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少的话,民兵自己就能解决。
  毕竟,和传统意义上的乡勇或团练不同,民兵不仅有朝廷装备的兵器,刀剑这些东西,还有火器加持,对付一般的、小股的山贼土匪还是没有问题。
  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时,不等孙元化做出回应,崇祯进而徐徐地说道:“这些村落的民兵,具有官方的性质,朝廷为他们派发兵器,还会予以一定数量的火器。”
  “而且,每隔一段时间,朝廷还会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操练,加强他们的军事素养,却不会给他们军饷。”
  对于最后一点,民兵没有军饷,孙元化也能明白,民兵虽然带着一个“兵”字,有着朝廷的认可,但却不是真正的军队,更像是一村的乡勇或团练,专门维护本村的治安,抵御山贼土匪来袭。
  因此,没有正式的编制,当然也就没有相应的粮饷了。
  而且,这些民兵,不像那些边兵,有着诸多的束缚,他们要宽松自由得多,唯有山贼土匪来犯之时,才是一个兵,并不影响日常的生活。
  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孙元化的脸上现出淡淡的忧色,不无提醒的说道:“皇上,你看,眼看着就要进入夏末了,相比于中原,辽东的天气要寒冷的多,更加的恶劣,若是这些灾民迁移到辽东,没有一个住的地方,恐怕他们很难生存下去。”
  “说得不错,孙爱卿,确实如此。。。。”
  崇祯听得微微点头,附和了一句,但却没有多少的担心之意,紧接着继续说道:“不过,这个事情很好解决,此次出兵辽东,与建奴交战,袁可立他们应该会缴获不少的毛毡,完全可以作为这些灾民之用,在他们建立家园之前,村庄还未成型之前。”
  这个时候,崇祯的话语稍稍一顿,眉头微蹙了一下,眸子里闪烁着幽幽之光,语气忽然变了,话语透着感慨的同时,又夹杂着几分恨意。
  “如果不是努尔哈赤的坚壁清野,在他们占领的地区,捣毁辽东所有的村落,将所有的人口编在一起,或是弄到建州,或是充当他们的奴隶,咱们现在移民的话,就不会那么费事了。”
  “在建奴攻占的地方,连一个像样的村落都没有,更不用说在原有村落的基础之上,将其扩建,从而收纳更多的灾民,建奴真是可恨!”
  很显然,对于这件事情,孙元化也很愤慨,义愤填膺的紧接着说道:“这些建奴不善攻城之战,每攻下一座城池,亦或是拔营掠寨之后,他们都会将原有的城墙或村堡捣毁,以方便他们下次再来进犯和掠夺。”
  “而且,他们每捣毁或焚毁一座城池,不无另一个阴谋,朝廷要想重新占据的话,就不得不重建,进行翻修,如此一来,就会耗费朝廷大量的钱银。”
  “先不说这个了。。。。”
  崇祯忽然打断了孙元化的讲话,进而继续说道:“既然迁移灾民的行动提前,那么,就通知孙承宗他们一下,还有袁可立,让他们多弄一些牛羊这样的牲畜,尤其是前者,以便灾民在辽东进行耕作。”
  “可是,皇上,现在种植农作物,是不是有一些太晚了?”
  “还不是太晚。。。。”
  回应的同时,崇祯摇了摇头,又望向了西北方向,低声说道:“虽然晚了一些,但灾民到达辽东之后,却可以种植一些玉米,不管收成怎么样,总可以让他们有一些收获,可以更好地渡过这个冬天,也能缓解朝廷安置他们的压力。”
  “是,皇上!”
  然而,即便有了这些安排,即便提前了移民计划,逐次,分批地将灾民迁移到辽东,目前相对稳定之地,金州和复州,崇祯还是忧心忡忡,凝重不已。
  6


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六)

  近百万的大移民,远远不是将他们放在辽东,就能这样了事的,必须对他们负责,让他们能够在辽东生存下来,活下去,是最基本的要求。
  否则的话,若是不能生存下来,就失去了迁移百姓到辽东的另一个意义,加强辽东边防,能够让边军可以有更多的兵源补充。
  而要达到这个基本要求,没有那么简单,一个最为迫切的问题就要到来,秋天的东北,堪比中原的初冬,寒冷无比,自然而然地,衣服被褥,就显得弥足珍贵,非常急需。
  很显然,不同于向云贵等地的移民,只需粮食,就能生存下去,迁移到辽东的百姓,事情将会更加的繁琐,一个弄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
  “对了,孙元化,向辽东迁移百姓之时,不能让他们单一的聚居在一起,一定要与辽东人杂居,组成相应的村落。否则的话,在辽东没有任何的生活经验,若是在没有人从旁指导,他们的生活将会倍加艰难,很难生存下去。”
  “是,皇上,末将明白!”
  曾经在辽东待过数年,孙元化当然了解那里的情况,一些生活小窍门,乃是生存下去的技巧,否则,要只是将灾民放在那里,置之不理,没有人指导的话,恐怕一个寒冬过去,至少得有一多半人死于辽东。
  不同于军队,任何事情,朝廷都是事前安排好的,又有着当地的官员负责,他们只需负责打仗,抵御外敌即可。
  那些难民就不一样了,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绝对是两眼一抹黑,何况,辽东的气候条件,和中原的迥然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若是不能谨慎小心,若是不虚心求教,那可是要死人的!
  显然,孙元化深知这一点,并有着亲身经历,看到过相同的场景。
  不久之后,孙元化离去了,在崇祯的对面,却换成了冷晓磊。
  这个时候,崇祯早已换成了另一副神采,没有了刚刚的心事重重,也不再那么的忧虑,脸上散发着若有若无的兴奋光芒,眸子里更是精芒闪烁,流出非常明显的贪婪之意。
  “小磊,你准备一下,从锦衣卫里面挑选一些好手,暗中,再从民间征召一些挖坟掘墓的好手,组成一个摸金校尉队伍。”
  “挖坟掘墓——摸金校尉——”
  冷晓磊的神色有一些错愕,跟着念出这两个词语,联想到崇祯之前与孙元化所交谈的内容,就知道了对方这是想干什么?
  显而易见,皇上这是想仿效三国时期的曹操,组建摸金校尉队伍,挖坟掘墓,大发死人财,从而弥补军费开支的亏空,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
  跟在崇祯的身边,身处前线,看到各种军情邸报,冷晓磊当然比谁都知道,此次辽东之战的军费开支有多么的庞大,远超以往,单单是那不顾成本的使用火器,对敌之时,上来就是一通火箭密集轰炸,那绝对是在烧钱,用银子堆起来的战争!
  若是放在以前,以朝廷的财政力量,大明根本就支撑不了这样的战争,这样的打法。
  尽管心知这一点,对于辽东之战,在军费开支上面,皇上面临的压力有多么的大,但一想到挖坟掘墓,从而获取钱财,冷晓磊就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
  “可是,皇上,如果让天下人知道这件事情,恐怕朝廷的声望将会大打折扣,将会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沦为世人指责。。。。。。”
  冷晓磊虽然停了下来,但话里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不管是任何时候,挖人祖坟,获取冥器,以及陪葬的财物,都是极为不道德的事情,为后人诟病。
  而且,一代奸雄曹操,之所以在人们的心里形象不佳,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奸诈,谋朝串位,还有就是,组建了摸金校尉,干起了丧尽天良的事情,掘人坟墓。
  毕竟,在汉人眼里,死者为大,尤其是坟墓,更是占据着相当的地位。
  盗取坟墓,历来就是为人所不齿的,在历朝历代的刑典之中,盗挖坟墓,就是重罪,虽不至于砍头,但也相差无多。
  崇祯当然明白冷晓磊话里的意思,也知道对方担心的是什么,深怕自己的声望大受影响,被天下人嗤笑。
  然而,出乎冷晓磊的意料,崇祯就好像没有听懂一般,不仅没有丝毫的担心之意,反而还神经大条的淡淡一笑,不以为然地说道:“放心吧,小磊,不会出现你担心的那种情况的。”
  “可是。。。。”
  冷晓磊心有不甘,是真的为崇祯着想,还想争取一番,劝说一下,然而,刚刚吐出两个字,话还未说完,就被崇祯给打断了。
  “朕组建的摸金校尉,只是临时的,并不是一直都干挖掘坟墓的事情。而且,他们所挖掘的目标,并不是关内的坟墓,而是建奴的那些皇陵,比如沈阳附近的福陵,抚顺的永陵,等等。”
  听到这番话,冷晓磊顿时长松了一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