息是凉王的新军并不是朝廷组建的,而是凉王召集的,逼着大宋朝廷不得不捏着鼻子委任。
  私募兵马代表着什么小梁太后太清楚了,如果她的手下大将突然有了一支不为人知的强军,自己也只能先承认。可一旦有机会就得想办法除之后快,哪怕为此损失一些利益。
  此举就是找死,不管输赢凉王都死定了,从此往后西夏人就再也不用提王诜而夜不能眠。通过这个消息,小梁太后还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内容。
  凉王为何要这么急着北上呢?找个熟知大宋朝政的大臣问问就全清楚了。齐王是凉王的学生,还是当年的准太子,由于皇帝死的突然,他人又远在幽州作战,才被叔叔占了位子。
  当时还是经略安抚使的凉王没有反抗,很多人一直不太明白缘由。按说挟大胜辽皇的威风,新军完全能一鼓作气打到大名府,有了当地的工坊相助攻克开封难度不大。
  现在小梁太后全明白了,当初凉王之所以没反抗,很可能是和当今大宋皇帝有过默契,将来还是要把皇位传给齐王的。
  但是皇位这个玩意一旦坐上去就谁都不愿意下来了,别说是侄子,就算亲儿子该弄死也得弄死,哪怕只为了多坐一年。
  可是凉王不乐意,这次他就要亲自把凉王救回去,下面的事儿绝大多数人都能猜到,齐王获救之时,就是凉王造反之日。
  这样一琢磨,小梁太后突然觉得凉王也不是那么可怕了。这位战无不胜的大宋守护者好像在权谋方面很弱,尽然主动跳进了一个腹背受敌的战局,换成任何一个合格的官员都不会这么做。
  既然凉王也入局了,小梁太后就有了新的战略安排。兰州已经是囊中之物,重要的是怎么把这位凉王干掉,只要能除掉他,宋朝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自己在西夏国内的威望也会蹭蹭涨。
  不敢说一举灭掉这个老大的国家吧,反正甘凉路、秦凤路这片富饶的土地要归西夏所有。有了这些土地的滋养,西夏国会迅速壮大起来。等人口足够、粮草充沛、武器齐备之时,就是大宋灭亡之日。
  可怎么除掉这位战无不胜的凉王呢?小梁太后觉得兰州城就是个天然的大陷阱。只要齐王还活着,凉王就会义无反顾地一头钻进来。自己只需养精蓄锐,同时盯紧两侧宋军的动向,这场仗就赢定了。
  十万西夏男儿对阵一万大宋新军,听上去和当年六万西夏铁骑被三千湟州新军歼灭没什么优势。
  但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的湟州新军有钢板弩、攻城弩、火箭、霹雳弹、投石机,还有凉州城和乌鞘岭的险要地形相助,西夏儿郎只能用身体去抵抗这些歹毒的武器。现在不同了,自己也有了这些武器,且人数是对方的十多倍,没理由还打不过。
  就算这样小梁太后也没敢太托大,她和手下将领筹划了很久,定下一条看上去非常缜密的作战计划,那就是消耗战。
  利用清水河和新军对垒,不管损失多大也要把新军的武器消耗掉。只要得不到充足的补给,新军就会越打越弱。
  所有西夏将领包括小梁太后在内,都不相信大宋皇帝会在此时支援一个说不定哪天就会把自己赶下皇位的凉王。
  “陛下看清楚,河对面就是抢我国土、杀我国民的凉王新军,只要打败他们,这片膏腴之地就由你掌控了。”
  此时小梁太后的车马就在中军,她举着一架望远镜正在欣赏河对面新军的阵仗。心里也不由自主的赞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