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儿,不许弄坏爹爹的沙城,也不许把沙子往嘴里塞哦,一会爹爹来检查,如若不听话以后就不能玩沙子了。晚上本官要宴客,过一会你就带嘉儿回去吃饭!”
打发走了富姬,洪涛又和女儿强调了规则,然后向旁边的王嬷嬷耳语了几句,这才搓着手向院外走。其实他心里也不太踏实,苏轼和自己断交了,自打湟州一面之后再无联系,为何突然登门拜访,这里肯定有原因。
苏轼确实来了,正和章惇端坐在正堂与长公主闲谈,看模样他过得还不错,比去年到湟州时稍稍胖了那么一点点,脸上也没有什么不悦之色,这就更让洪涛怀疑了。
“两位大人登门令寒舍蓬荜生辉,诜正在与小女玩耍,未曾更换衣服,还望海涵,呵呵呵呵……”
再有疑点也得面对,洪涛把手上最后一点沙土搓干净,深吸一口气大步走上正堂,一边抱拳一边打着哈哈,要多虚有多虚。
“轼此来乃专程赔礼,井底之蛙目光短浅,不曾想到晋卿之志,更无七星同宫之能。将军在边关为国御敌,我等在朝中无知鼓噪,实乃罪人、小人也!”
疑点一见面就解开了,苏轼起身肃立,虚掸了一下袍袖,抱拳躬身九十度,字正腔圆。洪涛试过这个姿势,很影响说话的气息,不知道他是怎么练的。
“章相,子瞻兄这是为何?”登门道歉,这么快就醒悟了?
承认错误要很大勇气,不光面子受损,还是对自己之前认知的否定,很多人都做不到,越有成就的人就越难低头。
洪涛不觉得苏轼人格能高尚到如此地步,但又找不出别的解释,所以先没去制止苏轼的大礼,而是把问题扔给了在一边端坐看热闹的章惇。
今天这事儿肯定和他有很大关系,高翠峰说过此人和苏轼也是莫逆之交,现在又高居相位,肯定不会出啥好主意的。
“子瞻以前误会了晋卿,听闻本官要来府上做客,特意前来认错,难道晋卿不打算接受?”章惇说了等于没说,全是废话。
“我已让厨房备了酒菜,劳烦娘子去看看,免得下人粗手粗脚坏了府上的名声。子瞻,还请坐下说话,对错的事儿不可轻易下结论,也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我只是按照本心在做事,说不定身后还会背上骂名。”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洪涛决定还是先让苏轼坐下说话。俗话不是说了,士可杀不可辱。在思想观点上有冲突不算事儿,但如果被人误会遭到了侮辱,那就真是不死不休的深仇大恨了。
“这些天晋卿过得很是惬意,有儿女环绕又有妻妾相伴,可不知朝中为了湟州币制改革的事儿已经吵翻天。本官有一事不解,还请晋卿解惑。”
再次分宾主落座,洪涛的茶杯还没举到嘴边,章惇就来事儿了。他倒是直爽,半句客套话不说,一上来就是干货。
“下官还没来得及谢过章相相助之情,既然章相有话要问,诜知无不答。”洪涛总觉得章惇有点太自来熟了,登门拜访也不提前派人送个信儿,进门就提问,自己和他有那么熟吗?
“晋卿莫要诧异,子厚也是府上常客,你二人还曾为墨宝争斗不止,每次见面总要比试一番。”苏轼经历过驸马失忆之后谁也不认识的情景,见到王诜对章惇始终以礼相待,知道老毛病还是没好。
“哈哈哈哈……不提也罢,此事煞是令人烦恼……不知咱二人最终可分胜负?”洪涛一听,得,又是个熟人。怪不得他在崇政殿里总和自己过不去呢,换做自己突然见到熟人,对方却装不认识,肯定也是这样。
“晋卿的画技高一筹,字嘛,还是为兄稍胜……唉,世事无情啊。”一说起当年的情景章惇也忍不住揪着胡子感叹了起来。
那时候驸马没有实职,自己也不是宰相,苏轼职位更低,再加上李公麟等一群屁大点的小官,也就驸马还富裕点。
有事没事儿这群人就凑到驸马府蹭吃蹭喝,然后再各抒技艺斗得不亦乐乎。转眼间大家都功名成就,但相互之间的隔阂也大了,再也找不到当初那种想说什么说什么的感觉。
第415章 不速之客(二)
“不光字,我现在连画都不会了,两位稍等……”章惇要问什么问题洪涛大概能猜出来,无非就是湟州的各种新政。这些东西该不该和他们讨论得想想,所以得拖时间。
于是借着章惇的话茬,干脆还是溜号吧。干嘛去了呢?到书房把那副塞外雪城的画给找了出来,当做自己近期的画作给两位旧友欣赏。
章惇和苏轼本来也没啥急事儿,突然见到这么诡异的画风和不认识的技法,立刻就成了两位画评家。
一个说立意新颖、不落俗套,应该算是画坛的新派别;一个说这叫神马玩意,小孩子画的都比驸马强,一点意境都没有,光画的规矩干脆找匠人不得了。
要说苏轼这个人吧,真是记吃不记打,刚道完歉就忘了疼,说王诜的画一钱不值的就是他,还说得那么通俗,半点脸面也不给主人留。听得在院子里溜达的特种兵直咬牙,这要是放在湟州和凉州,早拉出去堆雪人了。
这一打岔,中午饭时间就快到了,驸马王诜说要亲自下厨做几道菜,然后又溜号了。
等他再出现时,两位北宋高官正看着一桌子按照后世方法做的日本料理流哈喇子呢,再也顾不上提问,主人刚把酒杯端起来,他们俩都干了。一尺多长的筷子用的出神入化,再滑再圆的菜品也能一下入口,毫不拖泥带水。
洪涛的计划是用驸马酒把这两个人灌醉,就啥也不用解释了,顶多陪着两个醉鬼发发酒疯,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但洪涛忘了一件事儿,驸马酒已经不是暗藏的杀器,它虽然还没在市井大范围售卖,但官员们总能从皇帝那儿搞到私货。章惇和苏轼也很有自知之明,面对驸马的频频举杯光用话敷衍,十次举三次,还有两次不喝。
很快洪涛也看出来了,这两位是有备而来,小伎俩都不足惧,那也别忙着挖坑了,赶紧吃吧。再慢点不光灌不醉他们,自己还得饿肚子。
“别上了、别上了,我家再富也架不住如此豪客。两位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只要不牵扯朝廷政策,哪怕缺点徳我也认了。”桌上的菜品已经上了两轮,章惇还要吃,洪涛直接示意厨娘撤下酒菜换茶水。
面对这么两个不要脸的玩意,想凭几味菜肴蒙混过关显然不太可能。所以说洪涛非常不愿意看到社会整体道德水准下降,大家都不要脸了自己的优势就没了。遍地都是君子,二皮脸才有机可乘嘛。
“我想问晋卿一个问题,青塘董毡为何会突然战死,溪罗撒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据闻此人之前是湟州团练使,他的族人也多在新军中供职。若是此事晋卿不能讲清楚,本官就无法在朝堂上为币制改革表态。”
果不其然,苏轼一张嘴就直指要害,他们确实不是来蹭吃蹭喝的,更不是专程来给自己道歉的,而是要确定自己的危险程度,然后再决定如何站队。
“对朝廷而言,溪罗撒也好、董毡也罢,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为大宋带来好处。董毡控制下的青塘并不安稳,就像墙头草,忽而倒向大宋忽而又倒向西夏,听说和辽国还有牵扯。这种蕃官要他何用,难不成朝廷的钱粮多的非要去养头喂不熟的狼?”
这件事儿并不是第一次有人质询,洪涛也不是第一次解释。凉州战役结束之后首先就向皇帝说明了溪罗撒替换董毡的好处,更没有隐瞒自己袭杀董毡的事实。
神宗皇帝后来也没再提起过这件事儿,他肯定不是信了,但又不能完全不信,这是在看效果呢。说什么都是虚的,不看广告看疗效的道理,古代人有时候比现代人理解的还深刻。
经过小半年的观察,溪罗撒确实比董毡表现好,不光在极短时间内平定了青塘局面,还派兵协助湟州新军攻下了甘州。更频繁上书向朝廷表忠,措辞一次比一次坚决,就差指天发誓谁有二心谁是王八蛋了。
皇帝当然也不相信任何誓言,但青塘的局面确实有利于大宋。董毡在位的时候并不能完全控制住手下的部落,受到西夏的影响隔几年就发生一次大规模叛乱。
再加上董毡心里也不是特别坚定,有时候甚至会纵容手下,对大宋维护西北局面总体上讲有利有弊,耗费并不少。
但溪罗撒上位之后,不光把董毡的亲族杀得干干净净,还趁机把几个大族群也都干成了半残。目前青塘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按说这样更不利于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