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每天的奏折那么多,来自于天下各地,走完了这么多的程序,恐怕耽误了太多事情,浪费了太多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六部的每个主政官员,挤破头,都想进入内阁。
  。


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极必反

  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后,崇祯的神色变得郑重了许多,心中又有了一个新的决定,不仅要增加官员进入内阁的名额,还要优化处理天下事物的程序,以及来自于各州府的奏折的处理效率。
  这个时候,崇祯的心中一动,在这大明王朝,在这个时候,也想效仿后世的一个举措,也弄出一个类似于红头文件的存在,并且附上相应的规定,每下发一个行文,亦或是由朝廷出示的公告,只要是来自于中央的,都要在标题上加上圣上或者皇上二字,以加强皇帝在百姓中的威望和地位。
  简而言之,就算是明知,一些政策并非出自皇帝所想,但也是沐浴在龙恩浩荡之下产生的,以此强调皇帝的隆恩。
  渐渐地,崇祯越想越兴奋,越想越激动,脑海里更是浮现出那么一幅画面,未来的大明王朝,自己,甚至是后世的继任帝王,完全可以当一个甩手掌柜,只要紧握军权,有着决定谁是内阁首辅,作为自己的副手,即可。
  毕竟,手握军权,可以镇压任何敢反对自己之人,而有着决定内阁首辅的权力,在行政方面,就占据着绝对的主动权,可以随时进行干涉。
  如此一来,皇帝就可以从沉重而繁杂的政务中解脱出来,游历于天下,巡视官员的政绩如何,工作有无疏漏之处,变得更加轻松起来。
  这样当皇帝,才是快哉~美哉,令人羡慕!
  “崇祯”,不仅是大明的当今皇帝,他还有着另外一层身份,最起码在灵魂印记上面,还是一名历史学家,自然也就有着历史学家的一些习性和通病,那就是喜欢钻研和总结历史,深思一些历史事件,从而演变为个人的某种经验和思考。
  文官集团的势大,甚至于威胁到皇权,危害到百姓的利益,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一种必然,而是经过千百年的酝酿和积累造成的。
  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学而优则仕。。。。。。
  一个又一个的词语,鲜活地从崇祯的记忆力蹦出,浮现在脑海里,从而引起了相应的深思。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由一开始的百家争鸣,各个阶层没有优劣之分,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地位,再到如今的一家独秀,所谓的一家独秀,不仅仅是指儒家的霸主地位,还是泛指文人在社会的无上地位,极为受天下人的追捧。
  学而优则仕,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
  所谓物极必反,读书人的地位过高,确切来讲,儒家的地位过高,反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遏制了科学、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被文人墨客称之为旁门左道的发展。
  而明末时期的党争风气日益严重,非常的激烈,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置国家存亡和民族大义而不顾的地步,文人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强,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简而言之,已经没有其他行业威胁到了儒家的霸主地位,这就造成了他的骄纵狂傲,目空一切,最后演变成内斗,由一开始的辅佐君王,最后演变成君王听自己的。
  因此,在崇祯的心里,他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朝堂上的党争,要想从根本上遏制文官集团的势力过于强大,将其适当性的削弱,就必须提高其他各行各业的社会地位,与文人等齐,不再有三教九流之分,都是平等的。
  唯有如此,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文人集团的问题,而这,就要先从朝堂上做起,从而带动天下的风气。。
  百花争鸣的景象虽然美丽,但是,一旦百花酝酿出了一枝独秀,也就意味着,败落的开始,繁华的不再,渐渐走向一种极端,直至跌落深渊。
  不管是皇室,还是文官集团,虽然一直都在强调农业治国,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但自古至今,老百姓的地位并未改变多少,更是鲜有以农业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自然而然地,也就不可能和文官集团叫板,相互制衡。
  纵观后世的发展,经济腾飞之时,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是公认的强国,势必是百业繁盛,欣欣向荣的景象,而非是哪一个行业一枝独秀,占据主导地位?
  一枝独秀虽美,但也需要土壤、空气、阳光和雨水等等。
  因此,士农工商,三教九流,除了士绅阶层和儒家,崇祯想到了农工商和三教中的道教和佛教,以及中九流、下九流和五行八作。
  唯有提升这些阶层的社会地位,才能有效地制衡文官集团,避免以后再形成“一枝独秀”的场面,形成一种良性地竞争机制,从而互相促进,一同发展。
  百家争鸣,而非是一枝独秀,才是一个正常而健康的国家应有表现,才是走向强国的必然条件。
  当然,崇祯的心里此刻也很明白,现在还不能操之过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只能一个一个的提升某个行业的地位,而目前为止,首当其冲的行业,也是无可争议的一个,那就是医学。
  大夫和郎中虽然受世人尊重,神医虽然为世人所敬仰,但他们的地位并不高,在野,属于三教九流中的中九流;在朝,即便是太医院的院使,也是御医中的最高职位,也不过是正五品,仅就品阶而言,也就相当于一府的同知,也就是知府的副手。
  仅此一点,足可见一斑,医学有多么的不受重视。
  这也是一种悲哀,人生病,找大夫,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此悬壶济世的举动,却未换来相应的社会地位,有时候,还会受世人的鄙夷,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不过,就在这时,崇祯的心中一动,计上心来,现在正好有一个契机,提高医者的社会地位,最起码是在朝廷上的社会地位,吴有性研制出了治疗瘟疫的一个药方,达原饮,更是总结出避免瘟疫的许多经验,以及相应的防范手段。
  仅就这一项成就,崇祯就有理由,可以名正言顺地提拔吴有性,并趁机提高医学的地位,上升到和儒家同等高度,即便在社会之中,还不能获得同等高度的认可。
  但是,在朝廷上的同等地位,最起码是官阶上,就是一种大胆地尝试,就是一种大的进步,也是崇祯的一种成功。


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舆万国图

  不久之后,周道登心情愉悦的离去了,崇祯刚刚回到乾清宫,前脚刚走进去,锦衣卫指挥使洛养性紧随其后,后脚就跟了进来,似乎是早就知道了一般,感觉到身后有人,洛养性还未开口,崇祯继续往前走的同时,却已经头也没回的问道:“洛将军,怎么了?辽东那边又有什么事情了吗?”
  “皇上,末将也不知~”
  回话之时,不等崇祯再次询问,洛养性快行了几步的同时,从衣袖里掏出了一份奏折,边走边说道:“皇上,孙元帅通过锦衣卫在各地的联络点,八百里加急,让人送来了这份加急的折子,希望皇上能够尽快地予以答复。”
  “哦~孙元化奏报的折子,这么着急?”
  崇祯嘀咕了一句,这个时候,步行微微一顿,回过身来,顺手就接过了折子,再次转过身继续向前走,翻开折子的时候,大致浏览的过程中,顺口问道:“对了,那~孙元化他们,现在到了哪里了?水师有没有回到天津码头?”
  “没有,皇上,根据辽东的锦衣卫来报,最新的消息,孙元帅他们还在鲸海以北的区域,还在鞑靼海峡一带,在库页岛附近按兵不动,还没有收兵回水师基地的动向。”
  这个时候,听着洛养性的汇报,崇祯已经来到了偏殿之中,并坐在了书案之旁的椅子上面,正准备深入浏览折子里的内容,听到洛养性的最后一句,手上的动作就停了下来,脸上明显闪过一丝异样之色,抬头望向了站在对面的洛养性,询问道:“怎么回事儿?”
  “按照预期,他们的水师只是建州以北的北方区域,野人女真、东海女真和西海女真生活的地方,投放天花源,根据孙元化的那个方案,几乎不用怎么作战,这都过去了这么久,水师怎么还停留在鞑靼海峡?”
  “皇上,末将也不清楚,之所以这样做,孙元帅一定是别有深意,有着他的某种考虑吧?”
  回话之间,在崇祯的注视之下,洛养性深深看了一眼崇祯手中的折子,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皇上,在你手里的折子里面,兴许会有你想要的答案。
  “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