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话之间,在崇祯的注视之下,洛养性深深看了一眼崇祯手中的折子,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皇上,在你手里的折子里面,兴许会有你想要的答案。
“喔~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是朕太过心急了。”
显然,崇祯读懂了洛养性神情举止所流露出的意思,说出这句话,掩饰那份尴尬之时,已经继续手中的动作,开始认真阅览折子的内容,而非像刚才那般,只是扫了一眼,看看大概有多少内容。
一时间,随着崇祯全身心投入折子里的内容,偏殿里再次恢复了平静,但并未持续多久,崇祯的声音再次响起:“洛将军,去,将兵部尚书霍维华宣进宫~!”
“是,皇上,末将领旨~”
回话之时,转身离去的过程中,看到崇祯的神情发生了变化,缓和了许多,不禁心生疑惑,看来,孙元化的奏折里面,有交代水师为何停留在鞑靼海峡而不回,可是,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呢?
怀着这种疑惑,洛养性缓缓退了出去。
这个时候,始终都跟在崇祯左右的冷晓磊,目送着洛养性离去的背影之后,回头又看向了崇祯,视线停留在那份奏折上面,逡巡不定,不断地打量着,真心地也十分的好奇,里面写得是什么?
确切的来讲,是好奇孙元化所率领的水师,为何会滞留在鞑靼海峡?所谓的鞑靼海峡,又是在哪里?
一个又一个的疑问,从冷晓磊的脑子里蹦出,萦绕于心间。
在这种浓浓的好奇心驱使下,冷晓磊的内心备受煎熬,就好像有一只小猫在挠一般,心里痒痒的,并未让冷晓磊等得太久,似乎感受到了他那灼热的目光,崇祯终于开口了。
“怎么?小磊,你也想看看这份奏折?”
这个时候,崇祯已经看完了折子里的内容,神色再次恢复了轻松,隐隐间,眉宇间有一缕莫名的兴奋之意,转瞬即逝,扭头看向冷晓磊之时,将折子往旁边一推,更是补充道:“喏~想看的话,就拿去看去吧,不过要快啊,霍尚书来了之后,还要让他看看。”
“嘿嘿。。。。谢皇上!”
冷晓磊一阵傻笑,也没有客气,上前几步,伸手就拿过了那份折子,迫不及待地翻阅了起来,那副容光焕发的模样,让崇祯只觉得好笑又好气。
很快,满面兴奋的冷晓磊,就变成了一脸的苦瓜相,嘴里更是不断地嘟嘟囔囔。
“皇上,孙元帅在奏折上面将,如果在库页岛上面驻军,就等于在建奴的大后方楔了一根钉,可以有效地牵制皇太极,让其老老实实地窝在建州,这末将明白。”
“可是,孙元帅又讲,在库页岛上驻军,还有另一个重大的意义,可以对倭国造成一定的威胁,如果再有像丰臣秀吉那样的事情发生,率军大举进犯朝鲜,朝廷就可以直接攻击倭国的老巢,甚至是断其海上粮道,这末将就不明白了?”
“在库页岛上驻军,又和倭国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时候,崇祯从冷晓磊的手里接过了那份奏折,并将其摆在了书案的正前方的区域,转而笑着冷晓磊,故作生气地责怪道:“你看看,让你没事儿的时候多看看地图,就是不听朕的,如果将《坤舆万国图》熟记于心,你就不会有这些疑问了,就能完全看懂孙元化的这份奏折,其中的用意。”
“皇上,这和《坤舆万国图》又有什么关系啊?”
冷晓磊有一些脸红,觉得面颊发烫,流露出不好意思的尴尬之色,又有一些固执地反问了一句,紧接着,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了一丝明悟,就像是一个泄了气的气球,整个人变得有一些颓废了起来,改口道:“皇上,这也不能怪末将啊~”
“实在是,《坤舆万国图》太复杂了,末将根本就看不懂,别得不讲,单单是上面稀奇古怪的名字,就弄得末将直迷糊,再加上数量那么多,更难记住了。”
“而且,末将虽然没有将《坤舆万国图》全部背下来,但大明的大概情况,以及周边国家的位置,特别是东北一带,还是有一些了解,上面好像没有标记库页岛的位置啊,亦或者是萨哈林岛的位置啊~”
。:
第五百四十九章 驻军库页岛的意义
这个时候,听到冷晓磊的这一番言语,崇祯看他的目光已经发生了变化,不是那种好气又好笑的表情,而是满满的无奈,一副恨铁不成钢而又我被你打败的样子,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另一个声音给打断了。
“冷将军,《坤舆万国图》上面,虽然没有标记库页岛的确切位置,但倭国和奴儿干城的大概位置,还是标的清清楚楚,而奴儿干城,就是奴儿干都司的名字的由来。”
在这番洋洋洒洒的话语回荡在偏殿的过程中,兵部尚书霍维华迈步走了进来,话语刚落,已经停了下来,紧接着就向崇祯深施了一礼,看到对方示意自己继续说下去,也就没有再推迟什么,更没有再进行那种寒暄。
“而库页岛,就在奴儿干城的东面,两者之间的海域,就是鞑靼海峡,最窄的海面,也不过几十里。”
听到霍维华前后的这一番话,尤其是最后一句,犹如遭到了迎面棒喝,冷晓磊顿时就全都明白了,向其抱以感激的微笑之时,紧接着回应道:“谢霍大人的指点!”
就在这时,霍维华刚想礼貌性地回应一句,却被崇祯给打断了,隐隐有着催促之意,使得霍维华不敢有任何的耽搁。
“霍尚书,喏~你也看看,这份奏折,乃是孙元化让人远赴千里之遥,送来的。”
“是,皇上!”
回应之时,霍维华已经收回了目光,转而看向崇祯,并接过那份奏折,快速浏览了起来,随着浏览的深入,看到的内容越来越多,心中的一个疑问也是随之迎刃而解,冷晓磊为何会有刚才的那一番询问?
显然,身为兵部尚书,在朝为官数十年,相比于冷晓磊,乃至于朝中的绝大多数官员,霍维华都更加地知道这份奏折的分量,如果皇上采纳了孙元化的建议,在库页岛上面驻军,又将会意味着什么?
很快,霍维华就看完了其中的全部内容,在合上奏折的那一刻,崇祯的询问也随之而来。
“霍爱卿,对于孙元化的提议,你有什么看法?你觉得怎么样,是否具有可行性?”
“启禀皇上,仅就我个人而言,老臣非常赞同孙大人的这个提议,朝廷有必要在库页岛上驻军!”
霍维华先是予以了肯定的回答,并将手里的奏折再次放回了书案之上,不等崇祯再次询问原因,他已经主动地解释了起来,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皇上,正如孙大人折子中所言,库页岛乃是北方的第一大岛,周边海域常年不结冰,最为适合作为水师的营地,平常训练的地方。”
“尤其是岛上物产丰富,淡水资源充足,完全具备驻军的条件,只要朝廷再往岛上迁移一些百姓,定居下来,驻军就可以衣食无忧,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而朝廷也不必投入太大的物力、人力和财力。”
“最为关键的是,如果在库页岛上驻军的话,可谓是一举两得,一来,形成一种威慑,可以极大地牵制住皇太极,使其无法动弹,不能出兵扩充地盘,只能窝在建州,苟延残喘。”
“二来嘛,就是防患于未然,虽然丰臣秀吉早就死去,其家族也遭到了灭顶之灾,子孙被屠戮一尽,只剩下一个孙女在当尼姑,倭国的幕府主事人也为德川家族所取代。”
“然而,即便倭国那里发生了这一系列的变故,但谁也无法保证,德川家族会不会出现丰臣秀吉般的人物,再次进犯朝鲜,而在库页岛驻军,就是最好的防范之策,一旦倭国军队进犯,驻军就能发挥难以想象的重要作用。”
。。。。。。
此刻,相比于霍维华的观念,更加的注重防守,乃是从防患于未然的层面上考量,而崇祯思考的角度,就要更加的主动,更像是一种未雨绸缪,更加地倾向于主动出击,到日本本土作战。
确切来讲,是想将日本纳入大明的版图之中,一劳永逸,永远地解决问题,而非是一味地被动防守。
至于霍维华所讲的对建奴的牵制,崇祯根本就是不屑一顾,并没有放在心上。
如今的建奴,也就是更名之后的满清,已经不复以往,早就孱弱不堪了,国力日衰,不过是一个偏安一隅的末流小国,根本就不能对大明造不成丝毫的威胁,要想将其兼并了,以大明今时今日的军力和国力,根本就是不费吹灰之力。
尤其是天花爆发之后,随着女真人的人口锐减,建奴将会更加的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