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邻居是皇帝-第7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要慢慢等待,虽然和自己想的有点出入,但方向没有错,而且还有些出乎预料的惊喜!
  这些年来,叶华安于一个冠军侯的位置,似乎对名利并不在乎,朝中大臣起落,叶华都只是笑看风云。
  一直都以为他高高在上,无动于衷呢!
  没想到叶华也有在乎的人!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居然让叶华声色俱厉,在内阁会议上发飙……要知道张永德被罢免,叶华都没有如此,还真是值得好好思量才是。
  首辅王朴,他更多的是自责,看起来侯爷是注意到了河东的问题,连年征战,的确透支民力,尤其是河东,早就不堪重负了。
  王朴起身,想去宫里,跟柴荣好好谈谈。
  他递牌子的时候,小太监却告诉他,冠军侯早就去了!
  ……
  “陛下,臣已经查过近几年的户部账目……发现在河东一地,预征赋税现象严重,而且除了正课之外,还有和买,更是害民之法,尤其恶劣,竟然在公文当中,公然写到,要以半价购买牛马,还大肆征调民夫。如此予取予求,河东早就不堪重负了!”
  叶华说着,将一份更加详细的清单,送到了柴荣的面前。
  柴荣皱着眉头,一页一页翻看,在心里默默计算。
  算来算去,他也吓坏了。
  “光是建隆八年,朝廷就从河东征调了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平均一州竟然在十万石以上?荒唐,太荒唐了!”
  叶华无奈道:“这还只是军粮,并不包括牲畜杂项,河东就算有金山银山,也架不住这么搬……故此臣以为,这一次麟州的乱子,不能单纯视作叛乱,应该详细清查才是。”
  “嗯,要查,要查个彻底,派得力的人去,就让赵匡义去办。”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乱子,副都点检韩通跟赵二一起出马,前去平乱。规格之高,绝对是前所未有。
  他们平乱的速度也很快,只用了十三天,捷报就传到了京城,乱匪头子彭海授首,其余部下被俘,麟州县衙回到朝廷手里……
  一切都是那么轻松,顺理成章,没有半点阻碍。
  可面对赵二和韩通的捷报,许多人失眠了,他们转辗反侧,怒目横眉……天还不亮,赵匡胤就来到了叶府的门外等候。
  他出现了,却发现更多的将领,已经早早等在这里了。
  “忠勇伯,你来了正好,我们一起去见侯爷,我们要给彭海鸣冤!”
  目光回到五天前的麟州城头,当官兵出现的时候,一个不到三十岁的汉子,单手持刀,立在城头。
  当他看见韩通的旗号,脸上露出了笑容,很灿烂!
  “韩将军,你是个好人,你来了,我就能瞑目了!”彭海趴在城头,冲着京城方向叩首,而后站起身,如释重负道:“姓彭的这辈子都是大周的忠臣,我从没想过造反,可事已至此,没有别的办法。只求韩将军能把我的遗书交给侯爷,交给陛下!拜托了!”
  彭海说完,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用左手举起利刃,自刎而死。
  尸体直竖竖从城头落下,在那一刻,韩通,还有其他将士的心,都仿佛被猛戳了一下,彭海的刀子,是割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第729章 君臣的分歧
  韩通打过无数胜仗,见过无数的敌人,可唯独这一次,他丝毫高兴不起来,一颗心不停下坠,仿佛落到了万丈深渊。
  他凄然地看了一眼赵匡义,发现赵二也紧紧咬着嘴唇,双眼渐渐变成可怕的血红色!
  “我们是不是错了?”
  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居然发出了如此的疑问……或许真的不该大举对外用兵,该休养生息。
  “不是我们错了,是那些人,他们视武夫为刍狗,肆意盘剥,把战争的负担,都压在了河东头上,才压垮了河东,逼反了彭海!”赵二切齿道。
  韩通沉吟半晌,苦笑道:“能看住那帮人的,无非是陛下和侯爷而已,假如当初侯爷负责远征西域,陛下坐镇京师,或许就不会这样了。”
  赵二可不赞同韩通的看法,他讥诮一笑,“十几万大军,上亿贯军费,还有几百万的民夫……这股力量握在任何人手里,都足以改朝换代了,三年时间,又能让多少人从中挑唆?君臣关系,能不能承受得住?”
  韩通哑然,他是柴荣的忠臣,也是叶华的好友。他不相信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会猜忌自己的大臣,也不相信一心只想做冠军侯的叶华,会造反……可他也清楚,什么叫身不由己!
  韩通痛苦地抱着脑袋,良久,他用近乎哭泣的语气道:“你说,该怎么办?”
  赵二沉吟了一阵,凄然道:“无非两个选择,要么停下对外作战,要么就给武人更大的权力!总不能让武夫在前面拼命,却把分大饼的权力交给别人吧!”
  韩通深吸口气,苦笑着摇头,“公然讨要权力,连皇后都死了,其他人还能如何啊?”韩通说完之后,摇晃着身躯,一步一步,向着彭家挨去……彭海死了,他还有妻儿,无论如何,韩通不会让别人再去伤害他们了。
  ……
  开封叶府。
  摆在全家人面前的只有一大锅浓稠的小米粥,真是难得,居然在厨房里找到了这一袋来自麟州的小米。
  叶华亲手熬了三个时辰,他站在铁锅的前面,忍受着蒸汽的熏蒸,他熬得不是粥,熬得是自己的一颗心!
  全家人都能感觉出不同寻常的气氛,哪怕最闹腾的三个小家伙也不敢说话了,他们老老实实捧着碗,一口一口,喝光了小米粥。偷眼看去,老爹已经把碗放下来,母亲的目光,一直盯着老爹。
  “哥!”
  符三柔声道:“你不要太自责了,我现在还能想办法调集一些钱,提供些优惠的贷款,难关总会过去的,你有这份心就够了。谁也不是神仙,不要钻牛角尖儿……再说了,你也熟读史册,哪一位英明神武,开疆拓土的大帝,不是踏着累累白骨前进,有敌人的,也有自己人的!汉武帝征匈奴,唐太宗征高句丽,受的损失比这个大多了,起义烽火,四处狼烟,相比之下,眼前的情况,真的微不足道……”符三不断说着,可心里头却是另一番滋味,说来说去,竟然也说不下去了。
  叶华只是冲着她笑笑,“没事的,还不至于出现你担心的那种情况!”
  叶华又冲着孩子们笑了笑,“好好在家里做功课,不许到处乱跑,别给你娘添乱,也别去烦老祖。”
  全都交代之后,叶华才换上官服,从上到下,收拾的一丝不苟,坐上他的马车,前去宫里觐见。
  皇宫叶华是常来常往,跟自己的家也差不多,甚至不用递牌子。可这一次不同,叶华执意让小太监通禀,得到了旨意,他才进去。
  相比叶华的正式,柴荣却显得随便多了,他穿着一身宽大的道袍,还准备了茶水,见叶华进来,就让他坐下来。
  “朕本想跟你喝点酒,但是又怕误事,所以就准备了一点茶,说吧……直接说,开门见山地说,朕想听你的看法。”
  叶华上身微倾,沉吟片刻道:“陛下,臣以为麟州之事,非比寻常。一人造反,或许代表不了什么,可我大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不能不解决……那就是赋税的公平问题!”
  “河东的农场,论起亩产,并不比中原高多少,甚至还要少一些。之所以能拿出这么多的粮食,在于使用奴隶,在于强力压榨。可凡事都有限度,超出了这个度,河东的农场牧场一样会破产。”
  柴荣插着手,默默听着,“朕何尝不知,但若是不从河东征粮,从中原征集粮食,就会激起民变。相比之下,哪一种情形更可怕?”柴荣又道:“叶卿,你总不会劝朕暂停征伐吧!这是不可能的,朕一定要灭了契丹,而且要尽快!朕还要二次远征西域!”
  叶华无言以对,柴荣的野心是他鼓动出来的……其实任何一个穿越者,都想着占领万里疆土,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但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盛世的代价!
  尤其是把十万人以上的远征,压在几块地方上,这是绝对没法承受的压力。
  就像汉唐的关中平原,迟早都会有榨干的一天。等到关中衰败下去,帝国就失去了对外扩张的勇气……
  “陛下,如果诚然要继续打仗,臣只有一条计策。”
  “计将安出?”
  “全面推行合作社!”
  “什么意思?”柴荣不解道。
  “陛下,多在河东征粮,原因是河东的农场效率高,存粮多了。而中原的小农分散,供应不了那么多粮食,效率也很差……若是以村镇为单位,把农民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