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候,是萧煜撑破秦权的口袋,还是秦权包住萧煜,就要看各自的手段如何了。
中都比起风声鹤唳的西凉各州,反而是太平许多,虽说也是铁甲森森,但毕竟久经战事之地,不管是兵卒还是普通百姓,早已习惯,即便现在的中都换了一个主人,可大都督徐林仍旧主事,原本还有些不怎么合拍的声音,也就彻底消失,最起码,现在中都表面上看起来还是一团和气。
新贵蓝玉和诸葛恭分别得掌暗卫明卫,权势扶摇而上,竟是有要与徐林的并驾齐驱的架势,只不过这段时间,中都兵马调动频繁,徐林作为主将,大权在握,仍旧是当之无愧的中都第一人。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萧煜这是开始准备对西凉州下手了,在中都将领看来,这也是理所当然之事,毕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这一战是必然的,不过在于早晚罢了。而战事只要一日不歇,那明卫府和暗卫府就别想越过大都督府去。
萧煜独自来到只比自己府邸矮了一头的大都督府,没让守门的甲士通传,径直走入这座在中都城中规格仅次于萧府的徐府。
这也是萧煜第一次进大都督府,大都督府大致上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其中前面一半,为徐林处理公务,升帐点兵所在,铁甲森森,与五大都督府官衙无异。后面一半就是实实在在的徐府了,其中与寻常权贵府邸并没有太多不同,只是因为西北苦寒的缘故,并没有引水入府的手笔,故而显得有些单调。
只身走进大都督府的萧煜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毕竟大都督府中哪天不是人来人往?更何况如今大军调动,诸事繁杂,人员往来更是频繁。
萧煜背负着双手,悠然踱步,眼神打量着不远处的几名年轻将领,尤其是为首的那名带有风霜之色的年轻都尉,更让萧煜侧目。倒也不是说这名年轻都尉修为多么惊人,只是因为萧煜看得出这名年轻人应该是世家子弟,但偏偏身上杀伐之气极重,不像是一个来混军功的世家子弟,反而像是一个征战沙场多年的功勋宿将。
如今萧煜权位日高,看待同辈人也不再是当作潜在的对手,更多的是以上位者的目光去审视,眼前这名都尉就让萧煜心中升起了一分爱才之心。
似乎感觉到了萧煜毫不掩饰的打量,那名都尉转过头来看了萧煜一眼,微微蹙眉,接着又转过头去。
刚刚得到消息的徐林不知何时来到萧煜身旁,捻须笑道:“王爷,这几个年轻人怎么样?”
萧煜没有转身,道:“不错,年纪轻轻就已经做到都尉,前途无量啊。”
一般而言,武官想要做到大都督多半是要看机缘,一般武官能够做到都督就已经是极致,而都督之下是都统,都统之下便是都尉。能在而立之前靠着实打实的军功做到都尉,只要不犯什么太大过错,日后一个都督的位子是跑不了的。大都督为当朝一品,都督为正二品衔,其中如暗卫都督这样的实权都督又多会被加封从一品衔。若是这样算下来,实权都尉已经勉强可以算是从五品衔。就是状元及第,一开始也不过是个六品的翰林院编修而已。
都尉实权与否,可以说尤为关键,就拿亲王来说,晋王与宋王,品秩相当,同样尊贵至极,但晋王掌有实权,构结朋党,亲王一党鼎盛时几乎占据了大郑庙堂的半壁江山,而宋王虽说掌管宗人府,可也就仅仅是在重大朝会时才露露面的富贵王爷罢了,与秦权相比,实在天壤之别。
萧煜笑问道:“是什么都尉?”
徐林轻声道:“刚刚晋升不久,具体官职还没定下来,这次他就是来大都督府拿文书的。”
萧煜还未蓄须,也就不能像徐林那样捻须,只能是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喃喃自语道:“大郑老了,咱们是不是也该引以为鉴呢?”
徐林笑道:“如今大郑的确是青黄不接,我们这一辈中除了秦政还算年轻,张清已经是垂垂老矣,牧人起拥兵自立,也是知天命的年纪,而我和萧烈更是一个辞官在家,一个叛出大郑。”
萧煜转过身来,笑道:“从底层做起,有好也有弊,好的是能知兵,体恤士卒。弊端就是容易小家子气,是将才而非帅才。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我看来十将易求,一帅难得。”
徐林淡淡笑道:“王爷这是在取笑我徐某人?格局大小,非是一成不变,儒门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例子,见得多了,格局自然开阔,站得高,看得远,也有利于开阔格局。可若是等到身居高位以后,就未必还愿意与士卒共甘苦了。”
萧煜指了指自己:“大都督也是取笑我了?现在咱们扯平了。”
徐林一笑置之,两人悄无声息地离开原地,走入后院。恐怕那群青壮将领都不知道,就在刚才,西北王和中都大都督距离他们不过十几丈之遥。
对于一些都尉校尉来说,有时候一辈子也不见得有机会能离得他们这么近。
沿着一条平整的青石小径前行,萧煜问道:“那名都尉叫什么?是哪家子弟。”
徐林轻声道:“他叫魏禁,是魏迟的远房侄子,也是魏家最后一点香火。”
萧煜脚步一顿,面无表情。
徐林轻叹了一口气道:“有些话我自会亲自对他分说,还望王爷得饶人处且饶人。”
萧煜轻声道:“大都督是想作保人?”
徐林愣了一下后,微微低头道:“是。”
萧煜脸上忽然绽出一丝笑意,同样只说了一个字:“好。”
徐林抬起头来,微笑道:“那王爷打算给他一个什么都尉?”
萧煜想了想:道:“既然是魏迟之后,我也相信大都督的眼光,一个实权都尉是正五品,那我直接给他升上两品,让他去做正四品的先锋官,打下西凉州后,只要他还活着,就再升一品,从三品的敦煌副将和玉门关守将随他挑。若是死了,就是他没这个福分,怨不得旁人。”
徐林笑了笑,“那徐某就代魏禁先行谢恩了。”
萧煜一笑置之,“等他做了三从品的将军再来找我谢恩也不迟。”
第二十七章 三品()
说起大郑武官体系,不是一般的繁杂,就拿徐林来说,他的全称应该是:特进光禄大夫、中都大都督、镇西大将军、加授上柱国、大都督、一等伯徐林,品序正一品。
其中特进光禄大夫是散阶,中都大都督是实授,镇西大将军是挂将军印,上柱国是勋级,大都督是官位,一等伯是爵位。
其中勋级和散阶是荣誉称号,官员升迁后,都会初授散阶,正一品初授散阶为光禄大夫,升授为特进光禄大夫,加授为上柱国。徐林从左都督升任大都督,位列五大都督府后,品序由从一品变为正一品,散阶就变为光禄大夫,而三年初考后,考评优异,升授为特进光禄大夫。再六年复考,考评仍是优异,则加授上柱国。在外领兵实授中都大都督一职,挂镇西大将军印。
其中最关键的自然是实授官职,若无实权,再多的名头也是无用。就好比如今的萧烈,虽然仍旧是特进光禄大夫、加授上柱国、太子太傅、大都督、安国公,但没了最关键的暗卫大都督一职,权势上可谓与以前有天壤之别。
萧煜和徐林走进后宅,没有去正堂,而是去了徐林的书房,分别落座后,萧煜瞧见桌上放着一封任命书,写着正是魏禁的名字,印信齐全,就是本应该填写官职的地方仍旧是空白一片。
萧煜给魏禁许诺的先锋官就是实授,既然最值钱的实授都扔出去了,萧煜也就不在乎那些散阶了,对徐林笑言道:“正四品还挂不着印,就先初授正四品明威将军散阶,实授中军先锋官,加授上骑都尉。大都督你看怎么样?”
徐林笑了笑道:“全凭王爷做主。”
萧煜继续说道:“大都督,我临行前曾经初步改革了军制,但是尚觉并不完善,所以我这次来,是想要与大都督商议进一步改制之事。”
徐林眉头微微一挑道:“愿闻其详。”
萧煜说道:“大郑有五大都督府,以五位在朝或是在野的大都督为主体,优点是集权一点,主次分明,五位大都督各司其职,但弊端也很明显,对于五位大都督本人要求极高,容易青黄不接,也容易如北都大都督牧人起那般,拥兵自重。”
徐林问道:“那王爷的意思是?”
萧煜直截了当道:“我想将大郑的五大都督府改制为五军都督府,所谓五军,是为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