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子尽管安排就是,这次回来我带了几名可以信任的老兵,就留在府中听用。以后出门的时候让他们跟着,千万不要怕麻烦。”
洪涛作为一个男人,有时候真觉得还是古代好,娶个妾就这么简单,没有争吵怄气,有时候不想要都不成。解决完了富姬的问题,还有一件事儿需要安排,那就是家人的安全问题。
“……大兄已经派了禁军……”长公主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丈夫一说要留亲卫在府中,她就觉察到不太对劲儿,只是根深蒂固的教育让她不能过问朝廷上的事儿。
“官家的禁军只是摆个样子震慑宵小,我在边关杀敌多,也没少得罪朝廷的官员和边军,他们坏起来比西夏人更甚,有备无患。好了,去安慰安慰绿荷吧,她在府中帮你带嘉儿也不容易,就说待紫菊回来之后本官一并收了,不能厚此薄彼,让她不要多想。”
该交待的交待清楚了,肉片也吃的差不多了,羊肚却依旧不见踪影。想一想刚才绿荷的表情,估计不去劝劝今天就别想吃到。这个工作还得交给妻子去做,自己就当啥都不知道。
纳妾,印象中这件事儿好像并不难,尤其是对富贵人家而言,不管是两情相悦还是用钱赎买,反正拿花轿把人抬进府中,也不用摆酒席,更不用请宾客,直接入洞房就完了。
但实际上真没这么简单,手续之繁琐和娶妻差不多。首先就是妻子和妻子家人的允许,这一点算是基本通过了,长公主自会去和皇帝说项,想必皇帝也不会干预。
其次就是找媒人,没错,在宋代纳妾也得找中介。他们不光是中介,还是程序保障和见证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最后,在纳妾之前媒人或者中介会把双方的详情、约定、赎买价格等等都写成一张契约,再拿到相关部门纳税备案之后,才算正式完成了法律程序。
这些事儿既不用洪涛自己去办,也不用长公主出头露面,王嬷嬷全给代理了。她这次没反对驸马纳妾,反倒挺积极的。
为什么呢?洪涛私下也问过长公主,得到的回答是王嬷嬷怕驸马急于要儿子,逼着长公主再次怀孕,从而害了性命。
而富姬她也不陌生,又不是那种靠狐媚取悦于男人善于争宠的女人,还能帮驸马在外面打拼,把她收到府中不仅没害处,还有好处。
洪涛每天需要做的就是陪着女儿玩,各种玩。王小丫可算过瘾了,每天睡觉时都笑着。她从来也没遇到过这么会玩的人,甚至问过娘娘能不能多认几个爹爹,那样岂不是更好玩了。
当得知每个孩子只能有一个爹爹时,小丫立刻就珍惜起来。只不过她的珍惜方式比较直接,那就是每天十二个时辰缠着爹爹,睡觉时都要拉着爹爹的手,否则就不闭眼。
这可让洪涛愁白了头发,光哄孩子了,长公主的功课咋办?夫妻俩两年才见一次面,肯定荒废了很多学业,必须尽可能多的补上啊!
于是富姬就接过了临时保姆的角色,她没洪涛这么能搞怪逗孩子玩,但她有一大堆橐驼可以骑。不用全天照顾王小丫,只要让孩子能离开长公主的院子一会儿洪涛就满足了。
忙忙碌碌、不知不觉,元丰六年的元月就走完了。二月初,富姬终于如愿以偿,穿着礼服、坐着花轿被从驸马府的正门抬进了院子。
这个程序有点违制,按说正妻入门才能走正门,纳妾都是走后门的。不过这是长公主安排的,她说富姬没有家人,孤苦伶仃,且女人一生就这么一次,稍微不合礼法也无妨。
这话说得很大气,也只有长公主敢这么举重若轻的说出来。她是无妨,有妨又如何?现在朝中已经没人能顾得上一位已经出嫁的公主是不是肆意妄为了,全在为湟州币制改革的事情忙碌呢。不是帮着驸马王诜忙,而是忙着计算这么做的得失,然后好决定支持还是反对。
洪涛自打回来之后只上了一次朝,还是大朝会,按照规定凡是在京够品级的官员都要去。受了几个时辰白眼和排挤之后就再也没人搭理他了,连皇帝也不曾再召唤。
这对洪涛来说不是坏事儿,只要皇帝顶得住压力就不会传召自己,主要是自己的名声太臭、仇家太多,总出头露面会引起公愤,原本能成的事儿也会黄。
说实话洪涛真不乐意上朝,也不愿意再去崇政殿议事。和那些人共事太费脑子,说每句话之前都要计算好得失,以自己的脾气不出三次就得当朝和别人打起来。
在家陪着新娘子多好,富姬就住在以前小妾的院子里,新婚之夜第二天都没敢晚起,早早的就去长公主院子里待命。
古代的小妾其实和使唤丫头没什么区别,应该叫带着丫头的丫头。正妻就是妾的天,官人不喜欢了顶多是不搭理,正妻如果不喜欢那大麻烦可就来了。
富姬虽然不会在驸马府长住,但常年的内宫生活让她对规矩这玩意十分看重,什么身份的人该干什么样的事儿区别得非常清晰。
而且长公主本来就出身高贵,她也不觉得伺候长公主有什么不应该的,做起来还挺得心应手,特别贴心。
第414章 不速之客(一)
古人云,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这是最让洪涛省心的地方,就算每天被女儿缠得要死也不觉得苦。
除了给王小丫做各种小孩玩具之外,还有事没事带着女儿去开封城里转转,哪儿热闹往哪儿去。看得多买得少,除非女儿表现特别好,才买些小玩意给她当奖励。
在花钱这个问题上洪涛和长公主的意见不约而同,虽然驸马府已经算大宋数得上号的富裕家庭,但平日的花销依旧和两年前没什么差别。哪一餐该吃素、哪一餐该吃肉、什么时候做新衣服都是有规制的,不能说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
古人在这方面反倒比后世人做得好很多,他们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习,更多的还是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富贵人家。假如父母没有能力教授孩子,就会专门找风评不错的教习来家中专门负责管理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若是有不错的大儒朋友,干脆就把孩子送过去当徒弟,哪怕自己家也是书香门第,那也得让别人来管教孩子,为的就是怕心软。
洪涛倒是不用这么望子成龙,他也不打算让女儿成为宋代的文豪。等她大一大到了六七岁时,就跟着儿童团一起训练去吧。
生活上可以不与儿童团同吃同住,但必要的苦还得吃。不吃苦的孩子长大了很难成才,没有苦就不知道甜,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来,在这里堆个小山,爹爹的军队就在山这边的城里。那里有好大的雪,这么厚,和小丫一般高。”别人哄孩子就是哄孩子,洪涛觉得自己要比别人效率高,把哄孩子变得更有意义。
比如说在原来儿童团的西跨院空房子里弄个巨大的沙盘,然后按照自己绘制的等高线地图,用沙子和矿物油塑造山川河流与城市。
对于这个游戏王小丫同学很着迷,整天跟着爹爹一起堆沙子玩,爹爹堆大的,她就在一边拿着小木桶和小木铲堆小的。
堆烦了还可听爹爹讲一讲故事,具体哪儿叫湟州、凉州她不知道,但对那里的生活很向往。尤其是山鸡、野鼠、野兔、野猪、黄羊、野驴、野马、野骆驼之类的动物,还有爹爹说的那种能拉着车跑的大狗。
“官人,章相来了,正在前堂用茶。”刚把凉州城的城墙做出来一半儿,富姬神色慌张的跑了进来。
“哦,来就来了吧,何必如此失措?”富姬知道章惇并不奇怪,但她为何这么怕章惇呢?
“和章相一同前来的还有苏大官人……他现在是门下省左谏议大夫,专职监察官员品行弹劾之事,妾身觉得他来者不善。”
原来富姬惧怕的不是章惇,而是同来的苏轼。没想到一年不见,他就从正六品窜到正四品的谏官之首了,官运亨通嘛。
“真是越活越抽抽了,想必是开封城的安逸生活把你身上跳货娘的血性全削磨光了。看来此处不宜久留,待本官奏明陛下就择日返回湟州吧。你且先去吩咐厨房备些新鲜鱼肉,再把好米蒸上,这两位是来打秋风的。”
看到富姬脸上厚厚的妆容,洪涛有些不喜。有些女人化妆很好看,但有些女人更合适素容。富姬就是后者,可她自打入了府就越来越像个城市主妇了,再这样下去自己多了个妾室却丢了个帮手,不划算啊。
“嘉儿,不许弄坏爹爹的沙城,也不许把沙子往嘴里塞哦,一会爹爹来检查,如若不听话以后就不能玩沙子了。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