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见,以乡民约束官吏,古已有之,如今更应该提倡。老臣以为,不妨给太子殿下一个机会,老臣乐观其成!”
谁也没有想到,王朴居然替太子出面,而且还拿出了三老的例子,替郭宗训开脱!赵普大惊失色……他盘算着,王朴一直以来,都是柴荣的近臣,他和太子也没什么交往。身为首辅,他就算不出手,也只好作壁上观。
到时候叶华被逼着下场,整个朝堂的格局就撕开了一道缝,文官,武将,圣人和太子,叶华身为武将领袖,太子之师,不可避免要跟柴荣分裂。
他苦心筹划,小心翼翼布局,走到了今天,眼看就要成功了。
谁能想到,王朴居然横叉了一竿子,生生把大好的局面给搅黄了,这个老匹夫,他到底再想什么?
赵普既愤怒,又惶恐,生怕一计不成,让叶华识破了,他的麻烦就来了……赵普像是个躲在阴暗角落的老鼠,不断算计着朝堂利害得失。
他拼命想着,让两边斗起来。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浑水摸鱼是基本技能。
赵普何以在三年前,给叶华当马仔,三年之后,却处处算计……道理也不复杂,因为他窥见了河东和中原的矛盾,加上他长时间在叶华这一边,很清楚大农业和小农经济是没法兼容的东西。
叶华到了必须取舍的时候,是顾哪一边?不管他怎么选择,君臣决裂,文武殊途,到了那时候,他这个吏部天官才能游刃有余。
奈何,还没等他的计谋奏效,就让王朴给搅了,这个老匹夫,实在是坏事!莫不是要想办法,把他给干掉?
赵普只敢在心里盘算,王朴的表态堪称一锤定音。柴荣在短暂沉默之后,点了点头,“不过是邺城一地而已,太子所作所为,朕悉数知之,尔等无须多言!”
天子宣布退朝,群臣从大庆殿出来。
叶华故意放慢了脚步,跟王朴一起并肩出来。
“老相公高义,多谢了!”
王朴轻笑了一声,“侯爷,你说这话,就是小觑了王某!我在河东数年,心里自然有一杆称。殿下的所作所为,是照顾百姓,是为了天下苍生。老夫要是连仗义执言的勇气都没有,就不要再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王朴突然又道:“侯爷,倒是你有些让老夫大吃一惊啊!”
叶华不解,“何出此言?”
“哈哈哈!侯爷,人都说你权势滔天,党羽众多,怎么连自己人也给你下绊子?莫不是你们在演戏?”
叶华苦笑道:“王相公,你见过这么逼真的戏码吗?”
王朴收敛了笑容,神色凝重起来,他微微摇了摇头,“侯爷是君子,要提防宵小之徒啊,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叶华轻笑道:“王相公,叶某算不算君子不知道,但是我对付小人,却有些心得。只是王相公,你一心谋国,最能顾全大局,还要好好照顾自己。前车有鉴,可不要大意了!”
王朴骤然吸了口冷气,他想起了前一个首相王溥!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人是无所不用其极。
从一开始,君子就处在了下风!
“多谢侯爷提醒,老夫知道了!”
两个人互相对视,而后抱拳分别。
有王朴压着,叶华这边轻松了许多,在前方冲锋陷阵的小太子也就不用受到各方的干扰,能放手施为了。
他这几年受到了十分全面的教育,戚同文身体力行,给他讲解古今历代的得失。郭宗训早些时候,又接受了大周学堂的新式教育。
加上叶华,其他名师的提点,还有多次社会实践,让这个小家伙塞满了新鲜的想法,众多的点子……邺城就是他的一张画布,小家伙可以肆意挥洒,落实自己的想法。
整整半年时间,郭宗训满载着收获,奉旨回京述职!
当再次站在开封城门,郭宗训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虽然只是六个月,却仿佛无数年相仿。
郭幸哥早早等在了城门口,两个少年来了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
“不错,高了很多,就是瘦了。正好是深秋,我请你吃涮羊肉,给你贴贴膘!”
郭宗训欣然道:“有劳小叔了,不过羊肉你还是让别人切吧!”
郭幸哥脸皮发红,他有个毛病,和符三一样,都下不得厨房。郭幸哥稍微好一点,他能把复杂的做菜过程,弄得一丝不苟,按部就班操作,不会太好吃,也不至于太差。可说起刀工,他就悲催了。
上一次跟郭宗训野炊吃火锅,愣是把羊肉片切成了羊肉条,火锅也变成了煮羊汤!
“你嘲笑我是不是?”郭幸哥轻笑道:“你对理工男的力量一无所知!告诉你,我已经弄了一套水力切片机,只要把肉放上去,水车转动,一片片的羊肉就下来了……怎么样,是不是很崇拜我?”
郭宗训给他小叔一个大大的白眼,也只有你这个闲得蛋疼的家伙,才会把冠军坊的水力机床弄成切羊肉片的!
这哪是牛刀杀鸡,简直是拿大炮打蚊子!
郭宗训腹诽着小叔,但是他还真有点想领教一下的意思,不为别的,就看看小叔能有多浪费!
当然了,在享受水力切片机之前,郭宗训还需要去向老爹汇报成绩……
“父皇,儿臣在邺城六个月,组建合作社一百零三个,其中农业合作社八十五个。共计有两万八千余人加入合作社,凡是参与合作社的百姓,收成比未参加的,多了三成!纳税额度提升一成!”
提到这些数据的时候,郭宗训的眼睛明亮如小星星,他骄傲道:“父皇,等到明年,合作社就能有了剩余,儿臣准备筹建一批学堂,还有,儿臣想设立一笔钱,给所有合作社成员提供低息贷款,让他们免于高利贷盘剥,再有,儿臣还要提出一笔钱,作为水利经费,挖渠打井,预防蝗灾……”
第733章 勘察灾情
郭宗训说的很开心,他有理由骄傲,区区半年时间,就把人人畏之如虎的邺都翻了个底朝天,哪怕能臣干吏,也做不到这一点,对于一个还不到十三岁的孩子,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成就。
当然了,能做到这些,跟叶华的提点,戚同文的教导,还有那么多的同窗支持,是离不开的。无论怎么说,身为太子,他都是有大功的。更让郭宗训欣慰的是他似乎找到了一种办法,能让天下变得更好的办法,而这就是皇帝的责任!
郭宗训筹划着,他想把每一个合作社变成成员共同拥有的一个农庄。这也是他把合作社取名集团的原因,把所有人集合在一起,抱成一团!
过去是地主拥有庞大的土地,佃农租种土地,缴纳田租,奉养地主。现在是每个人都是地主,但由于力量分散,无法抵御风险,就通过合作社,把所有人联合起来。一起劳作耕耘,一起分享成果。
一个合作社,能卖出去几万斤的粮食,这样就有了议价的权力。可以增加收入,而增加的收入,可以用来建学堂,提供贫困百姓低息贷款,修建水利工程,甚至建医馆,办作坊……这一点点的钱,就能成为百姓走向富足的本金……
郭宗训曾经跟叶华学过经济学,他那时候还很小,模模糊糊记得资源优化配置的说法,可是当郭宗训真正去了邺城,他发现情况和先生讲的是不一样的。
所谓优化配置,那是要有资源才行。
就比如说,你有一贯钱,是去吃饭,还是买一双鞋,是满足肚子,还是满足脚……这时候产生了如何选择优化的问题。
可假如连一点钱都没有,一穷二白,再去谈优化,那就是脑袋缺根弦儿。
很不幸,邺城就处在这个状态。
绝大多数的农户一年下来,几乎没有剩余,甚至还要借钱度日。
少数有富余的百姓,因为担心风险,也要把钱粮藏起来,像松鼠一样,藏着松子过冬天,根本不敢拿出来花。
一言以蔽之,邺城没有资源可以优化!
该怎么办?
老师讲的经济学不管用了。
好在人是聪明的,常常能在山重水复的时候,走出一条新路。
组成合作社,抱团取暖,降低风险,同时呢,一家一户,就算再穷,也能挤出一点粮食,一点桑麻,健壮的汉子,灵巧的妇人,总还能想办法增加产出……有了这点本儿,路就会越走越通畅。
不只是叶华,戚同文,还有其他的老师,都讲过土地兼并的问题,一旦农户大面积破产,就会天下动荡,改朝换代。
汉唐莫不如是,大周想跳出这个治乱循环的圈子,就只有抑制兼并,打压豪强,这是柴荣干的事情。
可光是这样还不够,还要增加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