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等鱼俱罗说话,延裕就说道:“不过李渊并不赞同我与秀宁的亲事。”
鱼俱罗再次一愣便问道:“这是为何?”
延裕叹了一口气说道:“大概是李渊认为我和秀宁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鱼俱罗当即想明白了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的徒弟是被太原王氏赶出府的一个弃少,而人家秀宁则是唐国公府上的金枝玉叶,这样的事情不管放在哪个门阀贵族里,都不会轻易的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延裕这样身份低贱的人。
第75章 新官上任()
不过鱼俱罗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徒弟并不是那种声色犬马,无所事事,只懂得风花雪月的公子哥,也不是那种只懂得吹嘘遛马的废柴少爷,在自己的眼里,徒弟不管是心性也好,品性也罢,都比那些世家公子强的太多了,可即使是这样,自己的徒弟与李渊之间的差距也太过巨大了。
鱼俱罗叹了一口气说道:“哎,隋朝建立以来,门阀士族在民间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李渊能有这种想法也不足为奇,毕竟人家是大隋朝一等一的唐国公,而你的身份如今的确有些低了,门不当户不对的,人家肯定不会愿意将女儿嫁给你的。”
闻听自己的师傅都这般说,延裕心里的痛苦可想而知,延裕摇了摇头说道:“师傅,我知道我与秀宁之间的门第相差太大,但是不管怎么样我是不会放弃的,所以这次北征突厥,我才会恳求师傅带着我的,我就是想争取些功劳,回去后在去李渊府上求娶秀宁。”
鱼俱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该打击自己的徒弟,还是该鼓励他,估计自己的徒弟永远也不明白,在这些贵族人的眼里,他们在乎的只是家族门第是否显贵,而不是一个人的出身。
延裕与鱼俱罗各自想着各自的事情,用过午饭后,延裕便来到了河边,一个人静悄悄的站在河边,寒风无情吹打着他的身躯,没有人知道此时延裕的心里到底在想着什么。
延裕心里明白,这次李渊来了之后,自己的处境可能会变的不妙,李渊肯定会将自己安排在那种危险的地方,可是自己要的就是那种危险的事情,只有越危险的地方,自己才能赚取天大的功劳。
静静的在河边站了许久,一直到天上的星星扎着眼睛出现,延裕才慢慢回到了营帐,延裕明白,今夜将是自己在北征突厥期间过得最安慰的一个夜晚了,如果没猜错的话,明日李渊肯定会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给自己增添麻烦,可是自己是那种害怕麻烦的人吗?
黎明拂晓以后,军营里响起阵阵鼓声,武大迅速的奔了进来说道:“队正起床了,元帅命人叫你呢?”
延裕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说道:“天还没亮,那李渊有什么事情?”
武大看了看身后,小声的说道:“少爷,我估计李渊这次是存心想整治我们,刚才李渊已经派人将我们那一千兄弟聚集在一起,任命了一个新的队正。”
延裕一愣当即说道:“哼,我倒要看看他李渊这新官上任能烧出个什么火来。”
武大看着延裕将要出去,当即拉着延裕的胳膊说道:“少爷你可千万不要胡来,毕竟李渊如今是中路军的元帅。”
延裕有些气愤的说道:“我们属于西路军的,他中路军的元帅难道还能管到我们不成。”
武大着急的说道:“少爷你怎么忘记了呢?朝廷不是已经下了命令,我们如今已经归属李渊部了。”
延裕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倒是将这一茬给忘记了,不过你也别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武大这才松了一口气,等延裕来到帅帐之后,现场已经来了许多的副将,李渊看着延裕姗姗来迟,便说道:“召鼓令已经下了好几次了,为何现在才到。”
延裕拱手说道:“启禀元帅,刚才在来帅帐的路上,忽闻我的队伍新换了一个队正,所以过去瞧了瞧。”
李渊瞥了延裕说道:“念及初犯,这次就不处罚你了,但有下次,小心军法处置。”
延裕点了点头,站在了队伍的最末端,只听李渊缓缓说道:“众位爱将,早些时间越王杨素已经在长城下将都蓝击败,只是可惜的是都蓝率兵突围逃走了。”
李渊扫视了一眼现场众人,继续说道:“本帅听闻都蓝如今逃到了杭爱山里,如今于都斤镇拿下近在咫尺,但是为了以防都蓝再次逃跑,所以不知道众位将军有谁愿意带兵给本帅将都蓝抓回来的。”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改变的话,都蓝是在于都斤山附近被隋军围攻,走投无路之下被自己的属下给杀死的,而今深知这样一个历史结局的延裕,无论如何是不能让都蓝轻易而死的,不管怎么样,自己需要都蓝这个人,只有将都蓝带回长安,那么自己才有天大的功劳,才可能娶到秀宁。
此时此刻,长安城里,高颖命传令兵火速送往长安的信,已经摆放在了隋帝杨坚的御案之上了,看着这么大的一个包袱,杨坚有些茫然的问身边的王耀德:“高颖在玩什么?不好好的打仗给朕送来这样大的一个包袱,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会是都蓝的项上人头不成。”
王耀德同样是一副茫然的样子,说道:“启禀陛下,奴婢也不知道高元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杨坚摇了摇头说道:“送信之人呢?”
王耀德当即说道:“那士兵就在殿外,说什么一定要将信转交给陛下的手里,奴才刚才想要转交,这小子也不给,只给了这样一个包袱。”
杨坚苦笑一阵说道:“不知道是多么重要的信,竟然还必须亲自交到朕的手里。”
杨坚说完这句话,当即摆摆手说道:“将人带进来吧。”
那士兵在殿外等了片刻之后,终于见到了杨坚,一番行礼过后,杨坚便问道:“不知道高爱卿让你转交给朕的信在哪里。”
那士兵闻听此话,当即从怀里将一封厚厚的,皱巴巴的麻纸拿了出来,王耀德当即将其交到杨坚的手里,杨坚开始是眯着眼睛看这封信的,不过越看越震惊,越看越心惊。
食盐,这个杨延裕竟然将食盐制造了出来,而且高颖在信上说,这种造盐的方法及其简单,只要照着这个方法去做的话,那么我大隋朝的千万百姓将会永久地摆脱盐布这种作料。
信看完之后,杨坚有细细的翻看了一遍,省怕自己错过其中的某一个字,带反复看完觉得没有任何问题以后,这才快速的将御案上的包袱给打了开来,此时在他的眼里这包袱可是一座金山银山,哦,不,比金山银山还要重要的多。
第76章 开国县公()
杨坚迅速的将包袱打开之后,只见包袱里面是用一层牛皮给包裹着,费劲的将牛皮给撕破后,白的像雪花一样的食盐终于呈现在杨坚的面前,将眼前这些食盐比作雪花一样白,可能难以置信,或者说不恰当,但是这也是情理之中,毕竟比起盐布来说,眼前的食盐是极其可贵的。
杨坚双手抚摸着食盐,难以言语,这食盐对于百姓们多么重要,大概不言自喻,激动过后的杨坚,当即用手轻轻的沾了一点盐,轻轻的放在了嘴里,品尝过后,杨坚大为震惊,这食盐当真是咸,咸,非常的咸。
可是此时对于杨坚来说,这咸味咸在嘴里,却甜在心里,如果朝廷大力开采食盐的话,那么大隋朝千万百姓都将可以用得起食盐,那么那些五姓七望将不会再把持着朝廷的盐路,赚取高额的利润了。
想到这里,杨坚看着仍旧站在下方的士兵说道:“这次你辛苦了,朕赐你良田一百亩,金银各一百两,回去吧。”
传信的士兵以为自己听错了,还傻傻的愣在哪里,这时候王耀德着急的说道:“小子,陛下赏赐你良田一百亩,金银各一百两,还不谢恩。”
再次经过王耀德提醒,这小子方才醒悟过来,激动的跪在地上喊道:“小民多谢陛下赏赐。”
出了大殿的这个士兵是双腿打颤,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只不过是来送个信,陛下竟然就赏赐他良田一百亩,而且金银各一百两,自己这就发财了,发财了。
杨坚还眼巴巴的看着御案上的食盐沉思,片刻之后,杨坚当即将苏威,太子杨勇唤了过来,苏威与太子杨勇来了之后,杨坚便将食盐让二人看了看,二人又品尝了一番。
苏威没想到这人世间竟然又这般纯碎的食盐,当即感到非常震惊,一边的太子杨勇同样是这样的表情,杨勇行了一礼拱手说道:“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