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好衣服后还是书僮去找了架梯子架好,先让明诚钻出去,他把两只篮子用绳子栓上顺着墙头放下去,他再下来从狗洞钻出去。
等哥俩都站在王府外面的小巷里,拿上篮子小心地出了小巷,外面都是做买卖的人,小巷里倒没什么人,也不用怕被人发现他们从王府偷溜出来。
王府门前肯定是不能卖卤味,难免被王府的人发现了,干脆就走得远些,却也不能太远了。
明诚是第一次出门身边没有护卫,虽然之前想的挺好,可真一个人到了外面瞅什么都陌生,还是书僮去打听了,才知道每样卤味都卖多少钱。
也没敢走太远,两个小的就在离着王府两条街的地方摆起了摊子,一般来说王府的卤味卖的好,都是在酒楼这样的地方去卖,若是自家想吃了就都到王府作坊和各处铺子里去买,像这样摆了摊卖的还真不多,尤其是两个孩子。
被人问起时,书僮就说他家里无父无母,他为了养弟弟,只能弄了卤味来卖,这时候明诚就在旁边装着一脸懵懂,朝询问的人笑的一脸天真,然后问上一句:“您要买点卤味吃吗?”
一般人见了小哥俩说的可怜,弟弟又是那么可爱的样子,穿着上又干干净净像是有教养人家的孩子,被明诚一问就掏钱买些。
毕竟在哪里买也都是买,王府的卤味真好吃,他们卖的又不是假货。没多大工夫一大一小两篮子卤味就卖的没剩多少。
见赚到银子,毕竟王府作坊里的人给明诚装卤味时装的就很实惠,比那些王府作坊那边排队的人还要便宜得多,他们这一趟还没卖完就赚了一多半,长此下去他们离大宅子的计较可就近了许多。
见天色还早,书僮就建议再回去拿些卤味来卖,也没用明诚跟着他跑,让明诚就在这里看着摊子,他提着大篮子撒腿就往王府跑,先把篮子从墙头甩过去,他再从狗洞里钻进来。
拣起篮子再往作坊跑,虽然作坊里的人都觉得新来的先生食量太惊人了,可人家是客人,买卤味又给银子,也不好多管,只是想着还得去跟王妃报备一下。
书僮又爬到梯子上,将篮子顺出去,连着绳子扔出去,再从狗洞里钻出去,解开篮子,拎着去找明诚。
明诚那里的卤味早就卖光了,正朝着书僮跑来的方向望眼欲穿,见书僮拎着篮子过来,赶紧喊:“哥,哥,快点!”
书僮刚把篮子放下,就有人过来买卤味,王府的卤味卖的还是很好的,又不用去作坊外面排队,毕竟在作坊那边,有来拿货回去卖和少卖了自己吃价也是不一样的,与其去排队,还不如就买俩孩子卖的卤味了。
只是有些奇怪孩子排队的速度很快,这才多大工夫又提一篮子回来,若不是那边有人给排队,就是别人见孩子小,让他先拿了货吧?
而且,就这两篮子卤味,在王府作坊那边完全不可能给拿货的价,也有可能是王府的人照顾孩子。
可不管怎样,有不用排队的卤味吃自然是好的,又一篮子卤味卖掉后,看天色就不是那么早了,书僮和明诚收了摊,只说明儿还过来。
再从狗洞里钻回王府,回到书僮住的屋子,一数今儿只这两大一小三篮卤味他们就赚了十几两,在书僮看来真是了不得啊,离他的大宅子目标又近了不少。
明诚虽然对于十几两不怎么看上眼,却也知道积少成多的道理,而且今儿准备的少,明儿若是弄辆小板车,多推一些过去,可不是要赚翻倍了?
于是,约好明儿下午下了课,还去卖卤味之后,明诚就回了后院,先去凌小柔那里看了三个宝贝,一天没见着哥哥了,他们都粘在明诚身边哥哥哥哥地叫。
凌小柔本来想问明诚下午拿了那些卤味去做什么,可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在暗中观察一下。
第一次知道明诚和书僮拿了银子去买卤味就觉得奇怪,以老隐士的人品,想吃什么就直接让人送去,哪里会拿银子买?
但也没放在心上,只当是两个孩子要孝敬他的,可第二次书僮再来拿卤味时,凌小柔就有些奇怪了,老隐士中午据说就吃多了,又喝多了,下午还吃得下这许多卤味?
之后派人过去瞧了,老隐士从讲完课就趴在桌子上睡的一袖子哈喇子,据说一直就没醒过来,那几篮子卤味肯定不是他吃的。
再让人不动声色地去找明诚,可找遍整座王府都没见着人,凌小柔心里就‘咯噔’一下,万一把大皇子弄丢了,就算李旬再不疼这个儿子,身份摆在那里,宁远王府可吃罪不起。
结果正当她急的要派人去通知贺楼远时,有人回报大皇子回来了,凌小柔就让人先不动声色。
第二日,下午下了课,老隐士拿了酒又让人弄了两个下酒小菜,回到屋子里去享受了,明诚和书僮再次弄了卤味顺着狗洞爬出去。
一早书僮就去寻了架小车,就放在狗洞外面,出来后就把卤味一样样摆好,今儿这一趟就比昨儿两趟还要多的多,只要都卖光了,怎么也能赚个二三十两。
甚至明诚还去酒坊那里买了两坛五斤装的王府家酿,弄了二两的小酒提,这酒卖好了可比卤味赚钱多了。
☆、540 年纪大了就不要暴饮暴食
两个孩子推着车子,心里想的都是发财大计,书僮觉得自己离买大宅子更近一步,明诚觉得他再也不用靠别人来养,就是自家师父师娘也不如自己赚来的钱花着有底气,都有自己的目标,也都是干劲十足。
再来到昨儿摆摊的地方,已经有人在这里等着了,见不但有卤味,还有王府家酿,更加觉得这干干净净的兄弟俩是会做生意的。
只是卤味的价能接受得了,买就买了,可这酒实在是太贵,不是谁都买得起的,再好的酒,兜里没钱也是白搭。
到最后卤味都卖光之后,十斤的酒也才卖了八两,哥俩就想再卖一会儿,说不定就有识货的呢,实在卖不出去就推回去,明儿接着再卖。酒是好酒,总是不愁卖的。
明诚在这里看着酒,书僮又回去取了一次卤味,眼看就要到饭时了,家家户户都飘出炒菜的香味,哥俩肚子咕咕叫,猛地直吞口水,若是在王府,这时也该吃饭了。
有心吃口卤味,可一想到这些都是银子,他们愣是忍着腹中的饥饿,直到把卤味再次卖光,才推着车子回到王府。
凌小柔坐的轿子就停在两个孩子不远处,看俩孩子完全不懂得人心险恶,尤其是明诚,在书僮回去再取卤味时,一个小小的孩子就守在那里,卖的还是价值近千两的酒,就不怕遇到恶人吗?
虽然如今在宁远王的治下,渭城府百姓安居乐业,但也不表示就没有宵小,真把孩子打一顿,多少钱也弥补不了这个后果啊。
凌小柔虽然心里有气,但对于两个孩子知道赚钱这点,还是有些小小的自豪,只是他们卖的东西太招摇了,卤味也就算了,王府家酿可是谁都能卖得起又买得起的?
原本凌小柔是想直接过去,让两个孩子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她都知晓,可一想俩孩子的初衷未必不是好事,能够自食其力的孩子也是满招人稀罕的,总好过不知民间疾苦的纨绔。
若是有朝一日明诚能做皇帝,有了这样的经历,也不怕他会成为昏君,所以,凌小柔就坐在轿子里看着,派人暗中混在俩孩子旁边也摆了摊子,就近保护俩孩子的安全。
晚上,明诚也是饿得狠了,吃了整整两碗饭,之后躺到床上就打起小呼噜,虽然只是在路边卖卤味,可忙忙火火的也把孩子累够呛,梦里都是跟书僮分钱时的喜悦。
翌日早起,明诚先扎了会马步,又练了几趟拳,早饭匆匆吃了几口就去找老隐士学习,老隐士还未到,书僮早早就坐在桌边等着,见了明诚就跑过来,跟明诚献宝似地道:“明诚,昨儿我们一共赚了五十多两银子呢,虽说那酒卖的少了些,可那价真高,只八两酒就快赶上我们卖卤味一半的进账了。”
明诚也笑眯眯的,手里有钱腰板就硬,往后做些什么也都有底气,或许过些日子还可以盘个铺子,到时雇几个人,他就不用每天跑出去摆摊了。
虽然从京城出来时,李旬给他带了一万两银子,可那些银子都在带来的总管太监那里放着,他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想要支出一点银子都老费劲了。
老隐士进来时还迈着方步,早饭吃的他很不满意,原本丰盛的早餐变成了一粥一包两小菜,虽然量是足够了,那也只是足够他和书僮两个吃。
老隐士不过是不悦地沉吟一声,送餐过来的若鱼便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