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单位,把农民组织起来,让他们自觉将余粮交给合作社。原来朝廷需要跟千千万万农户进行交易,就仿佛一头乱发,理不出头绪。可若是变成几十万个村镇,情况就会骤然改变,提取余粮就会变得容易许多,供应也更加充足!”
“而且这么做之后,每次作战,都是从全国提取粮食,就不存在河东多出粮,中原少出粮的问题。赋税公平,自然能消弭民怨,让所有人心悦诚服!”
……
叶华跟柴荣之间的对谈,并没有剑拔弩张,相反,是在心平气和之中完成的。
叶华的观点很明白,小农经济无法承受大规模的动员,不管是对外用兵,还是大规模的修路基建,全都行不通。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
这是个显而易见的事情。
不过历来都有一个规律,越是看起来一团迷雾的事情,说穿了,就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相反,越是简单,明白的事情,就越是推不下去!
目前大周的府州县,加起来还不到一千个,即便如此,官僚体系就已经非常庞大,运作起来,成本极高。
若是再增加几十万个村落,光是每个村子安排一个收税征粮的人,就是几十万人,事实上远远不止这些!
官员从哪里来?
如何保证清廉自守?
又如何管理考评?
而且过去柴荣历来是反对世家大族控制地方,分割朝廷权力。假如成立合作社,会不会架空朝廷的权力?
现有的地方官员,能不能答应?
柴荣第一次有了强烈的无力感,他思前想后,对外作战,这是他既定的国策……其实跟叶华的鼓励没有太多的关系。柴荣是以义子身份继承郭威的天下,他必须光大先帝的基业,做出远超历代的功绩,才能证明自己,才能说服所有人,告诉大家,把皇位给他,是天经地义!
战争不能停止,这是柴荣的底限。
可麻烦也在面前,该怎么解决?
柴荣把首相王朴叫到了宫里。
“陛下,其实此事也有前例可循。”王朴道:“就拿岭南来说,朝廷就建立许多军屯,让一些有功将士在岭南安家,雇佣百姓,使用奴隶,耕种田亩。假如将村镇的权力,交给将士们,他们打过仗,有威望,也有手段,应该能完成朝廷的使命。只是如此一来……”王朴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还要给武夫继续授权!
别看柴荣一直打压文官,其实他对武将也从来没有手软过,赵匡胤立了大功,结果一个忠勇伯就把都点检给拿下去了,还有张永德,明明是诬陷,也顺势给拔去了官位,到现在,都点检的位置还空着。
假如真的按照叶华设想,成立无数的合作社,岂不是等于废掉了士绅集团,换来了更强大的武夫集团吗?
而且这些武夫不止掌握人马,还能深入到所有村镇,能直接控制每一个百姓。
到了这一步,文官集团就半点反抗的余力都没有了,甚至搞不好文人会集体下跪,成为武夫的爪牙走狗。
柴荣还是有自信,能够面对武夫的,除了一个叶华之外,其他人,一言罢官,一言斩首,都没有半点难处。
可接下来呢?
太子郭宗训呢?
他有没有办法,抗衡武人?
太子之后呢?
……
“老爷,回去吧!”符三站在叶华身后,轻声道:“夜深了,一大家子人,还要靠着你呢!”
叶华微微点头,突然道:“你说,我自诩是至交好友,却出了一个挖人墙角的主意,还算不算好朋友?”
符三抓着叶华的胳膊,一步一步,往屋子里走。
“老爷都想不通的事情,我怎么能想得明白……奴家只知道这世上有太多的事情,不是朋友义气能够解决的!”
次日……宫里传出旨意,全面减免河东超征的赋税,另外原河东转运使郭无为贪墨误国,激起民变,处以极刑!
第730章 充满斗志的太子
柴荣出手,堪称霹雳。
从郭无为以下,几十名官员悉数被抓,包括首辅王朴在内,都被皇帝几次怒斥,要求他整顿吏治,尤其重要,把预征的赋税还给河东农场,还有,要废除“和买”,朝廷采购物资,必须以市价结算。
不管任何人,有盘剥贪贿行为,一律严查到底,绝不姑息。
除此之外,御马被人喂了毒药的事件,柴荣竟然也轻轻放过,没有继续追查下去。更令人意外的是张永德被封为忠信伯,与赵匡胤地位相当,显然,这是针对拿去都点检之后的补偿。
而且柴荣还在早朝上,把那一块刻着“点检做天子”的石碑,打成碎片。
面对群臣,柴荣发表了一番堪称金玉之论的肺腑之言。
“朕承袭先帝基业,提三尺宝剑,扫平南北,一统天下。安万民,征夷狄,所作所为,顺天应人,诚有神明,自当保佑大周江山,千秋万代。图谶之说,根本不足以代表天命,有心之人,以妖妄之说,蛊惑人心,陷害忠良,其心可诛!从今往后,凡是有进献天书、河图、石碑、木板一类妖物者,皆斩!”
皇帝陛下声色俱厉,掷地有声的一番高论,总算给纷乱的朝局,定下了调子。
文臣不敢乱动,武将也安定了心思。
貌似又恢复到了一团和气。
但是赵普却清楚知道,有些事情,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冠军侯向陛下献策,柴荣并没有采纳。
这还是多少年来的头一次!
别管柴荣做多少弥补的措施,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皇帝陛下不再是言听计从了,两个强势的人,终究还是会冲突的。
只有他们冲突,才有其他人的活路。
赵普心里不停盘算着,柴荣唯一没变的就是继续征战……要不要现在上书,支持陛下对契丹用兵呢?
毫无疑问,这时候上书,肯定能得到天子的青睐,但是却不免得罪冠军侯,叶华现在的力量,还是可以轻松碾死任何一个大臣,哪怕是天官,也只是一个大点的蝼蚁而已!
要稳,千万要稳!
赵普清楚,要想在两头猛虎之间渔利,必须有卓越的耐心,否则就有变成老虎便便的危险……又是三天时间过去,突然,从宫里传来了消息,柴荣去叶府,替老封君贺寿!
叶老太太已经八十五岁高龄,堪称人瑞。
皇帝陛下亲自带着礼物,登门贺寿。
“真是想不到啊!天子竟然先低头了!”赵普大呼侥幸,幸亏没有急着上书,否则不堪设想了,他偷偷擦了擦冷汗,更加小心翼翼……
叶府花厅,柴荣品尝着暗红色的葡萄酒,脸上笑盈盈的。
“西域的葡萄美酒,再配上夜光杯,酒美器美,朕好久都没有这么惬意地喝酒了。”柴荣笑道:“更何况酒逢知己千杯少,叶华……你可知道,朕为什么不想按照你的办法,成立合作社吗?”
“这个……臣愚钝。”叶华低着头,毕恭毕敬道。
柴荣哼了一声,“你还是装糊涂,朕不妨明说了,朕顾不过来,骤然增加那么多官员,别看只是小小的一个村子,如果诚心为恶,也足以害得百姓家破人亡……没有充足的准备,朕是不会推行的。”
“那试点呢?”
叶华突然反问道:“陛下,臣提议组建合作社,似乎也是操之过急。但若是在中原等地,先行试点,等成功之后,再行推广,是否可行?”
叶华顿了顿,又补充道:“陛下,不光是对外作战,当下开封的人口已经突破了二百万。这么多人聚集在城里,如果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也会出问题的。如果组建了合作社,朝廷可以同合作社签署供销协议。丰年能保住粮价不会暴跌,灾年粮价也不至于暴涨。总之,分散的小农经济,实在是没法承担庞大的任务,不管是对外作战,还是发展工商!”
柴荣略微沉吟,哑然笑道:“叶卿谋国之言,朕怎么会反对呢!你准备在哪里试点,又准备让谁去推动此事!”
“父皇!”
太子郭宗训突然出现在了花厅,他躬身道:“父皇若是同意,儿臣愿意去做这件事情!”
柴荣眉头紧皱,扫了眼还略显稚嫩的太子。
“这可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你一个小孩子怎么能行?”
郭宗训抬起头,挺着胸膛,“父皇,儿臣不算小孩子了,而且儿臣有自己的想法!”
“哦?”柴荣道:“你说说看,让父皇瞧瞧,你的本事几何?”
“父皇,儿臣一直在学堂读书,追随戚先生增长学问,戚先生勉励儿臣,要世事洞明,沉溺书本的学问,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