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贵芳华-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琅感叹,“瞧姑母为人,便如王妃为何也如此妥贴了。咱们这回也算是因祸得福,倒是捡起一门好亲。”

    颜氏道,“谁说不是呢?原先我还怕不过是碍着情面,做做样子罢了。谁知姑母外表看起来虽严厉些,待人竟是这样知冷着热的。我先来着几日,瞧家里如今人虽不多,但事务正经不少。就一个三姑娘,成日忙得跟陀螺似的,打理着好几门子生意,听说都是几个公子小姐的产业。戴大嫂子虽有帮忙,可她还有自家事务要顾,于是我便想着搭把手来着。可又怕人误会,一直没好意思说。”

    宁琅道,“这怕什么?回头我去跟姑母提,横竖你在家中也是帮着娘管过家的,针线灶上都懂得。若是姑母愿意,咱们也帮着跑个腿,或我去帮忙盯着顺哥儿念书就是。”

    颜氏觉得甚好,谁知两口子还没开口,齐瑞华却抢先一步,主动担负起教导顺哥儿读书之责。

    夏鸾儿不够醒目,他却不是傻的。

    这白在亲戚家里住着,多少要帮些忙才象话。齐瑞华如今要养身子,劳累不得。且因担着重振家门的重任,齐太太素来不要庶务烦他。所以齐瑞华扬长避短,主动寻了教导顺哥儿的职责。

    于是宁琅只好咽下想为人师的话,问宁四娘有什么事情,可以吩咐他们夫妻去做。

    并诚恳道,“姑母不拿我们当外人,我们就不说那些客气话了。如今快要年下,堂哥堂嫂回了江南,但家中事务却多。若有差遣,万不要与我们客气。”

    宁四娘便问点心烤肉,他们两口子对哪个熟悉。

    宁琅两口子相视一笑,人都说少不入川。若论起吃喝玩乐,可没有蜀人不熟的。

    只这两口子素来嗜辣,不怎么爱甜糕点。但说起那烤肉生意,他们还当真给了几个不错的建议。

    蜀中靠近藏地,常有牧民交换牛羊,是以烤牛肉干做的多,但烤些猪肉干也很好吃啊。

    如今宁家既做了烤肉生意,那为何不索性烤些肉干?到年底走亲访友,都用得着,且经得起长途贩运。

    至于口味,只须做好一个孜然五香,一个鲜香麻辣,基本上就能满足大半人的需求了。

    为了演示,颜氏还指挥着丫鬟现烤了一些。果然味道极好,宁四娘素来口味清淡的,都说这生意做得。

    于是颜氏就去帮忙打理烤肉生意了,而外头的事情有戴良做帮手,宁琅难免就闲了下来。

    可也没闲几天,事情来了。

    第一拔灾民终于涌向京城,却被京城周遭各县,以怕扰了圣上安宁为由,死死控制在离京城十里地外。但种种惨象已经传到京城,搞得人心惶惶。

    物价,尤其是粮价,迅速飞涨。

    宁家就算加上庆平公主府,统共也没几个人。原先夏鸾儿还说要不要再囤积些粮食,宁四娘却摇头拒绝了。

    “……我们多囤一些,那些灾民就少吃一口,且物价又贵一份。横竖秋天存了不少新粮,撑过这几个月是不成问题的。等到来年春夏,粮荒自然可解。”

    宁琅很是佩服,这样的胸襟和见识真不是人人有的。

    尤其遇着灾年,一些大户人家还会故意囤积粮食,然后高价售卖,牟取暴利。

    宁四娘却还想着能拿多少粮食出来赊灾,这品行就值得让人竖大拇指了。原本他想自告奋勇去赈灾,英王府忽地来人,请他过去一趟。

    这也是宁琅第一次走进英王府,见到宁芳。

    与想象不同,这个在大梁朝极尊贵的异姓王府并没有过分奢华,只是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底蕴,也是让人难以忽视的。

    正如随意摆在供桌上的一个老寿星,细瞧都是用难得的阴沉木雕刻的名品。

    一阵不闻脚步声的人影晃动,纱屏后传来清朗明净的甜美女音,“堂叔又不是外人,把这屏风撤了吧。”

    宁琅立时收敛心神,端正了形容。

    很快有太监出来,移开绣着四时风光的纱屏,一股带着花香的暖香袭来,露出一张同样明净甜美的面容。

    宁琅眼角一扫,不觉愣了。

    回过神来赶紧行礼,宁芳察觉到了他的异样,却没有多说什么,很谦和的寒喧几句,便说起正事。

    “今日请堂叔请来,非是别的,乃是有件善事想与你商议。”

    此事也有些出乎宁芳的意料之外,她不是投资了薛东明,杜子威,项元勤几人合作的蹴鞠生意么?

    按照约定,是杜子威出铺子,项元勤出皮货供应,薛东明出银子,而宁芳就负责出人负责经营。

    这不是她爱玩,而是程岳的主意。

    他需要有一个不引人怀疑的借口,能不时在家中宴客,渐渐打开与京城贵族的交际圈子。

    只杜家分产不分家之后,杜子威也是想学些经济事务。便派了两个极年轻的心腹小厮去铺子里,请宁芳的人帮忙调教,如今正跟着赵丰年当学徒。

    而杜子威因生性豪爽,常出入酒楼坊肆,颇认识些三教九流之人,于是就有人通过这两个学徒找到了他,想请他带队来踢一场蹴鞠。

    却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筹些银两,救济灾民。

    因赵丰年最初跟杜子威等三人商议生意时,就曾专门提到过这个问题。

    为了保证店里的生意好做,也为了帮这些公子哥儿们的球队打造一个高大上的形象,所以他们的比赛是必须交由赵丰年,也就是英王府来统一安排的。

    杜子威不敢擅自作主,便命人来请教宁小王妃了。

    要依赵丰年说,这是个挺好的事情。

    既能推广他们的生意,也能帮助灾民。但程岳听了,却想得更深远些。

    若是打着比赛的名义捐钱,只怕会引起永泰帝的疑心。

    可难道因此,就不做善事了吗?

 第480章被亲

    程岳琢磨了一回,便给宁芳出了个主意。

    比赛还是可以进行,但不捐银子了,要求捐粮食来换英王府看比赛的请柬。

    至于捐出的粮食也别往英王府送,直接用杜阮薛三个年轻人的名义,报到掌管粮草的户部和京城治安的五军都督府。

    请戚老都督和姜尚书派人接收,到时要如何熬粥发放灾民,也是他们两个部门配合的事了。

    英王府在其中不过是提供场地及一顿饭食,就算皇上知道也无甚可说的了。

    宁芳觉得此事可行,但要如何操作,却非得请个帮手不可。

    这样收买人心,扬名立万之事,程家的男人是万万不可出头的。宁芳也只好招呼女眷,管家程全身份不够,须得找个既中立,又偏向自家的人。

    原本宁芳提议的是她师兄谢云溪,可程岳想想,却提到了宁琅,他的理由也很充分。

    “小谢大人如今亦是官身,自当避嫌。反倒是你这族叔,虽与你同族,到底分了宗,有举子身份,清贵却又与京城毫无瓜葛,由他来出面操持,最为合适不过。”

    宁小王妃便问,“那为何不找戴良?还有齐家哥哥?”

    程岳道,“戴良毕竟做过你爹的幕僚,跟你家是正经亲戚,齐瑞华亦是同理。反不如宁琅隔着远些,扯不上多少由头。若日后得了美名,皇上有意提拔,好处也落在蜀中宁家那一支,跟你们金陵关系不大。”

    宁小王妃被说服,便请来宁琅,说起此事。

    宁琅一听,当然愿意。

    只是他也不傻,“这样好事,怎好分我一人头上?倒是多安排几人来帮手才是。”

    看他为人忠厚,并不贪功,宁芳更添几分好感,觉得这门亲戚没帮错。

    “那就劳烦堂叔自去寻人,回头我让赵管事引你见下杜项几位公子,只当是你们年轻人自做的事情便是。”

    听这话颇有几分老气横秋,宁琅略尴尬。

    宁芳这年纪,几乎都可做他女儿了。还口口声声“年轻人”,可是折煞他了。可宁芳如今位份太高,说这话还真不能算错。于是他只好捏着鼻子应下,就要离开。

    宁芳此时才好奇的多问一句,“堂叔才见我时,似有些诧异,可是为何?”

    宁琅迟疑一下,方苦笑道,“王妃勿恼,我初见王妃容貌,竟与我那年方五岁的小女颇为几分。她生得也不似我与她娘,倒似祖父,想来亦是王妃生得象怀璧堂兄的缘故吧。”

    宁芳听得笑了,“确实。到底一家人,定是有些血脉相连。我初见堂叔,便觉格外亲切。那日祖母送你的考箱衣裳,都是我父亲曾用过的。回来时我的丫鬟还说,单瞧背影,堂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