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迁都南京,又与皇明祖训有什么相违背的地方?
这一刻,随着思维越来越活跃,崇祯忍不住地有了更多地猜测,李自成兵临城下之时,提出的那些归顺条件,恐怕朱由检不是不想答应,只是再次中了文官的文字游戏,再次被愚弄了。
毕竟,京城的防御力那么低,城破更是迟早的事情,或许有一些官员心里认为,李自成打进京城,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至于提出了归顺条件,更像是一种虚以为蛇,迷惑众人的手段了。
所以说,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心思活络的这些官员,自认为看明白了这一切的他们,就会按照他们的思路去做,去迂回“示好”李自成。
就好像是让李自成拥有更充分的理由攻打京城,也在反衬朱由检的抠门。
就好像是在制造那么一个景象,就好像是在向世人说,喏,你看,我李自成并不想zào fǎn,还是对大明有着尽忠之意,只要皇上答应那些条件就行,我李自成就率众北上,抵御满清dá zǐ。
简而言之,这些官员为李自成铺了这么一条路,更加的平坦。
当然,这并不是凭空猜测,而是有着一定的根据,如果那些官员真得那么铁骨铮铮,真得那么热血忠诚,李自成攻城之时,他们为何不跟着死守京城?
尤其是城破之后,为何没有跟着zì shā殉葬?
不管是多次的迁都想法未能成功,还是一口回绝了李自成的归顺、要求封王之意,最终落得个煤山自缢身亡下场,这两种猜测都有很大的可能性。
而且,做出这样的猜测,“崇祯”还有一个依据,城破之后,那些zì shā殉国的文官武将、书生和百姓,有几人是劝说过朱由检不要迁都的官员?
也许,结合种种依据而言,最大的猜测理由还是,不管迁都与否,还是朝代更替,死得只会是帝王,君王没有其他选择,那些官员就不一样了,完全转投他人,还可以美其名曰,良禽择木而栖,名臣择主而事。
这是一个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让那些官员再无心里障碍地另择他主,依旧是荣华富贵,锦绣前程,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以后的生活。
呼~
似乎是不堪其负,被这些沉重的想法所影响,崇祯心情沉重的同时,忍不住地暗暗长舒了一口气,以缓解胸中的憋闷,自我疏导一下情绪。
这个时候,崇祯的脑海里忽然浮现了一句话,百官误我,朱由检zì shā之时的悲愤之言,这也许朱由检临死那一刻的顿悟,想通了诸多事情。
当然,这句话的所谓“百官”,并不是在说文武百官,而是指那些玩文字游戏的官员,怂恿他朱由检坚守皇明祖训的那些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15
第三百三十一章 设立商馆
渐渐地,随着一阵失神,心里陷入深思之中,情不自禁地一阵暗自感慨之时,崇祯就好像忘记了还在早朝,自己身处的年代,就那么自顾自地胡思乱想了起来,下方的文武百官更是很快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察觉到崇祯的走神,而周道登也早已经停止了讲话,和众人偷偷地打量着崇祯,心中暗想,皇上这是怎么了?
“皇上——皇上——皇上——”
这个时候,张彝宪缓缓而行,轻手轻脚地来到崇祯的身旁,压低声音地轻声呼唤了几句,看到崇祯从失神中清醒了过来,连忙又小声地补充道:“皇上,周阁老已经说完了,百官正在等着您的回复呢~”
“呃~周爱卿,说得不错。”
崇祯含糊不清地来了这么一句之时,先是赞叹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丝茫然,更多的还是尴尬之色,转瞬又恢复了正常,进而又说道:“不过,选取官员的事情,还是要抓紧一下,不能有丝毫的松懈,熊文灿和朱一冯那边已经拿下了tái wān岛,相信再过不久,很快就能清理好岛上的他国之人,到时候,势必需要很多的官员,主持地方上的政务。”
“是,皇上,臣一定会协助韩尚书,确定调派官员的名单,争取年前就办好此事。”
随着周道登的表态,韩一良的神色就是微微一松,缓和了许多,向其投了一个感激的眼神,转而看向了崇祯,紧接着回应道:“皇上,臣一定会在年前办成此事,绝不敢耽误tái wān岛的大事儿。”
“嗯,有两位爱卿的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这个时候,崇祯适时地回应了一句,脸上露出满意之色的同时,更是轻轻点头,就要再说什么之时,却又被英俄尔岱给打断了。
“上国皇上,下国之臣,英俄尔岱有一事相求,还望皇上能够答允。”
“喔~英俄尔岱,什么请求?”
几乎是一种本能反应,崇祯先是反问了一句,进而又朗声说道:“你先说说看,如果可以的话,朕倒是可以答应你~”
“皇上,是这样的,既然大明与满清缔结了两国之好,又恢复了边境的互市,英俄尔岱在这里请求,希望皇上能够答应,我们满清能够在京城设立一个商馆,专门用于两国之间的商业往来,方便两国之间的贸易,以及能够及时的沟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此刻,听到英俄尔岱的这一番话,不仅是崇祯,还有其他文武百官,都是错愕了一下,转瞬就清醒了过来,意识到英俄尔岱想要干什么?
毫无疑问,有了这么一个商馆的存在,女真人,欧不,应该是满人的利益将会最大化,那些建州盛产的货物就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比如各种名贵药材,以及皮革等物。
毕竟,几乎是众所周知,汉人到互市收购满人的那些货物,价钱都是压得极低,收购的价钱,往往和关内市面上的价格有着数倍、数十倍之差,不得不说,英俄尔岱这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很是了解互市中的一些事情。
这个时候,崇祯已经完全反应了过来,听到“商馆”二字,忍不住地联想到了后世的大使馆,不过,这个商馆更偏重于商业性质。
“而且,皇上,如果有这么一个商馆,汉人要想到建州经商的话,获取一些通关文书,经商用的‘勘合’,也就是相应的经商许可证,也就方便的多。”
“同时,在这京城之内,满清有了这么一个固定的办事处,也方便上国不是?如果有什么误会,也能尽快地做出了解。”
这一刻,大殿里的众人有一些佩服英俄尔岱的口才起来,这番言语下来,几乎每个人都被说动了,有了这么一个商馆存在,牵涉到两国之间的事情,将会更加的好办。
毕竟,有了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就能通过信鸽,进行飞鸽传书,效率将会高很多。
“嗯英俄尔岱,朕可以答应你的这个请求,但朕这里也有一个条件。”
“皇上,什么条件?”
说话之间,崇祯面露沉吟之色,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看到英俄尔岱迫不及待地询问,紧接着回道:“很简单,设立商馆可以,但商馆的所有人员,他们的姓名、职位等等,都要登记造册,在大明的有司衙门进行备案。”
“还有就是,设立商馆的一应事宜,以及诸多费用,大明除了提供一些方便以外,都要由你们自己负责。”
“该当如此,皇上”
然而,英俄尔岱面有喜色的还未说完,就被崇祯给再次打断了。
“哎~英俄尔岱,先不要这么着急嘛,也不要高兴得太早,丑话说到前头,如果你们的商管人员,在京城为非作歹,触犯到《大明律》,一样要受到相应的律法惩治。”
“而且,还不得从事奸细活动,如若被发现的话,商馆人员意图不轨,对大明不利,可别怪朕要株连整个商馆人员哦~”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即便皇上不说,英俄尔岱也明白,并能够理解,一定会约束商馆的相关人员。”
回应之时,英俄尔岱不断地擦拭着额头,就好像是天气十分炎热,满头大汗一般,点头如捣蒜一般。
不过,这份紧张只是持续了片刻,英俄尔岱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变得镇定了起来,但还是忘记了表达谢意,崇祯答应建商馆的事情。
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英俄尔岱神色变得郑重了起来,转而说道:“皇上,就在昨日,我王派人来信,我们后金购买的那些兵器,除了在辽东就能够买到的,余下的兵器,希望上国能够通过水路,直接运到建州的临海码头。”
“好,朕也答应~!”
崇祯这一次答应地极为痛快,几乎没有丝毫的迟疑,他当然明白,皇太极为何提出这样的要求?
从海上运送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