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公死了我登基-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代与现代是截然不同的生态。
    在管平波的前世, 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都能做状元。
    可做首辅,亦可做首富;可入伍,亦可上学。
    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无穷多的生路, 择一而行即可。
    在古代则不然。
    即便追随明君夺得天下,随之而来的是卸磨杀驴。
    赵匡胤确实值得称道, 不是仁术,而是他用经济手段迫使将军们不得不屈服。
    可千古也只有一个赵匡胤,她是窦家次子妾, 无论她有军功还是能在经济上有建树,窦元福都不会容她。
    但做一个看人脸色过日子的小老婆,又是她决计不能忍的。
    更逞论窦向东未必成事,若被旁的势力夺得先机, 她更需自保。
    世间没有哪件事是有利无害的,没有窦家做依仗,她都未必能在乱世中活下来,至少没有窦家,就没有鸳鸯阵。
    她养活自己就已经千辛万苦,根本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养得起二十五个人。
    但只要借用了别人的平台,便不得不卷入纷争。
    既不得不有纷争,与其将来手忙脚乱的顾头不顾尾,不如自己成为最强的那一个。
    至少她可以尽力避免卸磨杀驴,因为来自未来的她,从来不觉得皇权有多么至高无上。
    不过是另一个版本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已。
    陆观颐沉默着,她有些彷徨。
    她当然是有本事的,琴棋书画针黹女红。
    可这些到了底层,一点用途都没有。
    她还不如雪雁能飞快的做衣裳。
    管平波因战斗力被人重用,而她却不可能学得会管平波的本领,与那群孩子一起学都不可能,因为她是个跛子。
    缓慢的走动才勉强能掩盖,一旦跑动,必然一瘸一拐。
    坚强与毅力又该如何才可展现在世人面前?
    管平波拍拍陆观颐的头:“不急这二日,慢慢想。
    明日初五赶集,我们瞧热闹去。”
    陆观颐扯出一个笑脸:“好。”
    四月初五,云寨集市。
    在广袤的国土上,一直到管平波生活的时代,都保留着这种小规模的商品交易模式。
    只不过那时已经全用纸币交易,并绝大多数是职业的商人。
    而此时的农村城镇则的主流则是以物易物。
    云寨作为一个古老悠远的城镇,经历过数次兴衰交替,还有一些货币交易,再闭塞一点的地方,甚至可能连铜板都不存在,就似原始社会一样,用粮食来换取别的物资。
    管平波牵着陆观颐的手,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
    本就不宽阔的青石板路两侧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摊贩。
    管平波曾去过一些少民活动的地区,有些比较传统的少民一出来大家都认得。
    到了此时,倒很不显。
    苗族的盛装只在新年或出嫁的时候使用,平常无非是包着头巾布。
    此时洗头是奢侈的,故劳动人民多会把头发包起来,减少脏污,继而减少洗头的概率。
    放眼望去,全是包着头发的妇人,甚至男人,鬼才知道哪个是苗人哪个是汉人。
    唯有仔细瞧去,才能在长相上分辨一二。
    此时的苗汉侗三族彼此不通婚,时间长了,面部特征自然有些差异。
    粗糙的农村手工制品,不能入管平波几人的眼。
    顺着人流,走到一处见到了个熟人。
    管平波拍了拍对方的肩,笑道:“崔太太好。”
    崔太太回头看见管平波,笑着招呼道:“你也来赶集?我还当你们家人口多,甚都自己做呢。”
    管平波道:“没见过,来长见识。
    太太买什么呢?”
    崔太太从摊子上拿起一个白玉般的物事道:“我买些本地产的雕花蜜饯泡茶喝。
    这是柚子皮做的,最是益气养肺。
    有好几家做这个的,唯有这家姐儿手巧,雕出来的花鸟鱼虫与别家不同,我常来买的。”
    那店家是个老妇,用口音极重的方言道:“我家不但花好看,料也足。
    他们都不舍得放糖的,买我家的,一杯里只要放一块就很甜了,划得来!”
    管平波看着稀奇,便道:“那就来两斤吧!”
    崔太太:“……”
    妇人登时尴尬的道:“这个……寻常只有娶亲嫁女的时候用,我统共都没有两斤。”
    管平波也尴尬了,这才在窦家住了半年,就被腐朽了,竟忘了此时的糖是多么精贵,小地方的小摊贩,哪里可能准备那么多奢侈品。
    妇人却是做老了生意的人,天上掉馅饼的生意,哪里肯放过?立刻道:“奶奶若想要,我今夜就做了,细细拿炭火烘干,后日送到府上去。
    奶奶要多少?”
    管平波问:“多少钱一斤?”
    妇人道:“糖贵着呢,我们家用的是白糖!得用谷子换。”
    管平波又问:“铜钱要吗?”
    妇人伸出五根手指:“五十个铜板一斤。”
    “这么贵?”管平波震惊了,五十个铜板可买十来斤糙米了,谷子更多。
    她是宰客还是糖真的这般贵?
    崔太太也皱眉道:“老刘,你休哄人,这是县令家的奶奶。”
    妇人惊了一下,忙道:“哎哟,我有眼不识泰山。”
    说着忙给管平波磕了个头,却是道,“近来的糖着实贵,水上叫人占了,外头的糖很难进来,我们石竹又不产糖。
    这是早先一批做的,家里剩的糖不多,太太奶奶不买,过了五月,也没得买了。”
    崔太太怔了怔,问道:“果真?”
    妇人叹口气道:“太太你不知道,我们现在嫁女都不雕了。
    要不是城里几位太太爱吃,我早收摊了。
    太太奶奶们都是官家,不差几个铜板,老妇人请太太奶奶们赏口饭吃。”
    说着眼圈一红,“除了在云寨,别的集市已无人要了。”
    陆观颐一时动了恻隐之心,管平波才五百月钱,因她是小姐,倒有一吊。
    拉了拉管平波的袖子道:“我们买了吧。”
    管平波才对着下属炫了富,不好小气的,便对崔太太笑道:“我这妹妹心软的了不得。”
    崔太太忙道:“大户人家的小姐,哪个不心软呢?”又对那妇人道,“你还不谢过小姐?”
    妇人忙又给陆观颐磕头,陆观颐轻巧的侧身避过。
    崔太太又嘱咐道:“既是小姐吃的,你做干净些,倘或小姐因你闹了肚子,我可是不依的。”
    妇人笑的一脸忠厚:“太太说哪里话,小妇人的东西,从来是最干净的。”
    崔太太与妇人还算相熟,倒也信的过她,拉了管平波的手道:“你不用自己提,叫她送到你家去,横竖她要送去我那处的。
    我带你逛逛别的。”
    说着三人就往前头走,走过买鸡鸭的地方,一阵骚臭扑来,陆观颐立刻捂了口鼻,却又见小鸡仔小鸭仔毛茸茸的一团团挤在笼子里,好不可爱,不由驻足观看。
    崔太太笑道:“这一集的还不大好,下一集的更肥些,才好养活。
    我在后院里养了十来只,天气暖了日日有蛋。
    奶奶家后头靠着河,圈一块地,养几百只,大老爷下酒菜就有了,比外头买的强。”
    管平波心念一动,她不会养殖,却知道想要供起一个军队,养殖是必不可少的。
    不如听了崔太太的话,学会了养鸡鸭,日后方好搞军屯的。
    便笑道:“我不会挑,下一集劳太太来替我挑上一百只。
    我也不叫太太白忙,我从巴州带了几匹料子,裁两块给太太当谢礼。”
    崔太太心中一喜,面上推却道:“奶奶又同我客气了,横竖白逛逛,哪里就当得起谢字。”
    管平波笑道:“那就当晚辈孝敬长辈。”
    崔太太连道不敢,却不再推辞,又拉着管平波往前走。
    一时走到个棚子搭的店家前,崔太太停下来介绍:“好叫奶奶知道,这家卖的好肉汤圆,指头大一个,最是可口。
    奶奶不嫌弃,我请奶奶吃一碗。”
    管平波应了,随着崔太太入内,老板娘迎了上来,引着往一张干净的桌上坐好,就对灶上喊了句:“老板,有贵客,先上三碗肉汤圆!”
    崔太太笑骂一句:“你又知道我们要肉汤圆了!”
    老板娘笑道:“太太这等贵客,难道看得上那死糯米团子?寻常粉面也看不上,非得有肉哨子的才配太太吃。”
    崔太太道:“一条街再没人比你精了。”
    老板娘确实精,看陆观颐好奇的盯着炸红薯,就陪笑道:“这是府上的小姐吧?那是炸红薯,又香又甜,小姐要尝尝么?”
    崔太太笑道:“县令家的小姐,可不是我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