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90章 慈母心
樊彬拱拱手,道:“还望王爷原谅,末将明日还要回营,不敢多喝。”
眼下还是正午,有足足一个下午加一夜的功夫,醒酒还不够么?
这个借口真是足够烂的,但齐王笑笑并不以为意,两人又闲聊了几句便散了。
在醉白楼门口处等着齐王的侍卫,看见王爷安然归来,方才舒了一口气,跟在他身后往楼上去了。
樊彬在楼下,也能听见从楼上传来的杯觥交错之声。他想心中微微叹息,这样的热闹,眼下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
此时,武胜已和吴光启穿过了整个广场,抵达了皇城根下。
见两人有事要谈,小泉子远远的辍在两人后面,此时方才到了广场中央。
见城门已近在眼前,武胜一拱手,笑道:“如此,便劳烦吴总管了。”
吴光启无奈一笑,这等麻烦事,他巴不得避而远之。但处在他的位置,推脱不得。
只得应下来:“咱家会如实禀报皇上,至于皇上怎么想,就不是咱家可以擅自揣测的。”
武胜的目的,就是让皇上知道此事,并不指望吴光启能为自己说话。闻言笑道:“吴总管的这个人情,末将记下了!”
说完拱手作别,告辞而去。
吴光启带着小泉子,心事重重的进了皇城。
……
这边平国公夫人曾氏,浩浩荡荡的带着一群人,先是到事发地点扑了个空,又急匆匆赶回天津桥头,这边也都散了。
来回走了这两趟,曾氏的发髻微微有些散乱,浑身香汗淋漓。
她看着只得稀稀拉拉几个人的天津桥,喘了口气,怒道:“你们是怎么办事的,我的儿究竟在哪里?”
下人个个唯唯诺诺,明明是她没耐心,现在反倒怪在众人头上?
若是她能沉住气,等到下一步打探清楚再行动,就不会白白顶着大太阳跑这两趟。
但曾氏是主子,谁敢怪罪?
她发了一通脾气,却也无济于事,仍然见不着刘祺然半点踪影。
刘栖兰小心翼翼道:“母亲,您看这样下去也找不见哥哥。之前听说有太医诊治,女儿猜测,是不是已经将哥哥送回府中了?”
她虽然看不起这个草包哥哥,但在心里却明白的很,如果刘祺然当真有什么三长两短,自己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平国公的爵位虽然世袭罔替,但这是在有嫡子的情况下。
如果嫡支绝了嗣,要用庶子继承爵位,就要看皇上的心情了。平国公平庸无能,子孙后代又没有一点出息,皇上不同意的可能性极大。
曾氏共生育了两男两女,年长的就是刘祺然。排行第二的,则是刘栖兰。
再往下还有一名妹妹,比刘栖兰小两岁,叫做刘栖云,她性子安静不喜热闹,今日并没有跟来。
排在最末的,是幼弟刘祺康。
生他的时候,曾氏的年纪也有些大了,身子有些不好。未足月就生产了,他刚刚落地,便有些先天不足,打小大病小病不断,平国公才给他取了一个“康”字,希望他能健康。
但刘祺康的身体,并没有像大家盼望的那样好起来。学说话、学走路都要晚上一两年,如今八岁了,看上去瘦弱不堪,比同龄人要矮上一个头。
对能不能将他养大,就连曾氏都没有信心。
因此,她才对刘祺然百般纵容,生怕委屈了他。
如果刘祺然这次受伤,真的有个万一,平国公府就没了世子爷来继承爵位。
想到这里,刘栖兰也心慌起来。
听了她的建议,曾氏如同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忙吩咐道:“快,你们快回府一趟,看看我的儿回去了么?”
听到命令,小厮拔腿就跑。才刚跑出几步,便遇到了匆匆而来的高义。
小厮知道他是刘祺然身边的心腹长随,兴奋的挥挥手,喊道:“义哥!世子爷在哪里?”
高义见到前方候着的曾氏众人,顾不得与他多说,丢下一句话:“他在府里!”便快步向曾氏走去。
到了曾氏跟前,高义施了个礼,道:“启禀夫人,太医已经将世子爷送回府上。”
听了他的话,曾氏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双手合十连连道:“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转眼又接着问道:“我的儿伤势如何?”
知道她紧张,高义不敢说实话,捡了她爱听的说道:“太医说世子爷只要卧床静养三个月,便不会留下后遗症。”
“什么?”曾氏的声线陡然拔高,道:“要卧床三个月?我的儿究竟是受了什么伤,你老实说来。”
高义无奈,只好如实禀报道:“世子爷受了些内伤,不过太医说了并不打紧。主要是断了两根肋骨,不能轻易挪动。”
“什么?!”
曾氏这次的声音更加高亢,如魔音穿脑一般。
高义只觉得耳膜生痛,但也不敢伸手揉,恭敬的躬身站在那里,准备迎接曾氏的怒火。
但只觉得眼前一阵人影晃动,曾氏带着众人,急匆匆的从他眼前走过,连个眼风都没留给他。
高义暗暗松了口气,还好夫人着急世子的伤势,让他逃过一劫。
平国公府的马车停在“听香水榭”院子外面,主子们上了马车,一众婆子仆役跟在车后,簇拥着朝平国公府而去。
高义见没人注意他,连忙牵过一旁巷子里的马,策马疾驰而去。
他要赶在曾氏回府之前,回到刘祺然的身边伺候着。世子爷受了伤,他们这些长随必然是要吃挂落的,做的尽心一些,盼着主子能手下留情。
……
回到府中,曾氏急匆匆的下了马车,直奔刘祺然的院子而去。
但她毕竟年纪大了,平时又是养尊处优。此时顶着烈日奔波了两趟,刚刚迈入房门,便觉得眼前发黑,心如擂鼓般跳个不停。
看见她不对劲,她身边的贴身丫鬟春柳一把将她扶住,身后的刘栖兰也上前一步托住她的身子。
她眼皮发沉,身子不受控制的往后瘫倒,春柳扶着她,回头吩咐已经呆住了的小丫鬟,道:“别傻站着!你去倒一杯热茶来,你去请太医来!”
几个小丫鬟才急急忙忙的去了。
☆、第391章 中暑(满15张月票加更)
刘栖兰和春柳一左一右的扶着曾氏,往屋子靠窗摆放的一张软榻而去。
将曾氏放在榻上,春柳解开她领口的一颗盘花纽扣,拿着手中绢扇为她轻轻扇起风来。
与她的镇定相比较,刘栖兰面色发白,眼眶中盛满了泪珠就要滴落下来。手足无措,见到母亲突然昏厥,不知道究竟应该干什么才好。
为她们打开帘子的,是刘祺然屋里的小丫鬟。突然看见这等变故,她呆了一呆,立即朝里屋奔去。
刘祺然躺在床上,突然听到外间的变故,心头大急,但太医嘱咐他不可乱动,只好着急的挥手,让高义去看个究竟。
他厌倦那些个莺莺燕燕,那些接二连三爬上平国公床的通房丫头和姨娘们,在他看来,就没有是一个好东西。
因此,在他的房里使唤的,并没有贴身大丫鬟,只留了几个小丫鬟听用。
伺候他的,便是长随高义和几个小厮。他还未成亲,住在外院,倒也不怕不合规矩。
高义匆匆到了外间,见到曾氏面色潮红,额角有明显汗迹,唬了一跳。忙道:“这日头毒辣,夫人估计是被晒得中暑了!”
他这些年和刘祺然在外面厮混,别的没有长进,见识倒是涨了不少。
曾氏的这个症状,他在外头见过。那些做苦力的,若是在日头下晒得久了就容易患这个病症,医馆的大夫说是中暑。
“中暑?”刘栖兰一怔,连面上的眼泪都忘记拭去。
内宅的妇人为了保养,从不在太阳底下行走,她从未听说过,太阳晒的久了还会得病。
但作为丫鬟,春柳隐约听家人谈论过此症,心下便信了个十成。问道:“既是中暑,该如何是好?”
高义将软榻便的窗户推得更大一些,又将屋中其他窗户都打开。
端午这日的太阳虽毒,但空气中并没有暑气。门窗大开之后,新鲜的空气流动起来,带来阵阵凉意。
此时,小丫鬟捧来一杯茶水,春柳用手背试了试温度,端到曾氏的嘴边,一点一点的喂进去。
从里间出来一名小厮,朝着高义问道:“义哥,世子爷问,夫人怎么了?”
高义忙跟随他进去,回禀道:“世子爷,您别着急,夫人应该是中暑之症,才会突然晕倒。小人将门窗都开开了,春柳在喂夫人喝水,应该不会有大碍。”
这样的病症,他见过好几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