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李宗仁早就猜到了这样的结果,但是在李扬开念委员长的密电之前他还是有所期待的,现在,期待消失了。
“这么大个中国!居然连三五个师也抽不出来了?这话,谁信!?”李宗仁心里面有火,说出来的话自然也就不好听,李扬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去安慰李长官,他只能向屋子另一端的5战区参谋长徐祖贻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见到李扬的求助目光。徐祖贻意识到必定是李宗仁又从机要室那里听到了什么坏消息,他这个参谋长干的就是给司令官灭火的差事,徐祖贻用最快的速度来到了李长官的身边。
“司令!这是怎么了?李主任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话?我来说他!”
本来李长官也不是冲着李扬发火,徐祖贻打的这番圆场又让李长官的火气消了不少,李长官将手里面的“密电”递给了徐祖贻,然后朝着机要室主任李扬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李扬立正敬了一个军礼之后转身从李宗仁和徐祖贻身边走开了,徐祖贻瞧着李扬消失在门口之后低头扫了一眼电文,然后笑着对李宗仁说道:“司令!你这不是害我么?要是让‘军统’的人知道了,我徐某人怕是要倒霉了!”
李宗仁知道徐祖贻是在和自己开玩笑,可是现在他没有这个心情。蒋委员长这种过了河就拆桥的行为让李宗仁的心情很不好,他冲着徐祖贻手中的电文指了指,然后说了一句不打紧。
李宗仁说了话,徐祖贻也就不再继续矫情了,他低下头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电文的内容一目了然,徐祖贻也是看了三行就明白了蒋委员长不愿意给5战区调兵的意思,不过考虑到李长官需要一点时间平息怒气,所以徐祖贻装作看得非常仔细。
徐祖贻的想法没能逃过李宗仁的眼睛,对于徐祖贻这个自己亲自选中的参谋长,李宗仁还是非常满意的。
徐祖贻是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日本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为人十分干练,军事学识也极丰富。北伐前徐祖贻在张作霖的奉军里面任职,民国十七年曾任张少帅代表来北平和南京政府接洽东北易帜之事。“九一八”之后,徐祖贻奉调至南京,出任军令部第一厅厅长,筹划作战事宜。由于自己的老搭档“小诸葛”另有要职,李宗仁在接受五战区司令长官职务之后想从军委会里面选一员干将来担任自己的参谋长,以便和武汉联络,结果最后选中了徐祖贻。李宗仁和徐祖贻在徐州之前虽未曾谋面,但一见如故。
李宗仁在去徐州赴任之前,便任命了徐祖贻担任5战区的参谋长,由于当时淞沪战事正急,军委会需要李宗仁留在南京提些建议和协助前线战事的筹划,于是李宗仁让徐祖贻先行赴徐州去组织5战区司令长官部。
中央军在沪上溃败,南京告急之时,徐祖贻已在徐州将李长官的司令长官部组织就绪,从此李宗仁对徐祖贻更是青睐有加,将很多事情放心的交给徐祖贻去处理。韩复渠被捕之后,徐祖贻隐隐有些成为5战区二号人物的架势。在机要室主任李扬的面前,李宗仁还有些话不太方便说,现在交谈的对象换成了徐祖贻,李长官终于可以畅所欲言了!
“燕谋!我在南京的时候是考虑到抗战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这才勉强答应委座来当这个司令长官的!现在军委会却不给我们5战区一兵一卒!真叫人寒心啊!你看看这封电报!又是一样的调调!困难?打到现在这个局面怎么可能不困难?早将京沪的百万大军后撤到第二道防线,何至于有今日之局面!”李宗仁的一顿连珠炮让徐祖贻感同身受!
徐州的战略地位是何等的重要?武汉的那些人难道真的都不知道吗?如果李宗仁能在津浦线上将日本人拖住几个月,使武汉后方有充分时间重行部署,则中国还有可能继续与敌人作长期的纠缠。以待国际局势的转变。如果李宗仁在津浦线上的抵抗被日军迅速瓦解,则日军一举可下武汉!囊括中原!使中国再无喘息机会,抗战前途将不堪设想。这是何等浅显的道理!难道军委会的那些将军们都是吃干饭的吗?多半还是有人在这个时候装糊涂!
第281章 李长官的新思路()
至于授意者是谁,徐祖贻不想说,也不敢说:“司令,也许武汉真的是没有了办法,我们还是……”
徐祖贻说这番话的时候心虚极了,没办法,谁让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说的话没法让人相信呢?
撤到安庆的南京卫戍军还没有得到军委会的解散命令,教导总队、88师、36师和74军就被蒋委员长的一纸手令调到了武汉,而南京卫戍军里面的杂牌军部队该怎么补充,怎么休整,军委会到现在也没有商量出个结果,蒋委员长对待中央军和杂牌的态度实在是相差的太悬殊了!
如果徐州的这6个军都是蒋委员长的心头肉中央军,蒋委员长还会坚持武汉无兵可调吗?说到底蒋委员长还是想利用对日抗战来消灭掉所有的杂牌军,军委会对于非嫡系部队的态度是:“平时克扣粮饷,战时不予补充。”等杂牌军的兵力被日本人消耗得差不多了,军委会便将这些部队遣散或改编归并其他部队,至于空出的番号,自然会有中央军来接手!
“没有办法?骗小孩子的借口而已!如果南京卫戍军里面没有教导总队、德械师和74军这些中央系的部队,委座会对华毕成调动第1军和川军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守徐州的部队都是杂牌!死多少人委座都不心疼!燕谋!你自己心里面有数!咱们5战区的部队里面,有中央军么?”李宗仁就没有徐祖贻那么含蓄了,他直接说出了军委会不肯给5战区增兵的原因!
和其他的几个战区比起来,五战区所直辖的部队算是少得可怜!
看看蒋委员长给5战区的家底吧!难怪之前5战区的司令长官人选一直确定不下来,要不是蒋委员长拼命的游说李宗仁,恐怕也只有韩复渠这个蠢材愿意来跳徐州这个火坑!
第31军,军长韦云淞,下辖3个师,驻防苏北海州。这是李宗仁可以指挥自如的桂系部队,班以上各级干部多系北伐前后的旧班底,颇有作战经验,不过士兵多系新入伍的农民,受训时间短,没有什么作战经验。
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韩复渠被捕之后由孙桐萱接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下辖3个军(12军,军长孙桐萱;55军,军长曹福林;56军,军长谷良民),驻山东境内。该部训练、装备均较好,只要愿意服从命令,还是可以一用的。
第89军,军长韩德勤,下辖2个师,驻苏北。该部由江苏省保安队改编而成,战斗力较差。
第51军,军长于学忠,下辖2个师,驻青岛,后调津浦南段。该军原系东北军。
第3军团,军团长庞炳勋,下辖1个军(40军,庞兼军长),驻砀山。该部原系西北军,装备较差。全军名为军团,实则只有5个步兵团的实力。
整个第5战区内可用的兵力尚不足6个军。而且这些部队全部都是武汉眼中的“杂牌”,一直都是军委会裁撤的优先对象!就拿没有了靠山的西北军和东北军来说,在军委会的打压下他们连粮饷和枪械弹药的补充都成了问题,军心士气自然是低迷到了极点。
而且在杂牌军中间还普遍有吃空饷的情况,兵员的数量和花名册上的完全对不上!训练情况也是层次不齐。和参加淞沪会战的作战部队相比,这些“杂牌”实在是三四流的货色。
“杂牌军”的将领们激于民族义愤,欲同日军一拼,却又顾虑部队作战损失之后,不仅得不到政府器械兵员的补充,恐怕还要借作战不力被惩罚,甚至会撤职查办,撤销部队番号,丢了本钱,因此他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十分犹豫和彷徨。
李宗仁在和下属的日常言谈之中得知许多杂牌军将领都抱着同样的顾虑,作为桂系的大佬,李宗仁能够理解这些将领们。可同时李宗仁又是5战区的司令长官,他不能放任这种情绪的蔓延!试想一下如果5战区的将领们都是这样的态度,那这徐州会战还怎么打?
对于蒋委员长硬把全国军队分成“中央系”和所谓“杂牌”。徐祖贻心里面也很不是滋味,出身东北军的徐祖贻又何尝没有被人投以过异样的眼光?既然都是打着同一面的旗帜,为什么军委会对待中央军和杂牌军有薄有厚?在武器、弹药、被服、粮饷各方面,委员长的中央军得到的是无限制的补充,