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杆子出政权,同样的道理,枪杆子也是维持一个政权稳定的根本所在,乃是扫除一切障碍的强有力后盾。
有着现代者的灵魂,还是一名历史学家,对于历代王朝兴亡更替,有着相当程度的研究,崇祯更是知道这个道理,明白其中的历史教训所在,并且深以为然。
听着两人介绍陕西驿站改革情况,崇祯的思绪翻飞了起来,脑海里浮现出这个念头,从这几个月的施政来看,崇祯的心里就愈发地坚定,觉得自己当初的分析没有错。
要想救治已经“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犹如千疮百孔的破船,关键所在,就是先抓住一部分军权,班军就是最好的着手点,然后就是在京城进行小范围的整肃吏治。
如此一来,遇到的阻力最小,反对的声音也最弱,毕竟,惩治贪官污吏,乃是千古不变的话题,任何人都无法提出反驳的理由。
而且,这样的话,整肃吏治,也是最大限度地不触犯那些拥有强大潜力的士绅利益。
京师,不同于其他地方,乃是大明的权力中枢所在,一旦顶层的吏治得到大治,肃清之后,再对地方的吏治进行改革,进行大整顿,也就容易多了。
一旦吏治变得清明起来,到时候,他崇祯的手里就等于握了两柄利剑,一文一武,军队作为威慑的存在,文官负责治理地方,再收拾那些士绅的话,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毕竟,士绅的势力之所以那么大,就是因为,他们凭着自己的能量和关系,可以影响到朝局的走向,一旦切断了他们与朝中官员的关系,那么,他们就等于丧失了獠牙和利爪的老虎,只有挨宰的份儿。
霍维华和毕自严离去了,崇祯面前的龙案上却摆放着一个账本,随着了解的越多,随着浏览地深入,崇祯的神越来越难看,眉头都快拧成了一个疙瘩,隐隐有一丝暴怒之意萦绕于眉宇之间。
砰~
崇祯再也看不下去了,也压制不住心中的那股犹如火山般的怒意,右手紧握成拳,猛地砸在桌面之上。
呼~
不得不说,“崇祯”穿越前的学者素养,那种沉稳的心性,渐渐复苏,影响着此时的他,很快就压下了心中的怒火,调整好心态,长呼了一口气之后,脸上再次恢复了平静。
“皇上。。。”
听到动静,张彝宪着急忙慌地跑了进来,刚吐出两个字,就被崇祯给打断了。
“宋献策到了没有?”
“启禀皇上,宋大人已经到了,就在宫外候着呢,内臣这就要汇报。。。。”
“好了,不要说这些废话,快让宋献策进来。。。。”
“是,皇上。”
不久之后,只有一米五多高的宋献策,出现在了崇祯的对面,手里就捧着那本账册,快速浏览着,不消片刻,就将其中的内容开了一个大概。
“启禀皇上,江南士绅的赋税,每年只有几十、数百两,除了老百姓之外,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只要是一个稍有权势之人,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些,皇上您不必动怒,此乃历代遗留下的问题,并非圣上您之责。。。。。。”
听着宋献策的宽慰之言,崇祯的心中一动,不禁想通了一件事情,明末之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萌芽,却未像西方那般,快速演变为资本社会,为后来者鞑子朝廷所扼杀。
凡是有因有果。
原因很简单,从明朝的教训中,尤其是明末时期,所谓的江南士绅和商人无异,每年缴纳的税费却只有寥寥数十两、几百两,朝廷财政匮乏,缺钱发军饷,缺钱赈灾,然而,那些士绅们却是富得流油,当朝者却没有捞到一点好处。
作为继任者,满清又岂能不吸取教训?
所以,也有了后来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满清极力效仿明朝时期的杀鸡取卵做法,不仅不重视商业,还频频搞破坏,抑制商业的发展。
因此,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何消失的那么快?为何没有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
“好了,宋献策,不用安慰朕,之所以找你前来,不是说这些有的没的,为得就是,如何将江南士绅的赋税收上来,增加朝廷的持续性财政收入,而又不至于造成大的动荡?你有没有好的办法?”
“嗯。。。”
宋献策的戛然而止,面露沉吟之,神凝重无比,片刻之后,这才缓缓地沉声道:“皇上,说白一点,那些所谓的江南士绅,以微臣之见,今时今日,他们已经与商人无异?”
“因此,对于这些人而言,更加注重于个人的私利,枉顾大义,淡漠了对朝廷的忠心,一心只有,尽可能地为自己敛财,将其形容为铁公鸡,也不为过,所以,以他们的贪婪性格,要想从他们的手里顺利地征缴赋税,和剜他们的肉差不多,恐怕很难。。。。。。”。。。“”,。
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狈为奸
说到这里,宋献策话语一顿,面露犹豫之,最终意味深长地继续说道:“要想从他们的手里征收到赋税,除非仿效今时今日的京师整饬吏治,来一个杀鸡儆猴,使用铁血手段,杀一小撮,抄一小部分乡绅的家产,进行威慑,逼迫大部分的乡绅按照朝廷的律例,乖乖地缴纳税银。”
“而且,只有治住了那些极具有势力而富有的几大乡绅,逼迫他们乖乖就范,那些小商小贩也就好办多了,就会老老实实地向朝廷缴纳赋税。”
虽然宋献策说得洋洋洒洒,很有道理,但崇祯心里清楚,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要想将江南的赋税征收上来,尤其是江南的那些士绅,绝对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必须计划周全,方能一击奏效,解决问题。
否则的话,就会杀虎不成,反而为虎所伤。
杀鸡儆猴——敲山震虎——
猛然间,崇祯的心中一动,也就有了计较,想到了这两词,虽无法立即对江南的那些不守法、不缴纳朝廷赋税的士绅动手,但是,放眼于天下,有那么几个极具有影响力的奸商,却可以动了。
比如山西的那八条肥鱼,如今之时,应该可以杀那么两三个,使用雷霆手段,抄家灭族,满门抄斩,等等血性手段,就让他们当那只鸡。
不,以山西八大奸商的财力与影响力,更像是猴,杀猴儆猴,杀猴儆鸡。
想到这些,崇祯随即就打发走了宋献策,又将洛养性叫了进来。
“洛养性,朕切问你,关于山西的那八个商人家族,他们勾结外敌的证据,你们收集的怎么样了?能不能完全坐实,让他们无法反驳,让天下人信服?”
洛养性微微一愣,没有想到,去而复返,皇上再次宣召自己,居然是为了这件事情。
很显然,洛养性非常熟悉山西八大奸商的事情,仅仅是愣神了那么一下,转瞬就清醒了过来,脱口就予以了回答,语速不急不缓,显得很是自信。
“启禀皇上,对于那八大家族勾结外族,也就是向鞑子倒卖朝廷严控物质,虽然之前的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暗合建奴,私卖铜铁、粮食等管控等物,严禁流到关外,对于这些事情,却是清清楚楚,了若指掌,掌握了大量的铁证。”
“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之时,范永斗等四人,偷偷潜入到辽东,与黄猪皮接头,私下密议,回到关内之后,就蠢蠢欲动起来,频频活动,接触朝中的官员与武将。”
“从他们的行动来看,以及后来掌握的诸多证据,这些山西奸商已经不满足于私运铁器这些管控东西,更是想为黄猪皮弄到咱们大明的火器,进行资敌。”
“而且,皇上,最近一段时间里,辽东频频出现了多次小的失利,单单一次失利,损失并不大,但总得加在一起,朝廷却是损失不少的火器。”
“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失利并没有那么简单,与那些奸商有很大的关联,那些失利的小队,看似是再平常不过地遭到建奴的埋伏和偷袭,而损失火器,但是,其中一大部分失利小队的将领,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山西奸商接触过。”
洛养性的话语戛然而止,一副呆呆的模样,装傻充愣的看着崇祯,就好像是在说,这是末将掌握到了全部信息,具体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属下不敢妄下决断。
崇祯的神很难看,但一想到洛养性还在面前,转瞬又恢复了正常,满脸的冷峻之,右手轻轻婆娑着下巴,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片刻之后,这才缓缓开了口。
“嗯。。。。也就是说,那些奸商,为了给黄猪皮弄到火器,他们不仅找到了门路,更是使用了非常手段,将火器运送到了辽东,并将其顺利地交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