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奶奶倒是亲眼看着尸骨挖出来,被警方运走。
脚是发软,也十分难受,但她不能倒下,还要反复告诉自己:
“不是仲易,不可能是仲易——”
一个老太太,站在新挖开的坟墓旁,满头白发都被风吹乱,要靠两个人扶着才能不摔倒,这样的场景谁看了都会心酸。
温曼妮的心里也十分不舒服。
美国律师是按小时收费的,这件事温曼妮跑了这么多天,却是单纯的法律援助,夏晓兰表示要付费也被温曼妮拒绝了!
这是温教授和胡瑛的意思,两人都十分同情于奶奶的遭遇。
徐仲易的遭遇触动着温教授和胡瑛,他们同样是几十年前移民美国的,只是他们的运气比徐仲易好,在美国站稳了脚跟,如今过着不错的生活。
徐仲易是比较倒霉的那种,一家三口到了美国竟没了踪迹。
“我们虽然移民,还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华人,这是我们的特征,是异乡相认的凭证,有同胞遇到这样的困难,你应该帮忙。曼妮,这叫‘守望相助’!”
温教授就这样告诉温曼妮的。
守望相助吗?
温曼妮看着和于奶奶站在一起的夏晓兰母女俩,很难相信,她们和于奶奶是毫无血缘关系的。
这件不收费的法律援助案,让温曼妮心情沉重。
不知是什么情绪,让她罕见的主动上前:
“我会催促法医那边的,因为当年没有牙医记录,就需要您仔细回忆一下徐先生从小到大的经历,是否有骨折之类的能提供帮助的线索,我们最终会依靠颅骨复原术来确认死者身份。”
1986年的尸检技术和1967年比肯定有进步。
特别是在美国,作为此时的世界强国,如果说哪里有最先进的各种技术,美国肯定全球数一数二的。
于奶奶眨着干涩的眼睛:
“仲易原本还有一个哥哥,几岁时就夭折,我和先夫对唯一剩下的儿子百般呵护,从小到大他连磕碰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并没有骨折。”
温曼妮点头,“没关系,这件案子有电视台关注,大使馆那边也过问了,旧金山警方会加急处理的,我预计一周内就会有结果,还是由顶级的颅骨复原专家亲自动手,结合法医提供的身体数据,效果好的话,最终相似度有可能接近70%。”
接近70%?
夏晓兰觉得这就足够了!
不管孩子是胖了瘦了,别人认不出,当妈的还能认不出?
有60%的相像,于奶奶绝对能一眼辨认死者是不是徐仲易。
“connie,这次真的不知要怎么谢你,吉姆也是你介绍给我的,还让你在旧金山这边耽误了这么久。”
于奶奶也寻思,自己还有什么能拿出来感谢温曼妮的,她所有的积蓄换成美元也没多少,一起拿出来够不够?
温曼妮只能再次强调这属于法律援助”:
“事务所也很支持我过来,每个律师事务所都需要一定数量的援助案件,你们不需要特别感谢我……现在我们就一起等消息吧。”
等消息!
没错,只能是等消息。
旧金山电视台都知道了消息,有人重新在查当年徐仲易的案子,涉案人员也应该听到了风声。夏晓兰把报酬加到了2万美金,让吉姆的线人留心旧金山是否会有人按奈不住。
尸骨是徐仲易,凶手是谁,妻儿下落在哪里?
尸骨不是徐仲易,那他又为何销声匿迹多年,全然忘了国内还有父母!
尘封了20年的真相,到了被揭露的时候。
估计每一天对于奶奶来说都饱受煎熬。
20号的时候,颅骨复原的结果还没出来,夏晓兰的期末考试成绩先出来了。
电话里黛西的声音很尖锐:
“你应该看一看!你应该亲自来学校看的,不过没关系,我可以给你传真过去……夏,我太高兴了,我现在有些语无伦次。”
黛西说着说着居然哭起来了。
但这绝对是喜悦的泪水。
压抑太久后流下的泪水,多么让人激动!
夏晓兰不由放轻了声音,“哦,小黛西,让我猜一猜,你的《结构要素》获得了a对吗?麦卡锡教授给了你a!”
“是的,我拿了a,理查德、莱尔还有我,我们都是a!上帝,我实在太激动了,我决定给自己买一辆新车,然后开着它来一场跨州旅行!”
黛西显然决定要花掉cw那笔奖金了,这不奇怪,不要和美国人讲储蓄概念,特别是美国年轻人,有钱不就是要及时享乐花掉?大家都是学生,又不结婚,不买房不养孩子,更不会存钱了。
【第四卷:美国梦】1463:受害者or加害者?(4更)
夏晓兰才不会说教。
奖金是黛西付出了汗水拿到的,人家想怎么花都行。
恭喜了黛西几句,挂了电话没多久,夏晓兰就收到了传真。
一共有5门课,有的是必修,也有夏晓兰自己的选修。
最低成绩是“a…”,是一门艺术鉴赏类的课,这个“a…"也是夏晓兰尽力的结果,一个沉迷赚钱的钢铁直女努力想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必须要允许她循序渐进的进步嘛。
剩下的,不是a就是a+。
让夏晓兰颇为意外的是《结构要素》这门课,麦卡锡教授也给她a+……她以为自己拒绝了p&w事务所的邀请,和麦卡锡教授暗示她能留在康奈尔的意思后,大魔王对她应该会非常失望?
“失望是肯定的,辜负了麦卡锡教授的看重,但我看轻了麦卡锡教授的职业素养。”
她考试的试卷,结合平时的作业表现,如果达到了a+的标准,麦卡锡就不会因为个人的喜恶强行将她成绩压到a或者更低!
事实上,听到黛西说小组三人都拿到了“a”,对于麦卡锡会给自己“a+”的成绩,夏晓兰也有80%的把握!
夏晓兰成绩单,大概就是近几天来唯一让人高兴的消息。
这个时候,周诚早就到了国内,和考察团分道扬镳,回到原部队了吧?
考虑到两国不同的时差,夏晓兰没有马上打电话回国内。
除了周诚,她还要告诉茅康山,告诉汤宏恩呀!
于奶奶也说好:
“好事成双,这个是好消息,颅骨复原那边就一定是好消息!”
可惜了,为了她的事,一到美国就跑来旧金山,阿芬一定是很想去晓兰上学的康奈尔大学看一看的。
于奶奶其实既害怕出结果,又期盼着快点出结果。
等待是最让人煎熬的过程。
“一定是好消息!”
刘芬重重的加了句。
汤宏恩这几天也在关注着这边的事。
没有汤宏恩和周诚一起出力,华国驻美大使馆也不会这么快介入。
有这么多人在帮忙,也给了于奶奶很大安慰。
温曼妮没有说假话,多方压力下,颅骨复原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也就是夏晓兰拿成绩后两天,旧金山警方通知于奶奶:
“死者为30岁左右的亚洲男子,这一点和1967年的验尸报告相同。头骨检测出钝器敲打痕迹,据推测死者生前和人有过激烈打斗,被钝器打击后昏迷吸入大量浓烟死亡,大火只是烧焦了他的尸体,并不是真正的致命原因。”
吉姆的调查是对的。
打斗和纵火是真的,基本上还原了案发时的情况,夏晓兰的美元没白花。
警察其实也这样怀疑的,携带大量财物,本来就容易被犯罪份子盯上。
于奶奶一脸刚强点头:
“这些情况我都知道了,颅骨复原的结果……”
颅骨复原的结果肯定要让于奶奶亲自看的。
说实话,华国人的五官轮廓不够立体,外国人容易犯脸盲。
本来也只有60%…70%的相似度,和于奶奶提供的徐仲易旧照对比,旧金山警察辨认的很困难。
他们让于奶奶辨认。
于奶奶抓着夏晓兰的手上前两步,死死的盯着颅骨复原后的人头模型:
“不是,这不是仲易!晓兰你看,这根本不是仲易!”
夏晓兰也觉得不像。
复原后的模型看起来有点突嘴,而在于奶奶给的老照片里,徐仲易不说是个大帅哥吧,三庭五眼挺标准的,分部的恰到好处,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很耐看。
突嘴就不像。
颧骨位置也略为高耸,看起来凶凶的。
“我也觉得不像。”
“对,这不是仲易,仲易还活着!”
没出国前就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