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大人恐怕还不知道,甘凉路从前年就可出上好战马三四千匹,只要牧民足够,上万匹也是弹指一挥间,若要有急用还可以从回鹘、吐蕃商人处购买。坚甲利器配西凉战马,贵国靠骑兵压制大宋步卒的时代很快就该结束了。”洪涛还嫌坑不够深,继续挖啊。
  “开国侯此言何意?我契丹儿郎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刺激太大往往会起到反作用,萧兀纳此时就有点恼羞成怒,道理他都懂,但坚决不想承认处于弱势。
  “萧大人放心,就算陛下要这样做本官也会据理力争。大宋养这么多精兵是负担,枉费国努,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比如说用大海船把这些兵甲利器全运到渤海国去,不光不用耗费,还可以换来上好的毛皮、角筋,包括海东青。”
  “尔敢!”大坑太深了,差点没把萧兀纳的腿摔断。俗话讲狗急了还跳墙呢,洪涛这个主意先不说能不能成,但只要说出来,是个辽国官员就得急眼。
  这叫啥?放到民间叫挑拨两口子打架离婚,放到国家层面就叫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属于叔可忍婶不能忍的大事儿,必须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放手!”洪涛之所以敢这么刺激萧兀纳,凭的不是一身指点江山的王八之气,而是身边那几名特种兵。
  此时他们的短刀就顶在萧兀纳后腰上,还有短弩相逼,只要这个契丹大汉再有动作,真就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了。
  “萧大人,本官刚才不是说了,第一步叫互信,第二步才叫互伤。要是兄弟之国能互信,何必费这么大力气争斗呢。待本官把驿道修通,两国在边关不再兵戎相见,就可以建立更大的榷场。届时这里的兵甲利器可以变成铸铁炉子、农具。两国继续兄弟之约,一起把外人赶走,不就可以世代和睦了嘛。”
  这番话说的洪涛自己都不信,太假了,但只能这么说,有时候说实话是要遭人恨的。不过从他的本意来讲这番话不全假,目前对宋辽两国最有利的就是先瓜分西夏,把三国演义变成二虎相争,简化局面。
  “王丈可能做得了朝廷的主!”受了这么大刺激萧兀纳的脑子全乱了,使劲儿不想信,可漫山遍野的火光和隆隆作响的锻锤让他无法把内心平静下来。
  “萧大人此言差矣,人与人交往不看怎么说,要看怎么做,本官认为国与国之间也该如此。该做的本官正在做,下一步棋就得看萧大人您的了。”
  朝廷同意?快拉倒吧,朝廷里那些人要是能看到这一步,自己早收拾铺盖卷滚蛋了。但洪涛也不怕辽国使节去提这件事儿,修路、造船都不是偷偷做的,朝廷早就知道,边关互榷更是朝廷的政策。
  其实说了半天都是废话,目的只有一个,拖时间!只要辽国君臣有这方面的想法,就不是一天两天能问清楚的,战争也不会太快来临。等他们明白过来时自己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他们不想打自己还不答应呢。
  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每一句话都是在撒谎,都是在为自己国家谋取利益。谁信外交官的承诺,谁就会吃大亏。
  可还不能全不信,毕竟人或者国家都是要有基本信用的。所以任何战争刚开始都要找借口,用来向世人证明己方是正义的,对方是违约的。
  如何把握尺度和分寸,如何在谈判桌上不费一兵一卒就拿到红利,不光需要犀利的口才、敏捷的思维、缜熟的国际关系,还得靠真正的实力。
  假如没有新军可以依仗、没有工坊当做筹码、没有造船技术发挥,洪涛就算说破嘴皮子萧兀纳也只会一笑了之,并在心里默念:这孙子太能白话了,一点实的没有,纯口贩子。
  还得回国和辽国皇帝说:南朝没啥能人,全是夸夸其谈的废物,该出兵就出兵吧。


第557章 连环计
  “只凭一条驿道远远不够,若是想让我皇相信,王丈还得拿出更多诚意。”萧兀纳还没完全晕,他如果去经商也应该是把好手,聊啥都成,一说掏钱就不见兔子不撒鹰了。
  “……确实如萧大人所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融化坚冰还需两方多加努力。你看这样成不成,海船不去渤海国,而是到北朝港口。铸铁炉、蜂窝煤、农具皆可,也无需用马匹、角筋交换,毛皮、羊毛就可。既然陆地上有榷场,在海边再弄一座也无可厚非,若是萧大人连这件事儿都做不到,我们就没必要再往下说了。”
  洪涛背着手仰面向天,像是在做艰难的抉择,话说的也很不客气,基本算宣布这次谈话到此结束。其实他是怕笑出来破了局,从晚饭绕到破晓时分,就是在等对方提条件呢。
  用海船往辽国运送紧俏物资,或者叫战略物资,听上去挺诱人。生铁炉子、碳钢农具,重新熔炼之后就是兵器和盔甲。辽国缺铁就如大宋缺马,要是让辽兵全拿上钢刀、穿上铁甲,宋军就更打不过了。
  但这还是个坑,深坑。洪涛挖了一串坑,就算对方躲过一个,落脚的地方还会有下一个。熔炼生铁、碳钢确实比用矿石炼造容易,拿上钢刀、穿上铁甲的辽兵也确实更厉害。
  可是有件事儿他们不知道,战争模式变了。未来辽军要面对的不再是北宋禁军,而是新军。新军打仗不怕对方兵甲犀利,到目前为止也还没发现古代人能造出来可以抗住钢弩射击的盔甲。
  造出来了也穿不动,能穿上也没用。因为新军还有攻城弩、箭射榴弹、马蜂窝和一窝蜂。契丹人费尽心思造出来的兵甲在这些攻击手段面前都是浮云,有和没有基本差不多。
  可是为了制造军械辽国会耗光他们的元气,军费开支这个玩意就是吸金兽,有多少都不够花的,除非能用战争赚钱。
  在这个大坑后面其实还有一个更深的坑呢,用海船和辽国交易货物,必须得有至少一座能让大海船停靠的深水港。这个港口肯定不会由宋朝建设,就算洪涛乐意辽国君臣也不乐意。
  只要辽国皇帝答应了这笔交易,那他们就得在一个最合适的地方建造一座码头。这个地方在哪儿合适呢?洪涛最有发言权了,它只能也必须在天津附近。
  为啥这么肯定呢,因为上上辈子他带着金河帝国的战舰来过,还烧了当时蒙古人的粮仓。那里有一条河可以逆流而上进入内陆,并且槽船可以直达中都,也就是目前辽国的南京。
  到了这辈子沈括又给补上了一课,这条河并不是蒙古人修的,而是辽国萧太后修的,它叫萧太后运河。
  修这条运河的目的只有一个,把东京的粮食通过海路运到南京。为此萧太后遣工匠耗费了好几年时间,连通了海河、凉水河,让海运的槽船可以一直深入内陆抵达后世通州区张家港一代,再经过人工运河与洗马沟、护城河相连,最终汇集到莲花池内。
  这个莲花池就是后世北京西客站南边的莲花池公园,在宋辽时期这里被称作西湖,面积有后世的很多倍以上,确实够大,停泊槽船绰绰有余。
  这些不是洪涛猜的,而是沈括亲眼所见。他还在辽国南京城外的西湖上泛过舟,具体多大都找不到形容词,只能用烟波浩渺、一望无际描述。
  辽国君臣愿意让宋国的海船进入内陆吗?肯定不乐意,所以他们还得在海河口附近再修建一座码头,把南来海船上的货物卸下来装到槽船上再往内地运。
  于是乎,洪涛就能在敌国腹地白白得到一个可以停靠远洋大海船的码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必须得有啊,洪涛是那种无利就起早的人吗?
  只要有了这座海运码头,洪涛抢回燕云十六州的把握就能提高到了九成,剩下一成交给老天爷,这是规矩。
  萧兀纳熬了一宿,第二天又和特里公主嘀嘀咕咕了一早上,连午饭都没留下来吃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不久之后王十的密报就来了,这位南院枢密使带着几名随从和十多匹马离开馆驿,在一队禁军的护送下北返了。至于说特里公主嘛,她伤势太重无法车马劳顿,活生生的扔给了开国侯王诜照顾。
  事已至此,洪涛才算把小心肝完全放下来。萧兀纳和特里公主不打算告发自己,其它的先别指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个局根本就不是为了忽悠辽国君臣布的,目的只为让自己脱离麻烦。
  “看到了吧,你被族人抛弃了。不要再绝食啦,你饿死他们也不会动容,还是归顺我朝吧。本官心软,勉强容留你在府上居住些时日。不过本官这里从来不养闲人,就算小童也得干活。所以你自己说说都会做什么,好让本官酌情安排。”
  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